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兰州木偶戏:历史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兰州木偶戏:历史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兰州市志·文化事业志》的记载,明代时期,兰州已经出现木偶戏的演出活动。清同治年间,因战乱灾害,兰州的秦腔戏班已无法维系正常演出,于是有的秦腔演员便转入参加了木偶戏班到远避战火的乡村表演。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兰州的郊县农村均有自己组建的木偶戏班四处演出。如今,兰州的木偶戏与皮影戏一样主要在兰州市的永登县和榆中县活动。兰州木偶戏已于2007年被列入首批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兰州木偶戏:历史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木偶戏又名偶儡戏,是由艺人操控木偶人物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根据木偶制作方式和操作技巧的不同,木偶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四种,各自有其艺术特色。

木偶戏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古代的乐舞俑发展而来的。中国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出现了乐舞俑,山东莱西县出土的西汉活动大木偶,已为典籍记载的木偶戏“源于汉”找到了考古证据。这个大木偶高193厘米,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以活动,其坐、立、跪姿均可。有学者认为这就是最早的提线木偶,但是木偶真正作为表演艺术,大约形成于北齐时代,距今亦有千余年的历史,堪称历史悠久。中国的木偶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史脉较为清晰,其“源于俑”的特点,更为世界学术界一直莫衷一是的木偶艺术的起源提供了一种可信的解释。《后汉书·五行志》已有“作傀儡”的记载,当时只是丧葬之乐,而用于娱乐演出大约在南北朝,特别是北齐时代(公元550—577年),中国才正式形成了由人来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唐代时木偶的制作已很精巧,机关木人可以“酌酒行觞、唱歌吹笙、侍人梳妆”,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记载,尽管似有夸张之处,但却巧妙地反映出了唐代木偶制作工艺的较高水平。宋代时期的木偶作为民间表演艺术已有五种样式:悬丝傀儡、杖头傀儡、水傀儡、药发傀儡和肉傀儡。其中“水傀儡”和“药发傀儡”两种就是机关道具的技艺表演,有时也被归于杂技门类,“驭物为灵”就是其特性。[14]宋代木偶戏演出的内容包括了说唱艺术的多种题材,而且也有了不同流派木偶艺术的有名艺人。宋代木偶戏的繁荣,当时在宋诗中就有反映,如北宋黄庭坚《傀儡》诗写道:“万般尽被鬼神戏,看取人间傀儡棚。烦恼自无安脚处,从他鼓笛弄浮生。”[15]明清时代的木偶戏流布全国,各种传统木偶艺术形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清代成为中国木偶艺术最繁荣的时期。杖头木偶在清代流布最广,行当众多。杖头木偶是由艺人操纵一根与偶头相连的“命杆”和两根与手相连的“手杆”进行表演。以手杆位置的不同有内、外操控之分。偶头多以木雕,清代发展为内藏机关,口、眼可活动。中国各地木偶高矮不等,因此各地的木偶命杆也相应长短不同,但皆由竹、木制作。提线木偶戏也称悬丝傀儡,宋代极兴盛。清代时各地的提线木偶戏技艺高超,不管是操作技术,还是木偶制作工艺造型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提线木偶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一般高约2~3尺。偶头由樟木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棒,把盏挥扇,笔走龙蛇,妙趣横生;脚分赤(脚)、靴、旦三种。提线一般有16条,根据木偶表演动作需要而增减。木偶戏正是以这些独特的操作技巧,使无生命的偶人表演出灵巧如生的动作,创作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而感人至深,广受欢迎。

根据《兰州市志·文化事业志》的记载,明代时期,兰州已经出现木偶戏的演出活动。至清代中期后,木偶戏和秦腔戏班同时活跃于兰州地区的城乡舞台。清同治年间,因战乱灾害,兰州的秦腔戏班已无法维系正常演出,于是有的秦腔演员便转入参加了木偶戏班到远避战火的乡村表演。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兰州的郊县农村均有自己组建的木偶戏班四处演出。如今,兰州的木偶戏与皮影戏一样主要在兰州市的永登县和榆中县活动。

