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北岩画艺术史的成果与发布

西北岩画艺术史的成果与发布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新的技术手段开始在研究、保护中尝试和应用。无疑,这一阶段的研究其实质均属于偶然性的发现、调查。此举对西北地区乃至中国岩画的发现、研究均起到不小的助力和示范性作用。不过,在这一时期的研究中明显存在着地域局限性,跨地域、跨学科的综合性、比较分析则相对而言较少,下文将根据地域性研究的特点,对所取得的成果分别予以介绍。此类成果的发布拓宽了学术视野,也为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西北岩画艺术史的成果与发布

1949年之前对西北地区岩画的研究,显然是长久处于停滞状态的,仅有零星的介绍性短文见诸报道。纵观整个西北地区岩画的研究历程,会发现其研究与调查自始就一直是紧密相连的,若按照其发展过程划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研究的初始期,时间大致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为起步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才有了实质性的推进和深入。第二个阶段为研究的成熟期,时间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末,在这期间,相关的田野调查工作逐渐走向科学与规范化,各地岩画,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岩画被大量的发现,相关的研究也逐渐随之升温,众多的研究人员相继发表了一大批兼有研究性与资料性的文章,从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考察报告,到从各个角度对岩画进行多种解释的论文均有涉足。与此同时,新的技术手段开始在研究、保护中尝试和应用。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设的国际岩画委员会的两届年会,都选择了在西北内陆城市宁夏银川市举办,借此契机,我国的岩画研究也逐渐进入国际视野之中,并随之涌现出了一批研究者。第三阶段是研究的发展期,时间从21世纪初期至今,岩画研究渐次走向跨学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并逐步向多视角、深层次方面拓展,主题研究也变得更为细化。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日益成熟,岩画研究中也借鉴与引入了一些新的技术,包括空间地理信息、立体扫描、测绘技术等方法,都相继投入了使用,但若就总体而言,仍然尚处于探索的过程中。

(一)研究初始期

1949年以前,西北地区的岩画研究基本上是处于停滞的状态。其所谓的研究,也不过仅是个别考古学家、探险家对某一地区岩画发现的简短描述,反映在诸如游记、日记之类的文章中。1927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方团长徐旭生,曾在其所著的《徐旭生西游日记》中对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地区的岩画有过记载。团中的另一位成员贝格曼,也在发表的《新疆考古研究》这一著作中有所反映。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30年发表了《拜城博者克拉格沟摩崖》一文。1948年8月5日《新疆日报》刊登了哈密地区《七角井轮廓画》的文章[31]。无疑,这一阶段的研究其实质均属于偶然性的发现、调查。

1949年后,这一地区的研究才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克由木1962年在《文物》上发表的《新疆北部的岩画》,1972年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在《文物》上发表了《甘肃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岩画——黑山石刻画像初步调查》等文章。虽然总体而言数量尚不多,限于种种原因也未能开展深入的研究,但却间接推动了岩画研究进程,标志着这一地区岩画研究的正式起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北地区岩画的研究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方面,内蒙古高原半干旱草原地区走在了前列,而这些都与学界泰斗、著作等身的盖山林先生密不可分。1978年到1980年,盖先生在对阴山地区岩画进行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游牧民族的精湛艺术——阴山岩画》《阴山古代游牧人的岩石画廊》《试论阴山岩画的艺术成就》《从内蒙古岩画看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车业》《从阴山岩画看古代游牧人的社会经济生活》《阴山史前狩猎岩画研究》《内蒙古贺兰山北部的人面形岩画》等,从年代、作者和题材等不同的方面,展开多角度分析与研究,加深了学界对于阴山岩画的认知。此举对西北地区乃至中国岩画的发现、研究均起到不小的助力和示范性作用。

同一时期,其他地区的研究状态则稍显迟滞,大多发布的都是一些或为概况性的介绍,或为初步研究性的短文,如1982年,利民的《“哈龙”古代岩画简介》,1983年李祥石的《宁夏贺兰山贺兰口岩画调查报告》,张宝玺的《甘肃省靖远县吴家川发现岩画》,1984年张松柏、刘志一的《内蒙古白岔河流域岩画的调查》,成振国、张玉忠的《新疆天山以北岩画述略》,许新国、格桑本的《青海省哈龙沟、巴哈毛力沟的岩画》,以及1985年童苏宁、刘一明的《哈密岩画》等文章。

