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美关系史:1911-1949期间的贸易关系立法

中美关系史:1911-1949期间的贸易关系立法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美关于中国入世的协议达成后,并不能自动兑现。但根据美国的《1974年贸易法案》规定,中国作为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不能自动取得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待遇。美国国内还有相当大的反对对华PNTR立法的势力。如果国会拒绝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待遇,那么我们的亚洲和欧洲竞争者就会收获这些好处,而美国的农场主和商人被远远地抛在后头。

中美关系史:1911-1949期间的贸易关系立法

中美关于中国入世的协议达成后,并不能自动兑现。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所有成员国都享受多边的最惠国待遇。但根据美国的《1974年贸易法案》(通称《杰克逊—瓦尼克法案》)规定,中国作为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不能自动取得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PNTR)待遇。要使中国享受这种待遇,必须由国会专门立法。于是,让国会通过这一立法,就成为克林顿政府任期最后一年最主要的内政也是外交方面的任务。

美国国内还有相当大的反对对华PNTR立法的势力。如同1997年对华政策大辩论一样,民主党的极端自由派和共和党的极端保守派再次结成联盟,反对这项立法。克林顿政府一方面坚信立法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一方面也清楚,要达到这一目的,在国会还有一场鏖战,因此在中美协议达成后立即开始了全面的声势浩大的宣传和动员工作。

2000年1月10日,克林顿在白宫宣布,为解决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待遇问题组成了专门班子,由白宫办公厅主任波德斯塔负责全面工作,由商务部长戴利和白宫办公厅副主任里凯蒂领导对国会的游说工作,并在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了“作战室”(War Room)。(79)19日,克林顿在白宫召开顾问会议,讨论如何促使国会批准对华PNTR。会后,戴利表示,整个内阁以及整个行政部门都将致力于游说国会,包括跟议员谈话,跟利益集团对话,联合商界农业界的力量对国会进行游说,以获得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干净的表决”。当时形势的一个特点是,民主党的支持集团劳工组织和人权组织都反对这一立法,因此要取得本党议员的支持反而变得十分困难。克林顿政府决心尽可能取得国会中共和党人的支持,并将此作为工作的重点。(80)24日,克林顿在《新民主党人》杂志上撰文表示,把寻求国会支持对华PNTR作为新一年中的首要任务,他从巨大的经济利益、加快中国民主进程、增强美国国家安全等方面阐述对华PNTR的好处。同日,克林顿致函参众两院领袖,向他们解释与中国达成的协议,寻求得到国会的支持。他说:

美国必须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待遇,否则就会失去我们谈判达成的协议带给我们的所有好处……如果国会拒绝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待遇,那么我们的亚洲和欧洲竞争者就会收获这些好处,而美国的农场主和商人被远远地抛在后头。(81)

1月27日在《国情咨文》中,29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克林顿都一再敦促国会尽快给予中国PNTR,并称,不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82)克林顿总统真可以说是不放过任何机会来进行宣传了。

除了总统本人,克林顿政府确实是全体总动员,准备打“一场艰难的战斗”。经济事务官员,如商务部长戴利、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农业部长格利克曼等自不必说,甚至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国防部长科恩等也都参与进来,分别在各种不同场合发表演讲,从各个不同角度阐释对华PNTR立法的必要性。

2月4日,巴尔舍夫斯基在全国州议员代表会议上力陈对华PNTR的好处,寻求州议员的支持。16日,她又在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听证会上作证。她向议员们具体解释了与中国的协议的内容,强调这项立法“至关重要”,中国所享受的待遇与美国以往每年给予中国的待遇“实际上没有什么变化”,但美国却由此获得种种巨大经济利益,否则,亚洲、拉美、加拿大、欧洲的竞争对手将从中国巨大的市场中得到好处,而美国农场主和商业界将被甩在后面。(83)

向有关各界具体解释中美协议的内容,动员有关产业界的支持来向国会议员施加压力,是白宫使用的一种战略。2月10日,白宫发布新闻:中国将在进口美国农产品方面作出巨大让步。根据双边协议,中国将降低农产品关税,到2004年1月,对美国的主要农产品征收的关税将从平均31%降到14%,对家禽油菜籽猪肉牛肉奶酪等的关税甚至还要低些。美国农场主将从中得到巨大利益是显而易见的。(84)15日,农业部长格利克曼在华盛顿商业俱乐部的演讲中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使美国农业出口在2005年前每年增加20亿美元,这对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农场主和正在挣扎的农业经济来说是十分令人振奋的消息。(85)24日和28日,格利克曼在弗吉尼亚“2000年农业前景论坛”和全国农业协会第98次全国大会上,都一再强调了与中国缔结的协议对美国农业的利益和重要性。

为争取美国农业界和那些犹豫不决的议员的支持,以蒙大拿州民主党参议员鲍卡斯和堪萨斯共和党参议员罗伯茨为首的53名参议员联名致函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呼吁中国为PNTR的通过作出努力,立即实施去年4月份中美双方签署的双边《农业合作协议》,使得美国的小麦、肉类和柑橘尽快出口到中国,向那些在双边关系中仍在观望的人们证明协议的效益。(86)

除了一般性的号召以外,克林顿政府的成员开始与参众两院议员进行一一对话,了解每个议员的态度和立场,争取支持者的帮助,试图说服那些比较动摇的议员。克林顿本人找一百多个两党议员谈过话。这种工作从两国的协议刚刚通过就开始了。比如1999年12月8日,白宫办公厅主任波德斯塔就邀请了数名议员到白宫,与他们进行座谈。克林顿的内阁成员都参加了这项工作。

国会议员中反对对华PNTR立法的,实际上不是反对与中国达成的协议,而是出于对中国的其他问题的不满,如人权状况、贸易赤字、劳工权利、核扩散、环境问题、台湾问题。他们希望保留一个对中国施加压力的杠杆,一旦通过了对华PNTR,这个杠杆就失去了,他们作为国会议员也就难以对政府的对华政策发挥影响。如佩洛西等就是这样。他们把许多毫不相关的问题都提了出来,认为美国不能为了经济利益,就牺牲了价值观,就不顾国家安全。(87)针对这种情况,克林顿政府强调,给予中国PNTR,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国家安全问题。2月16日,克林顿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来说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重大的国家安全问题”,理由是:第一,它有助于减少与中国的贸易赤字,而现在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赤字国;第二,使中国参加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将能促使中国在别的国际组织中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从而减少武器和技术扩散的危险;第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比过去20年中的经济开放的各种措施加在一起更能促使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和接触。他告诫国会,如不批准中国入世协议,“美国将后悔20年”,而批准该协议则是“光荣而聪明的选择”。(88)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也利用各种场合强调对华PNTR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性。2月8日,他在商业圆桌会议上表示,“这一协议对于我们的国家安全如同经济安全一样至关重要,如果不是更加重要的话”,日本和俄罗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国的衰弱如同他们的强大一样可以构成巨大的挑战”,要鼓励中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推动美国整体国家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深化中国的市场改革,它将促使中国成为更加开放的社会,它将更加焕发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而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想象,人们在经济上是富有创新精神的,而在政治上是受到抑制的”。(89)他还在美国发行量最大的《今日美国报》上撰文,呼吁国会和各界支持该项立法。

克林顿亲自向企业家和公司雇员发表演说,表示中美世贸协议不仅有利于美国对华出口,还有利于促进亚洲和平和稳定,有利于促使中国就是否走政治改革道路的问题作出决定。在2月24日对美国企业家理事会发表演讲时,他说:

我相信,这一协议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利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把中国带入世界贸易组织,那么,我们的每一种担心都会变得更大,问题将会变得更糟。因此我相信,这一协议不仅有助于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且会促使中国在其他方面发生积极的变化。

