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美关系史:制止关系滑坡,1989年努力

中美关系史:制止关系滑坡,1989年努力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9年下半年,中美双方继续作出努力,制止中美关系滑坡。他欢迎尼克松为改善中美关系所作的努力,并表示将响应美国方面为此而采取的任何积极行动。尼克松强调了中国希望美国采取主动,改善中美关系。他说,我们有巨大的地缘政治的原因保持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他同时写道,恢复与美国的合作关系也是中国的利益之所在。那种按社会制度决定国与国关系的时代过去了。

中美关系史:制止关系滑坡,1989年努力

1989年下半年,中美双方继续作出努力,制止中美关系滑坡。10月,美国前国务卿黑格、前总统尼克松、前国务卿基辛格先后访问了北京。10月3日,李鹏会见了前国务卿、美国环球联合公司董事长黑格。李鹏对黑格说:“你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不会忘记尼克松、基辛格和你等老朋友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李鹏向黑格介绍了中国的国内情况,双方还在坦率、友好的气氛中,就一些国际问题以及环球联合公司同中国的经济合作交换了意见。(47)

10月28日至11月2日,尼克松访问了中国。他在行前曾经和布什总统详细讨论了这次访问,并给邓小平写了信。邓小平表示同意他来访。尼克松在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中国事务的官员、知名中国学家欧森柏的陪同下到北京。邓小平、江泽民、杨尚昆、李鹏、李瑞环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尼克松,并与他就中美关系和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邓小平在会见尼克松时说,中国同美国应该结束这几个月的过去,开辟未来。他说:

前总统尼克松在中国大使馆的国庆招待会上

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西方一些人要推翻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只能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感,使中国人奋发图强。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他请尼克松转告布什总统:

结束过去,美国应该采取主动,也只能由美国采取主动……因为强的是美国,弱的是中国,受害的是中国。要中国来乞求,办不到。哪怕拖一百年,中国人也不会乞求取消制裁。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会垮台的,中国人民不会原谅的。

他肯定地告诉客人,中国将继续实行改革开放,道理很简单,不搞改革开放就不能继续发展,经济要滑坡,走回头路,人民生活要下降。他也表示对中美关系的恢复和发展是有信心的,因为中美关系有一个好的基础,就是两国在发展经济、维护经济利益方面有相互的作用。他欢迎美国商人继续进行对华商业活动,认为这也是结束过去的一个重要内容。(48)

江泽民在会见尼克松时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已经打开的大门不会关上,不会走闭关锁国的道路。杨尚昆在宴请尼克松的祝酒词中表示相信,中美两国之间有着重大的长远的共同利益,两国迟早要走到一起。他欢迎尼克松为改善中美关系所作的努力,并表示将响应美国方面为此而采取的任何积极行动。(49)

尼克松回国以后,布什于11月5日在白宫设宴招待他,并听取汇报。尼克松强调了中国希望美国采取主动,改善中美关系。他还指出,中国政府力图避免指责布什个人的做法说明,中国政府仍愿意与布什打交道。(50)当他建议与中国恢复高层接触时,他获悉,布什即将派斯考克罗夫特访问中国。11月7日,布什总统在白宫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尼克松前总统对中国的私人访问是很有益的,他没有带去我的口信,他也没有半官方的使命。他是中国尊敬的老朋友,他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打开中美关系的人,他可以很坦率地与中国领导人交谈。他的访问是非常建设性的。他说,我们有巨大的地缘政治的原因保持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我希望能以静悄悄的方式找到或许是双方能够采取的步骤,使这种关系回到更加正常化的方向。而尼克松的访问对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它至少帮助了我思考问题。(51)

