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审美教育的高级情感反应,是对诗歌艺术美的体会和把握,诗歌的艺术美集中体现在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哲理美等方面。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说:“艺术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深刻的理解使科学家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因为我受这些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更宽一些、活一些。”许多科学家正是基于对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的内在规律的深刻领悟与掌握,注重培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热爱艺术,而且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们常在对艺术美的陶醉中,爆发出一种生命的共鸣、一种生命的冲动,并由此引发出一种创造力,引发出一种向上的对人生的渴望、对人生的赞美与陶醉。诗歌的审美教育可以让人获得这种自我愉悦、自我享受,可以获得这种对生命的冲动和创造的冲动,这也正是诗歌艺术美的魅力所在。
(一)在诗歌绘画美的把握中丰富审美情感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绘画是线条和色彩的艺术。诗画同是艺术,而艺术都是情趣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情趣化。苏轼称赞王摩诘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希腊诗人本蒙尼德斯说过:“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可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今中外的一个普遍信条。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绘画的手法教学,理解诗歌对丰富学生审美情感的作用。
1.分析诗歌绘画美的空间构图技巧
绘画是“空间艺术”,讲究位置或布局。把绘画空间布置技巧巧妙地运用于诗歌艺术创作,注意描写景物之间的关联,处理诗中画面的远近、虚实、层次布置,可以取得交错横陈、层次分明的绘画美的效果,拓宽了诗歌本身的审美范围。在教学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及《晓行巴峡》:“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中这种绘画布图技巧的运用就非常的明显。“树杪百重泉”表现远处景物相互重叠的错觉。“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中的山桥和前面“树杪百重泉”中的泉水都不能上升到树梢,但在平面的绘画中,为了表现远近层次,可以把远处的桥和泉水画在近处的树梢上。这两组景物都是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所得的印象,带有浓厚的画意。《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叶直,长河落日圆”的好处也在于景物的布局上。大漠向无尽的远方伸展,视角广、景深长,大漠的开阔、广袤、深邃是平面的构图,加以“孤烟直”就有了立体感。“长河”的形象把画面分割为两部分,而“落日圆”则把分割的两部分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整体画面显得浑然一体。再看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此诗从绘画空间技巧的布置来看是相当精巧的。画面的层次相当分明,桥前的风景,桥上看风景的人,楼上看风景的人,明显地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图画,风景、桥、人、楼四个层次排放有序、相得益彰,有机地交融在画面里,极大地丰富了诗意,对诗所表达的相对性的哲理表现得清晰明了,诗歌的审美范围也极大地得到了扩展。
其实,中国的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而中国的山水画也是中国最具魅力的绘画艺术,山水诗、山水画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同宗同源的,每一首山水诗都可以用一幅山水画来表现。同时,任何一幅山水画的画意也完全可以由诗来传达其意蕴。在诗歌的审美教学中,通过对诗歌空间构图技巧的分析讲解,可以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得到扩展延伸,联想、想象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2.讲授诗歌绘画美的明暗对比、色彩搭配
