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统符号的应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标志设计

传统符号的应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标志设计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形的借用中国的传统符号中,某些特定的符号有着特定的指示意义与内涵。由于中国的传统图形符号内容庞杂,这里将选用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图形符号予以阐述。其次,传统符号进入现代社会和现代设计,它的使用价值和生命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异。现代标志设计对传统符号的继承绝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符号可视的物化形态上,而应深入传统符号的内在生命力量,可谓“得意而忘形”。

传统符号的应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标志设计

(一)形的借用

中国的传统符号中,某些特定的符号有着特定的指示意义与内涵。在漫长的文化进程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一直延伸到现代社会。由于中国的传统图形符号内容庞杂,这里将选用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图形符号予以阐述。

1.原始母体的演绎

狮在中国是一种祥瑞之兽,具有驱恶镇邪的作用。因而很多建筑的两旁都用狮子作为守护之神。至今在中国还保留着每逢佳节庆典都要舞狮子的传统。狮子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演变成了吉祥、高贵、皇家风范的代表。例如,北京饭店贵宾楼的标志就是狮子。标志以传统北京狮子图案设计成一印章效果,以简洁流畅而有力的线条勾画出狮子的威武形态,经过烫金及压凸印刷处理产生皇朝高贵的气质及超然的形象。

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一直延续到今天企业形象的塑造上,被广泛地运用于商业活动中,以龙命名的企业和品牌几乎是随处可见,如科龙集团、龙凤汤圆金龙鱼、太子龙、E龙网等。

2.形的关联

形的关联是指一物联想到另一物。例如,这套由台客蓝出品的白瓷小笼包造型的调味罐组合,包括了盐罐、酱油罐、胡椒罐、辣椒罐及万用罐。作品将调味罐的造型与包子融合,设计感与功能性完美结合,也象征生活的丰富滋味,寓意深远(图6-5)。

图6-5 台客蓝小笼包调味罐[4]

3.形的借代

借代是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即借一物指涉另一事物。借代也是现代设计借鉴传统图形符号常用的手法之一。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图6-6)将故宫藏品的文化价值创新性的转译为当代工艺品。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的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认识和喜爱故宫文化,及其它们所承载的传统文化。

图6-6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5](www.daowen.com)

(二)意的延伸

首先,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时间关系特征。它的发展历史是一个连续体,图形符号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表现出同样的特征。陈幼坚设计有限公司的标志采用的是中国吉祥符号四喜人,寓意生命绵绵不绝,以此象征公司创意灵感循环不息和多元化经营的特点,同时暗示公司与客户的紧密合作,互相推动。

其次,传统符号进入现代社会和现代设计,它的使用价值和生命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异。进入现代社会,变化着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传统事物正经历着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因而它们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以适合新的社会要求。

(三)神的传承

“形”与“神”的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它最初是关于人的物质形体与精神相互关系的哲学探讨,进而进入到品评人物画和其他艺术绘画和艺术门类的艺术创作。

1.离形得似

“离形得似”是中国艺术形神论的重要方面之一,主张由内而外,以神为本,真实地表现主体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因而其艺术形象的构成方式是“以神写形”,允许为了更好地传神对事物进行改造,追求以“不似似之”的变形效果。

“离形得似”的观点最初源于人物画创作理论。古代艺术家在进行创作前首先要对客体进行观察。在总体上把握人物与众不同的内在气质,然后由此出发,从传神的角度来掌握形体表现,突出或夸张的描写最能体现对象气韵的部分,削弱其他次要方面,使艺术造型典型化。现代设计同样追求对客体精神本质的把握,通过抽象等表现手法达到抓住对象神韵的目的。庄子在《庄子·养生篇》中说有过“得意妄言”之说。现代标志设计对传统符号的继承绝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符号可视的物化形态上,而应深入传统符号的内在生命力量,可谓“得意而忘形”。标志只取传统的构形方式,其元素是非传统的,但构成的图形蕴含的精神却是传统的。

事实上,“离形得似”的观点不是完全抛弃“形”,而是在事物原形的基础上加以变形也不是完全地舍弃“似”。而是要以“不似似之”,介乎“似”与“不似”之间。“不似”的是无关紧要的部分,“似”的是体现对象内在精神的主要特征。例如,台湾平面设计师协会的标志采用的元素是西方的,经过表现手法和形态的组合创造出的神韵是东方的。龙马沟通企划公司的标志也是用抽象的元素表达了特有的民族内涵。

2.形神兼备

“形神兼备”的“形”是一种经过精心选择的,能够融形于神的形似。既高度凝练“多一分则太多。少一分则太少”,又能恰到好处地传神。如果对象的精神不能融于形貌之中,即使抓住了其造型的关键部位,也只是一种僵化的形象,不能使人产生审美愉悦。

至于“神”,必须贯注到艺术活动的外在形式当中,“神于中而形与外”,才能有动人的艺术创造。用唐朝著名的画家张燥的一句名言来概括,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里的“神”,不仅包含对象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包含主体对对象事物的一种感受。 这种感受一方面来自客体,受个体对象独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出自主体内心,是主体生命力量的显现,这种“神”是主体精神与对象精神的契合,是主体生命与客体存在相碰撞的产物,是二者的“神合”。艺术形象通过客体的精神契合与沟通而获得深刻的意蕴内涵。这种意蕴又通过准确、凝练的外形呈现出来,从而展现出一种形神相融的独特艺术魅力。

总而言之,对传统符号的传承可以分为取形、达意、传神三种境界,传神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升华,是对前二者的超越,其突破传统艺术视觉形式,深入体会和领悟传统艺术内在精神,创造出超越传统物化表相的全新的视觉形态,传达传统文化神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