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7年,福临接触和尚之后,很快就成为佛教信徒。同年深秋,福临在太监的带领下去了海会寺,并在那里见到了临济宗(禅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高僧憨璞性聪和尚(1610—1666),福临与憨璞性聪一见如故,俩人促膝长谈非常默契,福临也因此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意犹未尽的福临回宫后,又多次召见性聪和尚,性聪对福临有问必答,每每谈及教佛教界德高望重的人和事的时候,福临不但听得非常入迷,而且越发对和尚高僧的生活无比向往了。久而久之,顺治帝与佛教高僧的交集越发密切,尤其是一位名叫玉林通琇的大师,与顺治帝甚是投缘,且顺治帝自称是这和尚的弟子,还取了一法号名叫“行痴”。后来,顺治又结识了玉林通琇的弟子茆溪行森,甚至要求茆溪行森为他剃度。茆溪行森见皇帝居然要学释迦牟尼和达摩那样出家为僧,吃惊之余再三劝阻,然而顺治帝依然坚持并执意要剃度出家。执拗不过皇帝的茆溪行森,就把顺治帝的头发给剃了。
皇帝要出家当和尚,这可不是小事!孝庄皇后和朝中大臣得知此事后吓坏了,随即派人找到玉林通琇,玉林通琇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于是连夜奔赴北京,他吩咐弟子们架起柴火,要把茆溪行森烧死。顺治帝见自己出家还会连累无辜,于是就放弃了出家的执念,也因此救了茆溪行森一命。(www.daowen.com)
身为皇帝,放着江山、权威、美人不要,为何非要出家呢?这的确让人费解。如果说,福临是因为受不了多尔衮的压制,抑郁不得志才产生的出家念头,那么这个说法不符合时间规律。因为在1650年的时候多尔衮就已经病死了,多尔衮死后福临不但获得了自由而且提前亲政了,而直到1657年福临才开始频繁地接触佛教,此时正值福临独揽大权、人生惬意的时候,所以可以猜测福临出家和多尔衮压制无关。
觚在商周时期为饮酒的器具,为青铜所制,后来以仿此形状制作的瓷制品逐渐变为一种陈设品。图为清代顺治年间,由景德镇所产的青花五彩花鸟纹觚,造型修长,敞口呈喇叭状,直筒形,高41厘米,上面绘有山石花鸟的图案,制作精美。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