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习生上课经历:学生调皮,课堂秩序难以控制

实习生上课经历:学生调皮,课堂秩序难以控制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超过八十名的实习生被分散在一个县的城乡三十多所学校,实习课程涵盖中学、小学所有门类。谈及这些天的实习情况,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的调皮,说是上课秩序乱得难以控制。九点半到了学校,先拜会了校长和教务主任,说要看实习生的一节课,学校派语文组长陪同。下课后紧跟着第四节另一个班还是Q生的课,也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第一课时。学生对课文的预读情况,检查结果不好,没有一个学生表示提前把课文读过一遍。

实习生上课经历:学生调皮,课堂秩序难以控制

不满足于只是做教育实习的管理员和联络员,而是还要做实习生教学实习的指导员和教导员。做指导员、教导员,就得走向实习的现场,走进实习生的课堂。

超过八十名的实习生被分散在一个县的城乡三十多所学校,实习课程涵盖中学、小学所有门类。这么多的实习生,这么多的学校,这么多的年级和课程种类,我只能有选择地逐步去看。还是先从城区学校的初中语文课开始,这儿方便,并且也算是在行。

带的学生很多,但属于中文专业并且实习初中语文的也就城区两所初中的各一名女生。星期天见西城初中的Q生,教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谈及这些天的实习情况,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的调皮,说是上课秩序乱得难以控制。我一方面教导其应努力改进教学争取用自己的课“黏住学生”,一方面也产生了见识一下这些学生的冲动。打听其第二天的课在三、四节,一篇新课文的第一课时,于是决定明天就去听她的课。因为担心提前告诉她可能会紧张,因而只是自己心中的计划,并没有跟她通报。

星期一早晨八点,我电话通知她第三节我来看她上课。九点半到了学校,先拜会了校长和教务主任,说要看实习生的一节课,学校派语文组长陪同。第三节课十点零五分开始,我们准时进教室。在这学校一同实习的一位这节没课的数学专业的学生闻讯也来听课,昨天他说他对语文课感兴趣。

这个班的学生真的存在昨天这位实习生所说的情况:课堂上注意力能放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多,自律性很差。学生不仅对上课的教师缺乏尊重,甚至也不大把我们这些听课的教师放在眼里,因为他们该说话的还说话,该打逗的还打逗,并没有因为教室后面坐着听课老师这些行为便有较大收敛。但观课中我也发现,课堂之所以比较乱,教学效果不好,除较多学生确实缺乏良好习惯而外,也有教师的原因,这就是课教得不精彩,不能“黏住学生”。这节课所教课文为第一个单元的第四课——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这篇传记我也是今天听课才第一次见到,匆匆看了一遍课文,觉得是一篇非常精美的文章,学生应该感兴趣。但为什么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按我的观察,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容量单薄,二是教学方法单一。一节课45分钟,除了开头教师对传主和作者略作介绍而外,主要就做了一件事情: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然后对每段中学生读错的字以及需要注意的字词予以纠正和强调。似乎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读课文认识一些生字、积累一些新词。虽然整篇课文的教学还有一个课时,虽然课前学生没有预习课文应该在课堂上先读一遍课文,虽然阅读理解课文需要先“扫除字词障碍”,但第一节课只做这么点事情,显然容量不够,不仅课文的个性和魅力没有展示,就连文本的基本内容信息也没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缺乏新鲜刺激,课堂自然便难以吸引学生。从教学过程看,如果读课文、识生字的活动能给予学生较多的自主权,比如由谁读课文不全由教师指定而让学生推选或自荐,生字新词的解决也不是教师讲解而交由学生自理,课堂也许会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但因教师都没有放权,所以便都成为与部分学生不相干的事情。