绘画是色彩的艺术。明暗对比,色彩搭配是绘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在诗歌创作中运用明暗对比,巧妙处理色彩和光线来表现景物的色彩之美,也能有效地扩展诗歌审美情感。在人的各种感觉中,视觉是最先也是最重要的感觉,色彩具有唤起人的第一视觉的作用,色彩不仅具有丰富的意味而且具有深刻的情愫,因此,色彩成为人类长期生活实践中美感程度的表征。绘画中瑰丽纷呈的色彩构成了生命的色素,体现出对生命、对美的追求。诗歌中最生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往往也是诗人着力描色绘彩的地方,尤其是读者的视觉想象和联想功能的发挥,给色彩赋予了种种象征与意蕴。如陆游的《重阳》:“照江丹阳一林霜,折得黄花更断肠。”诗中由“黄花”到“断肠”,需要读者调动自己多少丰富的联想,需要赋予色彩多少人的情感!白朴的《天净沙·秋》中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诗人将红、青、黑、绿、白、黄等色彩倾泻而出,渲染出一幅华丽、斑驳的深秋景色图,令人心旷神怡,这其中对秋景的体味会调动读者多少意绪!再看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之时,初升的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映射得江水像火焰一样绯红,春天江水碧绿,绿得有点发蓝。人们都知道红、黄、蓝是三原色,大自然中五彩缤纷的颜色都可由三原色调剂出来,“绿如蓝”正是这种色彩变换过程中的颜色。如果有心去观察一日之中的江水或海水,你就会发现江水实际上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不同,颜色一直在发生着灰、红、绿、蓝、红、灰等色彩中不断变换着。通过这两句诗中江水在阳光照射下的明暗对比,绘画式色彩美的再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美。在教学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去用心观察一日之内江水颜色的变化,学生对诗中所描绘的美景就会有更深刻的切身体会和感受,可以极大地丰富诗歌的审美情感。王维的《木兰柴》:“秋山敛夕照,飞鸟遂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在这幅形象化的画面前,不但能感受到,而且能亲眼看到徐徐移动的落日、翱翔在空中的飞鸟以及黄昏时分在灰白色画中闪烁的绿光。其中的落日、飞鸟和鲜艳的色彩给学生创造了一幅幅风光景色连续不断的形象。在诗情画意中,加以色彩的运用,更能反映生活,表现客观物象的美,诗人对大自然的光、色变化的敏感及其精细的审辨能力,使诗更富有创造性。教会学生欣赏、捕捉诗歌中的色彩美,对丰富学生的联想、想象,丰富学生敏锐地捕捉大自然声、光、色变化的能力,加强对诗意的理解,对生活美的感受,从而更自如地享受生活,这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3.阐释诗歌绘画美中景物瞬间特征的描绘
绘画是静态的艺术,就像摄影艺术一样,捕捉的是生活中最鲜明、最动人心魄的瞬间特征。这种对最鲜明印象瞬间美的捕捉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能留心捕捉生活中的美,塑就敏感的诗心,以感激的心情面对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教学王安石《明妃曲》中的“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时,通过对王昭君满面泪痕未干,不得不出来见君王,因心头的不安和不忍离去,而低头徘徊、顾影自怜表现出来的离别时复杂而微妙心情的瞬间写照,描绘出了王昭君撩动人心的仪态美,这种美惹人爱怜,惹得君王都把持不住自己,但是面对臣僚不得不强压心头之感。回后宫则埋怨画家没有将王昭君的千娇百媚的意态、神态美画出来,使得现在后悔不及。实际上,“意态由来画不成”绘画并不是万能的,绘画只能画出最传神、最动人的瞬间,却无法完成流动的一个完整的意态美的过程,无法观照事物全部的内涵。在教学中,能让学生体会把握到传神的瞬间绘画美的体现,培养学生敏感地捕捉最鲜明的瞬间美的诗心,学生就会诗意地对待生活,时时发现生活中的美。白居易的《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传神的外貌描写、一个典型的特写动作、一张白发苍苍枯槁的脸、一双黑手,就是抓住了最动人心的外貌描写的瞬间拍摄,胜过了千言万语,写出了受尽生活煎熬的老人,在白发苍苍的年岁还不得不为衣食奔波。结合卖炭的场景,一个“十指黑”也形象地道出了老人的身世,经年挖炭拣炭为生,辛勤劳作一生,到老来依然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这个典型瞬间的拍摄映照,在浓厚的画意中为后文老人悲惨的遭遇埋下了伏笔。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生活对老人的不公,对为虎作伥的黄衣使者白衫儿产生强烈的愤慨,诗意批判现实的意义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从这一鲜明的瞬间形象上极大地延展了诗歌的审美情感。
总之,在诗歌创作中种种绘画艺术技巧的运用,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意象更加鲜明。在诗歌教学中,能够抓住绘画艺术技巧的表现,通过画家的眼光来读诗、品诗,不仅可以在诗歌的绘画美中丰富审美情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学生敏感地捕捉生活中的诗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
