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性方式保护
1.生产与文化的关系
手工艺品作为生产性产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文化含量越高其产品附加值也越高。在各地发展的手工艺的生产中,地域特性的手工艺产品成为当地文化发展的标志,石雕之乡、刺绣之乡、木雕之乡等都以文化为依托,打造属于本乡本土的文化特色。手工艺在生产性保护中文化显然产生经济价值。
当代人对于传统的感怀,缘于民族文化的亲和力。在传统手工艺产品中,体会传统的文化情怀。这样的商品性因民族性和文化性备受关注,无论是本土人或是外乡人,都能在其中找寻到各自的需求。正因手工艺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契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由此传统社会中具有实用功能的手工艺品,在当今的生产中必然转化其本质的功能,成为带有文化象征意味的工艺产品。例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甘肃庆元香包(图4-1),原本与民俗节庆有关,按当地传统风俗,端午节都要佩戴色彩艳丽内有香料的香包,用于趋利避害,达到祈福祥瑞的目的。当地在保护这项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开发香包的制作技艺,设计制作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香包工艺产品。由此庆元香包的生产不仅使这项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而且成为当地手工艺生产的重要品种。
丢失本民族文化根基,手工艺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庆幸的是我们懂得了珍惜传统。曾经在20世纪追寻的民族风格,在当今有了延伸的意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应容纳更多的内容。创作力的智慧使文化产生多样性,对于文化的诉求将更为人性、包容、自主、文明。手工艺可以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其发展脉络中可以看到人类的前世与今生。
2.生产与传承的关系
手工艺的发展顺应时代需要,其传承形式悄然地发生了变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手工艺产业不断扩大生产,追求产值利润,从业人员的队伍迅速壮大。在手工艺品产地每个作坊都有学徒,少则三五个,多的几十个,他们在作坊里学手艺,同时也是作坊的主要劳动力。由于招收的学徒综合素质较低,几乎没有设计创作能力,只能从事产品的复制和模仿,这样的状况在当今手工艺行业中十分普遍。
图4-1 甘肃庆元香包[1]
当生产效率成为重要的目标时,传统的手工艺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于是,我们在审视当下个体带徒方式时,自然会产生一些思考:把学徒作为熟练劳动力来培养,必然会忽视传统技艺的训练,那么传统的手工艺又将如何来延续呢?一些有远见的工艺美术大师们,已经意识到这种劳动力培养的弊端,他们在逐步探索自己培养的方式。比如,以招聘的方式吸收工艺美术学校的毕业生来学艺,培养具有创作能力的手工艺者。学艺期间给予他们一定的工资待遇,以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开支,使他们能够安心地学习手艺,在训练技艺的过程中强化创作能力,目的是培养技艺全面的高素质手工艺人才。手工艺以手艺见长,手工艺的传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完善。而我们所倡导的保护,是让传统手工艺得以继承,因此手工艺生产也带动了传统技艺的传承,从而维护了传统技艺的发展。
3.生产与生态的关系
手工艺原本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但一直延续至今,其原生态的特性依然存在,如天然、人力、质朴等因素,弥补了当下工业化产品的标准、人造、冷漠的无个性无情绪化的产品缺陷。然而,由于手工艺劳力成本的缘故,生产日用产品价格偏高,多用于生产陈设类的产品。目前国内劳动力较发达国家更为低廉,大多数乡镇地区的手工艺产业以外贸加工为主,利用国内的天然材料制造符合国际环保指标的产品,这类厂家在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多见,全国工艺美术普查中的浙江省就比较具有典型性。
手工艺资源需要市场的运作,才能发挥生产的效应。地方政府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也充分意识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潜力。山西长治市黎城县手工艺品黎侯虎(图4-2),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被当地政府大力推广,这项传统手工艺得以开发,在生产中维系了传统技艺的继承。这类民俗手工艺具有浓郁地域性,本乡本土的农家妇女熟悉传统的制作技艺,只要组织农家妇女在家进行生产,不需要工厂式的集中管理,由此在低成本的生产中,保护和发展了这类本已濒危的民俗手工艺,并且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妇女们在做女工的同时,体会劳动的身心愉悦,还获取经济回报,劳动观、家庭观、家乡观得以稳固,符合乡村和谐生态的营造。(www.daowen.com)
图4-2 山西黎城县黎侯虎[2]
当今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手工艺行业也必然参与其中。当然手工艺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增长的利润数字。景德镇陶瓷在泛滥的百人贩瓷团中,遭遇技艺信誉的危机,这难道还不足以给我们警示吗?手工艺不能盲目地发展产业,而是找到手工艺在现代生态中的位置,以保护为前提,才不至于本末倒置地只提倡手工艺的产业化。在现代社会中,手工艺更能符合人的“自在”,即为人使用或是享用的物品,而这样的“自在” 是为具有同样生活习惯的人设计制作的。因此,要培育具有本土手工艺特色的设计,保存手工艺独特技艺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之中,手工艺才能找寻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市场,从而证明手工艺在现代生态中的价值。
