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一课中的《望岳》,是一篇有一定理解难度的古代诗歌。几次现场看这首诗的教学,都不甚满意。最近的一次,是领“国培”学员到“影子学校”现场研修时“影子学校”安排的一节公开课。问题依旧:依然是关于作者和诗体的知识讲授太多,依然是对诗歌的逐句串讲被作为教学的基本环节,依然是将依照某种教辅资料所进行的空泛赏析看作教学的重点。所以,在观摩这节课之后,我主动提出到另一个班“下水”试教一次,通过“同课异构”和执教教师及观课学员一起深入研讨这首诗的教学问题。
和刚看过的这节课一样,我也用一节课的时间。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学习任务,读背诗歌。
一开始,我(以下称“教师”)没有设计“弯弯绕”的导入,也没有介绍作者和背景,只是交代课文、板书课题后告诉学生,“这是杜甫的一首著名诗歌”“杜甫的诗歌是比李白诗歌更受人们看重和喜欢的唐代诗歌”;同时也告诉学生:这首诗歌的学习任务一共两个:1.背会;2.读懂。两项“学习任务”也板书。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自由地把诗歌念上两遍”。
学生朗读课文后,教师问是否能够背诵,大多学生说能背过了。于是让“闭上眼睛或合上课本”齐声背诵一遍。虽然学生的集体背诵很流畅,但担心还有个别学生没有背过,于是从教室中间和后排各指明一位学生背诵。也能背过。惊异学生背诵速度之快,问他们什么时候背过的,学生回答“小学时候就背过了”,教师说“这样更好,两个学习任务中的第一个大家老早就完成了”。学生有些受鼓舞,显得很高兴。
第二阶段,研讨诗歌内容,读懂诗歌。
于是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就重点落实第二个学习任务——读懂。”问学生:“一篇课文或一首诗歌怎么样就算‘读懂’了?”
有学生回答:“知道写了什么。”教师予以肯定后单独提问两学生:“知道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吗?”学生不能回答。于是告诉学生:“我们的课本注释很详细,请对照注解把课文仔细看一遍。”
学生看书毕,再提问:“谁能回答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吗?”一学生回答:“写了杜甫的远大志向。”教师问:“怎么看得出?”学生以诗的最后一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回答。教师评点:“有道理,关于这首诗的有些评论、赏析文章也这么写。但我觉得说得远了些,也高了些,况且这也只是诗歌的最后一联似乎有这种意思,我们现在是要从全诗的角度看它写了什么。”
稍停片刻,教师接着讲:“这首诗写了什么,其实很好回答。你们可曾注意诗歌的题目?”学生齐答:“望岳!”教师说:“这就对了,诗歌不就写了‘望岳’吗?”学生笑。
教师接着说:“我们都知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所以我们阅读文章包括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密切关注它的题目。比如,《济南的冬天》,就写冬天济南的景象;《天净沙·秋思》,就写深秋时节人们的一种思绪。当然,刚才的问题只回答说写了‘望岳’,好像太简单了,应该说得更具体点。这其实也容易。记得你们七年级时候学过一首古代诗歌——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和《观沧海》很类似,诗的题目是同一种结构,诗歌内容也差不多,无非是一个写看海,一个写看山。‘观沧海’可以说成‘观海’,‘望岳’也可以说成是‘望泰山’(板书:观沧海——望泰山;观海——望岳)。这里还需要同学们注意一点,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既然是‘乐山’‘乐水’,所以这种写山水自然的文章或诗歌,就不仅仅是冷静地描摹山、水的样子,而是在写山水景物的时候往往也表露出一种情绪、一种情感,正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样,一切写自然山水的诗歌,就通常不光写出看到了什么,而且还往往写出想到了什么。看到的是‘景’,想到的是‘情’。所谓‘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这个意思。《观沧海》不只是观海所见的景物,还有观海所触发的感想:那幅极具广度、高度、密度、力度和生气与活力的大海秋景图,最能代表曹操当时的心境;大海那广阔无垠、吞吐日月的胸怀也与曹操包举宇内、兼并天下的抱负相一致,所以他在诗末便自然发出了‘幸甚至哉’的感慨。”
这一大段话不是教师一气呵成讲出来的,中间有些地方是教师故意停下来让学生接着说出来的,有些地方还穿插了小的提问,所以可以看作是师生共同讨论的结果。(www.daowen.com)
可能是学生从前《观沧海》的学习也比较粗糙,所以当教师讲上面这段话时,学生听得很专注。
接下来教师说:“《观沧海》写的是观海所见、观海所想,那同样,《望岳》也只能是写——”教师稍作停顿,学生便齐声说出“——望岳所见、望岳所想”。教师将这八个字顺手写在“教学任务”之“读懂”之后。