(二)在诗歌音乐美的把握中深化审美情感
诗歌和音乐都是属于时间的艺术,都是借助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而声音的延续就是时间的流动。中国第一部古典诗歌《诗经》中的每一篇都是可以合乐而歌唱的。可见诗歌和音乐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诗歌的音乐性是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本质特征。现在的诗歌不再用来歌唱,但诗歌中的音乐性却是传情达意的重要表现。诗歌中运用音乐表现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不仅可以深化诗歌的思想内容,深化诗歌的审美情感,在音乐的激荡下,还可以爆发出生命的冲动与创造力。
1.分析诗歌音乐性的内在律动
诗歌和音乐都是人内心思想感情的波动,感情的起伏是以有节律的运动来表现的,配合思想感情的变化,诗歌有它自身的创作要求,诗歌的音乐性能够加深感情表达,加快诗歌的传递速度。诗歌音乐性的表达方式,就是诗歌本身的节奏、韵律、音调等。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诗歌内容本身音乐性的内在旋律,激荡着诗人感情的音乐同样荡漾着学生对音乐美的欣赏。
构成诗歌音乐美的内在旋律的音调能加强诗歌的音乐感。音调是由诗中字词声音之间的关系构成的。音调和谐,富于音乐美,来自于对字词平仄的掌握与运用,以及对于双声、叠韵、重言复唱种种技巧的运用。汉语声调分为四声,四声又分为平仄两部分。平仄关联声音的高低长短,升降变化。平仄协调就是借助有规律的抑扬变化,以使音调和谐优美。近体诗平仄规律运用达到了完美的地步。现代新诗适当运用平仄相间相对,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美。戴望舒和徐志摩的诗歌《雨巷》《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作品弥久而传唱不衰,就得益于平仄相协的音乐之美。同时双声、叠韵使诗歌别具一种回环错综、铿锵和鸣的音乐之美。重言复唱又名类叠,是既借助字词的重复渲染以抒发感情,又借声音的繁复和谐产生旋律的一种表现技巧,分叠字和叠句两种形式。叠字主要有摹声、描状两个方面,其中象声词和形容词的叠字最为普遍。摹声如“关关雎鸠”“坎坎伐檀兮”;描状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创造性地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情并茂,成为千古绝唱。叠句主要分连续叠句和间隔叠句两种类型。王维乐府诗《阳关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当时就被人谱曲传唱,尤其句末用叠唱的方式演唱,同一辞句,重复唱一遍或无数遍,形成了回旋摇荡、久久不散、以情尽意的效果。《阳关曲》自唐以来,叠唱方式很多。台湾音乐家黄永熙将《阳关曲》谱成西洋曲调,其中的离情别意仍能感人至深。诗歌借助音乐得以传遍世界,诗歌中的音乐性也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分析诗歌的内在旋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音乐性,体会诗歌内在的律动,获得美感享受,深化审美情感。
2.传达诗歌音乐性的流动感(www.daowen.com)
流动感是诗歌艺术美的精华。法国18世纪文学批评家莱辛说:“诗是一门范围较广的艺术,有一些美是由诗随呼随来的,而绝不是画所能表达的,诗往往有很好的理由把非图画性的美看得比图画性的美更重要。”这就说明了诗歌这门艺术是高于其他艺术的,尽管诗中可以有画,画中可以有诗,但诗歌语言的开放性、发散式可以极大地拓展人的联想、想象,深化人对诗的理解。而画是静态凝固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诗中有画,诗又高于画。体现诗歌音乐性特征的流动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王维就善于精确描写细致的感受,把握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眼耳并用,用诗的形象化语言、绘画的层次表现创作含有流动感的、富有音乐美的诗歌作品。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可以说是一首融优美诗情、画意于一体,声情并茂的佳作。一场秋雨,把本来就很秀美的山村洗涤得更加洁净,空气也似乎分外新鲜。明月的清光洒在还带水珠的松树上,因新雨而格外充溢的泉水在山石上潺潺流动。“竹喧”中一个“喧”字,既是洗衣归来的姑娘们的喧笑声,又是姑娘们在林中穿来走去时,撞击竹子而发出的声音。紧接着水中的荷花摆动,原来是渔船过来了。使这首诗不仅构成了一幅有层次,诗意盎然的山水画:水流的潺潺声、竹林被撞击的喧哗声、姑娘们的喧笑声、荷花摇曳摆动姿态中一泻而下的渔舟,尤其是一个“下”字更是传神地写出了渔舟随水而流,历经过的水路,更是一首随时间而流动的音乐。多年来人们评论此诗,皆着重于诗中有寓动于静、寓静于动的动静态交融之美,还没有人将这首有层次、有节奏、有声音的充溢着流动美的诗、流动美的画与随时而逝的音乐相联系。精读这首诗,不仅享受到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诗意盎然的动人画面,更像是在倾听一首风光明媚的交响曲。