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统教学方法的当代继承与创新

传统教学方法的当代继承与创新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传统教学方法及师道观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毕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还承担着传递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学记》作为先秦以来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从理论上提出了长善救失、臧息相辅等教学原则,是对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继承和发展。“教学相长”这一命题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传统教学方法的当代继承与创新

自从有教育以来,就有适应不同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纵观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从西周到先秦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高峰时代,在教学方法、教师作用的认识上为当代教育提供了理论认识和实践标准。

(一)传统教学方法及师道观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毕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人们学习和思考是不能分开的,只有将二者结合、相互促进才是有益的教学与学习;同时,还要将学习、思考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思行结合,这也是后来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源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中让学生认真思考,当其似通未通、似懂非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愉悦感,并做到举一反三、强化理解,这种启发式教学,依然是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有目的的个别谈话或集中谈话,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志向;“听其言而观其行”“退而省其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叫作因材施教。学生一定要好学,才能教好。人们常说:“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志向,那么再好的教师也无能为力,而不是片面地提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学生不仅好学,还要乐学才能使教学中师生相互配合、促进,达成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还要有不耻下问、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敏而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树立了千年教师典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学识修养、教学水平、管理水平、责任意识,用高尚的品德、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教学、无私的奉献展示教师的光辉形象,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戴和尊敬自己。“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作为教师不仅要懂得政治历史知识,更要懂得社会现实问题,通过教育教学政治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对比借鉴,学会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方法,而不能一味钻入故纸堆,只会之乎者也。教师还承担着传递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温故而知新”不仅是重要的教师标准,后来也成为学习的一种方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本身端正的教育教学作风,会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师范就是“德高为师,行为世范”,身教言行合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还要关心爱护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荀子以形象的比喻,在《荀子》开篇就以《劝学》阐明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严密地论证了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学习的主要方法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等。荀子认为:教师为治国之本,是礼、义的化身,掌握着仁义准则,如果没有教师教导,人就会放纵本性,危害社会;有教师教导,就能积累善行,改变自己。“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荀子认为国家兴亡与教师相关,这也为后世国家发展必先兴办教育、尊师重教、培养人才提供了理论基础。荀子还提倡尊师,使教师与天地、与祖宗并列,形成传统意义上的“天地君亲师”,使教师的地位在社会中显得无比崇高。作为教师理应获得世人的尊敬,教师自身所具备的高尚品德和学识也会令人肃然起敬,教师既是知识的掌握者和传递者,也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推动者,教师通过传递品德知识维护自己的尊严,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内心真正地尊敬教师,由此才能维护传统的师道尊严。

《学记》作为先秦以来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从理论上提出了长善救失、臧息相辅等教学原则,是对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继承和发展。预防性原则,就是防患于未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事先预估到不良现象的产生,教育在先,处置在先,及时止损。及时施教原则,掌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等教育教学的最佳时机,在内外因素都具备的环境条件下,及时组织适当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其中也包含了学生心理上、教学内容上、教学程序上的循序渐进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在集体学习中相互观摩、相互探讨、取长补短、促进学习。这种相互观摩的教学方法,是当代小组教学、探讨式学习的渊薮。长善救失原则,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个体性问题,还要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做好扬长避短、补偏救弊的工作,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臧息相辅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处理好正课学习与适当休息的关系,处理好主要课程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要求业余爱好能够促进正常学业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启发诱导原则,就是教学中善于运用比喻教学,能够启发学生思考。

《学记》总结梳理了先秦以来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通过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事例来表达深刻的理论知识的讲解法;教师通过设置由易而难的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问答教学的问答法;各类课程中加深内容理解的反复练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中通用的方法,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至今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法。

《学记》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好教师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好教师可以促进教育部门修正管理制度,促进学科内容调整,纠正不良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方法的革新和改进,促进社会的改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一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二是具备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既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政史、了解自然知识的通才,又是精通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知识的专才,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随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三是懂得教育规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仅会比喻教学,更会“博喻”,擅长启发教学。四是语言表达能力强。在讲解问题的时候,语言简明精练、透彻稳妥、举例典型,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五是教学相长。教师一方面向书本学习,自我提升;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后来引申为师生相互激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学相长”这一命题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董仲舒作为一代大儒,提出了强勉努力、心志专一、微言大义、深入思考等教学方法,他还认为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师德,其次在教学艺术修养上要达到出神入化的“圣化”境界。中国几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不仅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政指导思想,儒家经典也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的道德观在每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时代都担负着统一思想、教化民众、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然而近代以来,儒家思想逐步走上故步自封的道路,在科学制的推动下呈愈演愈烈之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儒家指导思想已是岌岌可危。

(二)近现代以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观

相对于古代教育而言的现代教育,从生产力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是现代生产的产物,主要指从洋务运动以来,引入西方教育体制改革,在全国逐步开展了以分科制教育为主要形式的近现代教育。

近代以来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的教学方法:第一,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引入班级授课制以来,学校教学就主要表现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上,采取统一编写的教材,教材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知识逻辑上形成有序递进的编排,因此在教学上是整齐划一的循序渐进教学,并考核学生学习成绩,依次从低年级升到高年级。第二,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近现代以来,学科体系的建立要求知识和技能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性教学。第三,以白话文为主的教学方法。新文化运动以来,社会各界反复探讨新教育方式,1917年教育部批准了《推行注音字母以期统一语言统一案》,正式公布了注音字母表。1919年国文课改为国语课,到1922年,实现了全国各类学校均统一使用白话文教材。从此以后,学校教学中以白话文教材为主成为主流。“五四新文化运动”成果对普及教育、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传播现代思想观念提供了语言便利。第四,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是源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桑代克心理学的一种教学制度。设计教学法提倡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决定学习内容,自己在单元活动掌握知识,自己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www.daowen.com)

