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潘振承乐善好施,遵循儒商之道,1760年被清政府委任为广州十三行商总,他也是连任商总最长的洋商。他的四儿子潘有度是商业天才,当1788年潘振承去世后,潘有度接任同文行,后被政府任命担任广州十三行商总10多年。潘振承一生娶妻纳妾共10人,生有7个儿子,1788年潘振承在广州去世后,遗体被运回故里安葬。民间世界首富伍秉鉴伍秉鉴,出自《大清商埠》的主人公潘振承门下,后来也成为十三行总商。
潘振承乐善好施,遵循儒商之道,1760年被清政府委任为广州十三行商总,他也是连任商总最长的洋商。富裕后的潘振承始终遵守清廷的禁律照章纳税、拒售鸦片,他经常捐助军饷,最多的一次捐白银30万两。与此同时,他不光善于经商,而且重视教育,经常捐资助学,鼓励后人多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他的二儿子潘有为高中进士,当过内阁中书加盐运使司。他的四儿子潘有度是商业天才,当1788年潘振承去世后,潘有度接任同文行,后被政府任命担任广州十三行商总10多年。
潘振承一生娶妻纳妾共10人,生有7个儿子,1788年潘振承在广州去世后,遗体被运回故里安葬。如今,在福建白礁村潘厝社还有金碧辉煌的潘氏祖祠和潘家大院。
伍秉鉴(1769—1843),出自《大清商埠》的主人公潘振承门下,后来也成为十三行总商。(www.daowen.com)
伍秉鉴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1801年,32岁的伍秉鉴有着超前的经营理念,伍家的事业在其经营下开始快速崛起。在广东十三行中,经过努力,伍秉鉴的怡和行后来居上,取代同文行成为广州十三行的领袖。1834年,据伍家自己的估计,他们的财产已有2600万银圆(相当于今天的50亿元人民币)。伍家建在珠江岸边的豪宅据说可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媲美。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伍秉鉴因为接触英国鸦片商曾遭到林则徐多次训斥和惩戒,《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圆的外商债务,而伍秉鉴一人就承担了100万银圆。也就是在这一年,伍秉鉴病逝于广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走进世界历史(1)·清朝兴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