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生第一次上课:从QQ到微信

研究生第一次上课:从QQ到微信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周星期一,是学校2016级研究生开学第一天上课的日子。“第一次真好”,但第一次也很重要,所以尽管已经是第四次给研究生开这门课了,但头天的下午和晚上还是认真地准备了一番,虽然翻出了以前三次的上课记录,但最后还是重新写了回教案。今天这本来郑重其事的新研究生的第一课,还是跟我以往较多不知是好还是坏的课犯了同样的毛病:不守规矩不按计划随意发挥。回忆上周一给新研究生的第一次上课,也正体现了我的这种教学思想。

研究生第一次上课:从QQ到微信

上周星期一,是学校2016级研究生开学第一天上课的日子。早晨第1、2节的课,就是我的《语文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第一次真好”,但第一次也很重要,所以尽管已经是第四次给研究生开这门课了,但头天的下午和晚上还是认真地准备了一番,虽然翻出了以前三次的上课记录,但最后还是重新写了回教案。只是待到星期一早晨上课见了学生,头天晚上精心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却并没有被怎么使用,除了发放了一份《〈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课前调研》的问卷用20分钟现场完成以外,其余时间的活动尤其是跟学生讲说的话语基本都是临时“现场生成”的,头天晚上所做的“预设”即写好的教案连本子都没有从包里往外掏。上学期一次课后我曾对自己的上课做过一个反思,说是“别人上课都是提前知道他将要讲什么,我是只有下了课以后才知道自己讲了些什么”。今天这本来郑重其事的新研究生的第一课,还是跟我以往较多不知是好还是坏的课犯了同样的毛病:不守规矩不按计划随意发挥。用一个比较概括且好听的话说,就是“跑野马”。

我的这种上课特点曾有单位同事尖锐地指出是“信口开河逻辑混乱语无伦次”。这我非常同意,只是这对于明年就要三十年教龄的我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习惯难以改变。这些年尤其是近十年来,我的上课尽管教案(课堂计划、教学方案)还是坚持写,但很少还像刚参加工作那些年那样一个学期四五个本子地去写系统详密的讲义,通常只是列举出教学项目和内容要点便完事;有些时候有些特别的想法也比较详细地写到了本子上,但等到了教室却大都被置之一旁。不仅如此,即使课前规划的教学活动也往往会发生改变。我这个人似乎有一种颇为顽固的“喜新厌旧”的毛病,凡事都不愿意重复。写东西的时候,不仅不去抄袭别人的,自己以前的也很少去照搬沿用。给学生作业或论文写那种一式几份的评语,除非复印否则每份都不一样;连续六年的“国培”总结,我每一回撰写几乎都是重开炉灶。写作这样,说话、讲课也是这样。那种备一次课可以到多个班去上的平行课,从第二次开始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受罪;为了减少这种难受,也往往将几个班的课弄得内容、进度都不一样。可能正是因了这个毛病,所以讲课总不习惯于也不甘心念提前写好的讲稿。由于不依赖提前准备好的稿子,原先打算要说的话往往都派不上用场,所以这些年我的课真的存在这种情况:一节课到底都跟学生讲了些啥,只有到了课后才知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上课应该提前做出预设并且课堂上就忠实依照这个预设去教,因而像我这样兴由所至任意发挥,肯定是不好的,不仅课上得杂乱零碎缺少逻辑,并且学生可能也不好适应。这一点我是有清醒认识的,并且也试图改正过,但最后却发现有些难。这固然有如上所述“喜新厌旧”且不愿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性格原因,还与这些年对于教学逐渐形成的自己的理解有关。我越来越认为,一个人最终在头脑中形成的属于自己的知识,包括一门课程的学科知识体系,都不是由别人塞给的,而是由自己建构起来的。因此在我看来,教师上课与其逻辑井然地交给学生系统完整的章节条目笔记,不如在其中的某些知识点上多做些“零敲碎打”或重锤敲打的工作,教师要么引领学生仔细揣摩玩味,要么就直接讲授——讲深、讲宽、讲透,将学生真正带入课程之中来。一门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在任何一种合格的已经出版的教材上都有清楚明白的交代,只要学生还去读教材,教师便无需在课堂上复述或换个说法再来一遍。教师在课堂上确实需要做的工作,不是蜻蜓点水地将课程的系统内容通过章节条目整整齐齐地讲给学生,而是引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发现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认识,推动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因此不论在什么课上,教师都应该做“导师”而不是“讲师”。做导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引导、诱导和疏导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将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完全可以获得的知识再讲一遍。在今天高度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作用绝不再是韩愈时候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唤醒、提示、强调和引导。教师真的“只需做个引路的人”,具体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学生自己头脑中最后形成的知识结构,只能让学生自己去建构。

