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出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民众道德修养的不竭源泉。民间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价值就在于它蕴藏了丰富的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先辈的哲言德行,都十分鲜明地在戏曲中得到体现。人们常说的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爱国、坚韧、忠义、诚信、孝悌、善良、豪侠,以及既能忍辱负重又能报仇雪耻等的诸多优秀品格,文人学者虽然能从经史子集中罗列例证,而民间戏迷们则可以如数家珍地举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戏文。在戏文里,忠奸、善恶、美丑、真假、是非都有许多活生生的样板。千百年来,这些舞台样板深入人心,影响极广,对于广大民众的立身、处世、待人、接物都产生了明显的陶冶作用,甚至不少人的语言、动作、气质、气度,都会从看戏的经历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5]
作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在西北大地上生成、发展的兰州民间戏曲,同样在舞台上不断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重善”“重义”的戏剧呈现。兰州民间戏曲各剧种的传统剧目取材广泛,既有表现历史人物、战争场面的历史戏,也有表现家庭伦理的生活戏。综观这些剧目可以看出,其中众多剧目都具有重善、重义的主题。由于民间戏曲产生并长期流传于城乡民间,大多是在社会底层里的艺人中传唱或为艺人口头创作,其题材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或取材于市井生活和社会现实,故作品多是从社会历史中的某个侧面,以典型的故事情节或世俗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地去表现人民群众的正直侠义、善良智慧等传统美德。如《屠夫状元》中胡三的善行义举;《赵氏孤儿》中程婴的忍辱抚孤;《古城会》中关羽的义不负心;《小姑贤》中的王桂花从善如流;《周仁回府》中周仁的舍生取义等等。这些传统剧目主要凸显了人性的善良忠勇,做人的重德信义以及对生活和谐圆满的追求。同时对于背信弃义、嫌贫爱富等恶行及其势力进行了鞭挞和讽刺。可见,兰州民间戏曲有着强烈的干预生活、判断是非、为观众开蒙的思想倾向。它虽然不乏批判的锋芒,批判封建伦理、批判腐败官府、批判种种邪恶与不合理现象,但是,以道德评判为视角,歌颂中华民族的朴实正直、舍己救人、重德重义的传统美德,歌颂人民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望和斗争精神,却始终是其剧目题旨立意的主要取向。所以,兰州民间戏曲传统剧目中的那些至善仗义的人物形象总能深入人心,长期受到民众的喜爱。他们的善行义举对观众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教化作用,人们在观赏之时不仅被其深深感动,而且能见贤思齐,促使民风更加昌明、更加纯正。
由于民间戏曲传播的巨大能量,民间戏曲不仅凸显其传统美德教育的作用,同时也表现出它所具有的认知功能和审美价值。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一些文化欠缺的地方,特别是在农村或偏僻地区,许多没有或很少受过教育的人们,头脑中却并不缺乏文化知识和历史典故。不论其是市井街边的摊贩,还是山村田头的农夫;不论是饲养牲畜的老翁,还是锅台灶边的村妇,往往都能滔滔不绝地大讲前朝后代,批判谁忠谁奸。他们的“学问”之广、“知识”之杂,令人咋舌。究其来源,皆为观戏所得。前两年,笔者曾在永登县农村做调研,偶遇村中巷口有几位中老年人正在争论大门上贴的门神是何人,武艺何人最高。他们各抒己见,甚至搬出其“历史根据”。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他们的历史依据竟然全是戏台上的戏曲故事。可见,戏曲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作用是何其广泛和深远。广大群众通过民间戏曲这一渠道认识和了解了一些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历史知识和社会哲理。尽管这些知识与道理是分散的、简单的、稚拙的,甚至有的是扭曲或荒谬的,但是,民间戏曲毕竟为社会上绝大多数被排斥在学校门外的下层百姓,开拓出了一个使他们能够获得知识、填补精神空虚的特殊路径,其功绩不可抹杀。(www.daowen.com)
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最具审美价值的社会意识形态。戏曲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看戏长期是中国人的第一艺术欣赏,曾经甚至被视为最高的艺术享受。在传统社会下生存的民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单一化节奏使其娱乐方式和途径都非常稀缺。对民众来说,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可能得到体力上的休息,精神上的放松,情感上的宣泄。而戏曲故事的大喜大悲,戏曲表演的丰富与夸张,舞台艺术的强烈效果,正是群众借以宣泄情感的最佳艺术形式。而且在戏曲剧目中,有许多百姓平时生活中可望而不可即,敢想不敢做,甚至想都不敢想的故事和人物,如平民英雄对权贵的反抗和斗争、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的大胆追求等等,这一切都能在舞台上得到鲜活的重现,进而使人们产生快感、幸福感、满足感、成就感等精神上的享受。
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精神活动,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优秀的戏曲作品总是从内容到形式充满了美感,诱发欣赏者不由自主地产生积极的审美心理活动,产生情绪上的兴奋甚至激动。民间戏曲正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引导和提升民众的审美情趣。民间戏曲的表演都是近距离的演出,演员与观众在同一个空间里展现和观赏,因而观众可以直接参与戏曲表演的再创作。如喝彩、叫好、挂红、献礼等,使演员与观众达到相互情感交流,台上台下的情绪融为一体,从而充分展示出戏曲的无限魅力。观众看戏的过程,不只是娱乐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的过程。从深层次讲,更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使人产生积极的审美效应,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正因如此,数百年来兰州民间戏曲总是以它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夸饰独特的表演风格,斑斓夺目的舞台色彩,雅俗共赏的幽默风趣,风靡城乡,吸引万众,从而赢得了社会各阶层观众的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