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北岩画艺术史:断代方法的发展及趋势

西北岩画艺术史:断代方法的发展及趋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岩画学巨擘盖山林先生在总结前人断代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岩画断代的实际体会,提出了岩画断代方法十条原则:1.根据文献记载古文献记载为某些地区岩画的年代下线提供了依据。[47]盖山林先生对于岩画断代所归纳的这十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岩画年代的相对性判断,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自然科学方法的佐证,使得岩画年代结论的真实性难令人信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学科发展。

岩画年代的研究和断定,直接影响到与岩画有关的其他学术问题的研究进展,也是研究岩画内容、艺术风格,以及刻制岩画的族属及其社会功用等问题的基础,是岩画研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寻求一种年代断定的最佳途径。目前,国际上对于岩画年代的判断有间接断代法、直接断代法两种。在我国,“……岩画断代是艰难的工作,露天岩画断代则更为困难。目前仍以传统的考古方法为主,也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判断。中国岩画的年代、族属等问题多数仍在探索之中”[44]

(一)间接断代法

岩画的间接断代法多是利用岩画的叠压关系、民族考古学资料、图像风格等线索,运用历史学、考古学、动植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来推断岩画的制作年代、风格、流派、制作方法等问题,又被称为“横联法”或“交叉断代”。我国岩画学巨擘盖山林先生在总结前人断代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岩画断代的实际体会,提出了岩画断代方法十条原则:

1.根据文献记载

古文献记载为某些地区岩画的年代下线提供了依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的印证,提供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情况,对于岩画刻制时间的断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更确切的断代,还要从岩画本身的诸多因素去考虑。

2.观察岩画的保存状况、风化程度

岩画的风蚀程度、色泽深浅是断定岩画年代相对早晚关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假如两组岩画所在位置的地理环境相同、石料硬度一样、刻痕深度基本一致,时代较早的岩画,大自然对其的破坏要严重些,有的石面崩裂,有的表面石屑剥落,岩画残损较严重,有的甚至因石皮剥落而使画面残缺不全。早期岩画,除少数刻在白色石头上之外,一般颜色深黑,倘若是黑色石块,图形与石皮同色,颇不易分辨。晚期岩画与此相反,保存较完整,颜色新鲜,即便刻在黑石上,刻痕颜色呈黑黄色或黑色杂黄色斑点。

有时候刻在同一岩面上的岩画,往往并不属于同一个时期,这不仅从内容、题材、风格、色泽等方面可以分辨出来,而且还可通过画面间存在着打破、叠压现象进行辨别。因此,判断岩画的时代,现场的观察尤为重要和关键

3.制作方法

一般来说,磨刻岩画的时代是最早的,制作较粗糙;晚期磨刻法多与敲凿法配合使用,这部分岩画制作精细,线条流畅。划刻法则是使用较坚硬的工具以后才有的,数量较少,有时似晚期仿刻作品。而敲凿法,是岩画的主要制作方法,在早晚岩画中所通用。在岩绘岩画中,最早的岩画作品,使用各色的(主要是赭红色)颜料矿石研磨成粉末,用口吹喷而成,而后是用手指或笔在石壁上绘画。

4.岩画的绘画风格

岩画艺术是作画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聚光点,具有强烈时代特征。从风格上讲,早期画面的形象具象性强,往后逐渐向程式化、模式化、抽象化、符号化方向演变,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又返回到之前具象性强的老路上来,这种变化是由于复杂的因素造成的,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

5.岩画题材内容

不同时代的岩画,往往有着不同的题材内容,这种差异,便成为断代的依据。一般来说,早期岩画中动物岩画占着绝对优势。无论是单个的,还是三五成群的,甚至由数十个动物形组成的大型动物群,作画动因大约均出自动物崇拜。画中的动物形象,都是猎牧人赖以生存的动物,正因为在生活上依赖才去崇拜它。[45]

岩画的题材与时代的变迁,与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这在所刻画的内容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早期岩画是以大量的野生动物的画面为主,以及为数不少的狩猎场面,表现出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以狩猎为主。其后,出现了放牧场面,有很多的坐骑备有马鞍,也有拴有缰绳的奔马图像。与之相适应的大批宗教图像也可以反映出时代的早晚。早期岩画有进行巫术活动的场面,还有各种神灵崇拜的图像;晚期则出现了具有佛教意义的图像。

6.岩画的叠压关系

众所周知,同一幅岩画并不一定是同一时代的岩画作品,同一幅画中也有叠压和打破关系。叠压现象在岩刻画与岩绘画上的表现略有不同,岩刻中主要体现在雕刻的技术手法、图形的不同,而岩绘作品则是通过颜色的差异来表现的。[46]