尼克松回国后,就他对中国的访问向国会两党领袖提出一份报告。他首先指出,中美关系处在1972年他访华以来17年中最差的状况,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中美双方对6月中国发生的事态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这种看法上的差距是不可弥合的。他在报告中提出一个问题:即便冷战结束了,苏联不再是美国的主要威胁,恢复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对美国是否仍具有重大的战略利益?他的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第一,中国是一个核大国,没有中国的合作,就不可能有效地实行核不扩散政策;第二,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于平衡日本和苏联在东亚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把中国作为一张牌是不对的,但也不能让苏联把中国作为一张牌;第三,中国必将成为经济大国,美国不可能把巨大的中国市场留给日本、欧洲等其他工业化国家;第四,美国不能冒在下个世纪使中国成为美国对手的危险;第五,没有地球上1/5人口的合作,不可能解决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他同时写道,恢复与美国的合作关系也是中国的利益之所在。与西方大国的接触和合作对中国改革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接着,他就美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取消经济制裁,恢复政府对在华投资者的支持,恢复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借贷组织对中国主要项目的支持,恢复两国之间官方的高层接触。他说,孤立现在和将来的中国领导人,使他们对美国产生反感和仇恨,这样做是没有意义和事与愿违的。鉴于当时国会中正在讨论进一步对中国实行制裁的国务院授权法修正案(参众两院先后于11月15、16日通过),尼克松写道,对中国施加进一步的制裁可能使我们感觉好一些,但这将伤害千百万无辜的中国人民。报告最后说,现在不是孤立中国领导人的时候,而是与他们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时候。(52)

尼克松访华后不久,基辛格又于11月7日至10日访问了中国。刚刚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邓小平以及江泽民、杨尚昆、李鹏、荣毅仁、姚依林、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会见了基辛格。邓小平与基辛格就当前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友好、诚挚地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基辛格也带来了布什总统的口信:布什真诚希望改善两国关系,但在国内强烈的反对面前,他难以这样做,除非他得到明确的信息:中国考虑美国对人权的关注。他同意,“双方都要采取措施使两国关系回到比较顺畅的路上”。(53)邓小平对基辛格说:

中美合作的基础是有的。那种按社会制度决定国与国关系的时代过去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发展友谊,找到共同的利益。中美之间肯定能够找到共同利益。(54)

钱其琛会见并宴请基辛格。钱其琛称赞了基辛格在中美关系面临困难的严峻时刻,又一次以政治家的勇气和战略家的远见来到中国,他说,回顾历史,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别,并没有妨碍两国建立和发展关系。只要双方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定的基本原则,这些差别现在和将来也不应成为保持和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的障碍。他希望尽快结束中美间这几个月来不愉快的纠葛,共同开辟未来。基辛格在致答词中说,多年来,中美两国尽管有各种分歧,但双方发现彼此间有重要的共同利益。自17年前《上海公报》起草以来,情况一直如此。他说,美国的国家利益要求美国谋求加强同中国的谅解。但一项美国的外交政策要得到美国人民的支持,就必须既反映美国的国家利益,也反映美国的民主价值观。他认为,由于稳定与和平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两国应该共同采取步骤,使双方的关系更顺利地发展。(55)

尼克松和基辛格的访问虽然纯属私人的性质,但由于他们是中国领导人信任的老朋友,可以与中国领导人非常坦率地交换意见;又由于他们了解中美关系的过去,关注其现状,对中美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真知灼见,在两国关系处于困难关头的特殊时刻,在高层互访暂时冻结的情况下,他们的访问使双方保持了接触的渠道,有助于双方的沟通。

11月15日、16日,美国参众两院先后通过了对中国实施进一步制裁的国务院授权法修正案。该修正案是在参众两院先前于6—7月通过的制裁中国的修正案(56)的基础上,经两院会商委员会修改后分别通过的。修正案不仅支持先前已经采取的制裁措施,而且要求政府中止向贸易发展办公室与中国有关的活动提供资金。该修正案还在意向性声明中称,美国要明确地使其对华政策同西藏的局势相联系,要求总统重新研究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及所有的双边贸易协定,重新研究在高技术出口方面给予中国的待遇。19日,刘华秋副外长约见李洁明大使,就美国国会通过这一法案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他希望美国政府能从维护中美关系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明确反对国会的这个法案。20日、22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相继发表声明,谴责美国国会通过制裁中国的修正案。(57)