按照一般惯例,指导教师听课后把自己的看法或感受反馈给上课的实习生,就算完成了对该生教学实习的指导。但据我多年各种场合听课调研的感受,这种听课者课后只是对所听课堂发表一通“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评语便完事的做法,其实对于上课者改进以后的课堂教学并不会产生多少作用,甚至不一定被上课者所接受。由于等到发表这些评判的时候,被评的那堂课已经结束,或者即使在另一个班还要再教一遍,但课间不足10分钟的时间上课者也来不及按照听课者的意见做出较大的调整,所以不管听课者的意见和建议怎样高明,上课者也往往只是姑妄听之,他后面的课并不会因此而发生明显的改变。前些年《中国教育报》就有一篇文章,呼吁教研员到一线的指导要变“视教”为“试教”。我也越来越认为,一切观课评教活动中以权威身份出现的专家或教师若想要对执教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就不仅仅是看完课后发表一通评论便走人了事,而是还就这一课自己也“下水”试教一回,然后再与前面上课的教师共同探讨。这些年带实习以及其他一些这类活动中,只要有条件,我经常就是这样做的。这样有针对性的现身说法的“同课异构”交流,既是对所教这一课教材教法的更深入探讨,也是对指导者自己所强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实践和诠释,因而应该更有指导力量。

下课后紧跟着第四节另一个班还是Q生的课,也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第一课时。于是,当Q生向我征询对她刚才这节课的意见时,我便提出下节课借我试上的要求:“上节课你上我听,这节课我上你听,等下课后我们再一起讨论,好不好?”Q生当然同意。

这个班的学生据说和前一个班一样,也是调皮到老师上一会儿课就得停下来维持一阵秩序的程度。所以一开始,我便直截了当地跟班上“商量一件事”:“听说你们这个班有些同学上课贼活跃,以致老师的课都难以上下去。为了不使这些比较调皮的同学影响其他同学听课,通常老师们有一种办法,就是让这些同学站到教室后排或是教室门外去。为了使咱们这节课上得顺畅一些,要不要先把这些同学选出来并站到那儿去?”学生先是有些迟疑,随即很多人集体回答:“不要!”越是坐在后排的声音喊得越响。我说:“那好,但咱们说到做到,那些以往上课精力很旺盛但注意力不能集中到学习活动中的同学希望这节课能够和我、和班上大多数同学保持一致。”做了这番课前动员或者维持秩序的工作后,便开始上课。

首先是了解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基础。两点:一是对托尔斯泰的了解情况,二是课文的预先阅读情况。经询问,对托尔斯泰,大多学生知之甚少,但个别学生则不仅知道其国籍、生活时代,还能说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些作品的名字。学生发言后,我向全班提醒:“对于这位世界文豪,大家一定要尽可能地知道得多一些,应向刚才了解较多的同学学习。”同时,也安慰其他学生:“知道得不多也不要紧,今天开始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专门写他的,学过课文就对他有很好的了解了。”学生对课文的预读情况,检查结果不好,没有一个学生表示提前把课文读过一遍。看来这个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真的不高,还需要培养。

先学后教。既然学生还都没有读过课文,接下来的活动便是让学生自读课文。自读方式、时间都不限定,但提出两点要求:一是速度尽可能快一点,二是效果尽可能好一点:“看谁最先读完,看谁读过后合上课本能把课文内容复述得最清晰。”我说完后学生便开始自己读书,课堂上比较安静,学生基本都是默读;时间也不是很长,10分钟时有三分之一学生已经读完。共7页教材,这个速度算是比较好的,看来自读还是很专注。

12分钟后,我宣布停止课文自读。对还没看完课文的学生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没有读完的课文课后自己找时间看完,二是可以向读书较快的同学讨教方法。同时也提示:“今后这种场合尽可能专心一些,只要注意力集中,速度会快一些。”(www.daowen.com)

前面提出的复述课文的要求没有检查,而是改成让学生“说说刚才读过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反应不好:提问三个学生,一个学生只是站着不吭声,一个学生说是“没感觉”,第三个学生说是“看不懂”。之所以这样,估计是两个原因,一是学生真的阅读基础不好,二是这种练习以往可能做得少学生不知怎么回答。针对这情况,我做了些启发诱导。对于回答“没感觉” 的同学,我说:“怎么能没感觉?阅读任何读物,肯定都会产生一些想法,这种想法就是你的感觉”“课文的学习,无非就三件事,一是要尽可能读得熟一些,二是要有较多的阅读感受,三是能把这些感受和体会说得出来”。对于那位回答“看不懂”的学生,我的点评是:“怎么能看不懂呢?不能全懂,还不能懂一点吗?语文课不是数学课,一点都不难,学习中不存在不懂的问题,只是理解、领会的程度可能有所区别而已;尤其是这样的写人的课文,如果一位八年级的学生读了以后竟然还看不懂,那只能是这文章写得太差。白居易的诗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不识字的老太太也能听得懂。”