7.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对判定岩画年代也有重要意义。将岩画与周边地区以及临近他国所发现的岩画、考古发现的遗迹和出土文物以及文献记载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又是寻求岩画年代的一条有效途径。岩画中的“鹿石风格鹿”、虎、鸟等图像,可以和蒙古鹿石上的图案、鄂尔多斯青铜器上的纹饰进行比较研究。

8.岩画画面题字

岩画中出现的民族文字,也为我们断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然而一定要仔细判定题字和岩画是否同时制作。这方面的画例很多,如宁夏归德沟发现有梵文题刻;贺兰口、口子门沟、石马湾、苦井沟等地有西夏文题刻。内蒙古阴山、巴丹吉林沙漠岩画中有一些汉文、蒙文、藏文、西夏文的题字。

9.对岩画中动物种属的鉴定(www.daowen.com)

以动物群进化为根据进行分类和比较,根据岩画中已经灭绝的动物的生长年代,来断定岩画的年代。

10.采用地质学手段,揭示岩画断代之谜

我国地质学家唐伟忠先生,从地质学角度对内蒙古乌海市桌子山岩画的年代做过有益探索。据其介绍,分布于桌子山西麓的召烧沟、摩尔沟、苦菜沟等地的岩画,均创作在距今4.7亿年的坚硬的石灰岩上,从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分析,距地表13.2米高处岩画,大约于第四纪晚期更新世和中全新世之间,为距今1.1万年的中石器时代。距地表6.6米的低处岩画,相当于第四纪中全新世和晚全新世的皋兰期,为距今3000年以上至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47]

盖山林先生对于岩画断代所归纳的这十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岩画年代的相对性判断,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自然科学方法的佐证,使得岩画年代结论的真实性难令人信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学科发展。若是单独使用这种方法具有一定危险性,甚至还有可能会误导研究者的判断,而这就需要考虑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去探析岩画年代的准确性。

(二)直接断代法

直接断代“是利用最可靠的科技手段对岩画的年代进行直接测定,同时包括与岩画相关的岩面刻痕、裂隙、颜料以及沉积物等时代测定”[48],如阳离子比率断代法(CR)、草酸盐断代法、14C断代法、热释光、铀系法、微腐蚀等断定岩画年代的方法。国外的研究者曾尝试过使用阳离子比率断代法、草酸盐断代法等方法来对岩刻画进行断代,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速度缓慢且存在不少问题,其准确性也受到质疑。当前,我国众多的岩画点中,只有广西宁明花山岩画做过14C测定[49]和铀系断代,云南沧源岩画、金沙江流域岩画、新疆阿勒泰岩画也曾先后做过铀系断代,但是在其他地区,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依然还是微腐蚀断代法。

1.微腐蚀断代法在中国的应用

所谓“微腐蚀断代法”,就是通过对各种岩石上制作痕迹风蚀程度的测定和分析来确定岩刻画的制作年代。这种方法的主要原理是根据已知年代的岩画的微蚀亏测定结果做出标准曲线图,以此为依据来与未知年代的微蚀亏进行比较,然后再计算出年代。自20世纪90年代初罗伯特·G.贝德纳里克提出微腐蚀断代法之后,先后在西伯利亚的奥内戈湖地区和瑞典等地区的岩刻画点进行过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由于该方法简便易于操作,且不会对岩画本体造成损害,所以在1995至1997年间,罗伯特等专家又使用了此法对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的岩画分别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断代研究,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汤惠生先生授第一次将直接断代的方法应用于中国,并建立了中国岩刻的微腐蚀分析体系[50]。数年间,已先后对青海地区、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河南方城新郑具茨山、宁夏贺兰山、浙江仙居、黑龙江大兴安岭等地的岩画进行了断代观察与研究,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的相关成果,为后续开展的岩画断代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7~1998年间,汤惠生先生将微腐蚀的基础方法应用于已知年代的石狮和题记,将其作为参考数值[51],对青海地区的卢山岩画、鲁芒沟岩画、野牛沟岩画进行测定,并提出相应的绝对年代。测定卢山岩画距今约2000年,鲁芒沟岩画距今2300年,野牛沟岩画距今3200年。[52]2015年又运用此方法对中原地区岩画进行断代,其成果与以前运用其他方法获得的断代结果基本上是相吻合的,使得该断代理论的可行性在中国多个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实际验证。

2014年6月至7月间,罗伯特·G.贝德纳里克先生、汤惠生先生、库玛尔教授等人先后在宁夏贺兰口、石嘴山等地区运用该方法对岩刻画进行断代。对石嘴山的黑石峁、双疙瘩、大水沟、归德沟等岩画点以及干沟的题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认真分析。通过对各种岩石上制作痕迹风蚀程度的测定和分析来确定岩刻画的制作年代,以此尝试对岩画做断代研究。在宁夏考察了数个岩画点,但只有贺兰口岩画点获得了年代,且这也仅仅是针对几个岩画图案。然而,研究团队从四个岩画图案中获取了五个断代数据,这四个岩画图案的制作年代非常接近,从距今2400年到距今2000年,这为间接断代中对贺兰山岩画年代的判定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53]。也是宁夏地区在断代方法领域探索中的又一里程碑。

