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是用驴皮、牛皮、羊皮等加以刻镂并着色的民间工艺品。它是皮影戏的主要道具。皮影戏,在古代又称为灯影戏、影戏等。大约形成在汉、唐时期。
皮影所用的皮料中以驴皮性能最佳。驴皮耐刮磨,可以制成不同的厚度。透影性、染色性能均好,又不易串色和褪色。所以,凡有条件的地区,多用驴皮制作皮影,故有“驴皮影”之称。因各地差异,也有用骡皮、马皮、牛皮、羊皮制作皮影的。
皮影作为一种演出用具,它在造型上全部是平面的。为了突出演出时的立体视觉效果,皮影较为注重正侧面的造型构图方式,行话叫作五分脸。同时,又必须根据剧中人物生、旦、净、丑等角色的不同,对脸谱中的眼睛,鼻子、嘴唇等部位进行特别地夸大或移位,着力深化人物的典型形象和性格,从而形成了皮影人物所特有的平面变形的艺术特色。此外,皮影中的飞禽走兽以及桌椅、台案等道具,则多采用斜侧面构图,以表现视觉影像的完整性。
皮影敷彩最初多用红、绿、黄等色,加以深浅的变化,用黑色勾勒。后来,皮影的色彩逐渐丰富,粉红、湖蓝、橘黄、青莲等色调常被艺人们使用,色彩华丽,但皮影的色彩不应过于复杂,否则银幕上的色彩和形象会显得凌乱。
皮影人物一般由多块部件组成,组装时多用琴弦绞连。还要在皮影侧面或背面安装数根细竹竿或钢纤操纵杆。
我国传统皮影最有代表性的有陕西皮影、北京皮影、乐亭皮影等。
(1)陕西皮影造型非常重视观赏性,人物造型的外部轮廓概括简洁,线条优美,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对于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都满饰不同的图案花纹,讲求整体的艺术美。
陕西皮影流传于民间,有东、西、南三路之分。东路皮影形体较小,古朴,雕工细,男性角色多为豹头深眼,装饰严谨:女性形象极尽秀婉妩媚之态。西路皮影形体较大,男性多刻通天鼻形,轮廓简明,图案花纹大方,女性相貌俊秀。南路皮影介于二者之间,人物忠奸善恶易分,英妇少女有别,技法、设色能区别身份和性格、年龄。
(2)北京皮影主要分为两派:西城派(西派)与东城派(东派)。(www.daowen.com)
西派皮影[1]造型古朴,人物面部特点突出,较少有呆板的程式化脸谱,特别是女人的形象雍容华贵,头饰和服装都近似生活的写实。西派皮影早期色彩典雅,以红、黄、绿为主,后期施色复杂,颜色艳丽多彩。西派影人雕刻精细,艺人功底扎实,刀法运用自如,既有精雕细琢之精巧,又有大刀阔斧之气魄,很有特色。
东派[2]皮影造型上富有民间窗花的特点,女性人物脸呈弧形,眉似弯月,凤眼斜挑,再加唇上一点红色,更增添了人物的几分俏丽,很适宜表现村姑、民妇和小家碧玉一类的人物。净角用面部颜色来区分人物性格,红色表示忠正,黑色表示刚直,绿色表示草莽英雄,蓝色表示神怪,黄色表示骁勇凶暴,白脸(空脸)表示奸邪狡诈。丑角人物造型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性格突出,线条简练,极富变化。东派影人施色鲜艳明快,刀法纯熟,形成了固有的程式化的表现手法。
(3)乐亭皮影[3]的造型艺术极富民间风味,融合了窗花、剪纸和民间年画的艺术特点,在中国的皮影艺术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乐亭皮影的演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演唱时演员用手指掐着喉头,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旧时一个影戏班子只有六七个人,两人操纵影人,一人操弦、司鼓,一或二人操锣鼓等打击乐。演员都是手口并用,操纵影人和演奏的人员,都兼伴唱。皮影戏剧目十分丰富,体裁多样,既有根据民间说唱改编的单折小戏,也有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编写的连台本。
【注释】
[1]在明朝已经形成,皮影班子多集中于北京西城自宣武门至新街口一带,故叫“西城派”。这种影人规格较大,约45厘米,所以又称“涿州影”或“大影”。
[2]流行于河北的滦州皮影。在清初始进入北京,班社集中于北京东城一带。
[3]影据说始于明代。有东、西两派之分,东派指滦县、昌黎、乐亭一带的皮影戏,人们也把乐亭皮影叫“滦州影”;西派指唐山以西,包括丰润、玉田、迁安以至蓟县等一带的皮影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