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引领学生接受诗歌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

引领学生接受诗歌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古代“诗教”可以净化、美化学习者的品德情操与历练涵养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的历史出发,让学生认识到诗歌美的价值。可以说,诗歌在中国古代人才的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引领学生接受诗歌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泱泱诗国,历代留下了灿如星海的优秀诗歌,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诗歌正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学内容。中职生基础知识差,文化水平、文化品位都很低,对诗歌美的认识非常有限。从课堂了解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诗歌知识极为贫乏,十七八岁,会背诵的诗歌是最简单的《静夜思》《锄禾》等幼儿园学生背的诗,对其他诗歌知道得也很少。因此,为了让学生接受诗歌美的熏陶,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逐步接受诗歌美,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起诗歌是美的观念,认识到学习背诵诗歌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

(一)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讲清诗歌美的价值

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普遍不喜欢学习诗歌,认为诗歌学习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古代“诗教”可以净化、美化学习者的品德情操与历练涵养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的历史出发,让学生认识到诗歌美的价值。同时,从寻找学生不喜欢诗歌的原因入手,探讨有效的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诗歌审美教学。

1.介绍传统诗歌的审美价值,启迪学生对诗歌美的认识

早在春秋时期,大教育孔子就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即通过言语来净化和美化人的心灵。他还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泰伯》)即诗可以感发意志,使人受到感染,得到启发和鼓舞;可以认识社会现实,考证得失,了解各个时代和各个地方的风俗人情;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达到和合,彼此感染,互相提高;可以抒发怨气,讥刺不良政治。近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这些观点指出了诗歌教育可以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春秋时起,传统教学就将《诗经》作为教学内容之一,直到清朝结束,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优秀人才。他们多是文化底蕴深厚、情感丰富、心灵健康的社会中流砥柱,不仅个人文化修养素质高,在推动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曹操曹丕曹植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在社会生活中,荣辱不惊,始终保持着高尚的人格精神和积极的进取心。可以说,诗歌在中国古代人才的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中国人都是读着《诗经》、楚辞、唐诗、宋词长大的,血液中流淌着古代诗歌的神韵,这些诗歌精神铸就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形成了我们独特的民族风格。可见,历代优秀的诗歌,对于培养我们高尚的情操、爱国思想,激发情趣,健全人格,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寻找学生不喜欢诗歌的原因

通过《中职生语文学习综合情况调查问卷》收回后的统计分析表明,职业学校学生对语文课文文体喜欢和乐于接受的依次是小说散文、应用文、诗歌、戏剧,诗歌排在倒数第二位。综合分析学生不喜欢诗歌学习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语文课就着重分析讲解课文。小说、散文等着重分析的是中心、内容、材料、层次、表达方法等。而诗歌的表述是分行、省略、押韵,意象、意境、感情流动,诗歌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大,诗歌的风格也变化多样,而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却沿袭了小说等文章的教学方法,用刻板的程式化的教学方法教授诗歌,使学生感到学习诗歌很乏味。二是学生的阅读习惯对诗歌学习造成冲击。其他文体抓材料归纳中心,常以默读为主,对语言、感情、技巧的要求不如诗歌高。诗歌是诵读、涵咏,是从意象中捕捉感情流动,现代语文教学不注重从朗读、诵读中体会语境、感悟体验,造成学生对诗歌学习的陌生感。三是教师观念学识修养的限制。许多教师自己思想观念落后,受升学就业等各种功利因素的影响,总认为教诗歌不能带给学生实际的用处,在教学中消极应付,还有的教师自身文学素养较差,对诗歌这种个人独创性较强的文体缺乏适度的把握能力,感到诗歌难教难学,难取得明显效果,影响了学生对诗歌学习的热情。今天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诗歌,主要是由多年来不适当的教学方法及过于功利的思想偏见所误导的。

3.探讨针对问题组织教学的形式

根据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通过寻找学生不喜欢诗歌教学的原因,我认为高雅诗歌能给学生带来高山仰止、高深莫测的感觉。在解读和鉴赏的过程中,既要想法消除这种时间和知识积累带来的巨大隔膜,又要结合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用以下方式教学诗歌:一是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文体特点,尝试在课堂上进行亲切的交谈,逐渐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消除与学生思想上的隔膜,在知识和思想上给学生以引导,及时发现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成为培育诗心、走进诗人心灵深处、领略诗歌动人魅力的源泉。二是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鉴赏心得。对学生点滴独到的见解和发现给予认可,竭力消除学生与诗人的时空隔膜,借助讲述诗人的经历,联系现实生活等有效方式,将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转化为读诗兴趣;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和自身的想象去主动品析、解读名作;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让学生终身受益。三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指导学生读诗、欣赏诗。诗歌和心灵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诗人的内心世界,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对学生有天然的感召。

