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指导教育实习,对我来说虽然早已是家常便饭,但今年的这一次还是有点特别,尽管结束返校已经一周多了,却依然时时想起,时时回味。
这一次的特别之处,在于两点:
一是去的是小学。师院的学生,是本科生,除“小学教育”专业的而外,其余一向都是当作中学教师来培养的。所以,师院的教育实习,尤其是统一组织的综合编队实习,联系的学校过去都是中学,大多为初中,也有少数高中。这一次学校安排我带实习,教务处给我的实习生编队名单上,也写的是“五营中学”。但是,在9月20日乘车赴实习地——秦安五营——的路上,当我跟该实习点的负责人电话通报我们即将到达的消息时,才被告知,车要开到“五营学区”,实习生要去实习的学校是该学区属下的小学,而不是镇子上的那所中学。后来才弄清楚,五营中学不属学区管辖,五营学区管辖的只有全乡的各小学。既然学生实习被派到了小学,那么我也就只能跟着去小学。四十多天吃住在小学,指导学生开展小学的教育教学实习,这于我还是第一次。
二是同时管了8所学校。也是这天到了五营学区后才知道,我领来的这32名学生也不是集中在镇子上的中心小学一处实习,而是要分解到包括中心小学在内的镇子附近的8所小学去。按照学区主任的命令,等我们到达五营的时候,这8所小学的校长已经集合在学区院子里等候领人。学区拿到我带来的实习生名单后,当即进行了分配。很快,分配结果出来了。随即,这32名来自4个学院6个专业我连名字都没来得及搞清楚的学生便被这8所小学的校长以及他们带来的人用摩托车驮走了(个别也有用“小面的”运走的)。学生被分散在8所学校实习,意味着我的实习指导也就要在这8所学校进行。同时管两个以上学校的实习,在我的带实习生涯中也有过,但像这次一下子要跑8所学校,还是觉得有些异样。
因为这种比较特别的经历,所以也就有了比较特别的感受。大致说来,这次带实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发现和收获:
一是觉得当小学老师也挺好。因为自己的专业就属于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所以虽然身在高校,但一向认为对小学教育也不是很陌生。不过,像这次这样一个多月完全沉浸于小学里面,对小学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以及较多的直接参与,这还是第一次。在这段时间里面,不只看实习生上课,也看了实习学校一些教师的课;不只看语文课,也看了英语课、数学课;不只观课评教,并且和往年带实习一样也现身说法直接“下水”上课。看课、评课、上课涉及的课,涵盖小学一至六年级三个学段。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坚定了我原来的两个观念:1.小学教育最重要;2.小学学生最可爱。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阶段的教育尤其是课程的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语文课,如果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确实做得很扎实,那么截至目前各种考试最爱出的那类往往让人犯糊涂的辨析字的读音和写法的考题学生就应该不会出差错;如果高年级的每篇课文教师上课都能按照教材要求使学生熟悉课文并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了比较充分的领会,那么学生的情感、精神世界就应该是比较丰富饱满的。据说今天的中学生有“三怕”,其一就是“怕周树人”,但我想如果小学时期有关鲁迅的课文学好了,就绝不会以后还有这种倾向。现在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的《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这几篇课文以及另外一些相关资料,就是学生认识和走近鲁迅的很好的教材。可惜,多年来大量的课堂教学,对于这样的教材都只是依照某些质量不高的教参、学辅资料或所谓的考试要求做简单刻板的讲析,不仅文章的真正价值就连课文的基本内容也被忽视或被大量的琐碎讲析所淹没。这一情况也说明,小学课程内容虽浅,但教学的高度依然无边,因而对教师的业务要求同样很高,小学课同样有教头!至于小学生的可爱,这是一切凡接触过小学生的人的共同感受。这次带实习,我看过一年级的语文课和二年级的数学课,也给二年级上过一节语文课,得出个深切体会:给这样的孩子上课最有趣、最快乐。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即使不进入课堂,每天在校园里看几眼孩子们的嬉闹,也可以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几年前我曾跟我的学生们说,做教师就做中学或者小学的教师,不做大学的教师,学生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他们比你们可爱”。如果说那时我说这话时对话语的内容还有些朦胧,说话的态度也带有几分调侃,那么通过这次在小学带实习,现在再说这话,则意思很清晰,态度也当真了。小学教育重要,小学学生可爱,小学课很有教头,所以,当小学老师挺好。(www.daowen.com)