(二)研究成熟期

西北地区岩画研究的成熟时期,大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这一阶段,大量发布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各地岩画进行的分期、分区研究,大体构建起了研究的基本时空框架,并呈如下特点。

1.规范化的介绍类、初步研究类文章激增,解释理论呈现多元化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末,随着西北地区岩画的大量发现和报道,相关考察报告类、岩画图册等由田野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也相继整理后出版,数量众多。同期,对岩画的记录手段亦逐渐走向规范化。这一类资料是岩画研究的基础性资料,对研究的后续发展,走向更深层次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同时,与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史、民族学等学科结合的特征也较为明显,研究者试图从多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分析,而微腐蚀断代法等科技测年方法也开始在实践中予以应用。不过,在这一时期的研究中明显存在着地域局限性,跨地域、跨学科的综合性、比较分析则相对而言较少,下文将根据地域性研究的特点,对所取得的成果分别予以介绍。

在西北内陆地区,以王炳华、邢开鼎、张志尧、王博、苏北海等人为代表的文物考古研究人员,撰写了一批与新疆岩画相关的简报及研究性文章,内容涉及图像分析、年代初探、族属、性质等方面的问题。此类成果的发布拓宽了学术视野,也为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如1985年邢开鼎的《巴里坤兰州湾子岩画》,1986年张志尧的《新发现的别列泽克河附近洞窟彩绘岩画》,1987年邢开鼎的《新疆托格拉克布拉克岩画》,1989年蒋学熙的《新疆温泉苏鲁北津岩画》,1990年苏北海的《新疆托克逊县科普加衣岩画》,1992年王博、阿力甫的《塔什库尔干岩画》等文章。对岩画图像的解析,则以1985年苏北海的《新疆天山以北牧区车辆岩画》《新疆北部牧区岩画中的古代牧民社会生活》,1987年王博、王一龙的《新疆阿尔泰山岩画试探——通过动物学分析看岩画反映的若干问题》,苏北海的《从岩画中看古代新疆北部动物分布》,1988年张志尧的《新疆阿勒泰鹿石之管窥》等文章为代表。这期间,随着新疆呼图壁岩画的发现,学界也掀起了一波研究热潮,岩画与生殖崇拜方面的论著、文章亦发表颇多,如1989年李国曙的《新疆生殖崇拜岩画考述》,1990年曾德才的《新疆呼图壁生殖崇拜岩画》,1991年陈冬季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与艺术的起源——兼论新疆呼图壁岩画的文化意义》,户晓辉的《岩画与生殖巫术》《岩画生殖图像的深层研究》,1998年王炳华的《新疆呼图壁生殖崇拜岩画》等一批相关文章。还有就岩画的年代、作者的分析,以及从艺术、体育角度出发对其的解读。如1986年吴焯的《克孜尔石窟刻划图画的内容、作者和时代》,1987年方汝楫的《新疆岩画中的古西域武术》,1993年周菁葆的《丝绸之路岩画艺术》,刘青砚、刘宏的《阿尔泰岩画艺术》等类似的文章亦相继问世。

在内蒙古高原半干旱草原地区,盖山林先生对阴山岩画进行了大量调查后,著述颇丰,撰写出了上百篇的论文,如《太阳神岩画与太阳神崇拜》《阴山骷髅岩画、头骨崇拜、祖先崇拜》等,并出版了《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巴丹吉林沙漠岩画》等一系列专题性的著作,带动并吸引了一批学者开始关注这一地区的研究进展。如1989年麻国庆的《民族考古学与阴山岩画研究》,贺国瑞的《乌海岩画》,1990年乌兰察夫的《阴山岩画与原始思维》,1994年周延良的《内蒙古桌子山岩画太阳形象和生殖形象文化内涵考论》,1996年班澜的《阴山岩画的美学审视》,1998年莫德格玛的《岩画舞蹈图与蒙古舞蹈》,2000年冯军胜的《阴山岩画的意象性构成》等文章,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其进行解读。