修正案在美国国会和行政当局之间引起争论。如果使该项修正案成为法律,那就是使中美关系雪上加霜,两国将变得更加隔膜和敌视,将中美关系的恢复推到遥遥无期的将来。布什总统苦于不知怎样才能恢复中美关系,他当然不想强化对中国的制裁。法案中有一项条款,禁止政府使用美国援助款项支持外国执行与美国法律相违的政策。布什政府提出,该款“将会限制美国外交政策的行动”。众院于是撤销了该项条款。但参院却争议不休而未作决定。21日深夜,布什因这一条款否决了国务院授权法及其修正案,包含在其中的对华制裁修正案也被否决。国会两院已于感恩节(11月23日)前夕休会,要到1990年1月23日复会正式工作。(58)

在国会休会前,11月19日、20日,参众两院还分别通过了《1989年紧急放宽中国移民法案》。该法案最初是由佩洛西在6月21日提出的,故又称“佩洛西议案”。佩洛西是加利福尼亚州初出茅庐的民主党众议员,她1987年才进入国会,当时刚刚在她的第二任期。她在提出这个法案之前,在国会中是默默无闻的。该法案以中国留美人员回国可能受到“政治迫害”为由,决定全部豁免持J-1签证的中国公费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两年的要求,准许在美国的中国学生的签证延长4年,在这4年中可以申请移民地位或就业签证,并可免受驱逐,允许工作。7月31日,众议院通过了这项议案。参议院对该项议案进行了修正,11月19日、20日,众参两院以压倒多数通过了经参议院修正的议案。法案还得到一些大学校长们的支持。在国会辩论议案时,行政当局已经表示反对,认为这一议案束缚了总统在进行外交事务方面的手脚,会对在美国的中国人给予移民和签证方面的无条件豁免造成不良的先例,中国政府将会作出报复,从而给中美两国间的长远的文化学术交流增加困难。(59)而行政当局采取的措施是准许延长中国学生和学者的签证1年。24日,中国副外长刘华秋约见美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贝霖,就这一严重损害两国教育交流、进一步恶化中美关系的行动向美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他指出,要求公费留学人员学成回国服务符合国际惯例。中美双方曾于1987年6月就此达成明确的谅解。美国国会通过的上述法案不仅直接违反国际惯例,而且严重破坏了中美双边协议。他说,美方多次表示,反对国会通过上述法案。他希望美国政府言行一致,立即采取行动,阻止这一法案成为法律。(60)

11月30日,布什否决了这一法案。他在当天致国会的备忘录中说,他在6月已经采取了类似措施,今天他决定颁布一项行政命令来扩充以前采取的措施,实施议案的要求。这些措施包括全部豁免持J-1签证的中国公费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两年的要求,直至1994年1月1日;1989年6月5日在美国具有合法移民身份的中国公民继续具有合法身份;1989年6月5日具有合法身份的中国公民有权接受雇佣,等等。布什认为,既然行政命令就可以保护中国留学生,就没有必要成立一项法律。他还说:“在我们与中国的卓有成效的学生与学者交流项目中保持灵活性是重要的……我希望看到这种交流继续下去,因为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技术和思想的交流符合美国的利益。”他还表示“相信,正如中国领导人所声明的那样,中国将回到……改革的政策。我还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访问者将愿意回到中国,把他们在美国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帮助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61)参议院多数党领导人乔治·米切尔指责布什的否决是“严重的错误”。行政当局动员了一切力量防止国会推翻总统的否决,白宫和国会展开了紧张的角逐。(62)

尼克松和基辛格从中国访问回来后带给白宫的明确信息是:中国方面准备就两国关系中的某些突出问题达成谅解。布什于是打算再派特使访华。12月2日、3日,美苏两国首脑在马耳他举行会谈。这为布什向中国派遣特使提供了机会。从1972年以来,美方向中国通报美苏首脑会谈的情况已经成了惯例。布什总统明知,这一措施又会在国内引起争议,遭到民主党人的反对,但他仍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12月9日、10日,斯考克罗夫特和伊格尔伯格再次访问北京。这次访问是公开的。中美双方对访问都十分重视。9日,白宫就斯考克罗夫特一行访华发表声明说:“总统将中国视为世界事务中的一个重要国家。他虽然为今年6月的天安门事件感到遗憾,但中国仍旧是我们周围世界的一部分。总统已经断定,向中国领导人通报同苏联领导人的讨论情况是重要的,是符合美国长远利益的。”因此,总统正在努力使今年6月后变得紧张的两国关系正常化。10日,贝克在美国广播公司就斯考克罗夫特一行访华作电视讲话说,美国对天安门发生的事“仍然感到痛惜”,但从地缘战略角度看,美中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们希望尽力找到办法维持这种关系。(63)

