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蔡元培的倡导推进,陆费逵的理论阐述,职业教育越来越被人重视,出现了一批研究探讨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者。其中影响最大、认可度最高、广泛为人所接受的是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他认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此种教育名曰职业教育。”从此,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为授人一技之长和促进实业发展的观点,得到了职业教育人士的普遍认可。1917年,黄炎培组织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不仅在理论上研究、倡导、实验和推行职业教育,还亲自创办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从实践上进行探索尝试。1922年教育部通过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史称“新学制”或“壬戌学制”。新学制增强了职业教育,兼顾升学与就业,在中学阶段就开设职业教育,使学生既能做好升学准备,又有就业基础,促进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步发展。利用选科制和学分制来引导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并充分发挥地方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提高职业教育师资水平。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工读主义者还提出了“工学合一”的学习形式。新学制因注重实业发展、注重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促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从1911年他就开始致力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1913年发表了《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对当时普通教育大大超过实业教育进行理论分析探讨,认为当代中国需要大量实业教育人士发展经济、技术,大力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1917年中华教育社成立后发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标志着以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想的成熟。他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类职业便层出不穷,面对不同职业所对应的各行业的发展,理论上、技术上的创造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正是各行各业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发展积聚动能。职业教育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从事职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技能和效率,促进社会各行各业充分发展而应运而生的教育,同时职业教育是社会分工的需要并促进了人的发展差异。
(一)职业教育的目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一是解决生存、解决就业,使学生学会个人谋生的手段,并能间接地促进各行各业发展,为社会大众服务。二是不仅要教会学生谋生的技术,掌握一技一能,还要全面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在工作中获得快乐。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强化知识技能培训,深化职业内涵发展,实现培养目标的社会化;以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发展、教学安排、办学条件、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综合考察设置来实现办学组织社会化;充分依靠教育界、企业界、各行业的力量以实现办学主体社会化。按照科学的原则,广泛进行社会调研,做好办学基础工作,按行业专业设置课程、选编教材、制定实习原则、配置实训设备等;按教育教学规律做好组织人事工作,提前筹划教育组织机构,招聘合格教师,配备相应工作人员,以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化。
(二)职业教育的原则(www.daowen.com)
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遵循上述教学原则,在课程教学中摒弃纯理论教学,注重教学环境的设置,注重动手能力训练,在教学实训环境中训练技术;在工厂、农场、商店等各个具体的职业岗位实训中形成熟练的技术,转变成有效的生产能力。学生在选定专业时,既要尊重个人意愿,又要考虑求学就业的环境背景,家长职业背景等,率先选择家长有条件、有能力、有利于指导学生的专业,再选择有利于学生训练环境的专业,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教学安排理论、实践各半;选用教材注重实践性;教师选择要求理论实践一体化,并要有特定行业实践经验;学生学习期满后发修业证书,在工作单位实习期满一年能胜任工作后,再发给毕业证等。职业教育教学原则是职业教育特殊规律的体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具有普遍的教育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职业教育道德规范
“敬业乐群”既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敬业”是指对所从事的职业有着无比热爱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即敬业爱岗、克尽职责,努力为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做出贡献。“乐群”是指在职业工作中能够与他人愉快地合作,不单打独斗,也不封锁技术,乐于合作共赢,即具有高尚情操和集体合作意识,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及奉献精神。职业教育不仅让学生学得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为社会服务的桥梁。职业道德培养的目标首先是“人格好”,主要包括“高尚纯洁的人格”“博爱互助之精神”“侠义勇敢之气概”“刻苦耐劳之习惯”“坚强贞固的节操”,献身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事业。其次,职业教育不仅能增加社会物质财富,调整社会人际关系,而且人们对自身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及兴趣也会加深,还能激发责任心、事业心、创造力、良好的个人道德情操,更有助于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其三,职业道德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技术人才,使人们不再囿于以“读书做官”为荣、以“读书谋事”为耻的成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