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及西端的祁连山和马鬃山的岩石上,典型代表为嘉峪关黑山岩画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岩画,以及少量分布在永昌县的部分岩画点。黑山位于嘉峪关市西北角,地处河西走廊中西部,属于马鬃山支脉,水草丰茂,南坡下有大草滩、二草滩、石关峡等草场。主要有四道股形沟、石关峡、磨子沟、红柳沟等岩画点。肃北岩画,主要指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分布的各处岩画点,包括大黑沟、马鬃山镇等岩画点,自1983年首次发现以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前后累计发现岩画群6处40多个点,共有图像300余幅。
(一)四道股形沟岩画
系黑山岩画中图像最丰富的岩画点,发现有岩画115幅,岩画图像多数被镌刻在沟两侧的壁面之上,部分位于崖底一块大石头的表面。[63]首先题材以动物为主,其中牦牛的数量最多,风格亦多样,制作精美,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是黑山岩画极具典型性的一类主题,然后依次是羊、鹿、飞鸟、虎等图案。这些动物图像或是相互组合伴生出现,或是单独出现,或是作为狩猎对象出现。其次,也发现许多风格独特的人物形象,通常身着束腰长衣,脚穿长靴,部分人形头上戴有类似羽毛的装饰,均为密集点凿而成,形态表现规整。人形姿势具有类似性与重复性,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种姿势,或是双手叉腰状;或是一手叉腰,一手上举或下举状;或是两手上举状;抑或是张弓射箭状。张弓射箭的人物通常是与狩猎对象伴生出现在狩猎场景中,同时,部分双手叉腰人物图像也伴生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中。四道股形沟一侧的崖壁面上分布有一幅大型岩画场景,画面长1.14米,宽1.28米,有人形,可分为六行,第一行共7个人形,最右侧人尺寸最大;第二行3个人形;第三行有9个人形,左边人形旁边为1个动物;第四行有3个人形;第五行有6个人形;第六行有2个人形。可辨析的共约30人形,几乎呈双手叉腰或一手叉腰,一手上举,双腿叉开的姿势,按照某种顺序排列,具有整体性与次序性(图4-44)[64]。人形几乎都配有头饰,穿束腰长裙,穿长靴,其中第二行有一人形表现为侧面,头饰稍有不同。类似的人形横向排列式构图的图像,也在四道股形沟重复出现过,但都没有这幅岩画的体量大。在人形的对面,还有两个尺寸稍大的形象,通过与前面的大型活动图第二行的侧面人物形象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相似之处,表现为一是头饰的形式相似;二是均为侧面表现,动作雷同,推测这两个人物形象可能为同一种身份[65]。另外,也可以看出在集体社会活动场景中的人形通常都饰以羽毛状头饰,而狩猎场景中手持弓箭的人则未见,但同一画面中未持弓箭,双手叉腰的人则饰以头饰,头饰与人物姿势相互关联,可能具有某种宗教性质,应该只有在族群内部集体性的,且带有某种宗教性的活动场合下才会佩戴这种头饰。
图4-44 嘉峪关黑山岩画(局部1)
(二)石关峡岩画
位于黑山南麓,峡口为悬壁长城,沿山势走向有溪流或浅水塘。岩画数量不多,图像零散分布在山体两面崖壁上,制作方式为凿刻法[66]。刻画有动物、佛塔等形象。动物多为剪影式造型,羊、牦牛、马等以群体出现,凿刻麻点较浅显,形态表现一致,特征为大对角,细长的身体。佛塔为线条轮廓造型,叠压于一些动物图像上,佛塔上有经幡,塔内刻有佛像以及花朵纹饰和藏文题刻等内容。
(三)磨子沟岩画
位于山脚下的一块大岩石的侧面,此处岩画数量不多,仅有4幅,画面已涣漫不清,并被现代人为地刻画破坏[67]。主要内容有动物图像,如牦牛、羊、马、飞鸟,人像如人射箭,以及一个较为清楚的高8厘米、宽4厘米,一手叉腰一手持弓的站立人像。该岩画点的图像基本都为凿刻。
(四)红柳沟岩画
红柳沟位于黑山南部,为一东西向峡谷地带,长约11公里[68]。西端7公里为较窄的峡谷石崖;中有清溪流水,水源来自上游潜水和大草滩水库;东端为古黑山湖沉积盆地、黄土台地及沼泽草滩所在,可供农耕及畜牧。由于水流的冲刷,台地沟壑两侧底部亦裸露出大块的基崖。最东头峡口处,明、清时设置烽火台、营塞、石塞墙、暗门和石门等防御设施。经过调查,在此沟两侧崖壁上共发现33幅。所刻内容有殿堂、佛像、佛塔5幅,以及羊、鹿、牛、骆驼、老虎等。除西端峡谷的石刻佛像、佛塔比较集中,内容新奇外,其他的分布则很稀疏,制作上也较为简单、粗糙,有的画面中的动物图像,仅用点击法敲凿成粗犷的轮廓而不成连线,造型视之极为简略。
(五)大黑沟岩画