斯考克罗夫特一行受到中方的热烈欢迎。他们不仅会见了新任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和总理李鹏等中国领导人,而且还见到了已经在11月初退休的邓小平。邓小平在会见一开始就说:

你这次访问是非常重要的行动。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尽快解决6月以来中美之间发生的这些问题,使中美关系得到新的发展,取得新的前进,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他还表示,“我已经退休了,本来这样的事情不是我分内的事,但是我的朋友布什总统的特使来,我不见也太不合情理了”。表示了他个人对中美关系的重视和对布什总统的信任。他强调了中国稳定的重要性,指出:“如果中国动乱,问题就大得很了,肯定要影响世界。这不是中国之福,也不是美国之福。”谈到中美关系对世界形势的重要性时,他说:“1972年到现在的17年中,世界局势总的比较稳定,中美关系的发展是形成这样好的局势的一个原因,占的分量不轻。”他还重申:“美国的制度中国不能搬,美国的制度究竟好不好,美国人自己说,我们不干预。两国相处,要彼此尊重对方,尽可能照顾对方,这样来解决纠葛。”最后,他请特使转告布什总统:“在东方的中国有一位退休老人,关心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64)斯考克罗夫特转达了布什总统对邓小平的问候,并对邓小平星期天抽时间会见客人表示感谢。(www.daowen.com)

江泽民在会见斯考克罗夫特一行时强调,中美两国应该寻求共同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斯考克罗夫特说,布什总统十分重视美中关系,希望把美中关系置于积极的轨道上,而脱离过去几个月的消极轨道。李鹏在会见时希望中美双方为改善两国关系多做实事,希望他们这次访问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开端。

钱其琛与斯考克罗夫特一行举行了会谈,并设宴招待客人。钱其琛在讲话中强调,中美关系几经风雨,仍能向前发展,充分证明它是富有生命力的。尽管两国间存在着一些重要分歧,但这些分歧不能抹杀两国间的重大共同利益。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完全可以做到既保持各自的立场而又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为了找到克服目前困难的途径,两国应该加强接触,互相沟通。斯考克罗夫特在祝酒时说:“我们今天来,还为我们的双边关系注入了新的推动力和活力,并寻求双方意见一致的新领域——经济、政治和战略。我们是为减少我们关系中的消极影响而来的。”他强调说:“总统的强烈愿望是这次同中方的会谈取得进展,并为我们所寻求的解决办法打下基础。”他表示,在这次会谈中将寻求勾画出我们有可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广泛领域,同时也找出那些有分歧的领域,而且双方越早完成这个任务越好。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对布什总统派斯考克罗夫特将军访华表示赞赏。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中美关系。斯考克罗夫特将军访华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和有益的。它增进了中美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助于克服中美关系中的困难,有利于中美关系逐步恢复和发展。中美双方交换意见的结果表明:双方仍然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双方都认为,中美在广泛的领域里存在重大的共同利益。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5)

斯考克罗夫特一行对中国的访问在美国引起新的争议。电视镜头转播了斯考克罗夫特与中国领导人干杯的场面,这一照片刊登在第二天美国的各大报纸上。这尤其使美国一些国会议员感到不快。参议院民主党领袖米切尔指责说,布什“以一种最不恰当、最令人尴尬、最令人遗憾的方式向中国政府屈服”,是“对压制性的共产党政府的令人尴尬的叩头”,是美国发出的“一个错误信号”。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格普哈特则称布什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在我们致力于中国国内自由的问题上摇摆不定”。甚至共和党众议院议长金里奇也公开批评政府的对华政策。舆论界对此的看法也不一致。著名的中国学家欧森柏和鲍大可赞成总统与中国领导人重开对话的决定,认为这是“无畏的领导者之举”。更多的报刊文章批评这次出访,认为政府不必要派遣这样高层的官员前往中国,可以派一些低层的官员去进行试探,看看能做些什么;这违反了布什政府自己宣布的禁令,白宫行动诡秘,让步太多,获益太少。《华盛顿邮报》在一星期之内发表了三篇社论和数篇署名文章批评斯考克罗夫特北京之行。但布什政府坚持认为,斯考克罗夫特的访问并不违反暂停同中国高层互访的禁令,因为它不属于中美官员定期互访的范围。(66)

