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北岩画中鲜卑人的作品分布

西北岩画中鲜卑人的作品分布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鲜卑是中国古代属东胡系统的民族之一,据考证其原居于大兴安岭一带。在中国历史上,鲜卑的迁徙是在魏晋之后,因为规模庞大,路途遥远,实为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鲜卑迁至西北地区的氏族或部落很多,分布也广,除了广为人知的慕容段氏、拓跋乞伏外,另外还有一些不同的鲜卑氏族或部落也曾在西北地区活动过[62]。关于西北地区岩画中,哪些属于鲜卑人的作品,确是一个棘手的研究内容,只有个别学者对其进行过推测和讨论。

西北岩画中鲜卑人的作品分布

鲜卑是中国古代属东胡系统的民族之一,据考证其原居于大兴安岭一带。在中国历史上,鲜卑的迁徙是在魏晋之后,因为规模庞大,路途遥远,实为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鲜卑迁至西北地区的氏族或部落很多,分布也广,除了广为人知的慕容段氏、拓跋乞伏外,另外还有一些不同的鲜卑氏族或部落也曾在西北地区活动过[62]

关于西北地区岩画中,哪些属于鲜卑人的作品,确是一个棘手的研究内容,只有个别学者对其进行过推测和讨论。朱存世先生对宁夏贺兰山白芨沟彩绘岩画进行研究后,认为白芨沟彩绘岩画应为鲜卑的乞伏部所作[63],他的依据有两点。其一是在白芨沟岩画中的人骑图案和射猎图案中,人物的发式均为编发,并附着于脑后,末端翘起(图6-6),这与古文献的记载是相同的,与河西地区考古发掘的壁画中的乞伏鲜卑的发式也大体一致。第二点是白芨沟岩画中的人骑图案,马的额部有突出物,据研究这应是将马的鬃毛扎成辫形后形成的鬃髻。通过与考古出土的鲜卑双马纹牌饰中的鬃髻(图6-7)[64]的比较,可以认定其为鲜卑人的作品。

图6-6 石嘴山白芨沟岩画中的人骑图案

图6-7 鲜卑双马纹牌饰(www.daowen.com)

除了上文所述的少数可以基本确定制作者身份的岩画外,在西北地区大部分岩画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其族属关系的,学者只能通过对岩画年代的大体判断,再结合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材料,去探寻历史上这些岩画分布地区的民族迁徙与活动范围。例如,陈兆复先生曾对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黑山岩画的族属关系做过研究[65]。他认为,在历史上,河西走廊一带游牧民族活动频繁,羌、匈奴、大月氏等游牧民族先后成为在这一地区活动的主要民族。因为至汉朝时期,这些少数民族已掌握了汉民族的先进生产技术与文化,但在岩画中没有任何反映,故其认为这一带的岩画应早于汉代,其应为古羌人、匈奴或大月氏等民族的作品。另外,通过与部分岩画中所出现的动物、人形造型的比较研究后,陈兆复先生还认为新疆昆仑山的部分岩画,也应与甘肃黑山岩画属同时期的作品,并具有相同的族属关系。

总之,鉴于缺乏足够的史料记载、考古资料等确凿的证据,西北地区岩画的制作者的身份成为一个复杂的、困难的研究内容。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只能对少数岩画点的岩画,通过将题刻、史料记载、与其他岩画的比较等手段结合起来,对其族属关系做出大致的推测和判断,而对大部分岩画是无法做到这些的。唯有寄希望于日后随着岩画研究的深入、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从而能够对西部岩画的族属关系做出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