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早期校训:揭秘《飞凤山下》

早期校训:揭秘《飞凤山下》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飞凤山,因其形似一只飞翔的凤而得名,郁郁葱葱的飞凤山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1940年上犹县立初级中学选址飞凤山麓并开建,1941年基本建成所需校舍,随即开学招生。在这许许多多的寻找中,我再一次寻访校友,他们告诉我,早期的校训,一是强调“四维”“八德”,二是强调“四自教育”“六自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立己立人,达己达人”。

早期校训:揭秘《飞凤山下》

1.在上犹历史中寻找——

上犹,1543平方千米的土地,自南唐保大十年设立县治,已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的记忆,如画山水积聚了客家人勤劳克艰、拼搏向上的精神,孕育了客家人乐山乐水、耕读传家的情怀。

历代先贤,厚德启智,传承文明。

“南赣乡贤”上犹安和人阳孝本,少时勤奋好学,29岁游学汴京(开封)上庠(即大学),因才华出众,学识渊博,被左丞蒲宗孟聘为西席(教师)。苏东坡曾到上犹游玩遣怀,写下称颂上犹江的名诗:“长河流水碧潺潺,一百湾兮少一湾。造化自知太元巧,不留足数与人看。”

2.在秀美校园里寻找——

上犹中学,坐落于县城上西村路66号,前邻赣江一大支流章江之源的上犹江,后依飞凤山。飞凤山,因其形似一只飞翔的凤而得名,郁郁葱葱的飞凤山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

孔夫子《论语·雍也》中说“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仁和智的赞美。

山有其高大深博,水有其灵动柔变。山以其执着挺拔表现其坚韧有力,水以其畅达柔顺显示其智慧有方。山有记忆,历经沧桑,成就伟岸;水有灵巧,化解万物,有容乃大。山是静止的书,书写刚毅风骨;水是流动的书,书写灵活敏锐。

飞凤山,涵养仁德,犹江水,孕育智慧。

3.在创办者理念中寻找——

1939年到1944年,蒋经国主政赣南,他在此地主推“赣南新政”。(注:蒋经国颁布《新赣南家训》:“东方发白,大家起床;洗脸刷牙,打扫厅房。天天运动,身体健康……父母教子女,兄长告弟妹;勿贪钱财勿说谎,戒烟戒赌莫游荡。生活要刻苦,婚丧莫铺张;待人要诚恳,做事要有常;态度宜从容,举止要端方。友爱兄弟,孝敬爷娘……”《新赣南家训》乃仿《朱子家训》形式撰写。)并在赣南11个县内掀起了轰轰烈烈学习《新赣南家训》的热潮,并期望以此建立他心中理想的社会。时任上犹县县长王继春是蒋经国“赣南新政”的最忠实的执行者。他积极响应时任赣南行署专员蒋经国建设新赣南的号召,纳上犹百姓意愿,决定创办中学堂。1940年上犹县立初级中学选址飞凤山麓并开建,1941年基本建成所需校舍,随即开学招生。民国要员、大书法家于右任学校题写了校名。

4.在校史中寻找——(www.daowen.com)

学校早期以“四维”“八德”为训育纲领。所谓“四维”即“礼义廉耻”,“八德” 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以“智、仁、勇”三德为训练目标,要求青少年有智、有德、有仁义行为,兼有强壮身体。(《上犹中学校史1941—2002》“早期的教育方针”)

5.在校歌里寻找——

“我实乐山,飞凤彰彰;我亦乐水,犹川汤汤。飞凤脉延大陆,犹川流汇重洋。充实自己,发挥刚强。人类有正义,世界获安康。完成使命,岂独校光!”(1942年校歌歌词)

1936年江西第四行政区小学师资训练所,在赣州中山公园设立。1938年迁赣县狮子岩。1941年,设立江西省立上犹简易师范,1943年上犹中学设立简师科。1944年上犹简易师范由狮子岩迁上犹县城孔庙(今县武装部)。1947年2月,上犹简师高一、高二各一班并入省立赣县师范,1948年并入上犹中学。

简师校歌:“东山之麓,犹水之滨,峦川竞秀,钟毓群英,进德修业,矢志矢勤,蔚起人文,日新又新!以振常伦,以觉斯民,公诚迅实,身体力行,树立建国基础,完成教育使命!”

6.在档案资料里寻找——

①1941—1942年,校长为王继春,但实际负责学校工作的是杨毓棻,1942年8月杨毓棻接任校长。杨毓棻,江苏太仓人,上海大夏大学毕业。其时学校设训导处,训导目的:“养成自信信道、自治治事、自育育人、自卫卫国之现代青年。”训导原则:“发扬学生自动之精神,建立学生自觉之纪律,养成学生自学之习惯,培养学生自治之能力,训就学生自养之能力,充实学生自卫之力量。”体育目标:“使每个学生成为有骆驼之体力狮子之精神猴子之敏捷然后推己及人”“训练有刻苦耐劳奋勇刚毅及爱好运动之习惯”“注重运动道德以养成待人接物之准则”。

当时的教育理念很超前,提倡“四自教育”(自信信道、自治治事、自育育人、自卫卫国),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极力推行“六自原则”(自信、自觉、自学、自治、自养、自卫)。南京国民政府省教育厅曾发文,称赞上犹县立中学“校舍之宽敞,设备之完善,人才之充实,在全省县立中学中,也属一流的”。

②李祥辉[1]为1946届初高中毕业生纪念册作序提到,“诸君肄业本校初中三年高中又三年,时间不可谓不久矣。而当兹卒业之际,试一检讨过去对于德体智诸端获益者,几许已足具备‘立己立人’之基本条件否?离校后对于‘达己达人’‘成己成物’等问题更将从何努力,已有把握否?”

在这许许多多的寻找中,我再一次寻访校友,他们告诉我,早期的校训,一是强调“四维”“八德”,二是强调“四自教育”“六自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立己立人,达己达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