他强调说:“这样的机会一代人才能出现一次,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将会后悔一个时代。”(90)

3月8日,克林顿正式向国会提交对华PNTR的议案。当天,克林顿发表外交政策演讲,敦促国会尽快表决通过该议案,因为“国会将要表决的不是中国是否加入世贸组织。国会只能决定美国是否愿意分享中国入世带来的经济收益”。而且,“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符合我们的经济利益,这无疑符合我们更大的国家利益。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总统访华和卡特总统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能够影响中国发生积极变化的最具重大意义的机会”。(91)

根据美国法律,议案将在众议院首先进行表决,待众议院通过后再提交参议院。克林顿政府充分估计到对华PNTR可能遇到的困难,在提交议案后,内阁全体出动,在国会听证会作证,奔赴全国各地发表演说,不断强调对华PNTR所带来的经济好处,并且一再指出这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对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据白宫发言人洛克哈特说,克林顿在这一议案上投入的时间、资源和精力几乎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立法斗争。(92)4月25日,格利克曼率领4名众议员和1名州长组成的代表团访华,让他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中国以及美国在华利益的影响。奥尔布赖特国务卿还深入反对派的核心部门,向联合航空公司货运处的工会工人说明对华PNTR的重要性。国防部长科恩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多次撰文阐述与中国为敌的严重后果。针对一部分议员对人权、劳工、台湾问题的关注,4月6日奥尔布赖特和巴尔舍夫斯基表示,如果国会拒绝给予中国PNTR,除了经济损失外,还意味着向中国发出危险的信号,不利于美国就人权和劳工等问题同中国的对话,并增加大陆对台湾的敌意。(93)5月2日,克林顿和伯杰分别在华盛顿和纽约发表讲话,警告拒绝对华PNTR的负面作用。克林顿说,拒绝对华PNTR将是“非常不明智而且危险的举动”。(94)伯杰说:“拒绝PNTR会产生一连串的负面作用,破坏亚洲的稳定,降低台湾海峡两岸对话的可能性,美中之间发展更具建设性关系的愿望也会随之破灭。拒绝PNTR将是对我们30多年来鼓励中国发生积极变化的最美好的愿望的最沉重的打击。”(95)

为保证PNTR的顺利通过,中国方面亦采取与美国政府积极合作的态度。外交部发言人在3月9日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国与国之间给予最惠国待遇是正常的事,中国赞赏美国政府和工商界为推动解决此一问题所作的努力,并将在可能的情况下予以配合。中国坚持认为,所通过的PNTR必须是“干净、利落”,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彻底解决,不仅会极大地损害美国在华企业的利益,还会影响两国贸易的发展。14日,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发表中国决心加入世贸组织的谈话,并认为,中国加入的决心不以美国国会态度为转移。(96)

由于对华PNTR事关重大,美国政治势力进行了重新组合。反对势力来自两党,拥护者也暂时抛弃党派成见,联起手来。一向同克林顿作对的共和党领导层和议员,在这个关乎美国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关乎自身选票的问题上,罕见地与克林顿政府站在了一起。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乔治·沃克·布什抛开党派偏见,呼吁国会所有成员,无论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联手合作,使中国成为美国的一个正常的贸易伙伴。众议院议长哈斯特尔德坚决站在政府一边,支持该项立法。他在4月5日宣布无论是否获得足够的票数都要在5月22日这一周进行表决,并表示,要通过议案,需要克林顿所领导的民主党议员的支持,敦促众院民主党领袖格普哈特表明立场。(97)

这对克林顿政府来说是个好消息,只有尽早在众院进行投票表决,才可能争取时间在国会夏季休会之前获得议案的通过,因为到下半年,两党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到大选上。然而,克林顿自己的民主党内部却严重分裂,代表劳联—产联等工会组织的、代表人权利益集团的各种势力互相结合,企图在议案中附带各种各样与贸易无关的条件,甚至挫败对华PNTR议案。4月19日,格普哈特在圣·路易斯韦伯斯特大学演讲,公开宣布坚决反对今年给予中国PNTR地位,因为他相信“人权、劳工权力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成为美国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维持每年一度的贸易审议仍然是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促其改革人权政策的最佳方式”。(98)另外一部分民主党议员仍然在自由贸易和工会组织之间徘徊不定,左右为难。纽约州民主党议员塞拉诺4月5日在拨款小组委员会表示,他不记得任何其他时候要面对如此大的投票压力。(99)

对华PNTR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对国会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游说战。反对者主要是两类组织:工会组织和人权利益集团。号称有1300万成员的以美国劳联—产联为首的联盟对国会发起了全面而强大的攻势,反对对华PNTR。4月12日,1.5万人聚集在国会山,他们扬言,如果法案获得通过,他们将进行报复。他们挨家挨户地到议员办公室进行游说,警告说,这项协议将造成美国失去80多万个就业机会。

对华PNTR的主要支持者美国大企业组织了强大的游说团,并为此投入巨额资金。以美国商会和商业圆桌会议为首的联盟为这场运动拨款1200多万美元,这是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来最大的一笔游说资金。商业团体的电子邮件和传真雪片般飞往国会。企业界领导人还承诺对支持该法案的民主党议员给予支持。在企业界的努力下,格普哈特私下向他们保证,他不会命令民主党人反对这项法案。

随着表决日期的逐渐临近,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较量愈加激烈。4月25日,白宫在记者招待会上散发了由149位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包括13名诺贝尔奖得主、10余名历届政府总统经济顾问——联名发表的《致美国人民的公开信》,强烈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信中列举了中国入世可以给美国民众和社会带来的种种好处,指出:“中国入世可以促使中国的经济以这样的方式增长,从而将使中国的贸易伙伴,包括美国获得直接的利益。这将使中国境外的企业获得对世界上最大、最具活力的市场的更多的准入,改善全球的资源配置。”(100)克林顿还把前任总统和政府官员动员起来支持对华PNTR。5月8日,前总统福特、卡特、布什联名致函国会,敦促通过对华PNTR立法。10日,克林顿邀请福特、卡特以及众多前政府官员,包括前国务卿黑格、克里斯托弗,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施莱辛格,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莱克、斯考克罗夫特等,以及国会议员到白宫,在东大厅召开了支持对华PNTR立法的“群英会”。基辛格在会上说,拒绝美中达成的协议就等于赞同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敌对关系,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支持这样的选择。5月18日,克林顿又把在美国德高望重的“经济沙皇”、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请到白宫,在玫瑰园发表演说。格林斯潘强调,“PNTR的表决结果将对自由世界的贸易体系和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具有深远意义”。(101)

越临近表决,众议院内部的争论也变得越激烈。众院民主党督导邦尼尔、众议员佩洛西以人权为由持反对态度。内华达州共和党人吉本斯把中国看作美国的敌人,称PNTR是“十分不明智而且危险的贸易政策”。俄亥俄州民主党人布朗以人权、核扩散、劳工等问题为理由强烈反对PNTR。弗吉尼亚州共和党人沃尔夫,新泽西州共和党人克里斯托弗·史密斯,加利福尼亚州共和党人罗尔巴克尔,伊利诺伊州民主党人费尔普斯等纷纷表示要投反对票。众院多数党领袖阿尔米则敦促议员们支持PNTR,加利福尼亚州共和党人坎宁安同样表示支持。4日,3名议员包括密歇根州共和党人克诺伦贝格,佐治亚州共和党人林德和华盛顿州民主党人亚当·史密斯呼吁同僚们支持PNTR。(102)10日,一直支持PNTR的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阿切尔宣布,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6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开放中国市场有助于改善人权和环境状况,75%相信开放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会导致美国就业机会增加。(103)