这首诗除了流动着的音乐美感,在“声音”的描摹上也是惟妙惟肖、动人心弦。“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在音节的表现上,上句音节是由敛到放,和月色照射的景况相切;下句音节是由碎而圆,和泉流石上的景况相切。同时,“莲动下渔舟”中的“动”“下”与周邦彦“叶面干阳初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中的“一一”“风”“举”所表现的传递性、流动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诗歌作品进行分析,传达出诗歌音乐性的流动感。但要让学生把握音乐性的流动感的美,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流动感中所包含的语言形式比其他语言形式更精巧,语言上的修辞手段也更多样化,音节的配合、词性的配合,比喻、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要调动学生全部的感知觉器官,从视觉到听觉甚至到味觉、嗅觉,要具备较高的文学功底和文学素养,动用全身心的器官凝神体会,才能达到对诗歌语言音乐性审美情感的深化。但无论如何,在中职诗歌教学中应逐步涉及这方面的问题,增强教学效果。
3.描摹诗歌音乐性的大自然音响
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诗歌要借助大自然中的景物和声响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情,万千景物的描写都是为了细致传神地描绘出诗人难以言说的诗心情怀。单纯地写景物而不能传神地表达心声,充其量只不过是一部可以反复播放的留声机。诗歌中运用大自然的音响描绘诗情,绝不仅仅是如此。诗歌中音乐性的表达借助大自然的音响,能够更加生动传神地深化诗人的感情。借助大自然的音响,让人全身心地投入诗人营造的诗意氛围中,激发人的各种感知觉能力。王维就是一位心系大自然,擅长将自己对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敏锐感觉,时时以写“声”的形态与其他词组成声情并茂的诗歌作品,使视觉与听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除《山居秋暝》外,还有《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其中“劲”和“鸣”扣得很紧,既从“弓鸣”显出“风劲”,又从“风劲”显出了力,体现出了会猎的声势。劲风吹过拉开紧绷着的弓弦,发出了尖锐的颤音,绘影绘声地描绘出了寒风中自然界风声与弓弦发出的声音,俨然一个跳动的音符流动在耳际。既表现出了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的精神面貌,又侧面表现了观猎者跃跃欲试及对青年将军的敬佩和崇敬之情。大自然中绘声绘色的音响描写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又《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都》:“林下水声喧语美,岩间树色际房栊。”既描写了“声”,又描写了“色”,声色俱佳,或谓之有声画,或谓之音乐画。又《青溪》:“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喧”字极其传神地描绘出了乱石中人声杂嘈的声态,再加上“乱”字,石与人错综交杂,人声嘈杂喧哗,真正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王维诗中这种擅长用“声”、声情并茂的作品俯拾即是,都能带给读者以无穷的音乐美感和乐趣。在古代诗人中,善于描摹大自然音响,表达思想感情者,李白也是一位大家、一位高手。《横江词》:“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雪喷来。”海啸声、浪涛声、海浪击打石壁声、海涛汹涌而来的声音,真正是一幅翻江倒海、石壁碎裂的狂风暴雨图,在这样一幅有声有色的惊涛骇浪的画面前,使人不禁心潮汹涌澎湃,心绪激荡难以平静,任何语言在此都成了多余。这首透人心胸的惊涛骇浪曲已经激起了无边的崇高感,诗人惊讶、激动的心情就如同亲身体会了一样。巧妙地运用大自然的音响来描景状物,表达思想感情,也如同随着优美的旋律使思想上起伏,这种音乐性的音响感觉沟通了天地万物,沟通了人的各种感知,引发了人对诗意审美情感的深化,也引起了人生命的冲动和创造的冲动。
在教学中,通过对作品的感知,对诗歌中表现出的各种大自然的音响具体生动的描摹,让学生深入体会它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聆神谛听各种音响,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深化审美情感。还要让学生明白,音乐是人类的精神支柱,人可以贫穷,可以劳苦,但不能没有音乐,诗歌中音乐性审美情感的观照,正是诗歌动人心弦的最强音。这种音乐性的审美观照带给人们的是无穷的力量和创造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的科学成就有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可见,音乐对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诗歌中音乐性技巧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深化诗歌的审美情感。