因为课堂时间也比较紧,所以便没有再让学生继续“说感受”,而是直接把我的阅读“感受”拿出来与学生交流。我说:“这篇课文我也是前面那节听课时才第一次阅读,读后我的感受主要有两点:一是生字新词有点多,二是文章的用词造句太精美。”然后分别说明。关于第一点,我说:“我是大学中文系的老师,但课文一开始第一段里面就有‘髭’‘髯’‘黝’‘鬈’这样一些看着不大熟悉的字。你们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估计不大认得、不大会写的字更多。”针对上一个环节学生的表现,我顺势说道:“刚才让大家说出阅读课文后的感受,有同学说是‘没感觉’或‘看不懂’,我估计这两位同学之所以会是这样的感受,原因可能就是有这些生字或新词的障碍。语文学习中曾经有种说法,叫作‘扫清字词障碍’,指的就是解决这些生字生词。一般来说,同学们读课文时多少都会遇到一些字词的障碍,那么遇到这些生字生词该怎么办?你们已经是八年级的同学了,难道还要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给你们一个个的教吗?你们能不能自己查查字典、问问同桌自己学会了?”学生比较响亮地集体回答:“能!”我说:“那好,今天课后第一个作业,就是把这篇课文中自己不大熟悉的生字、生词变成熟字、熟词。本来,学习一篇课文,预习或者第一遍阅读的时候,有一项工作,就是顺手划出这些生字生词并最好把它们的读音、意义批注在书上,但刚才看你们自读课文,这样做的同学不是很多。现在就记住了,以后就要养成这样的读书习惯。能不能做到?”学生也齐声回答:“能!”

关于我阅读这篇课文的第二点感受,我说:“茨威格不愧是世界最著名的传记作家,他的文笔太漂亮了,文章对托尔斯泰的描写不论是外部肖像还是精神气质都力透纸背,栩栩如生,我们阅读时不仅感到写的这人跃然纸上,而且对于描写的文字也忍不住想大声朗读。现在我就很想好好地朗读几段,可惜我的朗读水平很不好。这样吧,咱们班肯定有朗读很好的同学,现在就请大家推荐几位试读几段我们听听。”学生很热闹,推选的人也比较杂乱,随便点了三位分别读了第一、第五、第六段。虽然读得不算很好,但都使劲表现了,其他学生也都听得很认真。

估计离下课时间不多了,我当着学生的面看了一下表,还剩12分钟。这时我问学生:“还剩十多分钟就要下课了,现在我们做什么?”学生似乎感觉我这问题很意外,但随即提出了各样意见,有要求我朗读课文的,有要求我给他们再讲讲托尔斯泰的。我说:“课文还是你们自己找时间好好读。至于托尔斯泰这个人,有我们这篇课文,我就不用再讲了,你们若是还想知道课文所没有涉及的托翁的其他情况,也可以课后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自己了解。也快下课了,没多少时间了。这样吧,我给大家提示一下这篇课文后面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茨威格的作品好像你们初一时候也学过一篇,叫——”我稍作停顿,有学生喊“《伟大的悲剧》!”我说:“除这两篇外,高中语文还有一篇《世间最美的坟墓》。一位外国作家的作品有三篇被选入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只能说明这位作家太重要了,他的作品写得太好了。还要告诉大家:那篇《世间最美的坟墓》,写的就是托尔斯泰的墓。那篇文章我读过,我的体会是,茨威格与其在写一座‘世间最美的坟墓’,不如说是在写一位世间最伟大的人。从那篇课文的具体描写看,托尔斯泰的墓实在太不起眼,它之所以成为‘最伟大的’,就是因为墓主人‘最伟大’,文章中充满了对托尔斯泰极度的推崇和敬慕。托尔斯泰是俄国人,茨威格是奥地利人。对茨威格来说,托尔斯泰也是一位外国人。他一生中几次写这个外国人并且都能成为别国的语文课文,这也说明他对这个人给予了太多的关注和情感,用今天的话说,他就是托尔斯泰最忠实的崇拜者,是托翁的超级粉丝。说到这儿,我们的问题就来了:既然茨威格把托尔斯泰奉为心中的偶像,那么他写托尔斯泰,就应该是充满了崇敬和赞美。但是这篇课文是这样的吗?大家刚才已经大致地读过了课文,你们看作者是怎样写托尔斯泰的?我们不妨找几段读读——”