为了争取反对中国入世和持观望态度的议员改变立场,使国会比较顺利通过议案,白宫在5月3日出台了一项贸易监督方案,准备成立由专家组成的“快速反应”小组审查中国的行为,并在商务部设立负责中国事务的助理部长帮办新职位,详细审查中国执行贸易承诺的情况。戴利在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听证会作证表示,商务部将立即执行“积极的”5点计划,确保中国履行其对世贸组织的义务。计划包括:(1)成立快速反应小组,逐步增加小组人数,希望最终在中国常驻负责审查的专家;(2)快速反应小组调查市场准入和商务问题,以避免官僚程序可能出现的拖延,把问题解决在出现贸易争端之前;(3)监视中国对美进口是否有急速、大幅度增长的情况,确保中国按协议开放市场;(4)与中国分享美国执行世贸组织法规的实际经验,帮助中国调整国内法律,使之与世贸组织规则保持一致;(5)政府开设国内培训班,帮助美国企业了解美国的合法权利以及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应尽的义务。(104)

出于同样目的,克林顿政府还向国会作出了妥协,支持莱文等众议员提出的旨在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进行监督的议案。资深的密歇根州民主党众议员莱文是支持该项立法的,但他同时主张成立一个专门小组,由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组成,“以保持对中国的压力,促使中国在一系列领域改善其记录,如人权,实行劳动标准,发展法制社会”,并观察中国是否执行了它所作出的承诺。(105)这一建议在国会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5月9日,内布拉斯加州资深共和党众议员毕赖特和莱文正式提出法案,作为两党一致的努力。该法案建议,“国会—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由23人组成,其中5人由总统任命,参众两院各有9人参加。5月19日,毕赖特和莱文正式提出长达61页题为“2000年美中关系法案”的平行议案。后来,在众议院表决前一天,5月23日,莱文等在众院规则委员会会议上,要求把议案纳入PNTR议案,成为其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修正案出现。

5月23日众议院开始关于对华PNTR议案的辩论。这一天,克林顿总统又给众议院写了一封长信。他说:

如果国会拒绝给予中国PNTR……那么中国人民将把这一表决看作是走向对抗的表决。这将削弱那些力求变革的人,而加强那些以一切代价反对变革的人。这将使我们消除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能力化为乌有。这将使我们在亚洲的盟友感到惊讶,它们都敦促我们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正常化。这将使世界质疑我们的领导。

这正是国会面临的抉择。我们可以尝试着推动中国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自己得到利益;也可以把它推向错误的方向,而自己付出代价。如果我们要为我们的人民争得繁荣,如果我们要坚持自由,如果我们要为我们的国家和世界争得和平和安全,那么,我相信选择是清楚的:我们必须向中国提供永久正常贸易待遇。(106)

24日,众议院以237票对197票通过给予中国PNTR的法案。克林顿随后在白宫发表讲话说:“今天众议院的表决为美国的持续繁荣、中国的改革和世界的安全与和平采取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步骤。”美国将继续“捍卫我们的利益,但是,在中国发展的这个阶段,我们张开手臂的积极影响要大于握紧拳头的影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发表声明,赞扬众议院的决定,表示该议案将为“今后多年建设性的双边关系打下基础”。(107)

中国方面也随即作出反应。5月25日,中国外经贸部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一方面对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对华PNTR法案表示欢迎,认为议案的通过是明智的,另一方面指出:法案同时包含了借口人权等问题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的条款,这是中国政府所坚决反对和不能接受的,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不满,并保留进一步作出反应的权利。(108)

众议院通过议案后,克林顿政府一再催促参议院尽快对议案进行表决。6月1日,巴尔舍夫斯基在华盛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表示,议案的表决拖得时间越长,失去已经取得的成绩的风险就越大,希望参议院能在6月12日开始讨论,最好在本周进行表决。(109)

但参议院却一再拖延PNTR议案的表决。5月25日,汤普森(田纳西州共和党人)和托里切利(新泽西州民主党人)等向参议院提出第2645号法案,题为“防止中国扩散武器法案”。该法案规定,美国总统每年要向国会提交报告,汇报中国防扩散情况。6月6日,该法案被列入参议院立法日程。当天,10名民主党参议员写信给多数党领袖洛特和少数党领袖达施勒,敦促在7月4日(美国国庆)休会前通过PNTR。然而,洛特却在6月30日提出,要在7月10日开始关于《防止中国扩散武器法案》的讨论,并且提出在讨论PNTR议案之前还要讨论其他几项更为重要的拨款法案,显然是横生枝节,故意拖延。这主要出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原因。既然本届政府把对华PNTR作为任期最后一年的一项重要立法,作为外交方面的一个重大举措,共和党控制的国会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为民主党制造困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克林顿政府的“克星”赫尔姆斯(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人)公然扬言:“我将使他们享受就一系列修正案进行表决的乐趣。”赫尔姆斯在7月19日外交关系委员会听证会上抨击中国人权和劳工状况,批评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不是有原则的外交政策。他竟然宣称:“道德标准仍然是美国特色、美国外交政策利益和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以“捍卫人权”为己任的民主党参议员也从中作梗。威尔斯通(明尼苏达州民主党人)甚至扬言美国应重新谈判对华PNTR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理由是目前的PNTR议案没有包括人权、宗教自由、劳工权利和环境保护等条件。(110)

7月10日国会复会后参议院并未讨论PNTR议案。这一拖延激怒了工商界。他们毫不掩饰地警告负责共和党筹款事宜的参议员麦康奈尔,如果不安排表决,他们将推迟提供竞选捐款。在日益增大的压力下,洛特改变了态度。7月26日,洛特向参议院提出动议,对PNTR采取“结束辩论动议”的办法,根据参议院规则第22款,只要得到3/5议员的同意,该议案可以“结束辩论”进行表决,即在9月份国会复会后优先表决该议案,并将额外辩论的时间限制在30小时以内,从而减少无休止的冗长辩论和无限制增加修正案所导致的困难。(111)同日,参议院以86票对12票通过这一动议,票数超过了所需的3/5。7月31日开始,国会进入夏季休会期。

在此期间,中美双方安排了富有意义的访问和交流活动。美国国防部长科恩7月11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这是自上年5月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后两军关系中断以来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对中国的首次访问。14日,科恩在访问上海证券交易所时发表题为“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待遇对美国安全十分必要”的讲话,指出,“事实是中美人民已互相依存,共同享受两国关系带来的和平和繁荣”,我们的共同繁荣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自由贸易的力量,“商业使得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而共同的利益是和平的根本因素”。他还说:

在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变得密不可分的当今社会,给予中国PNTR无论对[美国]经济安全还是国家安全都十分必要。我们确信,如果中国在国际体系中拥有更多的利益,就会倾向于与美国合作来解决更广泛的问题。(112)

9月4日,江泽民主席应邀赴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8日上午,江主席与克林顿总统举行正式会晤。江泽民指出,中美关系尽管几经风雨,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事实说明,中美两国保持并发展健康、稳定的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要站得高、看得远,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局,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妥善处理双方的分歧,特别是处理好台湾问题,使中美关系在新的世纪里健康、稳定、持续地向前发展。克林顿表示,他担任总统的8年里,中美两国进行了良好的合作。两国领导人亲自推动了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两国拓展了各种沟通渠道,并努力争取人民对发展两国关系的支持。美方真诚希望两国实现真正的合作,希望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以建设性的方式参与国际事务,也希望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成功。双方还重申了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113)