二是看到了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诸多困难。虽然我出身农村,小学和中学都是在农村上的,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变成城里人后也经常回农村,并且我的大哥就是一名和我这次带实习接触的小学教师境况完全一样的农村小学教师,但是这次在秦安五营的一个多月,还是看到了一些与我以前所了解、所推测的不大一样的情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变化天翻地覆,教育事业也是成绩辉煌,但走进现场则发现,农村的小学教育却依然问题多多,困难重重。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1.校舍破败拥挤。有一所小学,还是距乡镇最近的一所小学,其院落、门墙,比周边任何一户人家的都要陈旧、破烂。一排共5间教师的宿舍兼办公室(全校6名教师),土木结构,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建筑,一副墙倾瓦颓、岌岌可危的架势。4个年级的4间教室虽为砖房,但里面的黑板、讲台、课桌凳却没有一件是新的。院子坑洼不平,穿高跟鞋的脚估计是极难走好的。学校门前出入的巷道,也只容一辆架子车通过。有一所刚刚落成的上海洋商投资修建的学校,本以为很漂亮,却也只是几间极普通的瓦房而已,并且满院泥泞。被认为条件最好的中心小学,也是没有一间学校或者教师的办公室,普通教师的宿舍是三人一间。2.生活设施简陋。这8所小学,没有一所学校有开水房和灶房,学生喝水只能喝生水,教师吃饭只能回家、上街或在几个人的宿舍兼办公室里自做。中心小学,还没有自来水。3.师资紧缺。这些年农村学校学生人数下降,师范院校毕业生又很多,所以各学校应该教师充裕,但就我带实习的8所小学,教师的工作都满满当当的,有些课程还缺乏专业教师。作为中心小学,全校竟然没有一名专业的体育教师。4.生源萎缩。计划生育以及进城务工所造成的农村衰落景象,在农村小学有最明显的反映,这就是学生人数的急遽减少。六年制的小学,好多学生人数已不足百名;三年级以下的班,一间教室通常就十几甚至不到十名学生。按学生规模,有些学校早就该撤并,但因为各种原因,这些学校还得继续维持。
三是对自己的学生有了另一种认识。平时在学校里面,不论是教师、领导还是专门做学生工作的人,因为都把学生当作看管的对象、改造的对象、防备的对象,因而在大家的心目中,对学生大都持否定意见,认为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自己虽然一向认为学生观还比较先进,但通过这次带实习发现,以往对学生的了解也还只是一个局部。这回,领学生去小学、去农村,一个最大的发现,就是知道他们还能吃苦,并且超出我的预想。鲁迅说他“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和“勇毅”并“为之感叹”,是始于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的。我目睹当今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勇于吃苦、能够吃苦也为之敬佩,则是始于这次把32名学生(女生24名)交给乡上学区听任发落那一天。学生实习所去的8所小学,除中心小学在镇子上而外,其余7所都是地道的农村学校。单听那地名——麻沟、马川、蔡河、赵宋、何屲、张塬、雒塬——就知道绝不是繁华热闹之所在。实际条件也确实艰苦、简陋。住宿方面:除一所学校单独安排了实习生的房子而外,其余都是与原学校老师合住,原房主虽然大多晚上回家,但白天来学校也还是要跟这些实习生搅在一屋,应该说很不方便。吃饭方面,除一所学校因临近一所中学可以到中学去上灶而外,其余虽然都各有办法,但应该说都很不容易,都是要吃苦的。有两所学校说是提供了灶具可以自己做饭,但厨具、餐具都极为简单,并且离镇子远,买菜买粮都比较费劲。有一所学校竟然还要吃派饭——每到吃饭时便跟着一名学校原来派好了饭的小学生到其家里去吃。这个方式很新鲜,而且据说学生及其家长都很欢迎,但据我推测这免费的三餐并不是都很好吃。那么多的学生,家境不同,茶饭各异,卫生状况也不完全让人放心,并且又是三名女生。后来我也跟着这几个实习生到一学生家里吃过一顿午饭,感觉学生家长的欢迎程度并不如这学校说的那么好,饭菜也无非还是这里人永远不可更改的臊子面。还有两所学校,实习生只能是吃馍馍,泡方便面,或者用自己带的小电锅煮挂面。我住中心小学,与我在一起的9名实习生的吃住条件也一点不比其他学校好。7名女生分住一个套间,没有床,都是课桌支就的平台,空间虽比开初安排的一间增加了一倍,但因为女生的东西多所以还是显得拥挤杂乱;房子里没有电源插座,所以不仅不能插电褥子,就是手机充电也得到我屋中。两名男生,一名与学校一老师合住,一名就住仅4平米的门房。这儿没有任何伙食的条件,吃饭要么馍馍、方便面,要么就街上那一碗7元的炒面。包括喝水也是自己想办法,只能在我的房里用烧水器插热水瓶里烧。四十天中,仅我手头就烧坏了4只那种每个七八元的电烧水器。