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青城西厢调小曲-兰州民间戏曲文化释义

青城西厢调小曲-兰州民间戏曲文化释义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城西厢调小曲,又称青城小曲、西厢调,是一种歌唱、表演与器乐伴奏相结合,以演述短小故事的曲子戏。甘肃省2008年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所用名称为《西厢调小曲》,这也是对刘自重《西厢调》的沿用。图30青城群众演唱西厢调西厢调自搬上舞台后,演出十分活跃,从清

青城西厢调小曲-兰州民间戏曲文化释义

青城西厢调小曲,又称青城小曲、西厢调,是一种歌唱、表演与器乐伴奏相结合,以演述短小故事的曲子戏。它产生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大约120余年,主要流传于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和白银市周边地区。西厢调小曲据说是由清末青城人张海润等根据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唱本改编而成的。20世纪40年代以前广泛流传于青城周边地区,每逢年节时令前后,村村组织排演,为村民们耳熟能详。40年代青城人刘自重自发搜集、整理曲本两册,命名为《西厢调》,因曲子中有八折《西厢记》中的内容故名。甘肃省2008年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所用名称为《西厢调小曲》,这也是对刘自重《西厢调》的沿用。青城西厢调小曲作为一个流传区域并不十分广泛的地方性曲子戏,是历史悠久的“曲子”类型的一种地域化样式的延续,是流传于西北各地方的各类曲子戏的又一地方性分流。这种地方流派也常常被冠以各种能够体现其地方的、内容的、表演形式特点的名称。“西厢调”就是由曲子最初的内容而定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曲子”是指在广大城乡中多用于填词的民间常用曲调,它一般都来自经过长期流传、选择加工的民间歌曲。曲子的特点是来自民间且有配乐形式的长短句,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其表现的内容也广泛丰富,有抒情写景、反映社会、表现妇女坚贞爱情的故事等等。在表现形式上有用于说唱的、有用于歌舞表演的、有用于演绎戏曲故事的各种类型。这里所说的曲子戏是指一种曲牌连缀的形式,在西北地区多采用这种曲牌连缀的形式来演唱故事,与板腔体的大戏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是明清时期流传的俗曲的延续。曲子戏盛行于陕西关中一带,同时也遍及甘肃的各个村镇,在山西、河南、湖北、四川、宁夏等部分地区也有流行。曲子戏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和出场演员少、简单易操作而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曲子戏兴盛是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是民间歌舞与俗曲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民间小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从地方大戏中吸收唱腔、锣鼓、伴奏曲牌、表演身段、扮相、服饰等来丰富自身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力,逐步由“地摊”演出搬上了舞台。曲子戏在甘肃民间极为普遍,这与甘肃古代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碰撞、交汇之地密不可分。西厢调小曲也是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但是西厢调有着更为鲜明的特征,即曲子的唱词内容与其他地方曲子内容多是来源于民间生活的内容有所不同,西厢调似乎对历史上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更为偏爱。究其原因,这正是青城当地传统文化与历史积淀沁入人心的文化心理的反映。音乐方面,虽然曲子都是曲牌连缀的形式,但所选择的曲牌也与其他的曲子戏有所不同。