中国政府决定值新千年之际,加大与国外的文化艺术交流,让世界更多更好地认识中国。从8月24日到9月1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文化部联合主办了“走近中国——2000年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这是近年来中国在国外举行的最大型的国际文化活动,受到中美两国政府和联合国的高度重视。江泽民主席、克林顿总统和安南秘书长分别给活动发了贺词。江泽民在贺词中说,中美两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次“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为美国人民打开了一个窗口,从中他们可以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从未中断的灿烂文化,了解当代中国人民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新的文化创造。希望这次活动能够对促进中美两国乃至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挥积极的作用。克林顿在贺词中说,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每一个社会最丰富的表达方式之一。艺术赋予我们超越地域、语言、文化障碍的力量,并使我们意识到我们共有的远见和价值。他祝愿“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能够成为“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的桥梁”,进一步促进美中关系更深入、更广泛的发展。(114)这项活动包括三大内容:大型展览、文艺演出、主题演讲。活动在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圣路易斯、洛杉矶、旧金山等9个大城市举行,历时25天,约10万人次观看了展览或文艺演出,或听取了演讲。

8月24日,中国中央民族乐团首次在联合国总部会议大厅演出,揭开了“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的序幕。乐团在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等7个城市演出10场,场场轰动,吸引观众2万人。尤其在德梅因、圣路易斯、印第安纳波利斯等美国内地城市,非华裔美国人占观众的八至九成。9月8日,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举行演出。正在这里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江泽民主席邀请美国著名企业界人士一起观看了演出。

“走近中国”大型展览是这一活动的又一重头戏。展览向美国观众展示中国旅游风光、工艺珍品和服装服饰,介绍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化。9月5日,展览在纽约著名的贾维茨展览中心隆重开幕。美国副国务卿利伯曼、纽约州州长帕塔基、前美国驻华大使尚慕杰及美国商界、政界和友好人士3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钱其琛副总理和利伯曼副国务卿为展览剪彩,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致辞中说,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是两国关系的基石,“走近中国”展览就是为铺筑这样的基石而努力。展览是中国人民送给美国人民的一份珍贵礼物,特别是给那些没有去过中国的美国人一个走近中国的机会。利伯曼代表美国政府致辞。他说:这次活动将使美国人民能通过亲身体会了解中国文化,开阔眼界,并将提供机会,使双方消除隔阂,建立长期的接触关系,增进相互了解。纽约州州长帕塔基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展览会在纽约展出10天,吸引了5万多名观众。8000平方米的展厅时常爆满。有的观众为了一饱眼福甚至等上4个小时。

赵启正在华盛顿、洛杉矶和旧金山等地还作了题为“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的演讲,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和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玮则在纽约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抉择与承诺”和“蓬勃发展的中国旅游业”为主题分别发表了演讲。中国政府官员以一种不回避矛盾的开放姿态,谈笑风生,坦率、幽默地回答问题,他们在美国的讲台上所传达的不仅仅是书面演讲的内容本身,而是现身说法地重新树立中国人的形象,纠正一些美国人对中国的偏见。

9月17日,深圳锦绣中华民族舞蹈团在洛杉矶帕萨迪歌剧院的演出,为“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该舞蹈团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圣何塞和洛杉矶表演了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

与此同时,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于9月7日至28日在美国进行演出。在出行前夕,江泽民主席题写了贺词。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分别为艺术团的演出题词、致欢迎词。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华盛顿、纽约、旧金山、盐湖城等地演出了10场大型音乐舞蹈节目“我的梦”,受到各界人士的一致称赞和高度评价。(115)

美国国会夏休以后,9月4日,参议院重开对华PNTR议案的讨论。虽然时间限定在30个小时,但辩论却是非常激烈的。虽然支持的议员占了绝对多数,但持反对意见的参议员能量也着实不小。赫尔姆斯、汤普森、威尔斯通、伯德(弗吉尼亚州民主党人)等一再把与中美经贸无关的许多问题扯在一起,举出一些莫须有的事情,发表冗长的演讲,耸人听闻地强调中国的“威胁”。9月5日,赫尔姆斯在参院发表讲话说,美国是在拿68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支持中国对美国构成的“威胁”,因此,美国不能实行“不惜代价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不能为了商业利益牺牲了美国的安全利益和在中国促进民主的需要,对华PNTR议案是一个“在我28年的参议员生涯中在参议院辩论过的最愚蠢的法案”。(116)9月7日,威尔斯通发表长篇讲话,把中美达成的中国入世协议称作是那些跨国公司“一厢情愿的单子”,“那里没有一个字是关于人权的,丝毫没有关于宗教信仰自由、关于劳动者的权利、关于环境的内容”,美国公司并非为了开放中国的市场而支持PNTR,他们是想把生产设备转移到中国,利用那里廉价的缺少权利和保护的劳动力。他说,“美国1992年至1999年的贸易赤字导致美国流失68.3万个工作岗位”,给予中国PNTR会导致更多的工作机会流失,因此,中美协议“不是一项双赢的协议,而是双输的协议”。威尔斯通表示,他将提出关于宗教自由、人权、劳改产品、工人组织等一系列修正案。(117)11日,肯塔基州共和党人邦宁竟然表示应该使用冷战时期对待苏联的“大棒政策”来对待现在的中国,他说:“在冷战时期,里根总统曾说,对于苏联只有通过实力才能寻求和平。这种政策在当时行得通,它在现在也应该是我们面对中国的政策。”他认为,贸易“以前作为胡萝卜没有起作用,如果我们拿走每年一度的审议和可能实施的制裁这根棒子,贸易在将来肯定不会起作用”。(118)

赞成对华PNTR的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威廉·罗思(特拉华州共和党人)、鲍卡斯、格拉斯利(衣阿华州共和党人)、格拉姆斯(明尼苏达州共和党人)等一再列举大量事实,阐述这项立法的理由。威廉·罗思9月5日在参议院表示要坚决支持对华PNTR,反对任何附加修正案。他说,不给予中国PNTR将使美国不能得到3任总统经过13年艰辛谈判与中国达成的协议所能带给美国的全部利益,而把这些利益拱手让给欧洲和日本,从而使美国商界、农界和工人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他本人支持对华PNTR的最重要的理由是特拉华州的选民将从中国巨大的市场中大大受益。而且,以贸易制裁对中国施压的政策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给予中国PNTR将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中国建立市场经济,有助于使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从美国战略利益、国家利益、经贸利益任何一方面来说,都应该给予中国PNTR。(119)11日,他再次在参议院表示,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使美国资本投向更有效益的领域,使美国工业更有竞争力,并有利于美国保持低通胀、低利率,有利于美国股市的繁荣,有利于使美国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120)9月6日,鲍卡斯议员在参议院辩论中警告说,否决对中国的PNTR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中国会认为美国的决策是要孤立中国,妨碍中国的发展和进步,阻止中国上升为大国。美国不要期望中国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中国国内反对改革的力量仍将存在。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增强改革派的力量。(121)格拉斯利表示,中国是玉米和玉米产品的第二大消费市场,而艾奥华州则是全美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为艾奥华州带来巨大的出口机会;中国市场对美国的进一步开放将为美国创造成千上万新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关于人权和自由,他认为,永远不能指望把中国变成一个立宪民主制的典范,但经济和政治从来就是分不开的,可以通过使中国遵循世贸组织的规则为其经济和政治结构带来根本性变革。(122)格拉姆斯6日在参议院表示,议案早在6月初就应该通过,他对表决的拖延深表遗憾,希望不附加任何修正案,加快表决进程。针对汤普森等人提出的《防止中国扩散武器法案》,他尖锐指出,这项法案的效果将会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减少扩散的目的,反而会导致两个国家之间产生敌意。他警告说:“如果敌视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永久组成部分,那么美国将失去所有亚洲的盟友,民族主义将在这整个地区普遍高涨……多数亚洲国家将责备美国毫无必要地发起与中国的冷战。”(123)