在贺兰山地区,研究者从岩画基本资料的描述到图像的解读、价值意义的探讨,年代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均有涉猎。如1987年李祥石的《宁夏贺兰山岩画》,1988年许成、卫忠的《宁夏石嘴山黑石峁岩画》,1989年李祥石的《黄羊湾岩画》,1990年由王系松、许成、李文杰和卫忠联合编著的《贺兰山岩画拓本》《中国宁夏贺兰山岩画拓片精选》,1991年宁夏文化厅主编的《贺兰山岩画拓片选》,以及周兴华的《中卫岩画》,1992年陈育宁、汤晓芳的《古代北方草原通道上的贺兰山岩画与匈奴文化》,李铁良的《美的震撼,来自崇山峻岭的贺兰山岩画》,蔡秀华、李海波的《贺兰山岩画美学价值初探》,张迎胜所撰写的《贺兰山岩画的文化蕴涵》,2000年许成的《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保护及学术地位》等,都是针对贺兰山岩画文化与艺术价值,以及学术地位进行论述的文章。也有学者专注于对岩画内容、题材的解读,对此展开了细致的探讨。例如1991年李福顺的《贺兰山岩画中的面具神形象》,1992年李仰松的《内蒙古与宁夏岩画生殖巫术析》,盖山林的《贺兰山巫师岩画初探》,1993年许成、卫忠的《贺兰山岩画与古代猎牧经济》等文章。关于贺兰山岩画的断代问题,也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如1991年刘贻清的《贺兰山岩画的断代问题》,1993年许成、卫忠的《贺兰山岩画断代研究》,1994年乌恩的《试论贺兰山岩画的年代》等文章,都是尝试借鉴与运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来判断贺兰山岩画的真实年代。

在蒙新、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交会地区,这一时期的研究性文章相对不多。仅有1987年张趋的《甘肃近期新发现的岩画》,殷泓的《试论黑山岩画》,1990年士宾、韩集寿、李永良的《甘肃嘉峪关黑山古代岩画》,1991年曹成红的《甘肃黑山岩画中的体育》等论著,其内容主要是对这一地区岩画基本资料的介绍和初步研究。

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也不多,如1989年汤惠生的《中国青海省岩刻研究》,1991年汤惠生的《青海动物岩画和吐蕃苯教崇拜及仪轨》,1996年,汤惠生、高志伟的《青藏高原岩画年代分析》等文章,并于2001年出版汤惠生、张文华的重要研究论著——《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从二元角度深入探讨了包括世界范围内的典型岩画图像,诸如蹲踞式人形、连臂组舞等图像的文化源流与沿袭脉络,并着重分析了青海地区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岩画图像的形式及内涵,创新了研究方法,并首先在这一地区利用微腐蚀方法对岩画进行直接断代。

2.综合性的研究专著大量出版

这一时期的研究多表现为地域性特点,而从事跨地域、系统性的综合性研究虽然较少,但也出现了跨区域比较研究的尝试。

1985年至2002年间,盖山林先生陆续出版了《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巴丹吉林沙漠岩画》《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四部著作,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地区现已发现的岩画集中进行了系统梳理与介绍,并对不同题材的岩画展开了具体的解析和专题研究,还就分期、制作时代、艺术特色、作者及历史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无疑对这一时期的岩画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1991年陈兆复先生出版了《中国岩画发现史》,对我国已经发现的岩画进行了学术性回顾,探讨了岩画的年代与民族,并对岩画的艺术特征、技法、表现风格、构图和艺术魅力进行了专题研究。

1994年苏北海先生的《新疆岩画》出版[32],该书集中梳理了新疆当时发现的绝大多数的资料,按地域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探讨了岩画产生、发展、人面像岩画的含义、创作的社会背景、经济模式、自然崇拜等诸多问题,是了解新疆岩画的重要资料。另外,如《岩画与生殖巫术》[33]《丝绸之路岩画艺术》[34]《阿尔泰岩画艺术》[35]《新疆呼图壁生殖崇拜岩画》[36]等一系列著作的出版,也都是这一时期研究的优秀成果。

1995年盖山林先生在其出版的《中国岩画学》一书中,对我国岩画的发现与研究,岩画分布和区域特征,岩画的题材、制作者、产生年代、族属、审美追求、社会功能及制约我国岩画学发展的一些因素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www.daowen.com)