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党城湾镇东南约40公里处,图像凌乱无序,分布于沟内山坳陡峭的花岗岩和石灰岩上,高低不一。海拔3200米左右[69]。以动物为主,多表现羊、狗、牦牛和鹿等形象,也有发现类似于鸟禽类动物的图像。还有一些人物形象,表现为独立形象、单人和动物组合、狩猎场景三种形式。单人和动物组合出现的画面中,人周围有动物的伴生,可以看出人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有人认为这种“人形+动物”组合形式可能是某种巫术的体现,突出人与动物在精神上的联系,视之情节感较为明显。狩猎画面中的猎者,通常是与动物呈两边式的构图,即动物在前,人在后射杀。他们多着束腰裙,头戴尖顶帽,脚穿长靴,手持武器的造型。在新疆木垒县境内也发现类似衣着的人物岩画,苏北海先生认为其可能为塞种人,原先是居住于河西走廊一带的,后向天山南北及中亚迁徙[70]。还需注意的图案是该岩画点屡屡发现的“树”与鹿的组合图案。大黑沟岩画基本为点凿而成,形成线条轮廓式或剪影式,以及小部分的单线条式,有几幅岩画可能又稍加以划刻或磨刻。图像几乎都呈现灰白色,与灰黄色或灰色的岩体形成了明显的颜色反差。
(六)马鬃山岩画
主要是指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辖区内分布的岩画点,共发现岩画石305块[71]。而且该区域所发现的岩画点附近,基本都发现有诸如石筑墓、围石居址、特殊石筑遗迹点、城址等共存遗迹。这种多遗存共存的现象,有助于为岩画年代断定提供一定的帮助。岩画图像多刻于山坡的黑色岩石上,石质以变质的花岗岩和片麻岩为主。表现内容丰富,包括各种动物形象,其中多以马、羊、骆驼为主(图4-45);各类人物形象,如骑者、猎人、牧人、舞蹈者,还有人面像等(图4-46);其他内容如水井、车辆、房屋、盾牌、图案化符号等。题材类型较为多样,包括狩猎、放牧、舞蹈、祭祀、生殖崇拜等多个场景的刻画。表现形式以剪影式为主,其次为粗线条式。制作方法以敲凿法为主,还有磨刻法和划刻法,有的只使用了一种方法,有的兼用两种方法。在剪影式的岩画中,有的是整体敲凿,有的则先刻画出轮廓,而后再填补空白。其区域内岩画点具体分布在以下的区域内。
图4-45 马鬃山鹿石风格岩画
1.布冬呼鲁斯特岩画
图4-46 马鬃山尖帽人物岩画
位于马鬃山镇东南45公里、活佛井东南6公里处,为辖区内的最东端区域。发现有岩画石27块。均位于山坡上,内容有以羊、马、骆驼等为代表的动物及人物和符号等。制作方法以敲凿法为主,还有磨刻法。表现形式以剪影式为主,亦有部分为粗线条式。(www.daowen.com)
2.活佛井岩画
位于马鬃山镇东南37.5公里、柳沟东北6.5公里处。共发现有岩画石56块。从山丘下方到顶部都有发现,内容有动物、人物、蒙文符号等多种类型。制作方法以敲凿法为主,兼有磨刻法。表现形式以剪影式为主,亦有部分为粗线条式。
3.柳沟岩画
位于马鬃山镇东南33.5公里、同古图东南6.5公里处。发现岩画石49块。内容有以马、牦牛、骆驼等为代表的动物形象及人物(骑者、舞者等)和车辆等,还有后来人划刻而成的细线条式蒙古包。制作方法以敲凿为主,亦有划刻方法。表现形式以剪影式为主,亦有部分为粗线条式。
4.同古图岩画
位于马鬃山镇东南29公里、老道井东偏南7公里处。发现有岩画石14块。内容主要为动物形象,有马、羊、狗等类型,画面中的所有形象的制作方法以敲凿为主,表现形式以剪影式为主。
5.老道井岩画
位于马鬃山镇东南26公里处,西距桥马公路10公里处。发现有岩画石39块。内容有动物、人物等,制作方法以敲凿法为主,表现形式以剪影式为主,亦有部分为粗线条式。
6.山德岩画
位于马鬃山镇西北63公里、巴吉井北9公里处,东距桥马公路55公里。发现岩画点9处,岩画石108块。1号~5号岩画点分布较近,画面较小而且分散,内容有骆驼、羊、马等动物和人物、草地、房子、符号等;6号岩画点画面相对集中,以复杂的图案化动物为典型代表,还有各种不同的似人面像的符号,此外,还有羊、马、人物等;7号~9号岩画点画面及个体形象都趋向小型化,有鹿、羊、马、人物、符号等,凿点明显较1号~6号的深,且更为密集。制作方法以敲凿法为主,表现形式主要是剪影式,亦有部分为粗线条式,二者之间风格的差异明显。
7.上霍勒扎德盖岩画
位于马鬃山镇西北84.5公里、霍布兰泽噶西北10公里、七个井西北13.5公里处。目前仅发现一处岩画点,有岩画石7块,内容有马、羊、骆驼、狗、人物等,制作方法以敲凿法为主,表现形式多为剪影式,亦有部分为粗线条式。
(七)牛娃山岩画
位于永昌县新城子镇赵定庄村南湾西南约1.5公里处[72]。呈南北走势,南依祁连山北缘。山体陡峭,岩体呈黑褐色,多为细腻平滑切面。岩画主要散布在山梁及东、北坡避风阳面。分布范围约2平方公里,共计有200余幅图像,形象大多清晰可辨,画面保存状况较完整。内容极其丰富,有动物、放牧、骑射等多种场景,一般是一石一幅,少量在石块不同侧面刻画两三幅。以动物为主,有牦牛、虎、羊、鹿、狗、骆驼、狼、马、蛇、鸟类,其中羊、鹿、牦牛占了全部岩画数量的60%以上。此外,还有人形、车、井、符号等,涵盖了畜牧图、动物群、虎食人、狼食鹿、虎食羊、牦牛斗狼、骑猎等多种类型的组合图案。制作时间也不尽相同,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前期主要刻画羊、鹿、狗等较为单纯的动物形象,写实性强,刻画技法以磨刻为主,刻痕较浅。晚期则是以组合图案为主,塑造了较为复杂的生活场面,出现了井、车等日常生活中所见物体,制作方法以凿刻为主,刻痕视之也较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