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曾经是有名的戏窝子,历史上剧团林立,好戏不断。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名扬全国并到中南海演出的《社长的女儿》,到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与香港合拍的豫剧电影《包青天》和《小白鞋说媒》,以及众多豫剧名家如马金凤、李斯忠、吴心平、刘忠河、陈新琴等,均出自商丘。
除在商丘戏曲文化方面占统治地位的豫剧外,柳琴戏、四平调、二夹弦、曲剧、曲子戏、大油梆、落子戏、花鼓戏、越调、评词、琴书、坠子、大鼓、大铙、武老二、京韵大鼓等也在商丘这块土地上流行。
商丘的戏曲史源远流长。早在北宋时期,城南五里的古运河边便出现了戏曲艺人的演出。宋元祐六年(1091 年),此地重建了大型演出场所“照碧堂”,日夜都有戏曲演出。
下面是一些商丘特色剧种的简介:
●东路梆子
清乾隆年间,梆子戏传入商丘。由于受民风民俗、语言及乡土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河南东路梆子”——豫剧豫东调。豫剧豫东调曲调高亢、激越,女声唱腔明快、花俏,男声唱腔粗犷、大气、豪放,集中体现了商丘人坦荡、直率的性格。
●四平调
四平调是在商丘诞生、商丘所独有也只有在商丘才能听到的地方戏,是商丘文化和传统戏曲结合的商丘“特产”。四平调根据花鼓男女艺人多用本嗓演唱、曲调四平八稳的特点及花鼓中原有的“平板调式”,借四平八稳之意,依“平调”之称,各取一字定名为“四平调”,其代表剧目有《小包公》《陈三两爬堂》等。
●河南越调
越调,又名“四股弦”,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其历史悠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鼎盛之时,陕南、鄂北、皖东曾有越调班社存在。越调的演出区域遍及中原、淮河中上游沿岸,亦曾远涉东南沿海、新疆等地,在全国有着一定的影响。
●柳琴戏
柳琴戏的形成时间约在清道光至咸丰年间。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也叫“拉魂腔”。拉魂腔流布于鲁南、皖北、苏北相接壤的广大地区以后,遂分为五路,其中流行于江苏徐州和山东临沂的中、北两路,于1953年依据所用伴奏乐器柳叶琴(弹拨乐器)定名为柳琴戏。
柳琴戏最初是由单人或双人清唱的曲艺形式,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一种由一人赶扮几个剧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后来又发展出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的戏班,先后进入临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www.daowen.com)
柳琴戏的经典剧目有《莲花庵》《王二姐思夫》《大上寿》等。
●二夹弦
二夹弦也叫“大五音”,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一种四根弦的胡琴(俗称四胡),其拉弓的马尾分夹在每两根弦上,由此得名“二夹弦”。
二夹弦流行于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和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区,是在鲁西南一带“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伴奏乐器以四胡和柳叶琴为主。唱法上除老生外,小生、旦、净、丑均以真声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二夹弦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商丘,二夹弦主要活跃于柘城、睢县、民权、宁陵、虞城、夏邑一带,不少地方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在民权,二夹弦有管弦伴奏,类花鼓。而在睢县,二夹弦近似梆子,有北词、单北词、双北词等曲。
二夹弦的经典曲目有《梁祝下山》《小姑贤》等。
●目连戏
商丘目连戏取材于《佛说盂兰盆经》,具体描述了释迦牟尼佛向目连开示如何救母之法。
唐代,睢阳城南开元寺为河南节度使田神功举行八关斋会,规模宏大,因田神功至孝,故而目连救母的故事亦在法会中。此后目连故事渐与佛教歌舞相结合而成戏曲,冠于当时。
商丘目连戏向来无成文剧本,1988 年戏曲普查时,《戏曲志》编辑部录有老艺人口述本《会仙济贫》《五鬼拉刘氏》《殃煞回门》《拉刘甲》《目连僧出家》《观音点化》《大佛山》等单折,曲艺本有《目连三世救母》一本。把这些单折加以编排,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完整的目连救母故事。
商丘目连戏的音乐主调是梆子腔,又杂以太平年、花鼓、拉魂腔等多种民间曲调,表演掺杂有多种杂技,如耍叉、吐火等,唱词通俗易懂,多用方言、俚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