根据规定,如果参议院通过的议案与众议院早先通过的不同,那么参众两院就要组成一个会商委员会,拟订出一项统一的议案,然后再交由参众两院分别批准。由于本届国会将于10月6日休会准备11月竞选,所剩时间极其有限。因此参议院对众议院已经通过的议案的任何修正都将在实际上葬送PNTR议案。反对该议案的参议员提出了种种修正案,有攻击中国计划生育、宗教信仰等所谓人权问题的,有关于中国对国有企业的补贴问题的,有针对中美贸易某一具体问题的,而在参议院辩论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是汤普森和托里切利提出的关于武器扩散问题的议案。

9月7日,参议院否决了3项议案:67票对30票否决了威尔斯通提出的关于宗教自由的修正案,64票对32票否决了伯德提出的“鼓励使用美国创造的清洁能源技术”的议案,81票对13票否决了南卡罗来纳州民主党人霍林斯提出的把“永久”字样从议案中去掉的提议。另外,议员们又提出了13项议案,议案内容包括中国协助调查美国战俘和战争中的失踪者、中国的计划生育以及如果中国不遵守贸易协议总统要在5年后停止对华PNTR,如此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9月11日,汤普森提出将经过修改的《防止中国扩散武器法案》作为对华PNTR的修正案。该修正案要求总统对那些参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国家以及那些参与扩散的公司实施制裁。而当时中央情报局认定的国家是中国、俄罗斯和朝鲜。这个单子上的国家将随时予以增减。(124)12日,赫尔姆斯号召参议员们支持这个修正案,他诬称,中国向伊朗、利比亚、朝鲜、巴基斯坦等国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5)鲍卡斯立即对该议案表示反对,他指出,美国已经拥有针对导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这些武器部件扩散的广泛的法律体系,修正案是多此一举;而且该修正案束缚了未来总统的手脚,降低了总统利用制裁威胁作为杠杆迫使进行扩散的国家作出改变的灵活性。他说:“我们在过去20多年间一再看到单方面的制裁不起作用……这样做对中国的伤害微乎其微,对美国的经济伤害极其巨大,而给日本和欧洲带来实实在在的恩惠。而一旦失去了市场,以后再要争取回来可是极难极难的。”(126)罗思也反对这一修正案。他指出,这项修正案“依赖的制裁范围太广,内容太不确定,以至很难真能有效遏制扩散”。也就是说,在意图和结果之间差距太大。(127)

9月13日,参议院以65票对32票否决了汤普森修正案。另外,参议院还否决了伯德提出的关于防止市场混乱、实施保障措施的修正案,罗伯特·史密斯提出的要求国会与行政联合小组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战俘和战争中失踪者问题上合作以及计划生育、改善劳改犯人待遇的修正案,通过口头表决否决了伯德提出的要求中国保证向世贸组织汇报工业补贴信息的修正案,威尔斯通提出的关于监狱劳工的修正案,赫尔姆斯提出的要求在给予中国PNTR之前中国必须在人权、宗教自由等问题上采取具体行动的修正案。这样,参议院一天内否决了6项议案。14日,参议院又挫败了剩下的所有议案,包括霍林斯提出的4项议案,罗伯特·史密斯提出的议案。(128)9月19日下午,参议院以83票对15票通过了给予中国PNTR的法案。赞成票高于许多美国学者和中国学者事先的估计。

当天,克林顿发表讲话感谢国会通过对华PNTR,表示“这一标志性协议将使国内经济持续繁荣,促进中国经济自由,增加中国开放和我们所有人拥有更加和平未来的前景”。奥尔布赖特也在当天赞扬国会超越党派政治的投票,表示这一历史性的决定将为美国的企业、农业和工人在一个充满活力的重要的市场中提供新的机会,通过进一步向美国出口开放中国的市场,美国将继续维持8年来的经济增长。(129)28日,克林顿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中国的机遇,我们的机遇”的文章,论述通过对华永久贸易关系地位促进中国改革和全球化。他认为,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是自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中最为重要的进展。(130)巴尔舍夫斯基回顾了克林顿执政时期的贸易政策,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对华PNTR是美国10年来最重要的贸易和外交政策问题。(131)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日发表评论说,美国国会通过对华PNTR符合世贸组织非歧视性原则的规定。它有利于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长期稳定的环境,对中美关系健康发展也具重要意义。他同时指出,参议院通过的议案仍保留了众议院文本中损害中国利益、干涉中国内政的内容。中国政府就此向美国政府表明了中方坚决反对的立场。(132)

10月10日,克林顿总统在白宫举行的仪式上签署了众议院第4444号决议案(即对华PNTR议案),使之成为法律,中国与美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由此成立。克林顿在签字仪式上发表讲话说:“今天对于美国来说是个伟大的日子,而对于21世纪的世界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子。这个签字仪式标志着我们付出的努力终于结出硕果。我们的努力始于近30年前,由尼克松总统开辟道路,卡特总统继续努力,实现了我国与中国的关系正常化。”他还说:“要实现一个面貌一新的21世纪,没有任何事情比使中国走上正确道路更加意义重大。”他对两党的合作表示赞扬,说:“我们战胜了恐惧、疑虑和真诚的歧见,终于携手建立了卓越的两党联盟。”(133)

美国国会的表决充分说明,发展中美关系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对华PNTR的通过将使中美经贸关系建立在世贸组织多边的非歧视性待遇的基础之上,以往由于对华正常贸易待遇的年度审议而产生的对中美经贸关系,乃至对整个中美关系的冲击不复存在。在90年代,中美经贸关系越来越成为整个中美关系发展的动力来源,而且在21世纪更会是如此。因此对中美经贸关系的促进也就是对整个中美关系的推动,这是毫无疑问的。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和分歧,但既然两国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它们就可以在这个国际组织的多边框架内来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说,越来越多地通过法制的轨道来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这对于两国关系的机制化也是十分重要的。毫无疑问,对华PNTR这个双赢的立法将造福于中美两国人民,造福于全世界的和平和繁荣。

10月12—14日,巴尔舍夫斯基受总统之命访问北京,受到朱镕基总理的接见,宾主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坦率交换了意见。巴尔舍夫斯基在会晤后表示,朱总理毫不含糊地强调,中国不会从与美国的或与任何其他贸易伙伴的双边协议的承诺退缩。之后,巴尔舍夫斯基与石广生部长就中美贸易关系和中国加入世贸问题举行了会谈。外经贸部发言人表示,会谈取得了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成果。他说,双边谈判进程基本结束,目前已启动多边加入程序,着手入世各项准备工作。中国进入加入世贸组织的最后冲刺阶段。(134)

11月中旬,江泽民主席在文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8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6日下午,江主席在他下榻的兰花园饭店与克林顿总统举行会晤,这是自1993年11月西雅图会晤以来江主席与克林顿总统的第11次会晤。(135)江泽民对克林顿执政期间为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所作的积极努力表示高度赞赏,希望他今后继续关心和支持两国关系的发展。克林顿感谢江主席8年来同他进行的合作。江主席回顾两国关系发展历程时说,8年来,中美关系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但总的是向前发展的,是取得了重要的积极进展的。他强调,不论中美关系存在何种困难,只要两国政府和领导人有发展关系的坚强信念和决心,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把握住双边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就能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克林顿表示,一个强大、稳定、繁荣的中国,一个在亚洲、在世界发挥积极作用的中国,对美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希望,美中关系的未来是合作的未来,而不是冲突的未来;是相互促进的未来,而不是相互遏制的未来。双方可能永远会有分歧,但通过对话可以消除分歧。他对记者表示,两国关系比他当年刚上任时更加牢固,两国在发展成熟、坦诚和有效的双边关系方面“取得了真正的进展,这种关系基本上是相当积极的”。(136)两国领导人深知,中美关系的现状得来不易,而他们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又都充满了希望。

