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苦水下二调旧时称“调弦”,也叫啰啰腔,是永登县苦水镇所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戏曲,2010年被正式列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苦水下二调因在表演中运用E调演唱,比较秦腔用G调演唱降低两个音程而得名。
永登苦水镇,历史上唐朝时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据苦水镇王姓、苗姓家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已有陕西、山西等地各姓人等前往定居,各地商旅也络绎而来,同时带来的是他们异地的文化。相传早在明清时期,晋商的故土音乐和苦水的地方小曲相融合,便开始形成下二调的雏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9]人们随性吟唱,抒情叙事,生发出这种独具一格的曲子,并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受秦腔的影响与浸润,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民间曲子戏。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下二调曾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曲艺卷》中进行著录,但当地人则更倾向于把它当成一种地方戏曲。在戏曲行当中的人看来,下二调不同于一般的说唱艺术,它有很强的演绎故事性和完整的程式,更重要在于它的表演性质。早期下二调的表演形式是“念曲子”。“念曲子”不需要舞台,不用化妆,类似戏曲清唱。而发展为“曲子戏”后则画戏妆、唱念做打并重,道具、服饰与文武场齐全(如图32)。
图32 群众演唱永登苦水下二调
旧时,苦水地方经贸较为繁荣,当时商贸活动中的大小集市和庙会上都有戏班演出。通常情况下,戏班表演时,一台戏的前半场用秦腔唱,后半场用下二调演唱。下二调一般也在皮影戏和木偶戏中演唱,称为啰啰腔,被作为“影子腔”的一种唱法。由于下二调最初是作为皮影戏演出时的“影子腔”,故以后下二调单独表演时化妆也较简单,对服装也不十分讲究。下二调比秦腔文雅柔和,又带有一般地方小曲所没有的沧桑意味,故苦水人特别喜好,但凡逢年过节或喜庆丧葬、集市庙会,都会组织演唱。在苦水当地的转轮寺的华佗庙、苦水街的娘娘庙、沙湾的土主庙,都能经常听到它的悠扬唱腔。
下二调的唱腔调式、旋律、音阶、打击乐等都和秦腔比较接近,但又有其自己的特色。它的调式原来属于“宫调式”,唱腔又有花音和苦音之分,花音也称欢音,听起来悠扬婉转、轻快明丽;苦音又叫悲音,较为深沉哀婉、幽怨凄凉,甚是动情,特别是在夜深人静时其声如泣如诉,极为感人。下二调在唱段落板时都有较短的“帮腔”,如果“帮腔”唱得好可为整场演出增色不少。所谓“帮腔”即由在场的演出人员集体伴唱或与场上的角色演员合唱。“帮腔”的唱词一般都是“咿”“呀”“啊”,使乐曲唱腔欢快流畅、悦耳动听,从而把演出场面烘托得活泼欢跃。下二调的板路比较多样化,有尖板、慢板、二六板、滚白、阴司板等。其伴奏乐器也较为丰富,武场中乐器与秦腔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种乐器叫“瓦子”。“瓦子”就是四块竹板,竹板长约十二厘米,一手拿两块,瓦子背靠背,双手摇打。文场中的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箫、唢呐以及碰铃等。下二调一直延续着其“念曲子”时用碰铃、“瓦子”打节奏的习惯,这也是在所有戏曲中所独一无二的。(www.daowen.com)
下二调在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时极为兴盛。当时人们的生活单调,娱乐文化主要是看戏。下二调一般与秦腔在晚上演出时穿插表演。晚上看戏时,当秦腔大戏的唱腔冗长烦闷时,台下观众就会喊:“班长们,调个弦啥!”于是台上戏班子的演员们声调一转,唱腔便立刻从秦腔的慷慨激昂、平缓拖腔中变为下二调的婉转低沉、悠远缠绵之音了。在悦耳怡神的旋律中,观众的注意力又重新聚焦在舞台上。苦水下二调的艺人说:“戏还是那出戏,只是转成了影子腔(下二调),听着鲜活也提神。”
下二调戏班的从艺人员多是当地农民,他们大多数人不识谱,所以下二调的传授方式多为口传身教,由老艺人逐句教唱。苦水下二调的传承关系一般都是家传,即父传子女、叔传侄孙等。
20世纪30和40年代,苦水下二调的戏班,在庄浪河、兰州与青海民和等地经常演出,广受欢迎。80年代初,永登县文化馆组织专人抢救整理出了下二调的传统曲调、曲谱和唱词,并将这一表演项目正式录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曲艺卷》。近年来,苦水镇还组织民间艺人挖掘整理出了一批下二调的表演剧目(曲目),主要有《香山寺还愿》《夜逃》《下四川》《转灯》《三姐妹上香》《绣荷包》《十道河》等。永登苦水下二调于2007年被列入首批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图33)。
图33 下二调舞台演出剧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