2001年由汤惠生、张文华二人合著的《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一书面世。该书通过综合比较断代、直接断代、微腐蚀断代法等诸多方法,对青海岩画的时代与族属进行了探讨及分析,并首开国内科技测年之先河。

1991年由许成、卫忠编著的《贺兰山岩画》出版,书中首次运用类型学对岩画的凿刻、构图、内容、年代的推断与分期进行了研究,是对贺兰山岩画资料的又一次丰富和补充。

3.研究热度升温阶段

当研究日益走向成熟和发展时,其研究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中,不同层次的学术会议先后召开,专业机构相继建立,也是这一时期呈现出来的特点。特别是两次国际岩画会议,即“’91国际岩画委员会年会暨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和“第二届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暨2000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年会”在宁夏银川市的召开,促成了各国岩画专家、学者积极交流与探讨关于岩画记录、保护、研究方面的经验,正如盖山林先生曾指出的,“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岩画学已经形成,并已走向世界”。

(三)研究多元发展期

进入21世纪后,岩画的研究也稳步渐入了多元发展期,“这一时期岩画研究不囿于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艺术史学的方法,语言学、基因序列、同位素等成为重要佐证”[37],除了继续以多学科、多角度解析岩画的年代、族属、内容、性质等传统的热点之外,同时也开始侧重于跨文化、跨学科、跨地域的交叉、比较研究的开展,这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主流。此外,岩画的文化遗产价值也得到充分认可,并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产业竞争力不断逐步提高,而科技考古在研究保护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亦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1.多元化、广视角、深层次的研究

与文字关系的论证,引发了较大的争议,学界对此褒贬不一。如2006年杨敏、束锡红的《大麦地岩画图画文字新解》,从大麦地岩画中挑选与古文字有关的图形符号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岩画与文字的关系。2007年杨敏、刘景云、束锡红的《大麦地岩画与汉文字的关系》,试图运用古文字知识,尤其是甲骨文知识来解读大麦地岩画中象形符号和抽象符号的表意性质,寻找汉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图画阶段,以证实大麦地岩画的文字性质。高嵩、高原的《岩画中的文字和文字中的历史》,从贺兰山祭祀文字与国内80多年“史前”考古成果中的远古华族文字信息进行对比,进而分析解读其中包含的文字信息。

与原始体育关系的解读。诸如2003年王天军的《新疆岩画上的原始体育》,2009年崔凤祥、崔星的《狩猎岩画原始体育文化考略》《原始体育形态岩画》等文章。

与游牧民族关系的讨论。如2004年李克昌、戴应龙等人的《从贺兰山岩画看宁夏中北部地区古代畜牧业生产的现状与发展》,2005年郝志红的《贺兰山岩画中的原始农业文化》,束锡红、李祥石合编的《岩画与游牧文化》等论著。

关于族属、断代方面的研究。如2002年汤惠生的《岩画断代技术手段检讨——兼论青海岩画的微腐蚀断代》,2004年的《凹穴岩画的分期与断代——中国史前艺术研究之一》,2018年韩建业发表的《略论新疆地区四千年前的萨满式人物形象——兼论康家石门子岩画的年代》,史晓明的《试论阿勒泰山区洞穴彩绘岩画的作者来源——以基因信息为基点》等文章。

从文化、艺术、美学角度探析所蕴含的价值。如2002年由束锡红、胡若飞等人的《贺兰山岩画与世界文化遗产》,冰河发表的《新疆古代游牧民族岩画艺术探析》,冯军胜的《中国岩画造型的线条艺术》,班澜的《中国南北方岩画的审美特征比较》等文章;2003年由束锡红、郑彦卿等人结集出版的《贺兰山岩画与世界遗产》,冯军胜的《中国岩画造型的面的表现艺术》,2004年王炳华的《新疆岩画的内容及其文化涵义——新疆岩画概观之二》;2007年由宁夏岩画研究中心编著出版的《久远的记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岩画精选》等一系列的文章、著作相继面世。

