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天性仁慈,具有母仪之度,福临看奏折时,有时粗扫几眼便随手扔在一边,董鄂妃见状便会提醒他仔细看,不能大意,可当福临要和她同阅奏章时,她又连忙解释后宫不能干政。每当顺治下朝后,她总是亲自安排饮食,斟酒劝饭,问寒问暖。每当顺治批阅奏章至夜分,她总是兢兢业业地为其展卷研磨,侍奉汤茶。福临每次从翰林院听课返回寝宫后,她都会询问讲课的内容,福临讲给她听的时候,她都非常高兴。更可贵的是,她时常劝说福临,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
董鄂妃不仅热心辅助内务,殚精竭虑,而且各项事务都非常勤勉,无微不至。而笃信佛教的福临,虽知董鄂妃不信佛教,依然每每都会向她分享佛法典故,且交谈甚欢。她与福临之间的感情,并非简单的男欢女爱。
虽后宫佳丽成群,但真正走进福临内心的只有董鄂妃,1657年,董鄂妃产下皇四子,福临异常欣喜,为表爱屋及乌的喜爱之情,他颁诏大告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并有册封太子之意。不幸的是这个孩子百日而殇。福临下令追封夭折的皇四子为和硕荣亲王,就已是超越祖制了,且又亲笔写下《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丧葬规格逾制(修建高规模园寝)。
悯忠寺:顺治帝送太监出家的地方(www.daowen.com)
顺治帝安排心腹太监吴良辅出家的悯忠寺,就是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的法源寺(又称悯忠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是太宗李世民为悼念东征高丽阵亡的将士下令营建的寺院,于万岁通天元年(696)竣工,武则天赐名悯忠寺。在辽代与金代,辽、金两国的帝王经常到此拜祭。
唐景福年间,悯忠寺内又增建了一座高大宏伟的悯忠阁,文献中曾记载说“悯忠高阁,去天一握”。在辽清宁三年(1057)大地震中,悯忠寺遭到严重损坏(遗憾的是,悯忠阁被夷为平地),在雍正十二年(1734)大修后,改名为法源寺(并定为皇家寺院)。此后,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至四十五年(1780)又进行过大修整,且乾隆皇帝亲赠了“法海真源”的牌匾。重修后的寺院位置与唐辽时期相比靠北约100米。法源寺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刹,2001年6月25日,法源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