我稍停片刻,从课文中搜寻最能描写托尔斯泰丑陋形象的段落,学生也在搜寻。我找的是课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我接着说:“干脆我们就从第二段‘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开始往下读”。学生跟着我一齐从这儿读到第三段“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读完,我说:“怎么样?这就是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课文中这样的段落、语句还有很多,特别是文章的前半段——”我再稍作停顿,插入一个问题:“文章的前半段是哪些段?如果把全文分成两部分的话,这个界限在哪儿?”学生主动翻阅课文,很快有学生回答:“第六段开始的‘突然’。”学生找得很对,我予以肯定,接着说:“撇开后半段集中写他眼睛的四段暂且不论,前面五段写他的胡须、面孔、身材,可以说没有一样是美的,简直惨不忍睹。从作者描写所用的词语看,也丝毫没有恭敬、崇拜和美誉,有的只是嘲讽、遗憾甚至侮辱,简直就是在故意糟践这个人。大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到底是为什么?”

说到这儿,下课铃响了。我说:“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不及讨论了,就也留给同学们下去思考,下一节上课时大家发表意见。”我接着交代了下节课的学习任务:“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一共用两节课,下一节课我们主要做两件事情:第一,就是讨论刚才提出的这个问题;第二,就是通过对课文的进一步学习,看看托尔斯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篇课文的题目叫《列夫·托尔斯泰》,那么文章的基本内容就应该是告诉读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下一节课我们可能才算真正进入课文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提前尽可能有所准备,并且到时候也能像今天这样专心致志地上课。”说完,便宣布下课。

按照前面跟Q生的约定,下课后要谈谈对她那节课的意见,但到这时,其实再一、二、三地对她的课进行评点已没有必要,因为我的这节课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学方法的使用就是针对她那节课来展开的。两节课相互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在什么地方,是很清楚的。所以,虽然下课后我们还有其他两位听课者一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但已不再停留于对两节课孰优孰劣的简单评判了,更主要的还是发表各自的教后感言和观课体会。这是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反思。显然,这样的活动,不论是对教课者还是观课者,都更有意义。

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的这节“下水”研讨课,当然也留下诸多缺憾,比如:范读缺失,板书失当,课的内容似乎散乱,课的节奏确乎散漫,教师说话偏多,学生活动依然不很充分,等等。但是,这节课总体感觉还算满意,特别是对于Q生以及另两位听课者,应该有所启发。主要有两点:第一,必须把一篇课文最要紧的东西教给学生;第二,课堂教学必须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虽然这篇课文最基本的教学任务还要等第二课时去完成,今天这节课主要还只是一个铺垫,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即到底要教学生学什么从课堂上是能够看得出来的。两节课结束以后,学生应该对托尔斯泰这位世界文豪获得鲜明的印象:长相太一般,眼睛太锐利,待人太平和;并且也明白茨威格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渲染托尔斯泰的丑陋,就是因为他绝不允许还有人能说出他的这位偶像的一句坏话,与其等着别人来侮辱他,不如自己先把话都说完;至于教材编者一再提示的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这个问题,那答案更简单:只有具备这样的眼睛,他才能洞察社会,从而写出那些永垂不朽的巨著。这节课的课堂秩序和教学气氛应该还算良好,虽然还有个别学生上课状态不是很好,但也绝没有出现故意调皮捣乱以致课堂活动无法进行的局面。之所以这样,可能有我一开始那通“课前动员”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应该还是教学本身的作用,除了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的“课文最要紧的东西”展开而外,教学过程也没有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那种方式。尽管有时我的说话还比较长,但都是在先使学生产生听的欲望后才讲说的。课堂上学生没有闲着,要么是独立地看书,要么是与我的交流和沟通。前者是与文本的对话,后者是与教师的对话。没有对话便没有教学,有了对话便有了教学。学生处于与教师、教材的平等对话之中,当然比在教师的胁迫之下被动地学习积极性就高多了。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讲堂,也是学生的学堂。师生关系和谐了、目标一致了,于是一切便都好了。这两点,既是我这节课的主导思想,也是我以往一再对学生强调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遵守的原则。过去,我只能单纯地说给他们听,今天还可以试着做出来给人们看。

(来源:QQ日志 发布时间:2012/38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