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王维诗歌中绘画美的特色与意义

王维诗歌中绘画美的特色与意义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维诗歌中绘画美的另一个特色是,善于突出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以唤起读者的类似体验,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王维还擅长将绘画空间布置技巧巧妙地运用于诗歌艺术创作中,特别注意描写景物之间的关联,善于处理诗中画面的远近、虚实、层次布置,取得交错横陈、层次分明的绘画美的效果。王维就是这样把景物组织到一起,表现在诗歌里,取得了绘画美的效果。王维诗中的画,则

王维诗歌中绘画美的特色与意义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融各派画法技巧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创作理论,开辟了水墨山水的画法。这种画法经历代文人的不断发扬光大,创作艺术日臻完美,一直延续至今。因而,以明代大画家董其昌为首的后世画家尊王维为“文人画”的祖师。王维山水画创作的理论特点是“不求形似,以神取胜”。这种创作理论与诗歌创作中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不谋而合。王维在诗歌创作中自觉追求绘画美的艺术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诗歌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对于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即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说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王维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摄取最鲜明的生活意象和最引人入胜的一刹那,加以突出表现,略加渲染成诗,就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因而最具有写意画的效果。《红楼梦》中香菱对王维诗有这么两则议论:一是对《至使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原话是:“这烟是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情景。”所谓“合上书一想”就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构成图画的过程,仿佛看到了那实物,才领略到诗的情趣。二是对《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理解。因为以前见过这种景象,“合上书,就像又到那个地方去了”。这是因为以前亲眼所见的景象,像一幅画保存在记忆里。当后来读到描写这种景象的诗时,产生了艺术的联想,原来的画面又重新浮现出来。“直”“圆”“余”“上”都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关键词。诗和画通过它们带给人们以联想和想象而沟通起来,言有尽而意无穷。又如《送邢桂州》:“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日落时,光线斜射向水面上,反光特别强烈,江湖上如镜面一般明亮,当潮水涌来,碧涛滚滚,整个天地都仿佛染青了。“江潮白”“天地青”也是只抓景物一个方面的特征,略加渲染,构成图画。又如《春中田园作》:“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屋上的春鸠与村边的杏花相映成趣,简洁洗练的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图画。再如《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两句诗准确地表现了夏日积雨,田间景色的特征,漠漠水田与阴阴夏木形成明暗的对比;白鹭和黄鹂形成色彩的对照,飞白鹭是写动态,啭黄鹂是写声音。这一切是那么鲜明,那么富有启发性,不禁使人产生艺术的联想。

王维诗歌中绘画美的另一个特色是,善于突出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以唤起读者的类似体验,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诗句描写乡村傍晚景色,运用最通俗的词语,用工笔手法描画出了一幅乡村美景图,诗淡得不见任何颜色,甚至不用吟诵,诉诸视觉的文字就已直接以一幅画面的形式在读者眼前晃动。有乡村生活体验的人,读来仿佛置身其中,自己亦为画中一员。短短几句诗,描绘出了无穷的景物、人物、动物以及它们所含的情态、意态,真可谓包罗万象、意象无穷。如果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一幅气象宏伟、意境开阔的大型油画。那么《渭川田家》则是一幅情态万千的精细工笔画,带给读者以无限的情思和启迪。另外《终南山》也是一幅对自身生活经验进行高度艺术概括具有与《渭川田家》风格截然不同的另一幅横亘绵延、气象开阔的大型风景画。“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简洁的笔调勾勒出了一幅太乙山之高“近天都”,之远“连山接海隅”,之大“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极言其大,一山之中气候阴晴不一,可谓气象磅礴的大型风景画。尤其“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一联,充分写出了诗人的切身感受,在登山途中仰视白云,原是一朵一朵的,登高之后向后回望,白云却已连成了一片。山间的雾霭,远看青翠可喜,走近却又不见了。每一个有登山经验的人读了这首诗,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渭川田家》与《终南山》就是两幅不同风格的优美风景画,一幅细致雕刻却又看不见斧凿的痕迹,另一幅是粗线条勾勒却又气象万千、阴晴众壑、云雾缭绕,均带给读者无穷的想象、启迪和绝妙的艺术享受,王维诗歌中的绘画美可见一斑。(www.daowen.com)

王维还擅长将绘画空间布置技巧巧妙地运用于诗歌艺术创作中,特别注意描写景物之间的关联,善于处理诗中画面的远近、虚实、层次布置,取得交错横陈、层次分明的绘画美的效果。如《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一半雨”和“阴晴众壑殊”一样是山行常有的体验。“树杪百重泉”表现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是很费了一番经营匠心的。类似的写法还有《晓行巴峡》:“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这里的山桥和上首诗里的泉水都不可能升上树梢,但在平面的绘画中,为了表现远近层次,就是把远处的桥和泉画在近处的树梢上。王维的“树杪百重泉”“山桥树杪行”都是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所得的印象,带有浓厚的画意。其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好处也在于景物的布局上。大漠向无尽的远方伸展,视角广、景深长,给人以开阔、广袤、深邃的感觉。但这仅仅是平面的构图,必须接以“孤烟直”三字,才有了立体感。“孤烟直”的“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都恰到好处。“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两句诗,十个字,四样景物,布置得多么恰当,多么巧妙,也正是因为这两句诗完全符合构图规律,因而才具有浓厚的画意。又如《新晴野望》:“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近处是田外的白水,远处是山后的碧峰。近景和远景组成画面的层次,而山后的碧峰又构成立体的景深。水色明亮、峰峦碧翠,光线和颜色的对比十分和谐。王维就是这样把景物组织到一起,表现在诗歌里,取得了绘画美的效果。

“诗中有画”并不是王维的独创,但是王维之前的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只是以简炼的笔画勾勒出一幅幅图画,只求形似。王维诗中的画,则是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他的诗歌既传达出山水的形貌特征,又体现了山水的性格特征;既描绘了客观的景物,又抒写了主观的情趣。正像他的绘画能够“入神”一样,他诗中的画意也是富有神韵和气象的。这正是王维超过前人的地方。“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也正是王维对唐代诗歌艺术表现形式的一大突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