这一时期,基于保护方法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如2009年李荣光撰写的《阴山岩画及其保护与研究》,2015年杨有贞、张晓霞等人合写的《贺兰口岩画风化病害机理》,2017年王志伟、王雁飞的《阴山岩画的现实困境与人文保护策略》,2017年张天义的《新疆托克逊县克尔碱岩画崩塌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2018年王雁飞、周易发表的《新时代阴山岩画的开发和保护》等一系列文章,就当前岩画保护现状、面临的病害等严峻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护方式、方法的革新等观点。

综合性、跨文化、跨学科、跨区域的对比分析研究也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如2009年盖山林、盖志浩编写的《丝绸之路岩画研究》,2011年童永生、惠富平的《内蒙古岩画中的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环境的研究——以阴山和乌兰察布两地岩画对比研究为例》,2012年张志尧编写的《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2014年苏北海的《西域岩画图案全集》,2015年朱立峰的《环太平洋“人面岩画”研究述略》,2016年李贵春编写的《西域美术全集·岩画卷》,2017年张亚莎、张晓霞的《“一条腿背夫”岩画的释读与研究:青藏岩画与北方盐道的历史关系》,张晓霞的《通天河流域两岸岩画对比分析》,2018年罗佳的《东天山地区史前艺术考论》,2019年穆舜英的《中国新疆古代艺术》,张凯的《原始绘画——贺兰山岩画所见西域及南西伯利亚因素分析》。另外,在有关丝绸之路或者其他岩画的研究中,也包含了新疆岩画的相关内容,诸如《新疆美术大系》(新疆岩画卷)[38]《中国岩画全集·西部岩画》[39]等等。

开展的专题性的对比研究。如2002年王毓红发表的《论贺兰山岩画式样结构的演变》,2003年朱存世、李芳发表的《宁夏贺兰山和北山虎岩画图腾崇拜初探——兼论虎岩画的族属》,2004年汤惠生发表的《脚印岩画与“大人迹”》,2005年田小军发表的《从岩画看我国原始宗教乐舞》,2006年龚田夫、张亚莎的《中国人面像岩画文化浅谈》,2007年闫利霞发表的《内蒙古岩画艺术概览》,2008年,特日根巴彦尔发表的《岩画所见古代游牧民族车形——以中亚地区152组车辆图形岩画为例》,2009年杨惠福、许栋发表的《嘉峪关黑山岩画中的塔形图及其相关问题》,2015年,杨惠玲出版的《神化与人格——宁夏人形岩画》,邓启耀发表的《中国岩画的多媒体时空呈现与数字化解析》,2016年孙晓勇发表的《西辽河流域的“鸮面”岩画——兼谈先商文明鸮崇拜》,2017年苟爱萍发表的《玉树岩画中的鹿图像》与《论“人面”岩画的起源与传播——基于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分析》,2018年王永军发表的《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中鹿图像研究》《玉树通天河流域岩画中牦牛图像研究》等论著。

亦有对研究方法、区域类型分类、资料著录标准方面开展的相关研究。如2016年张亚莎教授发表的《青藏岩画系统中的甘肃祁连山岩画——兼论中国岩画的四大区域类型》,苟爱萍发表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对岩画研究的启示》,杨惠玲发表的《岩画田野调查资料著录标准研究》,2018年张嘉馨发表的《岩画研究方法论的回溯与思考》等文章。

2.岩画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

随着岩画研究、保护的不断发展,岩画文化遗产价值的充分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岩画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活态利用,在旅游开发、文创的设计制作等方面得到发展,逐步拓展出新的消费市场空间。如2002年张岩发表的《新疆岩画旅游及开发》,2004年李克昌、杨发林等人发表的《开发岩画资源——发展草原文化生态旅游业》,2008年李海燕发表的《贺兰口岩画开发利用的对策研究》,李陇堂、吴玲娜发表的《贺兰山岩画的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初探》,2016年徐和平发表的《阴山岩画图形符号在旅游纪念品中的设计应用》等文章,均探讨了对其由僵化的存在变为活化利用的相关现实问题。

总之,自21世纪开始至今,西北地区岩画的研究在理论方面逐渐向多元化、深层次发展,研究方向日趋细化,研究视野更为拓展,跨文化、跨学科、跨地域的学科交叉研究、对比分析研究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其间,学科建设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由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相结合的研究梯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