2000年中美关系中的又一件大事是双方关于防扩散的谈判取得成功。11月21日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中国无意以任何方式帮助任何国家发展可用于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即能把至少500公斤有效载荷运载到至少300公里距离的导弹),中国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其出口控制制度,颁布全面的包括双用途物项在内的导弹相关物项的出口控制清单,包括直接用于导弹的设备、材料和技术,以及与导弹相关的双用途物质。中国政府将要求所有中国实体和个人必须事先获得政府颁发的许可证,才可出口列入该清单的物项;在决定对清单所控物项是否发放出口许可证时,中国政府将考虑申请出口物项的最终用途和最终用户,以及该物项被转用于发展可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计划的危险。对于向正在发展可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的国家进行转让,即使是并未列入清单的物项,中国政府都将予以特别审查并谨慎处理。中国政府将尽早颁布出口控制清单及相关规定。在此之前,中国将继续采取现行措施,以落实不以任何方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可被用于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的政策。(137)

当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润石在华盛顿表示,欢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上述声明,鉴于中方承诺加强其导弹相关物项出口控制制度,美方决定解除根据美国国内法律因中方实体过去向伊朗和巴基斯坦提供导弹援助而实施的经济制裁。他还宣布,鉴于导弹防扩散与和平利用空间合作之间的关系,美方现将恢复美国与中国公司之间开展商业性空间合作(如在中国发射美国卫星)的必要的许可证审批程序。此外,美中两国还将尽早恢复双方关于延长《1995年美中关于商业发射服务的国际贸易问题的协议》的讨论。(138)

上述中美外交部门的官方表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和制约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问题。中美均认识到,加强防扩散的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这为两国在防扩散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2000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民主党执掌白宫已经8年,而且在此期间取得了美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度增长,所有这些都不能不使共和党铆足了劲,要与民主党拼搏一场,大有不把民主党撵出白宫誓不罢休的势头。如同本书前面所述,在1980年、1992年竞选期间,美国对华政策一再受到选举政治影响一样,2000年的美国对华政策也不可能不受这种影响。共和党候选人、得克萨斯州州长乔治·沃克·布什一方面积极赞成对华PNTR,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强硬的对华态度。1999年11月19日,布什在加州里根图书馆作对外政策演讲,这是他表示参加竞选以来的第一次,也是他在整个竞选期间惟一的专门关于对外政策的演讲。讲到中国时,他说:

我们必须把中国看清楚,而不是通过装腔作势和伙伴关系的透镜。中国正在崛起,而且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我们的利益是清楚的:我们欢迎一个自由和繁荣的中国。我们不想有冲突。我们不想威胁中国。在一些领域中,我们必须尝试进行合作,如防止大规模武器的扩散,获得在朝鲜半岛的和平……

所有这些事实都是我们必须正面加以面对的。中国是竞争者,而不是战略伙伴。我们必须不抱恶意地与中国打交道,但也必须不抱幻想。(139)

在这个讲话中,我们看到共和党人的一种手法。本来1997年两国领导人并没有说,现实的中美关系已经是“战略伙伴关系”,而只是表明他们建设这样一种关系的愿望。共和党人把愿望说成是现实,然后加以攻击。当时正在希腊访问的克林顿驳斥布什的提法说,美国与所有大国之间“都既是竞争关系,又是伙伴关系”,特别地把一个国家说成是“竞争对手”,会给美国带来麻烦,因为这预示今后20年它们之间将会是“一种敌对关系”。他还说,美中之间会出现一些分歧,但应看到,双方间也有合作。(140)

2000年8月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竞选纲领,这是阐述共和党的内政外交全面执政纲领的一个文件。其中多处批评克林顿的对华政策,如克林顿对中国的访问是“总统令人尴尬的叩头”;政府对美国的核和导弹机密疏于防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而不予包括,不符合美国利益,如此等等。在讲到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政策时,纲领强调美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等的同盟关系,认为这对于“建设和扩展东亚的和平、安全、民主和繁荣至关重要”。在讲到中国时,纲领把中国称作“在亚洲对美国的关键挑战”。纲领重复了“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者,而不是战略伙伴”的说法,纲领肯定了“一个中国”的政策,但同时以强烈的措辞表示将“履行对台湾的承诺”,反对大陆对台湾使用武力。(141)对于共和党的这个纲领是不能太认真地予以对待的,因为其中有许多说法是竞选的宣传,有夸大其词的地方,它与其说代表了共和党的真正的政策,不如说更多地反映了竞选的需要、党派斗争的需要。但是,毕竟其中有许多说法是与克林顿政府的政策不一致的。竞选结果是布什艰难地胜出。

(1) 卢世光等编:《当代中国对外贸易》(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5—396页。

(2) 见本卷第190—192页。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1997年3月。

(4) 李长久:《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特点和前景》,载郭益耀、郑伟民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美经贸关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02页。

(5) 《经济全球化与中美经贸关系》,第101页。

(6) 参见陈宝森:《中美携手迈向21世纪——论中国与美国跨国公司的合作关系》,载《经济全球化与中美经贸关系》,第87页。

(7) 关于本问题的阐述主要根据《关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8) 有的学者把这种情况称作“贸易平衡转移效应”,见周世俭:《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前景》,《经济全球化与中美经贸关系》,第148页。

(9) USTR:Report to Congress on Section 301 Developments(January 1995—June 1996). (http://www.ustr.gov/reports/301report)参见李明德:《“特别301条款”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178页。

(10) 《“特别301条款”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第179页。

(11) Beyond Tiananmen, p.132.

(12) 关于此次谈判情况,详见胡涵钧:《当代中美贸易(1972—2001)》,第193—195页。

(13) 参见《“特别301条款”与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第213—214页。

(14) 同上书,第221—222页。

(15) 参见巩小华、宋连生:《中国入世全景写真》,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2、56—58、62页。

(16) 《努力建立中美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第8页。

(17) 《中国入世全景写真》,第84—85页。

(18) 《参考消息》1999年3月31日、4月1日。采访巴尔舍夫斯基。

(19) Beyond Tiananmen, pp.360,366.

(20) 《中国入世全景写真》,第133页;Beyond Tiananmen, p.367。

(21) Public Papers: Clinton, 1999, Vol.Ⅰ, pp.506—511.

(22)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这两个文件事先没有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商量,李侃如事先也不知道此事。在当天晚上的国宴上,龙永图告诉了他此事,他才知道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让美国人明白,他们是在认认真真地谈判,从而争取更多的支持。但这给公众造成了一个错误的印象,似乎朱总理已经同意了联合声明。采访李侃如。

(23) 《人民日报》1999年4月11日。

(24) 《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解决了小麦、肉类、柑橘的检疫问题。中国解除了对美国西北部地区7个州小麦进口的禁令,争取了这些州的国会议员和农场主的支持,政治效果非常好。同时中方作出这个决定是进行过非常慎重的研究的,完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25) Paul Blustein, “Senators Criticize Lack of Pact with China”, Washington Post, April 14, 1999, Katharine Q.Seelye, “After Criticism, Clinton Moves to Restart Talks with Chinese”, New York Times, April 14, 1999, p.A-1.

(26) David E.Sanger, “How U.S.and China Failed to Close Trade Deal”, New York Times, April 10, 1999, p.A-1.