11日,布什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谈到斯考克罗夫特的中国之行时说:

我不想孤立中国人民,我不想伤害中国人民。我们现在有一些制裁……但我不想看到中国处于被彻底孤立的状况。我不想采取任何伤害中国人民的进一步措施。

布什还对中方在与斯考克罗夫特会谈中表示不向中东出售导弹表示赞赏。(67)

12月18日,斯考克罗夫特和伊格尔伯格6月对中国的秘密访问被CNN泄露出来,这又引起轩然大波,并更成为某些国会议员和传媒攻击布什的把柄。他们把这次访问称作对北京的“匆忙的”“叩头”之旅,是对美国理想的“出卖”。他们攻击总统违反了他自己作出的中断与中国高层互访的禁令,责问:如果这次访问仅仅是向中国表示抗议,为什么要秘密进行?总统到底向谁保密?中国人当然是知道此事的,那么总统为什么要向美国人民保密?国会的民主党领袖们抓住这一机会向布什本人及其政策发起猛烈攻击,甚至威胁要采取新的立法措施来扭转这种妥协的行为。后来担任克林顿政府商业部长的罗纳德·布朗批评说:“布什总统的表现证明,他看不到人的生命、人权和外交政策的联系。”前驻华大使洛德把这次访问称作是对中国领导人的“朝贡”,认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访问是没有必要的。(68)

当时许多美国政治家、传媒反对布什政府采取措施与中国恢复关系,还有两个根本的理由。第一,1988年至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1989年年底,柏林墙倒塌。所有这些事态在华盛顿产生的一个普遍的感觉是,中国的共产主义政权也不会再继续多久。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就是这样。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盖茨在任命他的听证会上说,东欧和苏联共产党政权的寿终正寝促使美国的情报部门去“想……想象不到的事情。显然,我们同样需要考虑中国未来的可能的选择”。一些自以为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如前驻华大使洛德1989年秋写道,中国现“政府显然只是过渡性的政权”。他在1990年年初在国会作证时说,他估计不出3年,现政府就会被更替。这种看法在当时对华政策的辩论中是有代表性的。(69)第二,戈尔巴乔夫当时正在力图改善对美国的关系,随着美苏紧张状态的缓和,在冷战的长时期中中国曾经起到的对抗苏联的作用对美国来说正在减弱。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认为,过去因为对抗苏联的需要,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即对苏联的人权状况严格批评,而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视而不见;现在,随着冷战的结束,这种“双重标准”也该结束了。洛德就是竭力主张这样做的。

在这种情况下,布什政府对中美关系重要性的说法也有所改变。以前美国政府谈论中国的作用是从正面来说的,即中国对遏制苏联扩张何等重要。而现在,当伊格尔伯格在1990年2月国会听证会上解释中国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的时候,他特别提到中国对解决“导弹和原子武器的扩散、化学武器的扩散和环境污染”这些国际问题的作用。这就是说,以前人们谈论的是中国能为美国做些什么,而现在是如果中美关系恶化,中国可能对美国造成什么伤害(出口导弹和核技术等)。(70)

