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丰富内心的走向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丰富内心的走向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孔子的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也”,是孔子首先在教育史上关于人性论的观点。他的“性善论”成就了强调个体理性自觉的“内发说”,为中国教育史及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三)荀子的人性论荀子基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认为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他对教育理论认识的出发点却是“性恶论”。通过可能性与现实性、根据和结果等论述了性与善的关系,提出了“性待教而后善”的理论,这也成为他的教育思想基础。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丰富内心的走向

人具有什么样的本质特性,能否通过教育来加以改变,是中国古代教育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和认识,最终建立起符合人性发展的教育理论,换句话说,对人性的认识,决定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一)孔子人性论

“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是孔子首先在教育史上关于人性论的观点。“性”指的是人的本性、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来的教育和习惯养成。这一观点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天赋素质是差不多的,只因为后天教育学习和环境的不同,才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差异。这在先秦只有贵族才能享受教育的现实情况下,极大地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成为人人平等接受教育的理论依据。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人们不但要重视早期教育,还应当坚持终身教育,只有在坚持终身教育的过程中,人的思想知识才不会老化,才能不断地坚持完善自己,这个全人生的学习教育过程,要到人生命的终结才能结束。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教育的本质特征,至今我们还沿用这一理论认知。这一观点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教育重视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及当代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是完全相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才会有孟母三迁“里仁为美”成就孟子的一生。事实上,当代教育中存在的“择校热”“学区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环境及社会交往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孔子还按照教育学习的目的、主动性、接受程度等将人性分上智、中人、下愚三种。上智之人生而知之、聪明绝顶,是生活中极少数的人,可谓是天才。中人是困而学之,有主动接受教育的愿望,希望通过学习改变现状、解决问题。教育可以通过促进中人的发展改变社会,这部分人是社会发展的主力。下愚之人困而不学、无可救药。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智力呈正态分布,智力超高与超低的人只占总人数的不到10%,而大多数人属于智力中等,通过教育可以使中等之智的人提升道德平和知识水平,并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孔子将人性分为三等的观点与《教育心理学》关于人的智力的理论确有相似之处,也可提供借鉴。

(二)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继承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也”的观点,提出了“人性向善”的观点。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不同于动物只有本能的需求,所以说讲人性一定是讲人的道德属性。孟子通过分析人所固有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这四端,得出了人本身所具恻隐之仁、羞恶之义、恭敬之礼、是非之智这四种道德品质。因此他说仁、义、礼、智并不是外部强加给人的,而是人本来就有的。这些人本身所具备的“良知”“良能”,是人性善的根源,人需要通过社会伦理与政治来充分展示人性,因此学习和教育就成为可能。教育就是不断将人性中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扩充、加深、加大,不断强化仁、义、礼、智等道德因素,完成自我教育,形成高尚品德。他又强调虽然人性中有善的因素,但还必须经过教育激发人内在的自觉,使其得以加强和巩固。所以,教育与学习成为人的必须,也成为人的可能。他的“性善论”成就了强调个体理性自觉的“内发说”,为中国教育史及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性善论”指导了中国的教育理论发展,反过来教育实践也证明了“性善论”有其合理的内涵。

(三)荀子的人性论(www.daowen.com)

荀子基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认为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他对教育理论认识的出发点却是“性恶论”。首先荀子认为人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而不是先验的道德属性。人的生理本能就是最基本的人性,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本能需求,就会去听任本能发展,铤而走险获取利益,从而产生暴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认为人性恶。其次,学习可以改变人性,他认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际上是“人性伪”,是指通过人为努力所产生的结果,所以“伪”非“性”,谈人性就要区分先天后天两种品质。“性”是先天自然本性,“伪”是后天教育结果,因此,“性”可以通过“伪”来改变,这就是说通过教育学习改变人性。他在《劝学》中用“糅以为轮,不复挺者”为例阐述了学习改变人性这一观点。再次,通过教育、环境等各方面努力改变人性。尤其是环境对人性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依然要创造良好的社会风俗环境,通过环境熏陶,耳濡目染,抑制本性恶的一面,通过不断地积累善行和道德知识来达到改变本性的目的。所以,在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共同作用下,人人都能成为禹,成为圣人。所以,综合协调上述几个方面有序发展,就可以实现教育目的,培养造就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董仲舒的人性论

董仲舒认为人天生的素质中,有“仁气”和“贪气”。起主导的“仁气”有利于道德发展;从属的“贪气”是人性中阻碍道德发展的因素,这两者是相互对立,却又相互并存的。他基于孟子“人性善”与荀子“人性恶”的综合考量,提出了他的人性论观点。通过可能性与现实性、根据和结果等论述了性与善的关系,提出了“性待教而后善”的理论,这也成为他的教育思想基础。

董仲舒整合了各种人性差异论的观点,提出了“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的三种人性观。他认为斗筲之人注定人性恶,只能用刑罚制止;圣人注定向善,可以自我教育发展;中民之性可以通过教育来加以改变。因此,对不同品性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些观点与孔子提出的上智、中人、下愚三种人性有相似的地方,但比孔子的观点要绝对,并且提前对人性做了判定,并不能反映真实的人性,所以并没有为后来教育理论所吸取,但其认为大多数人可以通过教育进行改变,“性待教而后善”的观点还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中国儒家传统教育思想关于人性论的观点,从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继而孟子在人性论中加强了道德先验的内容,以人性的“四端”说为根本,认为“人性向善”,而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却从“性伪之分”入手,论证了性与伪的不同,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则进一步提出了“性待教而后善”的观点。至此,儒家教育理论发展史上有关人性论的问题,已基本成为定论,尽管后来还有不少的教育家进行了传承和发扬,有一些不同的提法,但究其实质,在人性论上脱不了上述观点。儒家先贤关于人性论的探讨对于人的发展,对于教育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性论的理论成为儒家一系列教育理论的基础,不论从人性善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人性恶的立场来看,都不否定教育对人产生的作用,因此,通过教育改变人的状态,提升人的境界成为普遍的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