在诗歌鉴赏的审美活动中,学生在获得精神上享受和审美满足的同时,通过对疑难点的因势利导、巧妙点拨,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客观现实和社会人生的认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

学习、鉴赏诗歌也许其效用不能立刻体现出来,但是学生在这个阶段比较集中地接触这种精粹的文体,在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揣摩感知下,得到一点半点理解、欣赏诗歌的方法,能给他们打开一把新世界的钥匙。而诗中蕴含的深意随着年岁的增长、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他们就会逐渐破译诗中的“密码”。在将来的某时候、某种情境中,他们的心里就会自然而然地响起曾经熟悉的诗句,好像突然参悟了诗里的秘密,他们经历着愉快的精神之旅,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上的熏陶与感染也正是诗歌审美教育、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

(二)教学中利用各种方式渗透诗意美

渗透是指通过各种非显著的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引导,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感知。诗歌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让学生乐于自觉接受诗歌审美的熏陶,教师就要运用一切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诗歌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步入诗歌审美的殿堂,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的自然化入状态,这是学生接受诗歌审美教育的最佳状态。

1.积累名言警句,开发语言能力,产生诗美意识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诗歌语言,是文学作品中最精练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精品,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运用和学习语言的最好材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的语言风格不仅能开发学生模仿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诗歌语言所表现出的优美婉丽、放纵恣肆、雍容典雅、朴素自然的语言美还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感受到诗歌语言美的魅力,逐渐产生诗美意识,因而乐于探究和学习诗歌内容,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慧眼佳句。通过思索觅得佳句,是学生再创造的一个过程,自己觅得的佳句也易于记忆和理解,容易形成知识、感情上的正迁移。

如在学习李商隐《夜雨寄北》这首诗时,我让学生谈谈哪几句诗最好、你最欣赏,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可见学生是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不然,意见不会高度一致。接着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赏析诗句:你们为什么最欣赏这两句?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把思维的时空留给学生。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很有见地,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短短的两句十四个字,却贮满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深深的思念。诗人的目光和思绪穿过沉沉黑夜,透过绵绵冷雨,飞越时空隧道,想象了与亲友相见分外喜悦的情景。诗人对亲友的想念,对与亲友想见的盼望,以及企盼无期的感伤,百千情愫系于一心,系于这十四字上,可谓字字柔情字字泪矣。学生能写出如此精美的赏析文字,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在积累名言警句时,还可以采用收集某一方面专题的方法,收集学生自己掌握的诗歌名句。由于学生年龄相仿、生活经历相近,相互之间模仿性强,由学生将自己知道的诗歌名句讲出来,会使大多数同学受益,起到互相之间取长补短的作用。如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描写音乐的诗句:学生说出的就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等;感叹岁月无情、时间易逝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等;表现离愁别恨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现真挚爱情和刻骨相思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等。通过以不同专题的形式在学生中收集诗歌名言,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后主动去收集名言,并将收集到的名言整理成册,供全班同学传阅,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初步爱好和感悟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各种节日期间、各种婚丧嫁娶的活动中,留心各种对联、挽联的内容,在游历名山大川时,留心各种诗词、对联等文化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2.倡导诗意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诗歌感悟能力(www.daowen.com)

在小说、散文等课文的教学中,精心设计导语,试行诗意化的语文教学,可以运用优美的诗的语言、运用诗歌的表现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一是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诗歌或将课文进行诗意化的概括。有感情的吟诵,可以引起学生对诗歌美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学习诗文的兴趣。如在教学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时,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所描绘的荷花景象与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比欣赏到不同的美,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引起学习诗歌的兴趣。二是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内容。诵读是对诗歌内容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诗方式。在诵读的过程中要边读边想象,要迅速地将诗歌内容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达到诗文同赏的目的。如在讲《雨中登泰山》时,教师可以先将课文中引用到的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其他诗人如王维的《终南山》、苏轼的《题西林壁》等描写山的诗歌相联系、对比、分析出泰山与其他山的不同特点,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边诵读边想象,在体会诗歌情趣的同时,加深体会作者雨中登泰山的情调,诗文并赏,达到诗意化语文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在讲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时,为了让学生品得更深,悟得更透,同时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从对比中认识到不同诗歌的审美取向,可以先让学生预习如下内容:一是抄录诗词三首,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香尘花已尽》,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二是朗读吟诵,感受诗词的情绪,摘抄自己认为关键的诗词文字,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解。三是找出每首诗词表达“愁”的意象,体会每首词表达愁的区别,尝试把感受到的情绪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从填充名句开始,继而欣赏声情并茂的电视配乐朗诵,让学生模拟朗读、快速背诵,再让小组间交流对词意的理解,引导学生领会《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在不同距离的层次上所表现出的深刻意义,加深对作者彼时彼地情愁国恨的深沉理解,形成一幅幅富含思情的画面,激发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诗意美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运用挂图、录音、录像、VCD、计算机、电子课件等多种媒介物,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杨改学《现代教育技术教程》)诗歌作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他们或寄情于花草、或寓理于山水、或托意于事物,通过诗歌作品的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语言,发展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今天,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来自不同电子媒体的多种信息集成在一起,调动有声画面,再现生动形象,从形、色、声、情上调节课堂气氛,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兴趣,把学生带入诗歌意境中,使学生心领神会,得到美的享受。