在国会和媒体的攻击下,布什政府不得不作出进一步的努力来为自己的政策辩护。12月19日,白宫发言人费茨沃特在记者招待会上解释说,总统的禁令是中断交流,而不是中断接触。在此期间,李洁明大使与中国政府有接触,贝克国务卿与钱其琛外长有接触。美国政府从来没有打算切断接触,而只是切断交流以表示我们的反对。至于秘密,道理很简单,总统不想使之成为一个公开的姿态。而这次秘密访问所要传达的信息是我们如何关注中国的事态,这与总统公开表达的信息、他和国会磋商的事情是一样的,所以没有必要加以公开。当有记者问到第二次访问时,费茨沃特说,第二次访问是要表示,寻求恢复两国关系的可能性的时机已到。21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布什又被问到6月遣使秘密访华的问题。他回答说:作为总统,我感到有责任以我认为合适的方式来实行我国的外交政策。记者追问:这是不是意味着有各种各样的秘密外交使团呢?布什说:不一定有那么多,但在外交政策方面以及政府内部的辩论确实有许多是没有曝光的。如果没有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也许对华关系永远也不能打开。你们的任务是使尽可能多的事情曝光,而我的任务是以我认为合适的方式实施国家的外交政策。(71)1990年1月7日,斯考克罗夫特和伊格尔伯格向美国广播公司发表谈话说,他们的两次访华“是同中国保持密切关系所必要的”,秘密外交是为实现同中国保持接触的目标,以使两国关系不致失控。他们强调,与中国“建立一种富有成果的关系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72)

斯考克罗夫特一行访华前后,中美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两国关系。

10月,美国允许6月离开美国的中国技术人员和军事官员回到美国,继续中国歼-8战斗机的电子改造项目。12月19日,布什总统决定向中国出口三颗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通讯卫星。中美两国曾于1988年12月就中国发射美国制造的卫星的有关事宜达成协议。(73)这三颗卫星中有两颗是澳大利亚卫星公司订购的,美国政府先前已颁发了许可证。另一颗是中英合资的亚洲卫星公司订购的,出口许可证已在巴统获得通过。但在北京政治风波后,美国政府暂停了许可证的实施和审批。布什现在采取的这一步骤是在对中国的制裁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布什政府同时决定取消一项不准进出口银行向在中国经营商业活动的美国公司提供资助的禁令。布什在同日致参众两院议长的信中说,他是根据美国的国家利益取消这项禁令的。(74)在政府的支持下,进出口银行向对华贸易项目提供了自1989年6月以来的第一笔贷款,金额为975万美元。2月8日,它又宣布向为上海地铁项目提供设备和服务的美国公司提供2310万美元的贷款。(75)1月11日,国务院发言人塔特怀勒宣布,美国将支持世界银行在个案处理的原则基础上向中国发放的“人道主义、人的基本需要类型的贷款”。1990年2月至5月间,美国支持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4笔总计4.4亿美元的职业教育、农业开发、地震重建和森林保护项目的贷款。(76)

中国方面同样采取了一些措施。针对美国十分担心的武器扩散问题,12月11日,中国政府外交部公开声明,关于中国向叙利亚出售中程导弹的传闻是完全没有根据的。除了1987年向沙特阿拉伯出售少量导弹外,中国没有向任何中东国家出售过中程导弹,也没有出售计划。(77)北京政治风波后,中国政府驱逐了“美国之音”在华的两名记者,12月13日,外交部告知美国使馆,中国允许一名“美国之音”记者来华。(78)中国政府曾于1989年8月通知美方中断富布赖特教育交流计划。现在中国原则上同意恢复这一计划,但限于客座教授和学者互访,而暂不向美国派出攻读学位的留学生。中国还表示重新接受美国和平队人员。鉴于首都和全国局势稳定,社会秩序恢复正常,1990年1月10日,国务院发布命令,自1月11日起解除在北京市部分地区的戒严。美国副总统奎尔表示,取消戒严是“迈出了积极的一步”。11日,布什对记者表示:“我把解除戒严看作是非常积极的步骤……我不想以切断联系来孤立中国,使时针倒转。我欢迎解除戒严,这是一个好的迹象。”(79)同时,中国政府对因北京政治风波而被拘捕的人员进行了比较缓和的处理。

