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清军入关后顺治帝继位,再传到康熙皇帝时,大清虽然经过多年征战基本统一了中国,稳定了政权,但也因多年战乱,“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官虽设而无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统治者为了恢复农业,发展经济的同时又缓和民族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北征督运图册》是一副纪实性作品,描绘了1695年冬至1697年秋,康熙帝御驾亲征准噶尔丹之时,西路大军军粮都运官范承烈向前线运输军粮的情景。通过对运粮官兵、民夫、驼马的细致勾画,生动地展示了当时运粮的场景。
1669年,康熙皇帝宣布停止圈地,已圈土地归还农民。两年后,他又下令延长开垦荒地的免交税时间,而且根据垦荒成绩考核官员,在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下,全国的荒地逐渐减少。1711年康熙皇帝又颁布新政,只收田租不加人口税(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外,随着外来农作物的引起和种植方法的改进,国家粮食产量逐增,人口快速增长,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全国人口已达一亿五千万。康熙帝还非常重视黄河和大运河的治理工程,专门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负责治理,并在六次南巡期间,亲赴现场监督河工。因政局稳定和经济复苏,以及工匠匠籍的废除,曾遭受严重破坏的手工业也有了恢复和发展,且以丝织业、绵织业和制糖业尤为突出。(www.daowen.com)
养廉银:避免贪污事情的发生
创建于1723年的养廉银,即清朝特有的官员薪水发放制度。其本意是想借由高薪,在避免贪污的同时,又可培养和鼓励官员廉洁的习性,因此又称为“养廉”。养廉银主要来源于地方火耗或税赋,因此养廉银数额与各地富庶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养廉银通常为薪水的10至100倍。比如,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年薪为155两,而养廉银则达10000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