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周周末了,期末考试正在进行当中。本学期教三门课程:中文2013级1班的“语文教学论”,2014级2班、3班的“高中语文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以及小学教育2013级1班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小教班的课只有九周18个课时,不考试,成绩由教师自行考查,所以早就结束了,而中文三个班的两门课都安排期末考试。尽管我一再跟学生讲不要把考试当回事,只要平日的上课或课外自学做得好,期末的考试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学生那里却还是不很放心,其中13级中文班这个被叫作“创新班”的学习委员几次反映班上同学希望我考试前给他们辅导一次。我是个心软的人,加之这学期也缺过他们两次课,并且也很愿意再去这个类似中学“尖子班”的学生们中间走一趟,所以便答应了。
相约今天上午10点去。昨夜想到他们交的一次作业还没有评阅,应该在今天去教室时发还了,所以需要评阅,也借此对这班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知道哪些学生书写好,哪些学生作业认真,尤其是哪些学生的教学设计(这次作业的内容)做得好,从而使这场停课以后还和学生的见面更有针对性。
今天起早将那37份两个星期前就已经交到我手头的作业翻了一遍。果然,很有收获。尽管相比中文14级那两个人数都超过60的大班,这个班的学生我要熟悉很多,但仅仅以往上课当中的提问等交流对他们的了解还是很皮毛。比如,有一位上课大多坐离讲台最近且发言很积极的男生,今天才知其书面作业并不如其课堂表现更让人满意;还有那位做事很负责周到的学习委员,其写字造句也是和平日所观察到的各种行为一样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当然,还有更全面性的收获,首先是发现了两个必须今天予以纠正的问题:一是教案中教学目标的表述有四五位学生竟然还是依所谓的“三维目标”分列;二是有三分之二多的学生书写中还没有做到我一再强调的“首行缩进”。其次是经全部翻阅一过对这些作业也有了一个鉴别,知道就这样一份作业有做得很好的,也有还比较差的,顺便也给打了分数,90分5位,70分及以下6位,其余都是80分左右。
10点钟学生找好教室后我去了班上,在对考试命题的题型及内容范围含含糊糊地做了个划定后,发放了早晨评阅过的作业,并且也正经做了会儿补课的事——将他们手头那本我上课及命题时都没顾上多关顾的教材做了一通评介与点拨。由于有较多学生要报考语文课程教学方向的研究生,所以这本相对权威的书需要给做些提醒。不仅如此,平日上课基本没点过学生名的我今天还点了一次名,主要是顺便将一早评阅作业时觉得需要关注的学生认上一眼。这一切都进行得很流畅,学生很高兴,我也很兴奋。其间教务处一工作人员来找我,敲门后也说“不好意思打断您的激情讲课”。
上午这堂课,在学生那里主要是希望我给他们划定考试的范围或者透露点考试题,但对我而言却是借机给学生好好地补了一次课。已经停课多天了,一学期终于快到头了,大家的日子已经进入期末模式或者假期倒计时状态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之所以还要这样做并且一丝不苟兴味盎然地做了,这除了我“好为人师”爱给学生上课这种近年来养成的品性而外,还缘于前些天毕业生离校之际与一位学生的一次邂逅以及所受到的触动。
那天晚上应邀去参加一个班的谢师宴,其间有一位据说是这班上很优秀并且已经考上本县某单位公务员的男生很激动地给我敬酒,说是“非常感谢”我。这让我很感突然和惊讶。这个班我一年前上过一学期的课,因为是两个班合堂的大课,加之我近年来认人本来就差,所以,这位学生没有任何印象,更想不起当初给他做过什么令他到今天还“非常感谢”的事情。遂询问缘由,他回答说一次课堂上我提问过他并且对他的回答予以了较高的肯定,说正是那一次提问,不仅让他在人前露了面得到了锻炼,而且还给了他自信,使得他在后来的公务员考试面试中表现很好。听他这么一说,我才坦然了,但在欣慰之余也有些汗颜:仅仅因为课堂上把学生叫起来了一次就让学生这么长时间感激不尽,这谢意也得到的未免太容易了些,应该是受之有愧。(www.daowen.com)