(三)在诗歌哲理美的把握中升华审美情感
诗歌是人类流动不息的生命之河。学习诗歌,不仅要让学生感悟、体会诗情画意,受到美的熏陶,还要让学生了解客观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洞悉人生哲理,升华审美情感。
1.从生活智慧的感悟中启示人生
某些优秀的诗歌不但有景有情,而且还表现某种生活智慧和哲理。诗人将生活中领悟到的生活智慧寓于诗的描绘中,从而给读者以哲理性的启迪。登高望远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体验,但是在诗人的笔下,这种生活的哲理是多么的发人深省,给人多么强烈的审美情感启迪。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是一篇登楼眺望之作。薄暮时分,登楼远眺,白日依山缓缓而尽,黄河入海滔滔而流;登楼远眺,景物被远山所堵塞,视线被高大的树木所遮住。想要使眼界更加开阔,千里长河及群山万壑尽收眼底,只有“更上一层楼”。登楼所见之景,情态宛然、气势不凡;登楼所悟之理,真知灼见、深入浅出。教学这首诗,主要让学生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千古名句给我们深刻的人生启迪:一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里,视角与视野的因果关系被揭示得通晓畅达。当人们囿于困境时,便会一叶障目、一筹莫展;而当人们境界升华时,便会眼界大开、天高地宽。二是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这里蕴含着“千”与“一”的辩证关系。我们创造世界,穷尽宇宙奥妙,是一个“千里目”的大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提高自身,“更上一层楼”做起。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时,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无限风光在险峰”等诗句,无不以形象化的诗意揭示了只有登高、放眼远望才有可能穷尽目标,寓意人生只有不断地向前,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题写庐山的绝句,写诗人游于庐山,横看是岭,侧看是峰,远近高低,参差交错。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里教学生不仅领略庐山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之美,而且还要让学生得到一种哲理上的启发: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局限于一隅,眼界胸襟自然闭塞狭小,为情所迷、为利所困。只有高瞻远瞩,统观全局,置身于私利之外,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探索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为自己的生活提供帮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教学诗歌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感悟生活智慧的哲理,从而升华学生的审美情感。
2.从生命存在形式的感悟中启示人生
诗歌是写人的,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因此,人的生命存在形式往往通过诗歌的精巧形式被揭示出来,从而使人在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深刻感悟理解人生的意义。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一首具有独特感受和独特发现的、揭示生命运动规律的形象化的小诗。半亩方塘,水光明澄如镜,天光云影侧映水中,如在镜中晃动。要问为什么如此清澈明亮,因为它的源头有清澈的活水不断输入进来。古人读书有感,悟出了其中的真味,让学生推而广之,可以得到更多的生活启迪。一是有源之水,才会永不枯竭;有本之木,才枝繁叶茂。做任何事情,都应溯本求源、打牢基础,如此才能成效卓著。二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但生命在于运动,而且大自然的一切活力都来自运动。新旧更替、吐故纳新,这是自然和社会自身运动的基本形式,生活只有在运动中才会生机勃勃。再看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写小草的顽强生命力,在经过风霜雨雪之后,在一年之中有枯萎的时期,也有荣发的时期。在历经野火焚烧之后,她的生命不会就此消失,只等一年一度的春风吹来,她又吐芽冒绿、生机焕发了。正是这种不畏生存艰难困苦,依然自强自立的顽强的奋斗精神,给人多少生命意义上的启发。同时,龚自珍曾以落花自许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花为了百花的争奇斗艳,为了创造人间的美好环境,甘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揭示了诗人甘愿做人梯的磊落胸怀;于谦以石灰自勉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视生命力为高洁人格的化身,挟带着人格力量和诗情的魄力,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指导。在这些名诗名句的赏析中,使人的情感和意志得到锤炼,从而在对诗情诗意的欣赏赞美中转而表现出对生命和人类精神的崇敬,在诗歌美的情感中,在诗意的哲理性中不断升华学生的审美情感。
