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美院举办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探索传统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

中国美院举办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探索传统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中国美院承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课题组走访了多个有代表性的手工艺产地,杭间是项目首席专家。2019年8月,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进行多次展览筹备会,确定拟于9月30日举办“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承办。

中国美院举办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探索传统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

2017年,中国美院承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课题组走访了多个有代表性的手工艺产地,杭间是项目首席专家。“田野考察让我产生了诸多疑惑,今天的手工艺术是否达到或超越了优雅古典的高度?为何作为日用的手工艺日渐萎缩,作为鉴赏的艺术工艺却蓬勃发展?在‘传承’日益成为一种威权的时候,中国有年轻的‘现代手工艺’吗?对这些问题的思索是策划这个展览的初衷。”他说。

2019年8月,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进行多次展览筹备会,确定拟于9月30日举办“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承办。总策划为许江、杭间,策展人为杭间、吴光荣、王克震。根据策展人的理念,展览分为“遗所思”“忽如寄”“道无因”三个部分,综合展示百余位当代手工艺家的300余件作品。[2]

“目前看似繁荣的手工艺在逐渐失去本来的实用意义,发展陷入一种‘悖论’。”总策展人、中国美院副院长杭间表示,现在每年全国大小工美展上百个,“大师”“大国工匠”“非遗传承人”多有,手工艺术似乎迎来了新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作为日用器皿的手工艺制品却逐渐离开实用的初衷,价格高昂;在收藏市场的刺激下,手工艺也有越来越向纯艺术发展的趋势。

这次展览按传统、当代和未来的时间轴分“遗所思——传统的精致与典雅”“忽如寄——回到纯艺术的工艺”“道无因——工艺当随当代”三个板块,以策展人提名的方式选取140余名艺术家,其中既有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等体制评选中的优秀代表,还有两成以上曾留学海外、在中外工艺和文化比较中成长的青年艺术家。展览的主标题“三重阶”以及三个板块的标题“遗所思”“忽如寄”“道无因”均出自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三重阶”语出“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www.daowen.com)

图3-1 “遗所思——传统的精致与典雅”板块的部分展品

“遗所思”以“古意”为线索,展出的多为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的作品,他们仍坚持“寄思于物”,将传统审美、情怀和实用功能再现于器物之上。

“忽如寄”选择目前最活跃的手工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已逐渐打破实用艺术与纯艺术的界限,成为纯粹的造型艺术或时尚的单件作品。

“道无因”主要是80后、90后艺术家,他们广泛采纳3D打印等新技术、新材料,极大延伸了“手工”的意义,作品注重抽象性、雕塑性,思想和观念的表现胜过功能性。

总体来说,这次展览摈弃以往工艺展以展会为主,重展品、轻策展,强调策展理念,探讨当代手工艺发展的不同面向及其产生的美学、工艺与艺术、边界、继承与重组、人与人造物的关系等。本次展览的目的并非在手工艺作品本身,而是通过中国一直传承下来的手工艺唤起人们对日常生活场景的记忆以及与大自然共处的民间文化的感悟。这些手工艺品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库,一直不断昭示着人们的精神回归,这在科技日益发展的现代生活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