其他地方的曲子戏和西厢调都是由民间曲子而来,所用的曲牌名称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名称相同的曲牌词式结构相同,但旋律不同。不同的曲种,各种曲子经过有意识地组合,能够更细腻、更具体地表现出一定的内容,在表演中也更为形象化。西厢调在曲目方面也有从眉户中借鉴来的,如《卖水》《小姑贤》等。民间流传着的各种曲子戏的形式,给了西厢调创作者们以更多的启发。西厢调演唱时的语言,并不是很土的方言,其中很多词语带有陕西腔,明显表现出外来曲子戏对其的影响。西厢调曲子戏所表现的内容,从刘自重整理出的手抄文本来看,其题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以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为主,曲子文辞雅丽,显然有文人参与的印迹,以唱情为主。曲目有《西厢记》八折,即《游寺》《借厢》《酬韵》《请宴》《传简》《越墙》《拷红》和相关曲目,此外还有《富贵图》两折、《写扇》两折、《狐配》两折、潘金莲之《戏叔》《挑帘》两折,以及《射雕》《卖水》《渔舟》《打樱桃》等曲目。另一类是民间歌舞小戏,以表现乡村现实生活为主。语言是根据群众的日常生活语言提炼出来的,生动风趣。曲目有《小姑贤》《小放牛》《玩会》《卖货》《会亲》《三奶奶和合》等。以上两类曲目题材的来源不同,才子佳人曲目大多是对已有的文学作品或戏曲作品的改编与移植。两类曲目在思想内容、题材形式与语言风格上都有明显的区别。西厢调曲子戏的音乐结构为曲牌联套体,其音乐是在借鉴青城地区原有民歌、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的。首先它是一种曲牌连缀并加道白的形式,所用曲牌有二十多个,分别是“阶州调”“打拉调”“渐渐高”“风筝调”“么曰调”“洛江岸”“太平调”“慢河南”“慢蜀川”“越调”“南方调”“银纽丝”“闪断桥”“甘凉调”“三朵花”“三杯酒”“紧南方”“神仙调”“横云调”“降香调”“梨花调”“撑船调”“班歌”等。这些曲牌有些是其他地方传入的曲调,如“甘凉调”“慢河南”“慢蜀川”“南方调”等曲调;有些就是民歌,如“梨花调”“三杯酒”等。从名称就可以看出,这些曲调的风格并不具有青城地方特色,与西北地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这些曲调中既有“词情少而声情多”、曲折婉转的曲调,也有节奏紧密、“词情多而声情少”、接近于语音的曲调;既有旋律行进以级进为主、委婉动听的曲调,也有因音程间大跳多而形成旋律起伏大的曲调。曲调的词体格式有诗体形式,如七言诗体“慢蜀川”“渐渐高”“洛江岸”“神仙调”等,也有长短句的词体格式,如“越调”“银纽丝”“么曰调”“甘凉调”等。

西厢调的表演形式类似于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眉户小调。演唱时,有唱腔,有道白,也有动作表演,同时又有文武乐队伴奏。文乐以三弦为主,辅乐为板胡、扬琴;武乐有板鼓、梆子、小锣等。演唱时演员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断扭动身体走“十字步”,属于扭唱形式的小型戏曲。这种形式涉及的角色有小旦、小丑的“二小”戏或有小旦、小生和小丑的“三小”戏。这也是有些地区把这一类的曲子戏称为“小曲戏”的原因,即区别于京剧豫剧秦腔等大戏。除表演形式之外,曲子曲牌连缀的体制形式与其他民间小曲戏区别不大。真正有区别的,仅在于音乐。西厢调整个表演用联曲形式演唱,音乐优美动听,曲折婉转。另外,它讲究以词为曲,以音为调,以句末一字为韵,以“哎哟”“可说”“么哟”“太平年”等附加词为助音,演唱时不能加字减字,否则会失去其独特的韵味(如图30)。(www.daowen.com)

图30 青城群众演唱西厢调

西厢调自搬上舞台后,演出十分活跃,从清光绪初年到民国初的30多年间,常常出现“每至春节,排演乡傩,以闹丰年”的情景。新中国成立前后,西厢调还盛行于榆中青城镇黄河两岸和甘、宁、青等地区,传播较远。20世纪90年代,为抢救保护西厢调,青城镇政府组织以滕海文为首的青城小调演唱自乐班,整理西厢调曲谱22调。2001年自乐班编演西厢调《计划生育好》,2004年演出的西厢调折子戏《渔舟》获首届兰州市农民艺术节演出一等奖,滕海文还被评为农民艺术家。目前,青城镇收集整理了西厢调24个曲调,培养了20余名传承人(如图31)。

图31 西厢调曲子戏《西厢记》中“借厢”剧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