永登县的木偶戏最有名的是苦水木偶。相传明朝中叶,山西的晋商在苦水做生意者较多,于是带来了“高跷”“木偶戏”等外地文化和民间表演艺术。[16]永登苦水木偶戏,当地人称“肘猴子”(肘,兰州方言,撑举之意),属于杖头木偶。最初,木偶戏主要是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和婚丧嫁娶时,以清唱的形式出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小型戏班,至清代中期后得到较大发展。当时一个戏班人数已有十人左右,大多是木偶和皮影戏兼而演出。民国后期,永登木偶戏的演出相当活跃。无论是春节社火还是庙会集市,无论是秋收时节还是祈雨求神,无论是贺寿堂会还是红白喜事,都会邀请木偶戏班来演出。永登木偶戏除在本县内演出外,还常常到附近县区和青海等地巡演。永登的木偶戏以苦水戏班最多,其中以苗高墉的木偶戏班最为出名。木偶本身没有面部表情,只能眼动嘴动,其表演中的喜怒哀乐,全凭艺人对人偶形体动作的操控。苗高墉的操杆技巧娴熟,不论是提袍甩袖、吹胡子瞪眼,还是舞刀弄枪、翻转武打,各种动作干净灵活。他以表演生、旦、净、末、丑各种戏曲人物精彩出众而小有名气。苗高墉表演木偶戏时不仅唱秦腔,还能唱苦水的“下二调”。他表演的木偶戏《花园游春》,在1958年甘肃省木偶戏会演中获二等奖。苦水木偶戏主要表演的是连台戏,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唱腔以秦腔为主,剧目丰富,器乐、伴奏悦耳动听,服饰艳丽,别具特色(图28)。兰州木偶戏已于2007年被列入首批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28 永登县苦水木偶(www.daowen.com)

榆中木偶戏起源于何时已无法考察。但据榆中东古城的老艺人许德俊回忆,榆中木偶戏班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17]榆中木偶的头部用泥捏成,故也称“泥头子”,也叫“肘虎子”。木偶用木头或泥土雕塑成像,绘上脸谱,穿上戏装,四肢拴上拉线,演出时配以音乐,由艺人在幕后一边操作,一边演唱。榆中木偶戏属于提线木偶。与皮影戏相比,木偶戏的演出不受时空的限制,白天、夜晚均可表演。木偶戏班演职人员比较精干,戏箱造价低,演出费用少,表演舞台由戏班自带,即就地立几根桩,围好一圈布帘就可开演,并能容纳较多的观众。因此,新中国成立前后,榆中地区的“庙会”“赛神会”“山会”等群众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基本成为木偶戏的天下

榆中木偶戏班大体由乐队(分文武伴奏)和提线艺人组成,一般十四或十五人。木偶戏中的语言道白以陕西方言为主,唱腔以秦腔为主,有时也唱榆中的地方小曲。榆中域内经常演出的木偶戏班有来自陕西的艺人,也有本地的木偶戏艺人,因此,榆中的木偶戏既具有浓郁的陕西风格,同时也显现出榆中的地方特色。榆中木偶戏的表演特点别具一格,风格独特。木偶戏中主要的提线操作艺人责任重大,俗称“说戏人”,一本戏中的生、旦戏由他一人承担。榆中木偶戏中的“说戏人”,讲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唱腔优美,其“提线戏”的唱腔及音乐苍凉悲壮、委婉细腻,多具秦地特色。榆中木偶戏多演传统戏曲剧目,传统剧目一般选用的剧情意境美妙、语言唱词生动通俗,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因此榆中人看提线木偶戏主要是“听戏”,许多人索性背对戏台,一饱耳福。提线是榆中木偶戏的主要表演方式,人偶系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为五至十二根不等,有时则根据剧情需要还会增加到十七八根甚至多到二十余根。人偶身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经过提线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使其动作栩栩如生,却又有鲜明的木偶特色。表演中木偶可以自然地摘帽子、脱衣服、搬椅子、抡棍子、单双闪摇官翅等特技动作。榆中木偶戏的衣甲、冠戴、武器、道具都是特制的,较为精致考究。在榆中特别是衣冠整齐、服饰鲜艳的木偶戏班备受青睐。而戏中又尤以武生、武旦更显光彩照人。他(她)们或明盔亮甲、长髯挂面,背插“飞虎旗”,气度不凡;或凤冠霞帔,雉尾高翘,花枝招展。加之木偶动作潇洒利落,格斗动作精彩夺目,故深受观众欢迎,同时也决定了榆中木偶戏多以历史剧和武打戏见长。目前,榆中木偶戏流传下来的传统历史剧目有《富贵图》《百寿图》《锦绣图》《忠孝图》《火焰山》《二龙山》《天台山》《武当山》《白马关》《过三关》《下陈州》《乾坤带》《黑叮本》《龙凤霞》《珍珠楼》等(如图29)。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剧目还被移植改编为舞台剧目,在市县享有盛誉。榆中提线木偶戏的剧目丰富,据老艺人传说有五百多本。1955年,由政府拨款县文化馆指导,榆中以城关大营村金培珍木偶戏班为基础,组建了榆中栖云木偶剧团。该团自成立至1960年的六年间,赶排了80多本戏,先后在县内外的庙会、集市上演出或走乡串户巡演,足迹遍布了附近的定西地区。1955年,栖云剧团演出的历史剧《火焰驹》荣获甘肃省民间文艺节目调演二等奖。

图29 榆中县木偶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