1.利用图片,再现形象,用心描绘诗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了解诗歌的“景语”,将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如果调动画面,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联想,那么学生将比较容易体味诗歌的感情、意境。在教学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这首词时,可设计一组画面:“春风十里”画面春暖花开,莺飞草长;“尽荠麦青青”西风萧瑟,荒无人烟;“废池乔木”废墟乱石,枯枝败叶;“二十四桥景致”有人观赏,“二十四桥景致”无人观赏。通过以上一组画面的对比,突出景色的荒凉,体会词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感慨,体会词人无限的伤感,再加上教师的讲解,词的意境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油然而生。

在利用画面进行诗歌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画面,通过将诗歌的神韵与学生的感悟领受力,在再创造的基础上,以画面形式勾画出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画感受诗词的神韵,使他们更深刻地领悟到诗词中用字的传神和内在的精髓,加深对诗歌意境的深层次理解。

例如,延吉市第六中学孙英茜老师谈了这方面的做法:教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送别诗时,请学生在熟读之后揣摩这首诗,并试着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还告诉他们:“诗画相通在意境”,希望学生能在图画中表达出与诗相同的意境。学生们先是觉得新奇有趣,而后搭帮结伙,经过一番琢磨和绘制,一幅幅角度各异的图画诞生了。有根据“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一句画“望五津风烟图”的;有根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画“天涯比邻图”的;有根据“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画“歧路送别图”的,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重要的环节在下一步:分析画面,品味诗意。个性化的绘图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需要进一步加工赋予其灵魂。我请几个有商榷价值的图画的作者为大家展示画作,并让其简要说说构图的理由,这样做的目的是教他们把绘画与思想结合起来,同时也方便其他同学找到自己的思维点,可以诱发深层的讨论与交流。比如一名同学展示“望五津”一画时,介绍自己是站在诗人的角度,将视线投向远方风烟中的五津,以表达诗中弥散的分别之情。话还未完就有人提出了异议:“五津”并非具体的事物,怎能用几扇城墙来表现呢?紧接着好几位同学都质疑:按课下注释的内容,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城阙”长安与“五津”根本无法互见。听到这里,我心中暗暗高兴,抓住时机问大家:“既然望不到,为什么诗人还要说‘风烟望五津’呢?”大家议论纷纷,看着图画中不该存在的“五津”,一位同学首先大声喊:“是想象!王勃的想象!”马上有人举手说:“王勃把五津说成是并不遥远的地方,甚至想象可以‘望’到,意思是虽友人相别,但距离不远,没有伤感的必要吧!”你看,一切看起来是多么的自然而活跃。而一幅成功的图画,则让我看到了学生们无限的想象空间。那是一幅名为“天涯比邻”的画,创作者介绍构图时谈了自己的设想,用音乐表现知己间的心灵相通,用圆月表现彼此的思念,用大海表现诗人旷达的胸襟,于是便有了那样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面:晚风中,一位长衫猎猎的书生站在海边的礁石上动情地吹箫,一轮明月在他身后的大海中升起,月中是一位抚琴的剪影,似正与箫声相和。多么优美的“天涯比邻图”啊!若是王勃在天有知,恐怕也会对这样的诠释赞不绝口。学生再创造的能力绝不比他们的教师差,在正确的引导下,他们完全可以运用绘画这一手段,弥补自己在文字理解方面的不足。

这说明绘画的过程正是一个张扬个性,让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在诗歌教学中使用绘画这一手段,可以弥补学生思维不成熟的缺陷,填补想象与联想的空白,解决文学欣赏间接性的问题。学生通过设计和分析画面,也证实了绘画手段能够成功地辅助诗歌教学,使难以想象的诗情通过绘画得以延伸,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诗的精妙,品味到诗意美。

