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北岩画-舞蹈岩画,承载艺术情感的符号

西北岩画-舞蹈岩画,承载艺术情感的符号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舞蹈的本质是承载艺术情感的符号,作为岩画中反映原始艺术的主要题材,岩画中的舞蹈造型通过各式各样的动作形态反映了古代民族的原始生活景象,是原始社会生活的反映。舞蹈岩画在中国西北地区多有发现,并且广泛分布,是每个地区都涉及的题材之一。图6-22贺兰山贺兰口岩画中的连臂舞图案贺兰山岩画中也有大量舞蹈题材的岩画。

西北岩画-舞蹈岩画,承载艺术情感的符号

舞蹈的本质是承载艺术情感的符号,作为岩画中反映原始艺术的主要题材,岩画中的舞蹈造型通过各式各样的动作形态反映了古代民族的原始生活景象,是原始社会生活的反映。

由于岩画制作年代久远以及无文字记载等一些客观原因,我们并不能确切地说岩画上舞蹈造型就是某个民族的某个舞蹈,但是原始遗存的舞蹈风格是不会改变的。岩画中的舞蹈造型多种多样,反映的内容也不同,盖山林先生曾经对岩画的舞蹈形象做出分类:狩猎、战争、踏舞、性爱、媚神和仿牲。舞蹈岩画在中国西北地区多有发现,并且广泛分布,是每个地区都涉及的题材之一。

内蒙古阴山地区岩画中的舞蹈图案分布广、数量多,是古代游牧民族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生动反映。从表现形式上看,分布有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和集体舞等类型,其中尤以集体舞居多。从内容上看,有体现狩猎生活的,也有反映祭祀活动的。阴山岩画上的舞蹈造型以模拟动物为主,腿部呈弯曲状,舞蹈动作古朴质拙、形象逼真,是对游牧民族射猎生活最真实、直接的体现。

图6-22 贺兰山贺兰口岩画中的连臂舞图案

贺兰山岩画中也有大量舞蹈题材的岩画。如发现于贺兰山贺兰口岩画点的连臂舞岩画(图6-22),画面中有7个人形形象、数个人面像和动物图案。其中6个人形手手相连,一字排开,似乐舞而动,并刻画出长袍和头顶的装饰物。这些人形的造型具有一致性,并且彼此之间排列规整,动作整齐统一,俨然一幅集体舞蹈的场景,整个画面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和艺术张力

原始社会,舞蹈与宗教仪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巫师在祭祀活动中,往往以舞蹈的手段营造出神秘的氛围,从而达到与神灵沟通的目的。这种伴随着巫术而进行的舞蹈活动,有时也被称之为“巫舞”[81],曾在古代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不可忽视。即使在今天,也仍然还有一些民族在继续使用着这种原始艺术,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长久的承袭性。

从西北地区的岩画中可以看出,彼时的舞蹈几乎已经渗透到原始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譬如娱乐、狩猎、劳动、战争等,尤其多见于祭祀活动中。反映了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多种功能,故此,舞蹈在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无疑,这种重要性自然也体现在了岩画的题材表现中。

综上所述,见于西北地区岩画中的诸如动物崇拜、天体崇拜、生殖崇拜以及藏传佛教的图案,其实质属于古人的思想意识、精神生活在原始艺术上的体现,为了解西北地区古代民族的原始观念提供了形象化资料。西北地区岩画中表现出的狩猎与游牧生活、建筑物、舞蹈等生活场景、生活习俗,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再现了古代民族的经济生产、生活,为今天了解古代民族社会的种种面貌提供了数目可观的视觉证据。

【注释】

[1]于建军:《新疆岩画初步研究》,载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古文博系编:《北方民族考古》(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

[2]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22~23页。

[3]魏佳:《新疆阿尔泰山和天山地区岩画调查与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以下内容皆参考自此文,不再另加标注。

[4]于建军:《新疆阿勒泰加朗尕什、哈拜汗墓地发掘成果》,《西域研究》,2013年第2期。

[5]魏佳:《新疆阿尔泰山和天山地区岩画调查与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6]参考自魏佳:《新疆阿尔泰山和天山地区岩画调查与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7]何军锋:《新疆尼勒克穷科克岩画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王建新,何军锋:《穷科克岩画的分类及分期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5期。

[8]何军锋:《新疆尼勒克穷科克岩画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9]罗佳:《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考论》,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10]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5页。

[11]谢佐,格桑本,袁复堂:《青海金石录》,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5页。

[12]汤惠生,高志伟:《青藏高原岩画年代分析》,《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13]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65~167页。

[14]分期内容参考自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65~177页,以下皆同,不再另加标注。

[15]拉日·甲央尼玛:《玉树岩画考察》,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8年,第251~277页。

[16]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嘉峪关黑山古代岩画》,《考古》,1990年第4期。

[17]盖山林,盖志浩:《丝绸之路岩画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3~188页。

[18]张军武:《黑山岩画古代文明的象征》,《丝绸之路》,1994年第2期。

[19]吕占光:《黑山岩画》,《嘉峪关文博》,1998年,总第4~5期,转引自张晓东,牛海鹏主编:《嘉峪关黑山岩画图录》,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年,第5页;杨惠福,张军武:《嘉峪关黑山岩画》,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昌县博物馆:《甘肃永昌牛娃山岩画调查与研究》,《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3期。