(27) Hailing Cooper, “Rubin Advised Against China WTO Deal—Clinton Was Pushed to Win Still More Concessions, Boosting Chances on Hil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pril 16, 1999.根据本文和其他一些文章的披露,在克林顿政府中,在是否与中国达成协议问题上意见明显分歧。赞成立即与中国达成协议的是:巴尔舍夫斯基、奥尔布赖特、伯杰等,反对的是鲁宾、总统经济顾问斯帕林、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波德斯塔和商务部长戴利。鲁宾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他坚持认为,国会的反对极端强烈。商界将会支持,但这种支持不足以克服国会的反对。只要美国继续采取强硬立场,中国将作出进一步的让步。那样一项协议就会在国会获得通过。而如果现在达成协议,然后遭到国会否决,那对中美关系的打击将会更大。并见Beyond Tiananmen, p.367. 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4月19日,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罗思还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文章。他把当时的情况与半个世纪前“失去中国”的情况相比拟,认为,如果美国因为不能与中国缔结中国入世的协议,美国就到了又一次“失去中国的边缘”,“抓不住这个时刻不仅对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且同样对美国的政治和安全利益都是巨大的错误”。William V. Roth, Jr., “Let China Join the WTO”, Washington Post, April 19, 1999, p.A-19.

事搁数年,2002年8月,笔者在华盛顿采访巴尔舍夫斯基,要她事后作一个冷静的判断,到底是否应该在当时与中国达成协议。她沉吟片刻,最后说:“还是应该在当时达成协议。”李侃如说,当时国会中的反对确实非常强烈。共和党与克林顿对着干,如果在朱镕基总理访问美国时达成协议,共和党人会说,政府给了朱总理太多东西,他们反而会反对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待遇。民主党人中保护主义势力又很大。尽管如此,他个人认为克林顿仍然可以赢得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立法。但当时反对意见占了上风。采访李侃如。

(28) Elizabeth Economy, “To The Editor”, New York Times, April 10, 1999, p.A-14.在1997年10月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联合声明》中规定两国将促进法律合作,包括法律专家的交流、法官和律师的培训,等等。但国会却拒绝为两国的法律合作拨款。文章所指的正是这一情况。

(29) David E.Sanger, “How Push by China and U.S.Business Won over Clinton”, New York Times, April 15, 1999, p.A-1.

(30) David E.Sanger, “How Push by China and U.S.Business Won over Clinton”, New York Times, April 15, 1999, p.A-1. 李侃如在谈到美国急于恢复谈判时说,夜长梦多,中国方面会在是否达成协议问题上犹豫起来,国内会有人批评协议,而且中国也会等待与欧盟和日本的谈判结果,这样谈判就可能拖很长时间。

(31) 4月25日,美国大使馆为美国谈判代表团来华举行招待会。席间,李侃如对笔者说:“如果双方领导人真下决心,我们一个晚上就能完成谈判。谈判取决于政治上的决断。”可见,当时双方的立场确实已经相当接近,剩下的问题确实已经不多了。

(32) 《新华月报》1999年第6期。

(33) Public Papers, Clinton, 1999, Vol.Ⅱ, p.732;Beyond Tiananmen, pp.371—372.

(34) 《人民日报》1999年5月10日。

(35) 《新华月报》1999年第6期。

(36) Public Papers, Clinton, 1999, Vol.Ⅱ, p.733.

(37) 《新华月报》1999年第6期。

(38) 《人民日报》1999年5月14日。

(39) 《新华月报》1999年第6期。(www.daowen.com)

(40) 《参考资料》1999年5月24日。

(41) “Statement by the President”, Bulletin, June 4,1999, pp.7—8.

(42) 《新华月报》1999年第7期。

(43)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260页。

(44) “Unofficial Transcript: State Department Noon Briefing”, June 17, 1999, Bulletin, 18 June., 1999, pp.22—26.

(45) “The President News Conference”, June 25, 1999, Public Papers: Clinton, 1999, Vol.Ⅰ, pp.1017—1018.

(46) “Fisher/Esserman June 28 Press Conference”, Bulletin, 29 June. 1999, pp.14—15.

(47)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261页。

(48) 同上书,第262—263页。

(49) 1998年6月克林顿访问中国,在上海公开宣示“三不”政策后,李登辉在“国安会”内成立了“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小组,成员包括“国安会”咨询专家蔡英文、张荣丰、陈必照及总统府秘书长林碧炤。关键人物是蔡、张两人。“两国论”是他们经过9个月研究得出的结论。李登辉发表“两国论”时,除了这些人和极少数“国安会”官员,别人一概不知情,连“陆委会”主任苏起和辜振甫等都蒙在鼓里。见苏起:《危险边缘——从两国论到一边一国》,台北2003年版,第73—78页。

(50) 《人民日报》1998年10月16日。

(51) 见本卷第279、 333页。

(52) 《新华月报》1999年第8期。

(53) Michael Laris, “Taiwan Jettison ‘One China’ Formula; Irate Beijing Warns Step is ‘Dangerous’”, The Washington Post, July 13, 1999, p.A-14;“Transcript: State Department Noon Briefing”, July 13, 1999, Bulletin, July 14 1999, pp.3—6.

(54) Beyond Tiananmen, p.382.

(55) David Shambaugh, “Two China, But Only One Answer”, Washington Post, July 18, 1999, p.B-1.

(56) “The Volatile Issue of Taiwan”, New York Times, July 15, 1999, p.A-22.

(57) 《新华月报》1999年第8期。

(58)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263页。

(59) 采访李侃如。

(60) Beyond Tiananmen, p.382.

(61) “Investigation Regarding NATO Bombing of Chinese Embassy in Beijing Complete”, Bulletin, July 8, 1999, p.1.

(62) “Hearing on NATO Bombing of Chinese Embassy”, Bulletin, July 23, 1999, pp.23—24.

(63) “Statement by the President”, Bulletin, July 28, 1999, p.22.

(64) 《新华月报》1999年第10期。

(65) 采访巴尔舍夫斯基。

(66) 两国首脑会晤之后,9月13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台湾问题仍非常敏感,美立场的坚定有助于形势的稳定,但台海形势仍有紧张因素,今后必须谨慎加以应对”。10月27—29日,皮克林副国务卿应邀再次访华,他表示,美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原则,以及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他还重申美政府宣布的“三不”政策。他明确表示,克林顿政府继续反对《加强台湾安全法案》,一旦美国国会通过这个法案,克林顿总统将予否决,反对使其成为正式法律。见《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279页。美国政府官员在国会听证会上反对《加强台湾安全法案》的作证见本卷第333—334页。

(67) 《新华月报》1999年第10期。

(68) 采访李侃如。

(69) 《中国入世全景写真》,第242页。

(70) Beyond Tiananmen, p.387.

(71) 《中国入世全景写真》,第245页。

(72) Beyond Tiananmen, p.387.

(73) 《中国入世全景写真》, 第249页。

(74) 《新华月报》1999年第12期。

(75) 《新华月报》1999年第12期。

(76) “U.S.China Sign Historic Trade Agreement”, Backgrounder, November 18, 1999.

(77) “USTR Barshefsky's Press Remarks Following Negotiations with China on the WTO”, Backgrounder, November 18, 1999.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巴尔舍夫斯基举例简单介绍了协议的内容如下:中国将把全面的平均关税从现在的22.1%降到17%,农业方面,关税将降至14%到15%;中国将批准不通过中国的中间商直接进出口的权力;中国将在5年内逐步取消所有的进口定额和数量限制;中国同意外国金融机构从中国入世之日起可提供汽车融资,到2006年,中国对进口汽车的征税将由现行的80%至100%降至25%;中国允许以收入分享为基础进口电影;同意建立合资公司分销音像产品;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配额将于2005年取消,但此后美国有4年采取特殊的反进口大幅度增加的保护方法;中国允许自入世之日起外资在中国的电信业投资49%,第二年增加到50%;在入世5年后,外国银行在中国享有国民待遇。

(78)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284页。

(79)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on Administration Efforts to Grant China Permanent Trade Relations Status”, Washington File, January 11, 2000, p.1.

