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兰州民间戏曲文化:民间性与生命活力

兰州民间戏曲文化:民间性与生命活力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兰州民间戏曲的民间性是相对于官方主流文化而言的,每一种民间戏曲都具有鲜明的民间性本体审美特征。早期的兰州民间戏曲较多倾向于戏剧性的细节描写及对世俗俚趣的津津乐道,以此来表现自然本色的朴素之美,人物情感的张扬奔放,充分体现民间活泼生动的生命活力。即使是宫廷历史戏,兰州民间戏曲也善于将其平民化、民间化,演绎成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这种“大戏化小,小戏化巧”的特征,普遍存在于兰州民间戏曲之中。

兰州民间戏曲文化:民间性与生命活力

兰州民间戏曲的民间性是相对于官方主流文化而言的,每一种民间戏曲都具有鲜明的民间性本体审美特征。民间戏曲往往从民间立场出发去理解和呈现“主流话语”,是民间立场、民间诉求、民间情味的载体。就题材来说,兰州民间戏曲既有关乎家国天下的宫廷历史戏,又有家长里短的生活小戏,它们都是从民间的视角去表达、去展现,既熔铸了百姓民众的生存体验和情感诉求,又寄托了民间大众的生活理想和美好幻想。

戏曲理论家廖奔先生说:“中国当下的任何地方剧种,无论它的覆盖面、观众群、影响力大小,也无论它的历史长短、积累厚薄、特征强弱、美学形态完善与否,都具备同等的人类文化形态价值。”[8]因为不同地方的民间戏曲都集中反映了当地民众的精神思想、情感表达、审美情趣、娱乐走向、文化主体,它们在其地方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或多或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依托地域特色文明和区域民众独特审美情趣而发展起来的兰州民间戏曲,都曾经或仍然是兰州地区民众的主要娱乐对象和文化主体,与当地民众发生着精神融汇和情感关联,以自己的艺术特色曾经或仍在吸引着一方爱好者。实际上,在兰州民间戏曲各个剧种中都不乏诸多独具地方审美特征和独特思想文化内涵,反映一方民众独特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剧目。例如在兰州民间戏曲中但凡是常演不衰又深受欢迎的戏曲,其故事内容往往都有这样的特点:对于正义与邪恶、善良与残暴、被压迫与压迫者之间,它们总是爱憎分明,有着鲜明的倾向性。如《铡美案》这出戏,集中表现了忘恩负义、贪图荣华富贵的陈世美,身遭迫害却敢于反抗斗争的秦香莲和铁面无私、执法严明的包公这几个人物。这出戏对陈世美是鞭挞的,对秦香莲是同情的,对包公则是歌颂的。再如《白蛇传》这出戏,表现了为追求自由幸福、敢于同邪恶势力斗争的白娘子与小青,也表现了破坏世间幸福的法海和尚。戏曲中对白娘子、小青是同情的,而对于作为邪恶势力代表的法海却是憎恶和讥讽的(如图42)。《杨家将》的故事在兰州民间戏曲里流行颇广,在这些戏里,人们总是同情和赞美赤胆忠心的杨家将,而憎恨误国殃民的潘仁美。这样的戏曲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这些戏曲所表现出的鲜明倾向性,实际上正是反映了兰州广大群众的爱憎鲜明的审美价值取向。

图42 秦腔《白蛇传》

从总体来看,兰州民间戏曲中一些小剧种最突出的标志是它的“三小戏”(主角为小生、小旦、小丑)或“两小戏”(主角为小生、小旦)的特点。这种演出规制和表演风格最擅长演出小人物的故事,即更多关注的是家长里短和婚姻家庭等关乎“一己之生活”的题材,更热衷于表达民间的生存体验和诉求。早期的兰州民间戏曲较多倾向于戏剧性的细节描写及对世俗俚趣的津津乐道,以此来表现自然本色的朴素之美,人物情感的张扬奔放,充分体现民间活泼生动的生命活力。如《小姑贤》《卖水》《观花灯》《放饭》《大捡柴》《小捡柴》《小放牛》《哭五更》《大保媒》《怕老婆顶灯》等。即使是宫廷历史戏,兰州民间戏曲也善于将其平民化、民间化,演绎成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儿女情长。尽管各剧种的艺术特色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把帝王将相平民化、生活化、民间化,使戏曲中的夫妻情、君臣情、父子情、父女情演绎得与平民百姓毫无二致。如流行演出的宫廷戏《打金枝》一折,剧中突显的是年轻夫妻间的口角,岳父母的疼怜女婿和老公公责罚儿子以调和子婿关系的情节场面,舞台上洋溢着的似乎是平民家庭的生活气息(如图43)。这种“大戏化小,小戏化巧”的特征,普遍存在于兰州民间戏曲之中。如秦腔《二进宫》《大辕门》;眉户《蝴蝶杯》《拾玉镯》;榆中小曲《三滴血》《火焰驹》《武家坡》;兰州鼓子戏《三顾茅庐》;苦水下二调《大报仇》《周仁回府》;木偶戏《富贵图》《忠孝图》等。尽管兰州民间戏曲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封建社会中主流文化的渗透,有相当一部分传统剧目尚有宣传忠孝节义的内容,但它们主要是从民间立场、民间诉求和民间情趣的角度去演绎和呈现。即使是宣扬忠孝节义的思想,但它们与儒家的经史传统以及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视角和立场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虽生成于封建社会的兰州民间戏曲所扮演的文化角色不是主流文化的传声筒,而是非主流的民间文化的承载者和表现者,它所传达的是广大群众的民间体验和民间诉求。(www.daowen.com)

图43 秦腔《打金枝》

戏曲的审美本质是什么?是用活的舞台形象对人类生命和生活的底蕴做感性形式的呈现。它除了让人能够得到审美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人由舞台反观自身,反观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从美学角度看,审美价值是在人类的客观历史实践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客观对主体的意义,也就是外在事物对人本身的意义。审美价值的取向,集中表现在人们对美与丑、崇高与卑下、悲与喜等基本审美价值的看法和态度上。对这些审美价值认定的差异性,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对待事物判断和生命领悟方面的差别。民间戏曲对形成人们审美特质的作用与影响,首先是通过创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这一途径来实现的。一般来说,兰州民间戏曲的创作者在很长时期内主要都是由民间艺人构成,后来才逐步向文人创作过渡。民间艺人作为民间文化敏感而忠实的体验者和见证者,会通过他们的艺术创作将民间文化的精神有机地融注到作品中,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模式。后来的文人创作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和继承这种价值模式。另一方面,创作者虽然用作品影响观众,而同样深受民间文化滋养的观众们又会从审美接受主体的角度,对创作者产生反作用,进一步巩固或调整他们的创作心态与方向。如此相互作用,便会形成一种民间戏曲深层次的地方民间性的审美特质,即戏曲民间性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