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风格投资的投资组合理论-证券投资分析

基于风格投资的投资组合理论-证券投资分析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格投资始于1992年威廉·夏普的论文《资产配置:风格管理与业绩评价》。风格投资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投资风格的分析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风格分析方法主要有和基于组合的风格分析。由于风格投资具有周期性,因而投资者可以通过风格转换以获取更好收益。

基于风格投资的投资组合理论-证券投资分析

风格投资始于1992年威廉·夏普论文《资产配置:风格管理与业绩评价》。风格投资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投资风格的分析

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风格分析方法主要有和基于组合的风格分析。前者是由Sharp提出基于收益的风格分析,他认为通过比较基金的收益和所选择的风格指数收益之间的关系可以判定基金管理人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投资风格;后者主要是根据基金实际持有的股票特征来划分基金的投资风格。Kahn(1996)发现对于小样本基金,基于组合分析来预测风险比基于收益的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相关性;Kaplan(2003)研究发现对于大盘价值型组合,两种风格分析方法所得结果相似,而对于中小盘和成长型组合,两种分析方法则存在显著差异。

(二)风格投资的表现及形成原因研究

风格投资常常表现出小市值效应(投资小规模公司股票所获得的收益要高于投资大规模公司股票所获得的收益)和BV/MV(净资产/市值)效应。Banz(1981)最早发现,最小一类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益率要高出最大一类股票19.8%;Reinganum(1981)也发现类似现象。对于BV/MV效应,Stattman(1980)发现美国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益与其BV/MV呈正相关关系;Fama和French(1992)也证明美国市场的BV/MV效应明显。对此,有这样几种解释:其一,Fama和French(1993,1995),Johnson(1997)等人认为风格投资的超额收益是对风险的补偿,而这些风险被正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遗漏;其二,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4)认为超额收益是由于投资者对某种股票过去表现的过度反应所致;其三,Daniel和Titman(1997)认为由于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公司分享着某些共同特征,因而有可能同时出现一些经营上的问题而导致上述两种效应。(www.daowen.com)

(三)风格投资的周期性以及风格转换策略研究

从价值型/成长型或大盘股、盘股等角度来看,风格投资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表现,存在周期性。弗兰克等(2002)研究表明,美国、日本股票市场中小盘股/大盘股总是间隔表现较差或优良。David,Robert和Christopher(1997)通过美国、加拿大等国数据分析发现,价值型/成长型组合的收益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型。由于风格投资具有周期性,因而投资者可以通过风格转换以获取更好收益。Levi和Liodakis(1999)通过对英国股市的研究认为,当两种相对风格的收益率差异不显著时,投资者有机会通过风格转换增进组合绩效;另外一些学者如Kevin Q.Wang(2003),Georgi(2003)等也分别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

(四)风格投资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

Lee和Andrei等(1991)用风格投资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在同一证券市场挂牌的基金虽持有完全不同的股票,但却同涨同跌;Froot等(1999)同样运用风格投资的概念解释了在不同交易所上市的同种股票却有着不同表现的原因;Sorensen与Lazzara(1995),Anderrson(1997)及Fochtman(1995)也先后就某种风格与某种具体影响因素(如宏观经济因素、价格趋势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