(三)现当代著名教育理论家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宗旨是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做一个身强体健、品行端正、学识丰富、能力高强的人,要重视对学生作为整体全方位的训练与培养,即指导学生学做独立自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人。

陶行知教育核心理论是“生活教育”。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是生活教育的来源,人在社会中生活,在生活中要掌握衣食住行诸般生存技能,为此,在生活中接受知识教育、掌握生活技能成为最明显、最直接的教育方式。人的生活是终其一生的,人类生活也在不断发展,那么生活教育也便成了终身教育、大众教育,有了广泛而普遍的意义。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仅使生活中的各项事务上升为各种知识技能,使受教育者从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中接受教育,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为后人接受教育奠定一定的基础;这样使生活教育理论化、系统化、可操作化。那么,在生活中接受教育,不仅是家庭教育的要求,也延伸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在生活教育中便要提倡读书,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即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理论对当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叶圣陶从20世纪初就开始投身社会变革发展和文化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中,他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研究儿童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情绪控制,提出了引导性学习的观点,认为应通过引导儿童自主学习,使之形成对知识的兴趣,培养探究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儿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其教育思想概括为“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宗旨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终身贯彻。习惯的养成靠自励,自励就是自我教育的本领,一个受过高等知识教育的人一定要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就应该在引导上多用功夫,引导学生在广泛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有所改革、有所创新,在自学过程中逐步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另外,教育必须重视直观效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直观教学就是跟事物直接接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时期要多结交积极向上的人,结交品行端正的人,结交足以为人楷模的人,受到良好的影响,在理智上产生学习榜样的愿望,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还要重视整体性和综合性,除了掌握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使受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的心智、体能、审美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而这些教育都只能是从生活环境中得到的,从实际与事物的接触中实现的。所有这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是人的发展对教育教学要求的深刻反映,这一思想揭示了教育发展规律与学生发展规律、理论学习与实践感受、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辩证关系,阐释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的本质、目的及规律,面对知识无限与人生有限、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等种种问题,给予当代教育以实际指导。半个多世纪以来,叶圣陶教育思想一直指导着当代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温家宝总理曾多次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高度,倡导学习实践这一教育思想,并指导研究制定了教育规划纲要,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考察中国先秦两汉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变化,与近现代以来以适应工业化要求实行的分科制、班级授课制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教育以何种形式开办,都是以适应人的发展为根本特征。在各种知识的学习上,孔子所提倡的学思行结合、学以致用、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好学与实事求是;荀子所提倡的积累、恒心、专心;《学记》所总结的预防性、及时施教、循序渐进、学习观摩、长善救失、臧息相辅的教学原则及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董仲舒所认可的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达到的“圣化”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仅是个人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理论,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近现代以来为适应工业化要求,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所设置的班级授课制,其主要教学方法仍然是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等,可以说都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扬弃和现代运用。近现代以来,中国教育教学还在吸取西方教育理论的成果上,创新发展了设计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科学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教学方法和理论。陶行知在继承传统、探索实践、吸收外来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宗旨、原则、方法等要求,其“教学做合一”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其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教育宗旨,为普及国民教育、实现教育平等以及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叶圣陶则形成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核心理论,其学会做人的教育宗旨、养成习惯的教育、贵在自得的自学方法、直观效能的教学原则等教学方法,既体现了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承续,又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为当代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当代教育依然没有脱离陶行知、叶圣陶两位教育家的教育理论指导,而是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创新,为培养创造型人才进行各种理论和实践探索。

在如何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职业,推动教师职业发展上,孔子认为: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学而不厌、温故知新、教学相长是教师的专业素养;荀子认为教师为治国之本,尊师重道是社会风尚;《学记》则提出了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知识广博、懂得教育规律、精准的语言表达以及教学相长的自我学识修养提升等;董仲舒认为教师应当具备高尚师德、完善道义、谨慎言行、高超的教学艺术;陶行知曾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深刻诠释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准确地说,以上教育理论专家对教师的要求涵盖了当今对教师师德要求的方方面面,时至今日,关于教师如何发展我们依然须遵循传统认定的标准,这是教育理论家对教师这一职业要求科学的、客观的表达。我们还应当遵照现实,为了适应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的教育的宗旨,教师还必须具备正确的时代观、价值观,以社会主义事业引领教育教师的发展。

在综观中国古代先秦两汉儒家有关人性论的基础上,中国儒家教育最早提出了基于“人性善”的向善发展教育论,基于“人性恶”的“性伪合一”改造发展教育论,“人性善”“人性恶”都肯定了教育对人的作用,使人之所以为人与动物在教育上有了本质的区别。对照中国古代先秦两汉,近现代以来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及师道观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目的决定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也会有相应的教师观。总之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始终是教育永恒的价值。当代教育对儒家传统教育进行跨时代的研究探索,不仅是为了寻找教育之间的血脉根源,总结前人的经验,也是为了儒家传统教育能够为当代教育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当代教育的全面发展。

儒家思想以其无尽的生命力历经几千多年依然闪烁着智慧和科学的火花,并与现代社会交融共存。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使儒家思想始终保持着一种与时俱进的步伐,尽管儒家思想中有一些与现代文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存在,但结合国情和时代发展特征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仍然可使儒家思想在社会中成为一面旗帜,从而引导一种优秀的思想意识,为社会提供一种道德和价值的规范或准则。儒家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对待民族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够数典忘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确对待儒家文化,把儒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把儒家思想的价值和理念发扬光大,把儒家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文化的大繁荣,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