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国培”班学员上课,内容是研磨一篇课文的教学。一向认为,课文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主要应做好两件事情: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今天的课,只是讨论对课文的理解,至于这课文怎样给学生教,暂时先不涉及。选定的课文,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古代诗歌四首》。这是我较为熟悉的一篇课文,也是自以为对于其中的每一首都有自己见解的一篇课文。按照惯例,我完全可以居高临下、目空一切地将自己的理解直接讲给他们听。事实上,好多一开始教师声称要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课,其实还都是教师的“一言堂”。但是,这个班的学员,不是普通的学生,而是从省内两个县抽调来的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并且,作为这个“研修班”的学习班主任,我也一再强调课堂要尽可能地利用学员自身的资源,而不是只是听取聘请教师或专家的讲授。因此,当确定下这篇课文后,我布置了两个学习任务:一是以每一小组为单位,统计每位学员四首诗歌中最喜爱的一首;二是每位学员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歌的理由。很快,统计结果出来了,有一半多的学员都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列为了自己最喜爱的一首。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因为就我以往所了解到的情况,对于这首人人都很熟悉、很喜欢的著名散曲,其实大都没有获得应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一些公开教学的课上,虽然教师讲了好多、学生说了好多,但都是各种参考书上多年来通行的那些套话、老话,至于它究竟好在哪儿,很少有人讲得让人信服;甚至于连为什么它能够被称为“秋思之祖”这样的问题,都很少有人给予比较给力的解释。这用福建师大孙绍振先生的话说,就是人们“以为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语文的课文教学,是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就是要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课文,领会课文的要义,感受课文的美好。所以关于课文教学或阅读教学,近年来我有一个观点——“一定要把一篇课文最要紧的东西教给学生。”而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教师自己要能把握住这篇课文“最要紧的东西”。因此,这天当大家都选了这一首以后,我很高兴,正好了解一下这些“骨干教师”们自己能否说得出这首诗歌“最要紧的东西”,是否也存在我曾经批评过的“有些人喜欢这首诗歌仅仅是因为它读起来好听”这种情况。
我的做法是,每一小组先一起商议,然后推选一到两位(最好是事先就选择了喜欢这首诗歌的)学员向全班讲述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重点是说出“这首诗歌究竟好在哪里”。和我预想的一样,开头两位,讲的和我以往听到的没有太多区别,无非是“全是名词”“多个画面”“意象的叠加”“深秋的凄凉”等等。但后面的发言,就逐渐多了些内容。可能是他们从听前面发言者的回答中已经发现仅仅那样讲是远远不够的,也可能是因为前面发言者的回答启发了他们的思考,总之是越往后的发言越有了深度。比如:关于多个意象的使用,不再只是强调用了多少个名词,而是指出“几个意象的叠加便组成了一种意境”;关于“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表达效果,说它运用的是一种“反衬”手法,并且这里是“人家”而不是“我家”;关于“夕阳西下”,说是“连太阳都回家了”可这位游子还在浪迹天涯。还有人引用王国维的“隔”与“不隔”对整首诗歌的意境表达进行阐释,甚至有人对“断肠人”一说的来历做了考证。显然,这样的发言,表明大家对诗歌的理解已经达到了比较通透的程度,并且也应该超出了他们任何一位以往上课时的讲析。所以,等到一轮发言结束最后需要我总结的时候,我原来准备要说的有些话已经无须再说。我只是指出理解这首诗歌需要注意的三点:1.知道题目“秋思” 是什么意思吗?2.所谓“秋思之祖”怎样理解?3.它为什么历来被称为“秋思之祖”?其中最后一点是重点。我也把自己的理解拿出与他们分享:因为它的每一个画面,都是最能勾起人们尤其是羁旅在外的游子们思乡之情的景象。为讲清这一点,对诗歌中几个所谓的意象我也再一次简单做了点拨,指出:“昏鸦”不是“朝雀”,“西风”不是“东风”,“人家”不是“我家”。从课堂上学员的反应看,大家对我的这番话是同意而且信服的。这节课的任务——一篇经典课文的文本解读——基本完成。
如果说,这节课还算得上成功,那么有两点可以肯定的地方:一是授课教师讲得少、讲得迟。课堂上有教师的讲,但是更多的是学员的讲,而且是学员先讲,教师后讲。二是不论是教师还是学员的讲解,都说自己的话。这节课的活动,是讨论对课文的理解。理解,只能是读者用自己的心去理解,而不是搬用别人的说法,哪怕那种说法多么权威。所以,课堂上一开始就引导学员尽可能地摈弃以往关于这首诗歌的各种既成说法,围绕提出的问题,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两点,用比较规范或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先学后教”和“与文本对话”。这正是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语文课程标准》所特别提倡的。(www.daowen.com)
这是和语文教师就一篇课文的读解展开的讨论,当然效果要好一些。但是我想,如果把教学对象换成普通的初中生,这个方法同样管用。虽然七年级的学生的发言必然不如这些已教课多年的语文教师专业和深刻,但凭着他们尚不被约束的思维和更为丰富的想象,对于诗歌的“好处”和“妙处”,他们可能会做出更为生动并且真实、准确的回答,只要他们稍稍懂得一些离家的滋味,见识过诗歌中那一个个物象(先不谈“意象”)。至于教师的点拨,只要是源于自己的感悟而不是生硬地照搬某些参考书上的结论,也同样没有哪一个学生会听不懂。包括这首诗歌在内的众多语文课文之所以教得费劲,就是教师、学生都不用自己的头脑而一开始就心甘情愿地主动就范,让那些质量并不怎么高的教参、教辅牵着鼻子走。
(来源:QQ日志 发布时间:2011/10/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