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榆中小曲:兰州民间戏曲的古老艺术形式

榆中小曲:兰州民间戏曲的古老艺术形式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榆中小曲又称小曲子、“地摊子”,是流行于榆中县境内的一种地方曲艺演唱形式。根据榆中县的民间老艺人口述,榆中小曲的产生要早于秦腔和兰州鼓子。据当地人讲,在秦腔、兰州鼓子、眉户小调尚未在这里生根发芽的时候,榆中小曲这种艺术形式便已独得了榆中的“大半壁江山”。榆中小曲历史悠久,曲调优美,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在榆中县内广为流传。

榆中小曲:兰州民间戏曲的古老艺术形式

榆中小曲又称小曲子、“地摊子”,是流行于榆中县境内的一种地方曲艺演唱形式。这种亦弹亦唱亦说的民间文艺形式仅存于榆中,属于一种民间曲子戏。根据榆中县的民间老艺人口述,榆中小曲的产生要早于秦腔兰州鼓子。据当地人讲,在秦腔、兰州鼓子、眉户小调尚未在这里生根发芽的时候,榆中小曲这种艺术形式便已独得了榆中的“大半壁江山”。[20]与榆中地方民歌一样,榆中小曲是人们叙述生活的另外一种形式,它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发源、进步、完善,反过来又用自身的艺术魅力影响着、记述着人们的生活。民歌如诗,所表达的情感自然更为热烈饱满,而小曲则长于叙事,以事明理,以事抒情,为人们抒发情怀搭建了另一个平台。

榆中小曲虽小,却在于其通俗易懂,不用大张旗鼓便可成戏。通常组织起三五个人或数十人便可凑起家当唱上一段(折),农家小院、房舍炕头即可变成一个精彩舞台。随着秦腔、眉户的广为流传,榆中小曲逐渐学习借鉴秦腔剧目与眉户形式,开始表演一些如《火焰驹》《二进宫》《顶灯》《三娘教子》等大戏,使小曲从民间“地摊”一跃成为披挂整齐、鲜衣怒马的舞台戏。尽管它还带有几分乡土的稚嫩,却也不乏高台教化的审美功能。

榆中小曲历史悠久,曲调优美,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在榆中县内广为流传。榆中小曲其基本曲调与眉户有相近之处,用榆中方言道白,具有浓郁的榆中地方特色,在曲调名称、旋律、曲式和风格等方面都与陕西的眉户有着很大的差异。

榆中小曲俗称“地摊子”,所谓“地摊子”就是在春节社火演出后场时,观众围圈观看的一种表演方式。在秦腔尚未完全进入榆中之前,小曲以花费低、演员少、服装简易、不受舞台限制等特点广为群众所接受。加之小曲演出剧目内容浅显易懂,大多以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而见长,因而在榆中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常在当地的山山垴垴、沟沟岔岔到处传唱。至今在榆中不少地方的人家里都能看到小曲演唱的主要乐器——大鼓和三弦。由于榆中小曲自身演出条件的限制,一般不唱大的本戏,只演折子戏。虽然在榆中小曲的演出史上曾表演过《火焰驹》的本戏,但却是照搬秦腔的演出脚本。榆中小曲常演的剧目音乐有两类:一是用固定曲式演唱的越调类剧目,如《卖水》《大捡柴》《小捡柴》《小放牛》《下四川》《哭五更》《大保媒》《闹书馆》《钉缸》《项梁打柴》《怕老婆顶灯》《张连卖布》《二瓜子吆车》《两亲家打架》等,这些都是小曲常演的剧目;二是用西京调或枇杷调贯穿全剧的演唱剧目,它们多是从秦腔移植过来的,如《二进宫》《调寇准》《断桥》《走雪山》《花亭相会》《三回头》等(如图34)。

