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寇急于打通华南线,特派重兵深入江西,赣南吃紧。南京国民政府乃向全国知识青年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之号召。
1944年10月,赣南各县纷纷成立青年从军征集委员会。上犹展开青年军征集工作。
10月31日,在继春中学(上犹中学)体育场举行了“上犹县知识青年签名从军大会”。上犹继春中学300余名学生,上犹简师200余名学生,各机关单位职员和社会青年等共约1000余人参加大会。会上,共有300余名青年踊跃签名参军,继春中学有200多人报名。
时局一天比一天吃紧。为应对形势,继春中学、上犹简师及各小学提前于1944年12月中旬放寒假。
寒假当日,县征委会决定在上犹县干部训练所举办“上犹知识青年从军冬令营”活动,冬令营开始办理入营报到手续。全营共有学员200余名,编为3个军训中队,由时任县长刘文渊兼营长,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李镗英和三青团县团部干事长谭静皆任副营长,县训所教育长彭志刚任教育长,并由吴健、卢盛续和刘炎分别担任1、2、3军训中队长,黄祖然、张龙銈分别担任教务和体育干事。
训练内容:每天两操两讲,其余时间自行复习文化课。训练共进行了约1个月,同学们获得了一些基本军事常识。每餐饭前是半分钟的《三字顺口溜》:“一粒饭,一滴汗;吃了饭,得流汗;吃得饱,身体好;国家事,努力干!”
在生活方面:每天吃两干一稀,伙食费全由公家负担。每人还发了一套灰色中山装制服。课余开展一点文体活动。
由于学习、生活紧张而有秩序,不觉得1945年春节即将来临。营部宣布放假一星期,让大家各自回家欢度春节。不料,1945年1月23日,日军入侵江西莲花县后,继续南窜,赣南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各县均采取疏散措施。
冬令营结束后,改为“上犹知识青年从军军训队”,由继春中学曾一璜老师任队长。军训队随着上犹县城各机关单位和学校紧急疏散到营前区各乡村,驻扎在下湾村一个保学里,等待上级的入伍征集令。
时局日见紧张,1945年2月7日,日军自湘入赣,大余、南康、赣州相继沦陷。当日军由赣州向唐江窜犯时(据说,当时日军先头部队还到了龙华何屋村),上犹县城各机关单位和学校早已疏散到龙门和营前各乡村去了。(www.daowen.com)
由于时局动荡不安,有些参军意志坚定的学生热血沸腾,满腔爱国热忱,希望早日到达青年军部队去,以便狠狠打击日寇。可是,因为被日寇困扰在赣州附近,上级尚未下达召集令,只好耐心等待。不过,仍有部分继春中学的学生等得不耐烦,就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绕过日寇封锁线,直接先到正式青年军部队入伍去了。
1945年3月底,上级召集令终于下达上犹,一时人心振奋。军训队的学生纷纷赶到上犹县城集中,有些请假回家的学生听到消息后也连夜赶来县城,于4月5日,由上犹县训所教育长彭志刚为领队,率领上犹40余名从军知识青年绕过日军封锁线,经过大路坪、横市、沙地,横渡赣江,穿过大湖江、于都等地,经过4天的跋涉而顺利到达瑞金县。
学生们在沿途激动地说:“入伍后,不当官、要当兵;拼性命,杀日寇,往前冲!”接着,经过两天体检和口试目测后,除5名不合格外,其余都正式入伍了。
当时,第一期青年军召集从1944年冬至1946年6月2日止,全国共有9个师。201师至207师在西南各省;208师和209师,属31军,黄维为中将军长,在东南各省,主要在江西和福建两省。上犹去从军的40余人中,如王俊轶、秦自楷、张均礼、王镜明、吴先觉、李声才、周志富、郭世钧、曾学鸿、肖家焜、张书棋,王正元等30余人都编入在209师627团;其余的如孔宪汉、淦家钫、叶绍箕、史建生、张成、蒋柯钱等均编入在208师638团。这两个团都在江西瑞金一带进行训练,其他各团则在福建上杭等地进行训练。
1945年4月15日正式开始军训,因时间短,任务重,训练十分紧张而艰苦。每天除三操两讲外,还要努力复习文化课。
经过4个月的艰苦训练(从1945年4至8月),提前完成军训任务。正当整装待发,开赴前线杀敌之际,日军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向中国无条件投降。
当这一特大喜讯传来时,全体官兵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全团官兵举行庆祝游行——环游瑞金县壬田村一周。全团12个连队和团直属连队,共约3000余人,全副武装参加游行。军号声、锣鼓声、鞭炮声、口号声、欢声笑和《胜利是我们的》洪亮歌声,响彻全村,声震云霄。
虽然入伍的继春中学学生未能上前线杀日寇,却展现了飞凤学子在国难当头,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