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王维诗歌:探寻禅意之美

王维诗歌:探寻禅意之美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维诗歌中的禅意理趣,多表现为避浊世而与自然山水景物相交,达到物我交融、物我相忘乃至无我之境。王维诗虽有禅意,但并不落于偈语的释解,活泼而有情意理趣,重天真性情的流露,使诗意清新美妙,达到诗禅合一。这正是王维后期诗歌的主要特点。王维“以禅入诗”的高度成功是对古典诗歌艺术表现形式的又一重大贡献。

王维生活的盛唐时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大一统的时代。前期政治开明、言论开放、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生活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气象。在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儒、道、释三家思想相互交融,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王维尤其喜好佛老,前期意在入世,志气昂扬。安史之乱前后,不满官场黑暗,又无力斗争,遂奉行“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过起了徜徉山水、流连诗歌、参禅诵经、亦官亦隐的生活。在此期间,除了部分参禅诗和后期宣扬人生幻灭的诗内容消极、价值不高外,他创作了大量融禅意理趣、诗情画意于一体的山水田园诗,进一步拓展了诗歌艺术的表现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是他对诗歌艺术表现形式的一大突出贡献。正是他将禅意、理趣、诗情有机地融合、“以禅入诗”的创作方式带给后世巨大的影响,后人才尊他为“诗佛”,与“诗仙”“诗圣”并立于中国古典诗歌之林。

佛教中参禅时引导佛教徒明彻佛理的“顿悟”方式,以及析释禅理时使用的形象的表达方式和诗的语言,在精通音乐的诗人兼画家王维超脱尘俗,投身大自然并进行诗歌艺术创作的时候,往往能引导他迸出智慧的火花,在刹那间突破一点,进入富于哲理情趣的艺术世界。如《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寥寥几句话,就有得意忘言的妙处。“问君何所之”与“但去莫复问”一问一答,语言曲折,达到妙悟之旨,深得理趣。末句以“白云无尽时”作结,不必多问。《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中就连寒梅开花了没有都问,诗人对故乡深深关切的情态跃然纸上。前一首复问,后一首寓多问于一问之中,深谙写作的技巧,寓禅意中富含哲理情趣,以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情趣。又《临高台送黎拾遗》:“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临高台》是汉代军乐“短箫饶歌”十七曲之一,主要是表现送行的歌曲。“川原杳何极”写茫茫平野天际,更含有茫茫临别之情。“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写出日落飞鸟归巢这一朴素哲理,反寓行人不得归家的寂寞感情,于细微之处见深情,既得无穷妙悟,又深含哲理意趣之妙。

王维“以禅入诗”的禅意,还集中表现为“以动寓静”“以动寓理”的禅意理趣美。《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里寂静无人,只能听到人语的回响,那回响宛如来自另一个世界。一缕夕阳的返照透过密林射在青苔上,更是点缀了环境的凄清。那一点“人语”的回响寓动于静,不仅映衬出空山的寂静,又暗含禅意的空寂,是对大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表现了自然哲理,深得读者的赞同和欣赏。又《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先写静,以“闲”“静”“空”字落笔,极写深夜春山的寂静,又以月出“惊”飞鸟,一个“惊”字,一两声鸟鸣,极写静中之动,静中之动愈显春夜山涧的幽静,这是以动寓静。春涧中的动态意境反过来更加衬托出了春涧的幽静。深得“以动寓静,以静寓动”的禅意理趣。又《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既将诗人搜寻山水胜境的兴致跃然眼前,还从“水穷”“云起”中悟出了禅理,同时包含了事物此消彼长、生存相依的哲理,与陆游“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对”富含的哲理同趣,只是表现的形式更为空灵,更富于禅意而已。(www.daowen.com)

王维诗歌中的禅意还表现为物我相融、物我相忘乃至无我之境,表现为彻底与大自然神交契合,不复顾忌人间物事,从而使精神超于物象,直接与自然同情趣。如《戏赠张五弟諲》:“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云霞成伴侣,虚白待衣巾。”“动息自遗身”就是无我之境界。人鸟不分彼此,看见山中的各种动物,自然感到亲切如同自身的一部分一样,没有隔阂、没有不适,物我相融、物我相忘。其中几处皆是化用《庄子·典故》中的诗句,这些诗句与佛教思想融合,表现为物我相融、物我相忘乃至无我之境。又如《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保持人世的清静,万事不关心,一心与大自然相亲,与大自然冥合,达到物我相融的情境。然“自顾无长策”还是透露出了一点不安心、无可奈何之状。若不是“自顾无长策”救时弊,则不会脱离尘世如此之远,多少带有不自觉的被迫状。又如《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言简意明,已纯然与大自然相共始终。落花便落花,宿雨便宿雨,唯我与自然相亲,唯我与自然相冥合,不复再顾人间的混浊,不复再理官场龌龊,虽不能革流弊以济世,也决不倚仗声势欺名盗世,再做无聊的御用文人。始终保持心态的宁静,与优美的大自然相交冥合,对于无力于政治时弊的文人来说,不为虎作伥,能做到心清无为、独善其身也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解脱。可见其诗既带有禅意的清静无为,又暗含许多不愿为外人道的苦衷及理想,可谓兼禅意理趣之妙。

王维诗歌中的禅意理趣,多表现为避浊世而与自然山水景物相交,达到物我交融、物我相忘乃至无我之境。既了悟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又悟出生活的哲理,是王维诗中审美观最感人的地方。王维诗虽有禅意,但并不落于偈语的释解,活泼而有情意理趣,重天真性情的流露,使诗意清新美妙,达到诗禅合一。总体形成意象空灵、境界清幽、闲澹冷寂、悠然自在的特点。这正是王维后期诗歌的主要特点。王维“以禅入诗”的高度成功是对古典诗歌艺术表现形式的又一重大贡献。时至今日,当人们在繁杂喧嚣的社会生活中整日奔忙,偶尔得空闲捧一杯清茶,悠然体会这种物我相融的大自然美妙景物,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