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北岩画艺术史:欧洲新历史的重要揭示》

《西北岩画艺术史:欧洲新历史的重要揭示》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梵尔卡莫尼卡谷地岩画是第一个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岩画类文化遗产,因其重要性故而又被称之为“欧洲新历史”。无疑,艺术是由多种生活元素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譬如早期欧亚草原文化的典型象征——鹿石型岩画,它在西北地区的出现即为其中的一个例证,在距离如此之远的地区内却出现了风格如此相似的图像,足以表明某种一致特征的存在,无疑对研究早期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揭示意义。

《西北岩画艺术史:欧洲新历史的重要揭示》

艺术史作为艺术学理论整体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显然应侧重于艺术创作活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这一核心内容,而非拘泥孤立地看待艺术问题。此外,更应兼顾这种创作与人类社会生活及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内外在关联,及受到其何种程度的影响和影响力大小,唯其如此,方能整体而全面地把握艺术史的研究方向,才能在研究中不失之偏颇,而不仅仅只是对艺术现象的简单铺陈。

岩画,显然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历史所遗留下的某一类图像,它其实蕴藏着特殊的文化讯息,曾深深地影响过那个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及行为准则,可以说是我们深刻理解历史进程的重要视觉证据,且是唯一的证据,无可替代,无法替代。换言之,若是没有人们对史前艺术的研究所开展的种种科学探索,即使到了19世纪,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认识也只局限于神话或是宗教的解释。[53]又如曾活跃在欧亚大陆北部的披毛犀,在距今10000年时就已灭绝,在没有发现波兰出土的披毛犀之前,人们对它的认识仅限于欧洲洞窟岩画。正是通过洞窟里的岩画图像,人们才意识到还有此种动物的存在,后来的考古发掘则验证了这一种图像的真实性。还有1979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意大利梵尔卡莫尼卡谷地岩画,在1956年被大量发现后方填补了罗马帝国军队到来前这一地区漫长的历史空白,这也成为它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符合文化遗产标准Ⅲ,即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梵尔卡莫尼卡谷地岩画是第一个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岩画类文化遗产,因其重要性故而又被称之为“欧洲新历史”。以上所举例子都从不同层面证明了岩画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视觉艺术,它已完全超越了地域与文化的局限,无怪乎意大利岩画专家E.阿纳蒂教授将其称为“原始语言”。

无疑,艺术是由多种生活元素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作为史前艺术之绝对大宗,目前所知最早的岩画创作发生在大约7.3万前的南部非洲,虽然今天在世界的某一个地区,如大洋洲澳大利亚北部仍然持续着这种制作,但显然已远远偏离了初始的创作动机,这使得许多图像超越了画面本身最初所蕴含的意义。岩画创作在这漫长的时期里究竟经历了哪些变化?又因何种因素导致了这些变化?哪些变化是本质性的转变?这些变化曾经又是怎样对岩画创作施以影响,甚至改变着这种创作,极有必要深入探讨之,从而为早期跨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证据及产生更易的深层动因。

公元前2千纪后期至公元前1千纪前期这一阶段,是动荡变化频繁、变革巨大的时期。这种动荡变革首先体现在环境的改变上。“距今4000年实际是欧亚大陆气候的重要转折点,此后虽有暖湿波动,但大趋势却是越来越干旱,西北地区大部也由森林草原转变为草原环境。”[54]生态环境的改变引发了西北地区生业模式的变化,公元前2千纪前后随着“产自西亚的家畜——山羊、绵羊、牛以及大麦小麦等谷物经中亚引入中国的西北”[55]后,畜牧业日趋显示出其重要性,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农业经济和狩猎经济。

通常,游牧经济是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一是蓄养草食动物,二则是移动。对了解作为早期人类生产生活方面的一个窗口的岩画而言,首先在制作主题方面也深深体现了这点。其一,动物成为岩画的主要题材,这其中又以羊、牛等草食类动物居多,这种题材的选择必然不是出于偶然,不外是因为这些草食类动物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其肉、乳、皮毛、粪都各有所用,即所谓的“食其肉、饮其酪、衣其皮”,对他们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其二,“移动”的游牧族群若想留存他们的思想、宗教信仰,没有什么比“不可移动”且永久不变的石头更契合他们的需要!因而,随着他们的移动与迁徙,这些人群所到之处无不留下了有关自己的“印迹”——岩画,似乎要通过这些符号图像来强调自己独特的身份属性,具有身份标识的作用,可见先民在不可移动的岩石上刻画图像的习俗久已有之,且沿袭下来。(www.daowen.com)

其次,更体现在北方地区的思想与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变化。这一时期,随着欧亚草原包括西北地区在内的跨地区间的交流显著增强,在青铜装饰、艺术主题(猛兽吞噬草食动物为主题的造型)和风格(通常谈及的“动物风格”或“斯基泰风格”)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性倾向。譬如早期欧亚草原文化的典型象征——鹿石型岩画,它在西北地区的出现即为其中的一个例证,在距离如此之远的地区内却出现了风格如此相似的图像,足以表明某种一致特征的存在,无疑对研究早期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揭示意义。

公元前1千纪后期,随着游牧族群通过不断移动来争夺南方定居邦国的资源,导致了华夏认同的形成与强化,秦、汉帝国通过修筑长城来维护南方资源,游牧部族被拦截在长城之外,那些代表他们身份属性的符号图像也被拦截在长城之外,岩画的制作不可避免地日趋走向衰落。或者从某方面来说,长城不仅是“文明”与“野蛮”之间对立的代表性建筑,也是岩画制作从发达期走向衰落的隘障象征!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将“西北地区”岩画的整体分布格局置于历史、地理和考古遗存、生业模式、社会组织等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综合考察与阐述,注意揭示出先民的生产生活、原始信仰、风俗习惯、艺术审美观念等,比较西北地区每个亚区中的岩画所呈现的一致性和存在的差异性,梳理出西北地区岩画与整个欧亚大草原文化、东方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处于东西方文化通道上的西北地区在文化交互作用中对中国岩画体系产生了何种影响,及其在中国早期文化圈中形成中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