条件固然艰苦,但这些刚从城里大学出来的学生们到了所在的学校都还能够适应并且没有怨言,这很出乎我的意料,也很令我感动。说实在的,那天刚到学区被分配后,看着他们三三两两被一个个虽是校长却都状如农民的生人用摩托车驮向不知何方的陌生地方,我都有些不忍。所以,当天晚上,在我的住宿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就分别向他们打电话了解情况,让我欣慰的是,他们都说“好着呢”并叫我“放心”。第三天,学区统一组织参观大地湾遗址并在中心小学举行中秋联欢,第一次又齐集到一起的大家精神状态都很好,这也就让我真的放心了。一个多月下来,等到实习最后结束的时候,每位实习生都与实习学校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很多人都真的不愿意离开这个“初为人师”的地方了,真的都“情留五营”了。虽然艰苦,但因为能吃苦,善体验,能不以苦为苦,所以一个多月当中,尽管好多人还没能实习上与自己的专业相对应的课,但大家都很快乐,都很有收获,并且也都给各自实习的学校师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实习结束返校那天,中心小学召开全校师生大会,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并代表五营学区赠送锦旗一面,锦旗上书:“满园蓓蕾,个个芬芳。”应该说,这正好表明了8所实习学校共同的心声。实习学校给实习生送锦旗,这在师范学院的教育实习史上还不多见。
最后还有一点:这次带实习的特殊体验,也使我明白了另外一个道理,领悟了另外的一种生活情理。因为同时要关顾8个点的实习,这对我而言就必然存在一个如何处理与这8个点实习生及其实习学校的关系的问题。所带学生分作8处,但我只能住在一地,虽然在我的心目中始终是把8所学校的实习生一样看待的,与另外7所学校实习生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并且大多学校也都去过不止一次。但是,由于我是住在中心小学的,所以事实上我与中心小学及在这儿的实习生关系要更密切,对这儿的9名实习生的关照也远远大于别的实习生。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彼此几乎亲密无间,生活上我为他们烧水、充电,他们为我打水、看门,实习上随时与他们交流、沟通,看过他们每一位的课并与该校的领导、教师一起评议。而与其他七所学校,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关系。就我去这些学校的回数而言,距离最近、困难最多的赵宋小学,似乎很多,但算起来也不超过十次,在学校呆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20小时。另外6所,大都只去过两次。至于对教育实习的指导,也只有两所学校各听过一节课并上过一节课,另外5所学校没有进过实习生的课堂一步。10月14日,学区举行了一次教研活动,研讨主题是关于教育公平,我还应邀出席会议并发了言。所以,对于在与中心小学和与其他学校实习生关系处理上的这种不公平,我很是敏感,也经常反思和检讨,并且也对其他几所学校的实习生心怀愧疚。但我又难于改变,因为到那些学校不仅乘车不便费时间,而且即使去了想多待一会儿也不行,因为没法吃饭和休憩,因此每回去了也只能匆匆而回。对这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虽然理直气壮,但总觉心中不爽。真正抛下这种心理阴影,解除这种尴尬,还是一次去一所较为偏远的学校。实习开始已经好长时间,但我还是第一次到这儿来。出乎我意料的是,这儿的两名实习生对我的姗姗来迟不仅没有一点怨言,而且还一再表示感谢。也就在这一瞬间,我突然将我和那些生养了多个子女的老人联系了起来,将我要同时照管的这8所学校的实习生和那些老人的那若干个已经立业成家、分门独过的子女等同了起来。虽然“一个儿女一条心”“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年老了的父母通常只能与其中的一个子女生活在一起。这样久而久之,父母与各个子女之间的关系便必然不完全一致:一直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子女得到父母的关照肯定多于其他子女,这个子女对父母的依赖也多于他的兄弟姐妹;当然,这个子女对父母所做出的乃至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多于其他人。但同时,其他更为独立的子女也不怨恨父母,父母偶尔去这些子女家中走一走也照样受到爱戴。这种多子女老人与多个子女之间的关系长此以往,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发生:长期一块儿生活的子女与父母情感更加密切,而其他则彼此相对疏远。一个老人对自己的多个子女尚且只能如此,我一位被临时委派的领队教师同时面对这么多的实习点,也只能做到这样。何况,正如《红楼梦》中贾母所言,“天下事总难十全”。
(来源:QQ日志 发布时间:2010/1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