这件事或这位学生对我的这种感谢,不能不引发我们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检讨:仅仅因为一次提问就让学生“非常感谢”,这说明我和我的同事们平日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提问实在太少。由此也可以将这个反思更推进一层:学生到了毕业之际还毕恭毕敬地将曾经的任课老师们都一个个地请来聚餐一次郑重道别,去了的老师们都一个个蛮有成就感地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份来自学生的尊重,甚至那把可以讲话或唱歌的麦克风也理所当然地总是被老师们所掌握,但这样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在曾经半年或者一年或者更多的上课时间,我们都给这些学生做过什么?或者除了课堂上我们自己的讲授以外,我们还让学生做过什么?回答是清楚的:除了让学生听讲外,似乎没有让他们再做过什么。长期以来,我们的很多课堂,其基本生态,就是老师将自己的讲义宣讲一遍了事,课堂上不仅没有学生的发言,甚至没有学生的思考;虽然有一屋子的学生,但都只是被动的听众或观众,课堂的一切其实都属于老师,都由老师说了算。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之下,教师给学生所能做的事情,除了讲书还是讲书。所以,虽然有些教师给学生教过一学期、两学期的课,但没有听学生说过一句话,没有见学生写过一个字,甚至连学生的名字都不曾叫过一回(除非考勤点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认为“没有对话就没有教学”。所谓对话,简单地说,就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由此观之,以往那种只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教学,就是典型的缺乏对话品质的教学。只有知识的识记而没有思想、情感的交融,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包括课堂回答也少之又少,所以一次偶尔的提问,便能让学生印象如此深刻并且对他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从而使他长久地心怀感激。
庆幸自己较早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我的教学中,很少站在讲台上一本正经地跟学生讲课,而是放下传统“老师”的架子站在台下距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跟他们聊天,并且尽可能地让他们也参与进来一同行动。比如我在各种课堂上做得最多的播放名师、名家教学录像的做法,当有学生说成“郭老师上课就是放视频”时我特别纠正:只能这样说——“郭老师上课总是跟学生一起看视频”,或者“带着学生一起看视频”。事实也正是这样,那些课上,我从来没有如有些教师那样摁下播放键后便听任学生自行观看,自己去干了别的,而是跟学生一道并且往往比学生更投入地观看到底,结束后也不是自己着急发表评论而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先发表意见。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是学生的“学堂”而不是教师的“讲堂”这样的观念我早就有了,只是因为当教师多年每一个教学话题都往往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要发表,甚至经常“跑野马”占用了较多的时间,所以学生的活动尤其是需要他们自己动口、动手实践练习的活动还不是很充分,包括这个本学期四个上课班中感觉最能与我“对话”、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最好的“创新班”。
所以当这个班要求我对他们的考试做个“辅导”的时候我便愉快地答应了,并且还趁机又上了一次课,将原来没有来得及做的事补着做上,尤其是把一学期唯一一回收缴的作业发还他们并依此与他们取得一次更充分的交流。事实证明,今天这个“多此一举”的课上得很有必要也很有效果。由于刚刚看过了每一位学生的书面作业,对学生获得了新的了解,因而跟他们的对话便更为顺畅,课堂气氛甚是热烈融洽、其乐融融。记得魏书生在一个报告中说,他要求盘锦市的教师下课后不要“教案一夹,扬长而去”,而是要尽可能留在教室里跟学生多些沟通。我这重新返回教室的做法也算得上是没有“扬长而去”——不仅没有“扬长而去”,而且还更好地回到了学生当中。虽然,这门课已经彻底结束了。
教师,是因为学生才存在的一种职业,天生就是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做事的,所以作为教师,决不能做学生的老爷,而只能一门心思为学生做事,能给学生更多地做点事,就给学生更多地做点事,只要学生需要,哪怕是在已经停课正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当然,最好的,还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多做些事。教师只有这样,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更好地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来源:QQ日志 发布时间:2016/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