(80) “White House Briefing with Commerce Secretary William Daley”, Washington File, January 19, 2000, pp.39—42.采访李侃如。

(81) “Text of Letter from the President to the Speaker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nd the Presi-dent of the Senate”, Washington File, January 26, 2000, pp.1—4.

(82)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288页。

(83) “Special Supplement: USTR Barshefsky Urges Normal Trade Relations with China: Testimony before the House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 Washington File, February 18, 2000, pp.1—14.

(84) “The U.S.-China WTO Accsesion Deal: A Strong Deal 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U.S.Agriculture”, Washington File, February 11, 2000, pp.24—27.

(85) “Glickman Says China's WTO Entry to Boost U.S.Exports”, Washington File, February 17, 2000, pp.29—30.

(86) “Letter on U.S.-China Agriculture Deal”, Washington File, February 15, 2000, pp.7—9.

(87) “Unofficial Transcript: February 16 House Ways and Means China Hearing”, Washington File, February 18, 2000, pp.15—16.

(88) “President Clinton Press Conference”, Washington File, February 16, 2000, pp.11—12.

(89) “Remarks by Samuel Berger,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February 8, 2000, Washington File, February 4, 2000, pp.12—16.

(90) “Remarks by President Clinton to the Business Council”, February 24, 2000, Washington File, February 25, 2000, pp.1—7.

(91) “Clinton Letter to Congress on China Permanent NTR Status”, March 8, 2000, Washington File, March 9, 2000, p.11.

(92) “White House Daily Briefing”, May 2, 2000, Washington File, May 4, 2000, pp.1—2.

(93)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449页。

(94) 同上书,第450—451页。

(95) “Remarks by Samuel Berger,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May 2,2000, Washington File, May 4, 2000, pp.7—13.

(96)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446—447页。

(97) “House Speaker Schedule China Trade Vote or Late May”, Washington File, April 6, 2000, pp.8—10.

(98) “Representative Gephardt April 19 on China's Trade Status, WTO”, Washington File, April 20, pp.7—8.

(99) “House Speaker Schedule China Trade Vote or Late May”, Washington File, April 6, 2000, p.9.

(100) “U.S.Economists Sign Letters Supporting China's WTO Entry”, Washington File, April 27, 2000, pp.12—15.

(101)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and Federal Chairman Alan Greespan on Permanent Normal Trading Relations with China”, Washington File, May 19, 2000, p.2.

(102) “Two Lawmakers Speak Out Against China Trade Status”, Washington File, May 4, 2000, p.32; “Three Lawmakers Urge Support for China PNTR”, Washington File, May 9, 2000, pp.4—6.

(103) “Ways and Means Chairman Archer Release Poll on China PNTR”, Washington File, May 11,2000, pp.6—7.

(104) “Oral Testimony by Commerce Secretary William M. Daley. House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 “May 3 on China Trade”, Washington File, May 4, 2000, pp.5—8.

(105) “Representative Sander Levin Feb. 16 Statement in China, WTO”, Washington File, February 18, 2000, p.31; “February 16 House Ways and Means China Hearing”, Washington File, February 18, 2000, p.16.

(106) “President Clinton's Letter to Congress on PNTR for China”, May 23, 2000, Washington File, May 25, 2000, pp.3—6.

(107) “Remarks by President Clinton on Passage of 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 with China by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May 24, 2000, “Statement by Secretary of State Madeleine K. Albright”, May 24, 2000, Washington File, May 26, 2000, pp.1—3.

(108)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453页。

(109) “Remarks to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by Ambassador Charlene Barshefsky”, June 1, 2000, Washington File, June 6, 2000, pp.1—4.

(110) “Senator Helms July 19 Remarks on Implications of China PNTR”, “Senator Wellstone July 19 Statement on PNTR for China”, Washington File, July 21, 2000, pp.6—12.

(111) “Senator Lott Files Motion for Closure Vote on China PNTR Bill”, July 27, 2000, Washington File, July 28, 2000, pp.2—5.

(112) William Cohen, “PNTR for China Necessary to National Security”, Backgrounder, August 4,2000, pp.2—3.

(113)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307页。

(114)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456页。

(115)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457页。

(116) “Helms Calls Permanent Trade Status for China ‘Ill-Advised ’”, September 5, 2000,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6, 2000, p.25—27.

(117) “Senator Wellstone to Introduce Amendments to PNTR Bill”, September 7, 2000,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8, 2000, pp.13—25.

(118) “Senator Bunning Says China Does Not Deserve PNTR”, September 9, 2000,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12, 2000, pp.22—28.

(119) “Senator Finance Committee Chairman September 5 on China Trade”,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6, 2000, pp.18—25.

(120) “Senator Roth Says PNTR for China Would Benefit U.S.”, September 11, 2000,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12, 2000, pp.18—20.

(121) “Senator Baucus Urges ‘Yes’ Vote on China PNTR”, September 6, 2000,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7, 2000, pp.6—8.

(122) “Senator Grassley Urges Senate to Proceed with PNTR Vote”, September 6, 2000,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6, 2000, pp.8—13.

(123) “Senator Grams September 6 Remarks Supporting China PNTR”,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8, 2000, pp.1—7.

(124) “Draft Summary of Thompson Amendment to PNTR Bill”, September 11, 2000,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12, 2000, pp.13—14.

(125) “Senator Helms Backs Thompson Amendment to China PNTR Bill”, September 12, 2000,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13, 2000, pp.1—6.

(126) “Senator Baucus September 11 on China Proliferation, Trade”,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12, 2000, pp.20—22.

(127) “Senators Clash over Thompson Amendment to China PNTR Bill”, September 12, 2000,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13, 2000, pp.32—33.

(128) “Senate Sweeps Away Proposed Amendment to China PNTR Bill”, September 15, 2000,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18, 2000, pp.2—4.

(129)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on Senate Passage of China 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 September 19, 2000, “Statement by Secretary of State Madeleine K. Albright”, September 19, 2000,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20, 2000, pp.1—2.

(130) 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China's Opportunity, And Ours”, Backgrounder, September 28,2000.

(131) “Trade Policy 1992—2000: The Clinton Record and the Road Ahead”, Washington File, September 29, 2000, pp.12—19.

(132) 实际上,在通过对华PNTR时,成立了两个委员会,一个是毕赖特和莱文所建议的所谓“国会—行政部门委员会”(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由政府、参众两院的代表组成,委员会的两主席是参议员鲍卡斯和众议员毕赖特,这个委员会专门关注所谓中国的人权问题。另一个委员会所谓“中国安全评估委员会”(China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该委员会的12名成员由国会领袖任命,它所关注的中美经贸关系对中美关系的其他方面,尤其是安全方面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对地区安全环境的影响,中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情况,中国的“武器扩散”情况,中国对传媒的“控制”情况,等等。该委员会应当每年发表一个报告,但其实它的第一个评估报告是在2002年6月发表的。2003年起,该委员会改名为“美中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133) Backgrounder, October 20, 2000.

(134)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460页。

(135) 这11次会晤是: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晤了7次,1995年11月大阪会议克林顿总统因为联邦预算问题没有参加;1995年10月联合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2000年10月千年首脑会议期间;1997年和1998年首脑互访。

(136)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311—312页。

(137) 《人民日报》2000年11月22日。

(138) “Statement by Acting Assistant Secretary Richard Boucher, Spokesman”, November 22, 2000, Washington File, November 22, 2000, p.1.

(139) “George W. Bush Foreign Policy Speech”, November 19, 1999.

(140) 《1993年—2000年大事纵览》,第281页。

(141) 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 “Principled American Leadership”. http://www.rnc.or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