微腐蚀断代法在青海、宁夏、河南、连云港以及浙江仙居岩画中的成功运用,说明这一方法或许是当前这一时期里直接断代中最为便捷与有效的方法。但其缺点是“测定数据受岩画保护环境中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温湿度的变换幅度、风沙的强弱、岩刻画是否被某些沉积物所覆盖过等。尤其是风沙的影响”[54]。因而在实践操作中,需要根据各地区气候的不同建立起各自的标准数据库,才能确保最终结果更为精确。

2.以田野考察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理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者也加入到岩画研究的队伍中来,他们以田野考察为依托,结合实践,运用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总结出了考察和研究岩画的新方法、新理论。

居住遗址、墓葬和岩画,是古代游牧文化遗留下来的主要遗迹形态,有学者将它们视为“古代游牧文化遗存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55],并以此作为发现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整体文化现象的方法。

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提出的岩画、居址、墓葬“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其主要内容是“不同表现形式的岩画应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相关,同样,不同形式的居址,特别是墓葬也应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相关。既然岩画与居址、墓葬在同一遗址中存在,那么其中必然有某种形式的岩画与某一类居址和墓葬具有时间上的共存关系”。通过岩画本身的叠压关系和形式的演变,首先确立岩画的相对性。因为同一块石头上的岩画有时候是一个时期的,很多的时候是多个时期并存的。这些不同时期的岩画,无论是制作技术、制作工具,还是艺术表现的思想、内容、形式都会有差距。因此,应先正确地分幅,再根据岩画中的突出性因素,与民族学、考古学等其他材料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来确定岩画的相对年代。

而我们通过居址、岩画、墓葬“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首先可以摸清岩画的相对的年代差距。简而言之,岩画是由人所刻制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出于就近原则都会选择在居住环境的附近刻画,有的时候会在埋葬的场所附近,这些岩画就是跟人群生活有关的部分。自然也会有个别情况出现,像山顶端岩壁这类的无人居住地,偶尔制作者也会在其上刻制岩画,不过相对而言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居住环境周边。当一个地方适合于人类居住时,即使时空变化,后来的人也会同样重复性选择这一地点,那是因为人对选择居所的认识和标准往往是相同的。所以同一个地方往往会出现有多个时期文化的叠加,也是人类共识的结果。通过这种形式的研究,确认同一地点岩画、居址、墓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要确认了它们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关系,那么岩画本身的年代确认就迎刃而解了。

运用这一方法对岩画年代进行的研究,目前已经在新疆尼勒克穷克科岩画点、甘肃马鬃山的岩画点先后得到了实践验证。穷科克岩画点附近的穷科克遗址现已发掘,其中发现了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居址和以石堆墓和石圈墓为代表的2期主要的考古学文化遗存[56]。在其周边,还大量分布着以土墩墓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它们与该地区的岩画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尚待进一步展开后续的研究,方能为这一地区岩画年代的判断提供有效的信息。

3.“大框架小区域”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的魏坚教授曾建议可以在类型学的大框架下先做小区域的断代研究,充分利用已有的考古学文化类型研究的成果及其年代标尺,对不同区域内的岩画,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手段就其内容与形象进行模拟分析,初步建立起各岩画区域的相对年代学框架[57]。譬如将阴山地区中的狩猎动物岩画置于北方草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以及出土文物动物骨骼等考古学资料的背景之中,通过现已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年代学标尺,对北方地区中的猎牧类型岩画的内容、形象进行类比分析,进而建立起青铜时代这一区域初步的相对年代学框架,在实践工作中显示出了很强的适用性。中国传媒大学张文静博士后在其著作《阴山岩画研究》一书中,便运用了此种方法对阴山地区分布的岩画进行类型划分研究,进而总结出该地岩画分布特点和主要岩画类型分布所呈现出的某种变化规律,从而为这一地区岩画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众所知,对于岩画的科学研究是需要建立在准确的年代基础之上的。就岩画的断代方法而言,从伊始阶段盖山林先生提出的综合比较法,到后来在全国多个地区实践运用“微腐蚀断代法”,从传统的间接断代发展到科学的直接断代,前前后后历经了很长的一个时期,反映了学界对于岩画的研究方法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事实上,上述的任何一种断代方法目前都无法做到完美无缺,它们有时能单独使用,有时则需要综合在一起考察,唯有在实践工作中将各种断代方法相互联合和补充,才能真正确保对岩画年代判断的准确性与无误性,这种操作也才能更加符合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的科技进步潮流。相信困扰人们良久的岩画年代这一突出的瓶颈问题最终能得到令人信服的解决措施,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