2.借助声音,配乐朗诵,用心感受诗意

诗歌具有排列整齐、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文字高度浓缩概括、行行蕴涵丰富的情感、表情达意淋漓尽致、文字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特色。诗歌是需要多读的,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没有专职学过朗诵,对深刻把握诗歌的诵读,体会语言美表现不足,这便使多媒体发挥了作用。在教学古典诗歌时,可以借助专家的朗诵磁带,倾听专家抑扬顿挫的朗诵,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体味诗歌意境。可以先让学生细读诗歌初步体味,然后听录音进一步体味,学生讨论,听出诗歌体现怎样的心情,然后由教师点拨,这些心情在文章中是怎样体现的,引导学生脱离录音从文字上去分析,分析完后,再听录音,尽量模仿名家朗诵并亲自体验,达到深入体会,会心感受的目的。通过录音磁带中艺术化的朗读,能鲜明地表达出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思想感情,不仅能解决教师由于无法尽情表达而产生的教学困难,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全诗的感情变化中掌握诗的情感脉络。在开始时把学生带入诗歌意境,为学生用心感受诗歌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在丰富的诗情中受到陶冶;结束时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融为一体,达到较高层次的理解。

在教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通过配乐朗诵使学生加深对词意的理解。第一步:听配有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伴奏的《明月几时有》录音朗诵。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体会词意,聆听朗诵时闭上眼睛,联想、想象,用心灵去感知并默默地在心中勾画图景,体会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文心雕龙》里说:“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这说明作者的喜悦、忧伤、愤怒、思念、憧憬、赞扬、谴责等思想感情无不流泻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春江花月夜》轻柔舒缓的曲调加上朗读者的激情,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人所表达的宇宙无限、心胸旷达之情,并在头脑中初步勾勒出画面,用这些手段把学生引入诗境,激发学生的内心共鸣。第二步:仍以音乐为背景,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赏读、齐声读等,目的是使学生头脑中的画面更清晰,同时学生能反复体味诗人对待宇宙无限的旷达感,真切感知词中出现的种种意象,反复诵读也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鉴赏做了铺垫。第三步:自由发言,将诗词中的文字转化为画面,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景、情、志入境探求意境的方法。通过分析意象,使学生明白作者正是通过融情于景,以情写志来创设意境的。第四步:看图画背诵诗歌,再运用联想将诗歌内容用优美的散文语言表达出来。有了前三步的基础,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背诵。通过借助声音,配乐朗诵,使学生在视觉之外又通过听觉,将诗意有声化,这样既可加强学生的对诗意的深层感悟,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3.画、声、像结合,烘托气氛,用心体会诗情

运用画、声、像结合的多媒体手段,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事物、景物及声音和形象,化静为动,进行直观教学,比单独运用绘画手段,配乐朗诵更能增强学生的感知效果,烘托诗歌表现的意境,使学生对诗歌的感悟更深刻。教师首先应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调控自如的优势,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立体交叉、有声无声结合的画面形式,以造成特殊的情境,叩击心灵,将学生的情感流向引入轨道,以期引起审美共振。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放一段录像,让学生看一看从香炉峰上腾起飞落的瀑布,听一听瀑布飞泻时发出的轰响,随着画面的展开同时播放录音,呈现电视诗歌的效果。因为学生听得到、看得着用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情境氛围,所以能使学生心灵受到“颤动”,自觉地体验、思索和感悟诗情。同时,还补充多张图片,让学生能遥望瀑布、近观瀑布、侧看瀑布、俯视瀑布、仰望瀑布。学生如身临其境,深深被庐山瀑布雄伟的气势所震撼,被瀑布优美的身姿所吸引。学生发现只有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大胆、富有创意的想象,才能表达出诗人当时看到瀑布的感受,才能描绘出庐山瀑布这一伟大的自然奇景,从而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想象赋予诗句的神奇魅力。借助多媒体计算机集图、音、文为一体的灵活可控的信息处理优势,注重媒体表现出的图像与声音的美,或动中有静、静中寓动;或动静交叉、动静结合,努力使媒体既表现出和谐的色彩美,又表现出高雅的音乐美,通过画、声、像结合,烘托出的诗意气氛,对诗情的感悟变得具体可感,可以进一步启发想象,达到对诗情诗意更深的感悟。

借助多媒体,可以使难以理解的诗歌意象、意境,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气氛,变得生动可感;诗人着力表现的诗情诗意,如在眼前;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诗歌的感悟能力进一步加强;对诗歌所表达的深层意蕴达到心领神会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讲清诗歌教学的传统,探讨诗歌教学方法,春风化雨般的诗歌审美陶冶,多媒体的画、音、像感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和领悟到诗歌艺术的魅力,改变了学生轻视语文学习,尤其是诗歌学习的思想意识,从而接受诗歌学习,自觉接受诗歌美的陶冶,主动探求和学习鉴赏诗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