由此教师告诉学生:“我国古代诗歌,好多都是和《观沧海》《望岳》一样,都是写景抒情的。比如七年级与《观沧海》同一课学过的《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也都是这样写的。既然是写景抒情的,那我们读懂这类作品的方法也即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就是先看作者写了什么景,再看作者抒了什么情。或者,先看作者看到了什么,再看作者想到了什么。”
在对“岳”“五岳”“东岳”“岱宗”等词语稍作解释之后,进入这节课教学的重点环节——引领学生了解杜甫之“望岳所见”即诗歌中对泰山景象的描写。
教师要学生再对照注释仔细读读诗歌,了解诗人远望泰山所看到的景象,说说在诗人眼中泰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经过讨论,最后找到两个最能概括泰山景象基本特征的词语:“高大”“秀美”。接下来,便一起从诗中找出描写泰山“高大”和“秀美”的诗句。大家的意见很快一致,写泰山“高大”的句子有“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泰山“秀美”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然后对这些诗句的句意逐个引导学生讨论、揣摩。有些诗句,学生理解很到位,甚至超出教师原来的理解。比如“造化钟神秀”,有学生说“钟”字就是“钟爱”的“钟”,也可以解释为“偏爱”;关于“阴阳割昏晓”,有学生说这句不只说明泰山高大,而且表明泰山陡峭,因为只有极陡峭的山,才能使山的阴阳两面受光情况截然不同——一面阳光普照,一面则阴森昏暗。对于学生这样精彩的发言,教师予以表扬,并且也按班上惯例让学生“给点掌声鼓励”。有些诗句,可能限于学生的人生经验理解还有一定困难,教师则再做点拨和讲析。比如“齐鲁青未了”一句,发现学生对书上注释还有些怀疑,教师便以自己对附近一座名山——陇南成县(旧称“同谷”)鸡峰山——的远望体验为例进行讲解,告诉学生在成县境内好多地方只要一抬头都可看到鸡峰山黛青色的雄姿,并且仿造诗句“鸡峰夫如何?同谷青未了”;同时也讲明,这里当然作者也用了夸张的手法。学生恍然大悟。还有“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教师指出:“只要有些看山经验的人就都知道,什么样的山最美?不只是山体要挺拔、峻峭,也不只是草木要茂盛,而且是要‘云雾绕山头’‘飞鸟相与还’的。这‘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写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面对泰山这样的美景,诗人不由得心胸荡漾,不由得把眼睛睁到最大尽情地观赏,唯恐遗漏了最值得观赏的美景。
接下来讨论“望岳所想”即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与“望岳所见”相比,“望岳所想”比较简单,教师只点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诗人“望岳”后自然生发的一种设想。针对上课一开始学生讲的诗歌“写了杜甫的远大志向”的说法,教师也简单介绍一下写作背景,指出“这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可能也真的表达着诗人的一种豪情,因为这两句诗读起来也感觉挺豪迈的”。另外,也提醒学生注意:“不仅诗歌结尾的这两句,诗中那些直接描写泰山景象的诗句,也绝不只是冷静客观的描摹,而且也饱含着诗人的‘望岳所见’时的满腔热情。泰山作为五岳之尊和齐鲁大地的第一名山,杜甫当然是早就闻知大名并且心向往之,今天终于亲眼看到了泰山的雄姿,他肯定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和激动,所以诗中写泰山景象的句子,都表露着诗人对泰山的极度喜爱。”对诗歌的这种理解,也是在与学生讨论问答中共同完成的。
第三阶段,强化学习效果,重温诗歌。
至此,学生应该算是“读懂”了诗歌,为加深理解和领会,要求学生想象杜甫“望岳”时的情境,揣摩诗人当时的心情,各自试着再朗读两遍诗歌;然后,指明两名学生背读;最后,全班齐背。教师也跟着学生一起吟诵。
进行到这儿,离下课还剩5分钟。引领学生看了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三小题是关于《望岳》的,编者的意图是要学生说出一般教学参考书、教辅资料上的说法,即“望”的角度。觉得编得不好,教师读题干后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唐诗鉴赏辞典》中的那种解读让学生体会一下,不多费时间。主要讨论第三题,除了要学生体会“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联对仗句的特点外,也将第二联中的“钟”和“割”两个对偶动词也拿出揣摩其选词之准确,体会诗歌的语言。
做完这件事,正好是下课时间。从下课时学生比较高昂的情绪可以判断,他们对这节课的教学是满意的。
(来源:QQ日志 发布时间:2016/03/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