图34 群众表演榆中小曲《小放牛》

榆中小曲的曲调分为越调类和北宫类。北宫类接近兰州鼓子,比较难唱,普及面不广。群众经常演唱的是越调类。越调类的一般演唱程式是越调起,尾声落,中间根据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来选用其他曲调。小曲的开场前奏曲,有欢乐气氛的“八谱”,忧伤情景的“柳青”。而“大红袍”“花柳青”“纱帽翅”“满天星”等曲牌则为间奏曲,用于演员动作表演时的伴奏。用于剧中人物经常演唱时的曲调有“五更调”“采花调”“紧诉”“慢诉”“渐渐高(银纽丝)”“摔节子”“三朵花”“咿儿吆”“盘山调”“枇杷调”“西京调”“东京调”“一串铃”“叠断桥”“金钱花”“清风调”“大路调”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中小曲的演唱中也糅进了兰州鼓子的不少曲调,因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榆中小曲伴奏的主要乐器是三弦,由一人或两人弹奏,辅助乐器有板胡、二胡竹笛扬琴等,打击乐有大鼓、撞铃(俗称罄碗子)和“四页瓦”(用四块竹板制成,双手各拿两块敲击)。榆中小曲流传年代久远,前辈艺人很多。兰州鼓子演唱艺人大多都是唱小曲的高手,还有不少秦腔演员也与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2年,榆中县文化馆为挖掘文化遗产,举办了榆中小曲挖掘整理演唱会,邀请了汉连岱、金德权、王好礼、王守忠等民间艺人进行演唱录音,抢救整理出了《小放牛》《下四川》以及小曲的29种演唱曲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1984年,兰州市举办庆祝“建国35周年小戏调演”,榆中县文化馆为传承和弘扬民间文艺,把榆中小曲搬上了舞台,在新创作的现代戏《喜事风波》中进行尝试,并在甘肃广播电台中录音播放,得到了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行家们的认同。1991年,榆中县文工团排演了由丁述学创作的用榆中小曲演唱的现代小戏《背善改名》,在县内外进行多场演出,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2006年,榆中小曲被同时列为兰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榆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图35)。

图35 榆中小曲戏

2018年,榆中县文化馆组织专业团体,创作表演的《接娘》《农家乐事》两部榆中小曲戏,参加省、市、县各级文艺调演,令广大观众耳目一新,榆中小曲老枝发新芽,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注释】

[1]王朝霞:《西秦腔源于甘肃——王正强秦腔研究取得重要突破》,载《甘肃日报》2003年1月6日第5版。

[2]《秦人·秦地·秦声三解》,载张炳玉主编:《王正强文论选》(上卷),敦煌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95页。

[3]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甘新出002字(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第240页。

[4]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甘新出002字(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第11页。

[5]《兰州鼓子探源》,载张炳玉主编:《王正强文论选》(上卷),敦煌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336页。(www.daowen.com)

[6]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文化事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兰州市志·文化事业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6页。

[7]兰州戏曲志编委会编:《兰州戏曲志》,甘新字002号(93)009号,1993年12月印刷,第228页。

[8]转引自李希凡、谭霈生、陈绶祥主编:《中国艺术》(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9]转引自李希凡、谭霈生、陈绶祥主编:《中国艺术》(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10]《论皮影》,载《王正强文论选》,敦煌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07页。

[11]《论皮影》,载《王正强文论选》,敦煌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17页。

[12]《论皮影》,载张炳玉主编:《王正强文论选》,敦煌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19页。

[13]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文化事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兰州市志·文化事业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14]李希凡、谭霈生、陈绶祥主编:《中国艺术》(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页。

[15]李希凡、谭霈生、陈绶祥主编:《中国艺术》(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页。

[16]《苦水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第142页。

[17]榆中戏曲调查材料。

[18]本节主要参考郇芳、铁燕著:《青城小调》,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陶明东、柴银萍著:《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9]《民间文化“苦水下二调”》,文化甘肃网。

[20]榆中县民间戏曲调研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