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折了半条命,也得把上犹的中学办起来!”(王继春语)当年,因从赣县迁犹的幼幼中学外迁,上犹学子就读初中只得去大余或南康等地,给学生带来极大不便,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王继春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中学办起来。
“但是上犹很穷,筹款的难度极大,必会触及好些士绅官僚利益,而他们中一些人在省、市有权力背景,这对王继春是个严峻的考验。他坚毅果敢,宁使一家哭,不叫一路哭,积极劝募当地富户,建立建校基产田。具体步骤是,首先向田粮单位查核富户田产数量,查核是否兼营其他企业,同时邀请地方公证人士进行复查。经过几个月精细的调查,对单个的富户该捐多少,王继春已心中有数,于是组织人员进行逐乡劝募。”
“当然他倡导‘乐捐’,富户发自内心捐赠,但效果不大,实际上是劝募。劝募是场硬仗,它必定遇顽固的阻力。”
“王继春组织一支劝募劲旅,自己一马当先,奔赴全县各地。每到一乡,召集富户开会,阐述兴办县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手执捐簿说,‘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上犹不落后,也是为了中国的强大,希望富户们深明大义,慷慨捐赠’。他逐一相请,写下款数。在开会认募时,由富户自报数目,如所报数目与其户家境悬殊,譬如某富户有田产20担(华利),但自报认募10担,王继春就提笔加写20担,而且不容许讨价还价。”(引自李伯勇,《与青山绿水同在的英魂——王继春在上犹或王继春与蒋经国》)
王继春劝募留下的趣话佳话不胜枚举。李伯勇先生在《与青山绿水同在的英魂——王继春在上犹或王继春与蒋经国》一文中,列举了一些典型精彩事例,这里摘录几个:
①王继春粗中有细,“看客下菜”“对症下药”。县城马氏巷一刘姓富豪,对捐款一事置若罔闻,非常消极。民众纷纷举报,检举信都落在了王继春手中。一天,王继春不动声色叫刘氏到县政府商量,他故意铺开一张报纸,盖住了一叠检举信,问刘氏捐多少,刘氏支支吾吾。王继春这时抓了报纸假装看报,露出检举信,但刘氏并不在意,仍讨价还价。王继春摊开这些信,刘氏这才傻了眼,终于乖乖认捐。(www.daowen.com)
②县城附近的黄泥潭有个叫尹迪云的首富,善于见风使舵溜顺篙,王继春问他:“尹先生捐多少?”尹畅快地回答:“县长觉得要捐多少,我就捐多少!”王高兴地说:“你就捐80担吧。”尹连声说:“可以,可以!”
③寺下王仁傚田地并不多,但有无数的油茶山,盛产茶油,真是富得流油。王继春要他认捐办学,他却叫苦连天。王说:“你捐80担华利吧。”他还是叫苦不迭。王说:“你还嫌多,就出160担吧。”他还要讨价还价,王写完把笔一扔说:“你再拖皮,再加一倍,320担,一担不能少!”他这才傻了眼。
④社溪有个富户,心存侥幸,而且很顽固,结果,王继春从5担加到20担!相反,有的富户慷慨认募,或者把握了王继春吃软不怕硬的心理,其认募的数目超过了内定的指标,王继春反而提笔减下来。老百姓都说王是“四股邦硬”(“王”字三横一竖,无勾无捺,无弯无曲,显示了王的硬朗性格和工作作风)县长。王继春的硬邦、正直的名声很快传开了。
上犹县立初级中学概况表2
(图片由上犹县档案局档案馆提供)
早年,我听中稍一位凌姓老人说,王继春到中稍劝捐,面见张姓兄弟,兄说捐15担,王说25担;弟说我也25担,王说,你比较苦,拿不出,你就10担。王继春县长掌握着所有情况,实事求是,既不放过顽固者,也顾惜老实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