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前,现金流的确定是资产定价的核心,然而这种定价方式无法解决风险度量和风险溢价问题。后来的学者则从这个角度进行不断的研究,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发表的《投资组合选择》 (Portfolio Selection)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标志着标准金融学的诞生,这也是标准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形成的开端,也为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准金融学即现代金融学,也称为主流金融学、经典金融学。此后,标准金融学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资产定价理论是其核心内容。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资本市场分析由资本分析派和技术分析派为主。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数量分析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952年,马科维茨在其《投资组合选择》一文中提出了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创立了衡量效用与风险程度的指标,确定了资产组合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在一系列合理的假设条件下,收益率的标准差是对资产组合风险的有意义的衡量。他推导出了计算资产组合标准差的公式,该公式表明了使投资分散化以减少资产组合总风险的重要性,还表明了如何有效地分散风险。
马科维茨关于投资者行为的一些重要假设如下:①投资者认为,每一项可供选择的投资在一定持有期内都存在着预期收益率的分布。②投资者的目的是使其预期效用最大化,而且他们的效用曲线表明财富的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③投资者根据预期收益率的波动性估计投资组合的风险。④投资者完全根据预期收益率和风险做出决策,这样他们的效用曲线只是预期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的方差的函数。⑤投资者是理性的,即在任一给定的风险程度下,投资者愿意选择预期收益高的有价证券,或者选择预期收益一定、风险程度较低的有价证券。
根据这些假设,如果没有其他资产或组合在相同(或较低)的风险水平上提供更高的收益率,或者在更低的风险水平上提供相同(或更高)的预期收益率,那么这项资产或资产组合就被认为是有效的。
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不但为分散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如何进行有效的分散投资提供了分析框架,作为现代投资理论的基石,在实际投资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否定了古典定价理论中关于投资者的单一预期假设,即期望收益最大化假设,因为该假设要求投资者只投资所有证券中期望收益最大的证券或者证券组合,而与现实中投资者的分散化投资组合相违背。资产组合理论在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均值—方差理论。用证券组合的均值代表期望收益,用方差代表组合的风险,投资者理性的投资方式是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风险不变)或者风险最小化(预期收益不变)的资产组合方式。不同的市场组合代表着不同的均值—方差,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因此,该理论不仅解决了现实中投资者分散化投资的现实,而且还告诉投资者如何有效地形成分散化的投资组合。马科维茨对证券组合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他正确地区分了单个证券的收益变动对整个证券组合收益的影响。他认为,要使组合的风险变小,不能仅靠分散投资,而且要避免组合内不同证券之间的高度相关性。马科维茨进一步证明了,如果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只有收益和风险两个变量,那么投资者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在效率边界上进行组合选择。由于马科维茨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开拓性工作,他获得了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www.daowen.com)
不过,该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该模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才可以成立,而现实远未达到假设条件的理想状态。如实际存在的市场并非像模型假设一样完全有效。而且该理论所表现的最优组合只是一种暂时的静态均衡组合,而实际上投资的风险收益和投资行为都是不断变化的。其次,该模型需要大量的基本数据,基本数据估计值的增大使该模型的运用受到很大限制,另外由于一系列估计值的存在,使用该模型求出的解也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和不稳定性。
后人针对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为解决均值—方差模型应用于大规模市场所面临的计算量庞大的缺点,1963年,马科维茨的学生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在《A Simplified Model for Portfolio Analysis》一文中,提出了简化的计算方法,即单因子模型(市场模型)。多目标投资组合模型的出现,改变了马科维茨的标准均值—方差模型只有方差最小这一个目标,多目标模型改进了目标函数,力求使投资者的各种目标同时得到满足。
标准金融学以投资者完全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EMH)这两大假设作为其理论基础,在均衡的框架内探讨资产价格的决定问题。其中的投资者完全理性假设包含三个命题:期望效用准则、贝叶斯推断和风险厌恶。期望效用准则指面对不确定情况的行为人,对不同方案的选择会按照期望效用值的大小进行;贝叶斯推断指随着新信息的不断到达,行为主体能够按照贝叶斯法则及时更新信念;风险厌恶则意味着效用函数是一个凹函数。完全理性假设使得标准金融学能够按照效用价值理论的分析范式来研究资产的定价问题。另一个理论基础有效市场假说的基本内容是:市场价格包含了所有的公开信息,它是资产真实价值的最优估计。如果有效市场假说不成立,那么资产的均衡价格会偏离其真实价值,建立在投资者完全理性基础上的资产定价理论将无法成立。在投资者完全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两大假设前提下,标准金融学发展出了一系列精美的定价模型,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及其各种拓展形式、多因素模型、期权定价理论以及随机贴现因子定价模型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