[21]席琳:《试论甘肃马鬃山区岩画的文化因素》,《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4期。

[22]周兴华:《中卫岩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34页。

[23]王勇:《贺兰山岩画的断代及相关问题》,载王邦秀主编:《2000年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6页。

[24]高文宁:《试论贺兰山岩画年代上限》,载刘长宗主编:《’91国际岩画委员会年会暨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14页。

[25]贺吉德著,丁玉芳整理:《贺兰山岩画百题》,银川:阳光出版社,2012年,第100页。

[26]盖山林,盖志浩:《丝绸之路岩画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7页。

[27]许成,卫忠:《浅析贺兰山岩画的分期与断代》,载《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

[28]乌恩:《试论贺兰山岩画年代》,载刘长宗主编:《’91国际岩画委员会年会暨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3页。

[29]李祥石:《宁夏岩画的回顾与展望》,载张少志,张建国主编:《贺兰山岩画研究集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71页。

[30]李祥石,朱存世:《贺兰山与北山岩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3~324页。

[31]Tang H.,Bednarik R.G.,Kumar G.,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2014 rock art dating expedition of China.Purakala,2014(24):63~75.

[32]杨超:《贺兰口人面像岩画的年代探析——从神话的角度》,载张少志,张建国主编:《贺兰山岩画研究集萃》,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52页。

[33]田广林:《内蒙古赤峰市阴河中下游古代岩画的调查》,《考古》,2004年第12期;盖山林,盖志浩:《丝绸之路岩画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页。

[34]吴甲才,赵虹雪,刘斌:《内蒙古老哈河上游云水纹人面像岩画的断代研究》,《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35]田广林:《内蒙古赤峰市阴河中下游古代岩画的调查》,《考古》,2004年第12期。

[36]盖山林,盖志浩:《丝绸之路岩画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页。

[37]盖山林,盖志浩:《丝绸之路岩画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页。(www.daowen.com)

[38]孙晓勇:《赤峰翁牛特旗人面岩画考古年代探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39]朱利峰:《内蒙古翁牛特旗岩画调查研究》,载《岩画研究2014》,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5年。⑧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278~280页。

[40]朱利峰:《内蒙古翁牛特旗岩画调查研究》,载《岩画研究2014》,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5年。⑧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278~280页。

[41]盖山林:《乌兰察布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05~315页。

[42]盖山林:《阴山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341~348页。

[43]盖山林:《巴丹吉林沙漠岩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57~169页。

[44]盖山林,苏胜:《岩画:人类的童年画卷》,《华夏人文地理》,2004年第6期。

[45]盖山林:《中国岩画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94页。

[46]杨超:《岩画的叠压断代法——以意大利梵尔卡莫尼卡为例》,《西夏研究》,2010年第3期。

[47]盖山林,盖志浩:《丝绸之路:岩画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48]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的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81页。

[49]覃圣敏等:《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的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

[50]汤惠生,高志伟:《岩画的断代技术与手段》,《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汤惠生,梅亚文《将军崖史前岩画遗址的断代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东南文化》,2008年第2期。

[51]Tang Huisheng,Gao Zhiwei,2004.Dating analysis of rock art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Rock Art Research,2004:2(21)2:161~172.

[52]汤惠生,高志伟,卜玉凤:《岩画的断代——兼论青海岩画的微腐蚀断代》,载《远望集》,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

[53]Tang Huisheng,etc al.The 2014 Microerosion Dating Project in China,Rock Art Research,vol.34,no.1(May 2017),p.52.

[54]郭宏,赵静:《岩画断代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年第5期。

[55]王建新:《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载《西部考古》(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5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勒克县穷科克一号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2年第3、4期。

[57]魏坚:《青铜时代阴山岩画年代刍议》,载《2008年中国河套文化研讨会论文》(内部资料)。

[58]盖山林:《阴山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3页。

[59]李吉和:《吐蕃在西北地区的迁徙活动》,《西藏研究》,2003年第4期。

[60]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61]张亚莎,龚田夫:《西藏岩画中的塔图形》,《中国藏学》,2005年第1期。

[62]周伟洲:《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向西北地区的迁徙及其分布》,《民族研究》,1983年第5期。

[63]朱存世:《贺兰山白芨沟彩色岩画的时代及民族归属》,《草原文物》,2014年第1期。

[64]朱存世:《贺兰山白芨沟彩色岩画的时代及民族归属》,《草原文物》,2014年第1期。

[65]陈兆复:《古代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01~202页。

[66]盖山林:《中国岩画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43页。

[67]李仰松:《内蒙古与宁夏岩画生殖巫术析》,《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68]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76页

[69]李仰松:《内蒙古与宁夏岩画生殖巫术析》,《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70]陈兆复:《古代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84页。

[71]陈兆复:《古代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72]孙新周:《中国原始艺术文化的符号破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5页。

[73]孙新周:《中国原始艺术文化的符号破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5页。

[74]盖山林:《巴丹吉林沙漠岩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145页。

[75]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554页。

[76]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554页。

[77]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554页。

[78]张亚莎,龚田夫:《西藏岩画中的塔图形》,《中国藏学》,2005年第1期。

[79]盖山林:《巴丹吉林沙漠岩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6页。

[80]盖山林:《阴山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77页。

[81]于平:《巫舞探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