(二)博物馆专业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存在于人们生活当中,作为手工艺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呈现是物质的,由此在保护中分为活态与静态保护。《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ICOM)第二条中对博物馆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章程所确立的任务是“致力于社会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包括现在和将来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保存、延续及传播”。博物馆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而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对于民族文化的推广与认同,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以活态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采用记录和实物保存的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相应的保护。博物馆的专业化保护,对于社会进化的历史梳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具有保存的功能,还起到了文化教育与推广的作用,由此发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存在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当中,为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回顾中国博物馆创办的历史足以证明,文化保存是社会迈向文明的途径之一。从 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社会精英提倡接纳西方思想,尝试采用西式的文化研究体系,提倡文化教育与保存。辛亥革命以后创办的一批博物馆,奠定了近代博物馆文化保存的专业体系。1925年代表皇权的皇宫紫禁城改为故宫博物院,以及1933年中央博物院的设立,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而且象征着国家民主的曙光。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综合性框架的博物馆是由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九日(1904年1月14日),民族实业家张謇凭借个人文化责任,以一己之力在江苏省通州县(今南通市)创建中国第一个博物馆。馆藏分为历史和教育两部分,展品门类有金银、玉石、陶瓷、拓本、土木、车器、画像、卜筮、军器、刑具、狱具和雕刻、漆塑、织绣、缂丝、编物、文具、考卷、夹带、窗课等。该博物馆开文化推广之先,带动了当地文化发展。张謇还积极倡导国家博物馆的建立,在朱启钤的支持下,政府从庚款中拨出20万元开办古物陈列所,主要以紫禁城武英殿为展室,向公众开放皇室的藏品。1914年10月11日前后,古物陈列所正式对外开放,传统文化得以服务于社会,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1916 年以后几年中,博物馆陈列的那些引人入胜的艺术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观众。”“本所对于外国人来所参观者亦特加优待,平时每遇外国游历团来所即于传心殿预备茶点接待并分布英文说明书俾以明了。” 博物馆式的文化陈列,对保存与弘扬民族文化发挥了其文化服务的职能。由此,接受西学的知识分子也积极倡导传统文化的收集与保存,认识到通过专业的途径进行文化保存的重要性,在博物馆的实践中,探寻适应中国文化需要的保存模式。
文化保存对于民族来说,关系到国家文化的发展。1923 年5月,北京大学设立风俗调查会,对民间的文化实物进行收集,希望全面而完整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因北大风俗调查会的带动,形成了一种文化趋向,实证与文献的结合,构成严谨而科学的研究方法,所谓“作文野的比较”,对当时的民俗学、语言学、历史学、人类学、美学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正是此时学者们的推动,民族文化保存成为文化学者的学术使命,成就了近代博物馆的发展。
蔡元培的观点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民族文化已成为文化学者们所关注的对象,在实物的征集过程中,加之调查与研究的深入工作,民族文化得以系统地保存。博物馆的展品陈列与保存,对于文化发展的作用在社会中已形成了共识,文化界的学者们都身体力行地投身于传统文化的收集与保护中。
在蔡元培先生倡导下,1933年成立国立中央博物院,其规划按照大型综合性多学科的博物馆的标准,分自然、人文、工艺三馆。这样的分类按照社会进程中的文化分类,“人文馆范围以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学为主。凡与人类文化演进相关之材料均陈列之。工艺馆以陈列现代各项工艺品为主”。工艺馆作为专门的馆,体现了工艺在人类进程中的作用。陈列的内容包括中国工艺部的纺织、农作、饮食、建筑、矿冶金工陶瓷、造纸、印刷、髹漆、制革皮货和泰西工艺部的采矿、冶金、纺织、原动机、强流电机工程、陆海空运输、信息交通、建筑、农作、市政工程、造纸、印刷、化学工程、玻璃制造、家政。另人文馆除历史部分外,也涉及手工艺文物的陈列。博物院的功能正是实现了“可以考见本族渐进的文化”,“可以作文野的比较”,“可以供美术家的参考;并可以提起普通人优美高尚的兴趣”的理念。民国时期,博物馆已经纳入国家的社会教育体系,加强了学术研究的专业性,并设立了博物馆的管理体制。博物馆的设立在社会变革中,激发人们对文化保存的社会责任。“以史为鉴”一直是中国人心中存在的文化自觉,从自藏古物到为社会服务的展示,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时光,但在近代毕竟走出了这一步,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个人的文化情怀转到社会文化的服务,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因现代文明的召唤,由此,国家文化的意识更为强大。
博物馆作为现代文化建设重要成果之一,它是民主与科学的结合体,是基于法律赋予的明确权利而建立、维持、发展的。因此,手工艺在博物馆的保存具有政府的政策与法律的保障;而为公众服务的职能,使手工艺文化得以推广。博物馆的文化保存与推广,唤起公民的文化意识,由国家文化意识到公民文化意识,这种自上而下的文化认同,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要求。中国博物馆的保存与研究工作,以近代新文化运动的文化学者为先导,在饱受沧桑的土地上,抢救大量的民俗文物,使得我国散落民间的文化在学术的维护中成就了专门的文化研究体系,他们的贡献是巨大的。至此,我国历史考证从文献走到实践中,突破了对所谓精英文化的认可,民间文化同样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遗存。由于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以及专业的学术体系,使手工艺文化完整地再现。博物馆的保存是真实而严谨的文化保护,当然,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