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手工艺理论研究成果及发展

手工艺理论研究成果及发展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近代,关于手工艺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1917年许衍灼编写的《中国工艺沿革史略》和1940年徐蔚南编写的《中国美术工艺》。朱启钤对传统手工艺的整理与研究,为手工艺史提供了具有学术性的文献,开启了中国手工艺专门研究的大门。教育对于手工艺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手工艺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手工艺行业,在政府主导下,集中大量科技人才研究传统手工艺,恢复了有价值的手工艺。

手工艺理论研究成果及发展

手工艺的发展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变迁,由于其生产的特性,具有文化经济等多种属性。在当今手工艺具有延续民族文化的价值,手工艺的文化性是近现代文化学者所关注的。

对中国手工艺进行专门研究与调查,是近代才开始实施的。新文化运动带动了人文学科的发展,学者们采用西方人类学的调查方式,进行实践考察,收集、整理研究传统手工艺。在此之前有关手工艺的文献大多是论述与生产有关的技术工艺,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论述漆工艺的专著《髹饰录》(明代黄成著),论述陶瓷工艺和发展史的《陶说》(清代朱琰著),论述刺绣工艺的《绣谱》(清代丁佩著)、《雪宦绣谱》(民国初沈寿著)等,基本侧重工艺生产的过程,鲜有关注手工艺与社会的关系。而以文人把玩品赏为目的的《长物志》(明代文震亨著)、《闲情偶记——居室器玩部》(清代李渔著)等,也只是侧重于文人的视角,对工艺审美的品鉴。到了近代,关于手工艺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1917年许衍灼编写的《中国工艺沿革史略》和1940年徐蔚南编写的《中国美术工艺》。这两本是我国早期较系统的工艺美术理论著作。近代调查采纳了西方人类学的方式,结合民生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手工艺的研究,对于手工艺的调查,从社会角度观察工艺与时代的关系,这是近代手工艺研究所侧重的一面。

在20世纪初,手工艺已经纳入文化学者的研究视野,被视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精湛技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容之一。 1924年2月18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印发《北大风俗调查会征集各地关于旧历新年风俗物品之说明》,表明对于物的调查不是在“物”的本身,而是由“物” 引发的文化思考。作为有民族责任的文化学者,在手工艺的研究中发挥作用,由“中国营造学社”发起人之一的朱启钤,研究髹漆工艺的资料,于1925年辑成《漆书》,此书分为“释名”“器物”“礼器”“雕漆”“制法”“工名”“产地”“树艺”“外纪”几部分,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髹漆工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还在研究髹漆的基础上,挖掘明代《髹饰录》的版本,于1926年出版发行,1928年编成《存素堂丝绣录》一书刊行。还曾根据《石渠宝笈》等书辑成《清内府藏刻丝绣线书画录》两卷。后又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著作成《丝绣笔记》两卷,另将古代丝绣史上的能工巧匠的传记资料编成《女红传征略》同时刊行。朱启钤对传统手工艺的整理与研究,为手工艺史提供了具有学术性的文献,开启了中国手工艺专门研究的大门。

民国初年,教育走向了较为开放的体系,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主导思想, 在教育中设立工艺美术学科,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这样的探索,是近代中国教育在“实业救国”的背景下酝酿出来的,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这样的教育模式吸引了一批留学海外的学者。他们对中国手工艺进行调查研究,又谙熟西方工艺教学的发展历程,因此他们坚持在本民族的文化中发展适应中国的工艺美术。教育对于手工艺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手工艺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陈之佛编写了《图案法ABC》《表号图案》《图案教材》等书刊;庞熏琹编绘了《工艺美术设计图集势》;雷圭元编著《工艺美术技法讲话》《新图案学》等。他们研究手工艺与民俗之间的关系,探讨手工艺发展的脉络,以及文化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展开了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调查研究工作。作为发展经济的手工艺,国家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在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恢复传统工艺。1957年7月,周恩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轻工业厅长会议上指示,要恢复五大名窑生产,之后轻工业部发出《关于恢复历史名窑的决定》,各地成立了恢复名窑委员会,并汇集科研、生产、艺术、文物考古部门专家教授进行科学研究。名窑的恢复带动了当地的制瓷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手工艺的发掘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科学技艺人员对传统工艺进行分析与研究。因此,国家筹备在手工艺行业中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从1954年江苏无锡惠山泥人研究所和南京云锦研究工作组(后改研究所)成立后,各省都相继建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工作职能是进行工艺美术的艺术和技术的科学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事业单位,是以完成研究课题、推广研究成果来为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工艺美术企业服务。早期的工艺美术研究所曾经在挖掘、恢复传统工艺品,总结艺人经验,整理有关历史资料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所还吸收优秀的手工艺人参加创作和研究的工作,不仅传承技艺,也使传统工艺得以完整保存。