3.从自然规律的感悟中启示人生
宇宙万物千万年运行不衰的自然规律,也是诗人诗情画意和人生生命感悟的生活源泉。自然界有自然界存在的方式,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大自然运行的规律。撷取自然中万物此消彼长、生存相依的有机辩证的哲理入诗,也是诗人心情意志的外化和对自然界中万物生存运动规律的认识。在教学中能让学生体会到这种大自然生存的辩证关系,对指导现实生活,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王维因受佛教的影响较深,诗中对禅意理趣、大自然运行规律的领悟也更深刻,他的许多诗里都有对宇宙、自然的人生领悟。他的《终南别业》中就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哲理性的领悟。这首诗将诗人搜寻山水胜境,融化在大自然中的身姿形态描写得活灵活现,不仅自己醉心于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山水美的乐趣,还从“行到水穷处”时,看到的是天边的白云升起,原来水的尽头就是白云升起的地方,诗人在寻诗赏景中悟出了天地万物此消彼长、生存相依的哲理,并将其以诗的形象化语言加以展示,带给人无穷的遐想和启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正是对生存相依、祸福相依的逆境转换的辩证法的阐释。当前行的道路迷雾重重,望前途重峦叠嶂,如坠迷魂阵中之时,突然眼前一亮,迷雾散尽,阳光花草,无边的美景就在前面。在人生的道路上何尝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但只要能够不懈地努力,顺其自然而动,从来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这不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同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也正是说只要你用你的智慧和耐心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尽管一时看起来没有收获,但是只要能坚持下去,在时机成熟时,功夫从来不会白费,一切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只要裁下了梧桐树,就会引来金凤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正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样,教育学生就要从这些哲理深刻的诗歌中去感悟并得到人生的启迪。一是只要下了功夫,就一定会有收获,困难和艰苦都是暂时的,光明最终是要到来的。二是不要在困境中退缩、低头,正如那句名言:“严冬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在诗歌的哲理性中感悟启迪人生,使审美情感得到升华,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这也是诗歌教学中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古典诗歌名篇不仅浸润着自然、地理和民俗,而且培育着人的胸襟、情操和气节,诗歌名篇已成了中国人约定俗成的精神文化的教科书。诗歌中蕴含着哲理情趣、人生感悟、生活道理。在诗歌的哲理美中不断升华审美情感,不断调整心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化心灵,一定会给学生的生活带来终身的好处。
综而概之,审美的需要是人的生命的需要,审美追求是对生命的追求,审美体验是对生命的体验。尽管诗歌的审美教育不能直接影响实践,不可能去直接创造美的环境,但是审美教育可以逐步改变人的心理结构,直接培育人的心灵,使人的个性得到和谐而完美的发展。通过在诗歌教学中潜移默化的熏陶,激起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情感反应和兴趣爱好。在诗歌教学的审美性活动中,不仅能消除身心疲劳,愉悦耳、目、身、心,更主要的是净化、陶冶、升华人的整个心灵世界,使人的情感得到宣泄、疏导与交流,道德得到匡正与升华,精神得到寄托与慰藉,找回自己美丽的精神家园:伊甸园,消除身上的奴性、猥琐与晦气,摆脱种种精神枷锁,潇洒地实现对外物与自我的超越,生命力得到充分释放,唤醒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束缚而沉睡着的潜在性能,激活这种潜能,从而在新的实践中得到发挥。通过在诗歌的审美教学中,弘扬人性,高扬人格,使人的智慧之光、理性之光,道德之光、生命之光大放异彩,人的心胸就会豁然开朗。最终达到在诗歌作品的艺术美中丰富、深化和升华审美情感的审美教育,达到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格、提高人文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