回忆上周一给新研究生的第一次上课,也正体现了我的这种教学思想。头天晚上我备课时初步的设想是这样的:一开始,向学生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然后,学生也作自我介绍,要求逐一登台用3分钟的时间说一段完整的话,不只介绍自己的姓名、来源地等基本信息,还要谈谈各自对语文教学最突出的理解或认识,以及对这门课程的期待;接下来,发放一份《课前调研》的问卷,用20分钟的时间现场作答;最后,将已经复印好的这门课的教学大纲人手一份发给学生并略作交代。这个计划本来应该也不错,20多位来自8个省份20多所院校的学生第一次坐到一个教室里上课,不仅师生之间,而且生生之间都需要先相互认识消除隔膜,为今后的对话交流打开局面,所以用较多的时间相互自我介绍包括后面进行的问卷调查都是必要的。另外,将通常只属于教师自己掌握的课程教学大纲也发给学生,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这门课都要做什么,这也体现了师生一致、教学合一的理念,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路线图。(www.daowen.com)

但是那天的实际上课却与这个规划发生了较大的偏差,包括一开始我的自我介绍就没有按照预设的路线走。我原来的计划,是直接告诉学生关于自己的三点核心信息:1.本科毕业,学士学位,比在座诸位的学历低;2.副教授,比其他所有将给他们做导师的老师职称低;3.51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教学与思考29年从没间断,算得上是一位行内的专业工作者。但一进入教室看到整整齐齐坐着的近三十位学生一齐看着我的那种眼神,觉得这样直截了当、按部就班地介绍不好,想起我曾经在本科生班上用过的鲁迅《藤野先生》中记述藤野首次给他上课的那个自我介绍法,于是扫视了一遍学生后便直接问道:“你们可曾认识我?”不等学生回答便立即说道:“我就是叫作郭治锋的。”然后反问学生:“我这样介绍自己好不好?”学生一时纳闷,然后便窃窃私语。我接着问:“这样的自我介绍有谁用过?”学生一时不能回答,于是提示并询问他们对初中语文课文《藤野先生》的学习情况,接着讲析藤野这个自我介绍的特殊意味:只有初到仙台的鲁迅们都已经听闻了藤野的大名才可以这样介绍,这说明藤野很有名,至少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里面算得上人人皆知。于是问学生:“当年的藤野这样介绍自己好不好?今天的我也这样自我介绍行不行?”这样的开场估计学生以往还不多见,所以课堂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接着便跟学生讲了藤野这位老师在鲁迅心目中的分量,顺便讲到鲁迅作品中写到的另一位老师也就是同样选入中学课本的《从百草园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讲到寿镜吾对鲁迅的重要影响以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这位启蒙老师的不公与不敬,讲到鲁迅的国学修养与文学底子。这样拉里拉杂讲了十几分钟后才重新回到自我介绍。由于这个环节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并且27名研究生每人都上台做介绍似乎也来不及,于是决定这项活动今天先不进行,直接进入问卷调查的环节,给学生发放《课前调研》并现场填写。学生填写完成后刚好到了第一节下课的时候,于是课间休息。课间查看了一下学生填写的这个问卷,第二节便就这份问卷的意图以及学生填写回答中暴露的问题发表了意见,针对“你对语文课程标准是否熟悉”“你都知道哪些语文教育名人”等问卷中的问题以及学生的作答情况,穿插讲了我近期归结的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也即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专业提升相关知能领域的几点思考,比如“一个目标”“两项功课”“三件工作”“五大领域”等。这些讲完,离下课还有8分钟,将已经印好的“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教学大纲发了下去并略作提示,然后就下课了。

与上课前备课所做的规划相比,实际上课变化较大且有些散漫。比如,一开始我的自我介绍,讲得最多的成了鲁迅及其作品的分析;对学生《课前调研》问卷的简单点评也滑到了关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认识,既不是原先备课时计划到的,也不属于课程题目所涉及的范围。不过,从两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应该还是不差的,学生不仅上课时听讲状态良好,而且课后还有好几位或当面或电话希望我能做他或她的导师(要是上课很不好,学生就不会有此积极请求)。就教学内容而言,似乎散漫的“跑马”其实也符合课程自身的逻辑:藤野先生颇具自负的自我介绍以及两篇鲁迅作品其他相关细节的解读与揣摩,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了语文课文也即语文及其教学的美好之中,为后面的学习做了个较好的铺垫;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认识的穿插,不仅一开始就与学生分享了我关于语文教学的一些核心认识,而且将语文教学设计纳入了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等语文教育大的背景之下,使学生明白这门课程今后的学习并不单调。

(来源:QQ日志 发布时间:2016/9/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