当代手工艺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www.daowen.com)

第一,工艺性。手工艺中手的技巧与创造,体现工艺的水平,由此成就其技艺风格。技艺是通过长期的实践获得,在这之中蕴含了手工艺者对材质的认识,手工的分寸,以及创作的感悟,经过不断传承形成了特有的工艺模式。传统的手工艺大多依照这样的规律来表现造物的成果。材料的美感在于发现,而技艺的巧妙在于创造。手工艺中“材美”“工巧” 方面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在继承传统手工艺中,对手工艺的工艺性研究,才可客观地梳理技艺中的特质。当代手工艺的继承,必须建立在原真的基础上,一是行为继承(即传艺);二是技艺学术研究的支持,两者的相互结合,才更能完善技艺的传承。

第二,产业性。手工艺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需要,所体现的价值层面是非常复杂的。在经济发展中,手工艺的商品性凸显出来。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手工艺行业,在政府主导下,集中大量科技人才研究传统手工艺,恢复了有价值的手工艺。技艺的发展带动了一批手工艺产业,如龙泉窑青瓷、禹县钧窑钧瓷等,都成为地方主要经济产业。在此基础上,制作工具的研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当然手工与机械在工艺上必然产生矛盾,或许其结果顾此失彼,但是,产业的发展又是维系技艺的生存途径。对商品化生产与艺术创造的价值进行类比,客观分析调查,究其真正的价值莫过于服务社会。一个精美的手工艺品,在陶冶人们情操的同时,还能给予社会以文化性的贡献。手工艺者的个人创作对商品生产应当起到导向性的作用,与之相应也要规范手工艺行业市场,才能真正地发挥手工艺产品的产业特性,做到商品性与艺术性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这样,手工艺产品的价值就不仅仅局限于商业的利益。

第三,文化性。手工艺是比较特殊的行业,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容,与风俗、习惯、审美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手工艺者在创制物品时,必然涉及与生活相关的种种因素,经历的认同使人们与物品产生共鸣;从另一角度,手工艺者创作也带有个人的信息,如手感、习惯、情绪等,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使人与物产生亲和力。手工艺从制作到传播都带有社会的痕迹,每个时代的手工艺品都有其独有的文化特点,并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而具有流变性。技艺代代相承,人是技艺传承的主体,在继承技艺的同时,也必然带有个人的技艺习惯,这也是手工艺活态性的特点。技艺必须融入社会,所谓“喜闻乐见”就是符合时代审美的发展,技艺才有更强的生命。正因为手工艺中的文化习惯与手工的差异,是文化多样性构成的内容之一,手工艺对当代而言,不仅是精湛的工艺,更是维系传统文化的途径。

自1957年提出“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挖掘、搜集民间工艺美术品,对各自所在地区民间文化资源的普遍调查,使得手工艺的调查与研究有了基础,陆续有研究成果出现。1984年12月,由国家编纂的大型专著《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出版,计47万字。1991年由国家编纂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卷》出版,其中有关工艺美术的约有250多条目,28万字,由王世襄、杨伯达、田自秉等50多位专家撰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权威性著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出现一些重要的成果。

2005年开始至2009年底,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工作基本结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此次普查的有50万人次,走访民间艺人115万人次,投入经费8亿元,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9万件,普查文字记录量达20亿字,录音记录23万小时,拍摄图片477万张,汇编普查资料14万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近87万项。”由此,进一步加深了手工艺的调查与研究。这次全国范围内的普查,发现某些手工艺濒危的状况,在政府主导下进行有效保护,让广大民众参与手工艺的保护,使手工艺得以推广。各地出版大量有关手工艺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了手工保护的研究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