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美育就是诗歌的审美教育。即通过诗歌语言、意象、意境、风格等艺术特点的教学,激发人们对诗歌艺术的审美兴趣,净化和升华人的情感,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能力,并与其他审美教育活动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中外美育理论发展史上,理论家都十分重视诗歌审美教育对人的情感愉悦、心灵培育的重要意义。孔子曾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强调了诗歌在修身成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还主张以诗乐等艺术作为审美教育的具体内容去陶冶性情,培养人才,孔子的这一理论主张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末期。蔡元培就是继孔子之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全面阐释美育理论的人,他认为美育可以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从而变得高尚和伟大。(季水河《多维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西方理论家也很重视诗歌在培养人的优良品行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休谟说:“对于改进人们的气质和性情来说,没有什么比学习诗歌、雄辩、音乐或绘画中的美更有益的了。它能给人以某些超群出俗的优雅的感受,它所激起的感情是温和柔美的,娱悦我们的思考,使我们宁静,产生一种适当的伤感情绪,这种伤感是一切心情中最宜于爱情和友谊的。”他还说:“诗歌的目标是用移情夺魄的手段给人快感。”(季水河《多维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这就是说诗歌的情感性可以陶冶人的情操。(www.daowen.com)
事实的确如此,诗歌语言凝练、想象丰富、感情真挚,不仅可以培养人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因此,从诗歌教学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吸收民族和人类文化的智慧,就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丰富学生的感情生活,增加生活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情感世界,形成健全人格;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富有实践能力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