1989年12月,朱启桢大使递交国书后与布什总统合影

上述佩洛西议案(80)被否决后,国会并不甘心,经过一番准备,1990年1月国会复会后又重新讨论这一议案,试图推翻总统的否决。白宫和国会又展开了一场紧张的角逐。白宫再次组织有关官员,直至总统本人游说国会。前驻华大使洛德在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作证反对总统的否决。1月24日,众议院投票以390票对25票推翻了总统的否决,再次通过了《1989年紧急放宽中国移民法案》。布什政府知道,要争取众议院的支持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他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参议院。布什政府公布了一个报告,以说明美国政府如何保护中国留学生。国务卿贝克、白宫主管苏努努、运输部长斯基纳、副总统奎尔,乃至布什本人都对国会议员进行游说。尼克松也给国会议员打电话。1月24日,布什会见参议院领袖,向他们列举了中方最近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希望参议院全面看待美中关系,认识维持两国关系对美国的重要性。然后,布什在记者招待会上就这一议案说:“我否决这一议案,却可以向[中国]留学生提供更多的保护,同时保持中国学者来美国学习的大门敞开。而佩洛西议案的代价是使明天的中国学者不能得到机会,这一点人们应当非常非常清楚。这一议案完全是多余的,其长远的政策后果是严重的,而国会只能责备它自己。”25日,参议院进行投票表决,虽以62票对37票再次通过佩洛西议案,但未能取得推翻总统否决所需的67票。当天中午,布什在与报纸出版商的午餐会上对这一投票结果表示赞许。(81)布什的否决再次遭到国会广泛的批评。

国会未能推翻布什对佩洛西议案的否决后,又于1月30日重新讨论包含有制裁中国条款的《1990和1991财年国务院授权法》,结果获得通过。布什批评该法包含了“不明智地约束总统执行外交政策的权力”的条款,但还是签署了该法。2月2日,刘华秋副外长约见美国大使李洁明,就此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3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就此谴责美国国会某些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

1990年间,两国关系又逐步有所恢复。4月4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一项声明中说,美有关方面同中国国家教委就今秋开始的1990—1991年度的交流计划达成正式协议,从而恢复了富布赖特学者交流计划。13日,美国大使馆发言人说,中美两国一致同意恢复执行向四川省派遣“中美友好志愿者项目”(即美国和平队人员)计划。26日,布什向国会提交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谈及对华政策时称,美中关系“对全球和地区具有战略重要性”,美中“保持对话是必要的”。5月1日,中国政府解除了对拉萨的戒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欢迎。6月,中美两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商谈,解决了方励之滞留在美国大使馆长达一年的问题。(82)

1990年7月7日至26日,以上海市长朱镕基为首的中国市长代表团对美国进行了访问。这是美国对中国实行制裁后,中国第一个大型的官方代表团对美国进行的较长时间的访问。访问期间,代表团会见了包括斯考克罗夫特在内的政府高级官员、国会议员和工商界人士。这次访问既表示了中国对外坚持开放的意向,也向美国各界展现了中国著名市长的机智、幽默、开放、通情达理的形象。(83)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大举入侵科威特并将其占领,不久,又正式宣布将其吞并,由此引发了海湾危机,也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当天,美国大使李洁明向中国方面介绍了美国的立场,并了解了中方的态度。8月4日、5日,美国助理国务卿所罗门访华,就海湾局势与中方交换意见。布什还不止一次给杨尚昆主席写信,寻求中方合作。贝克国务卿也多次致函和带口信给钱其琛。1990年9月在第四十五届联大期间,贝克和钱其琛进行会晤,他们商讨的主要内容是海湾危机。美方本来想就海湾危机与中方发表一项联合声明,中方考虑当时中美关系的状况,没有同意。11月上旬,钱其琛出访中东,也应美方的要求,在埃及方面的协助下,于6日下午在开罗与贝克再次进行会晤。11月20日,贝克又从法国给钱其琛打电话,谈两件相互关联的事:美国要在安理会发起一个事实上授权动武的决议,并希望钱其琛出席将于11月28日举行的安理会部长级会议,并邀请他会后正式访问华盛顿。他表示,美、英、法、苏和六个非常任理事国表示赞成这样的决议,希望中方也能投赞成票,至少不要否决。他还说,如能这样,将为钱其琛访美创造合适时机。并表示,钱对华盛顿的访问将是两国恢复高级互访的良好开端,布什总统可能在11月30日会见钱其琛。11月27日,布什总统又分别给江泽民总书记、杨尚昆主席、李鹏总理写了内容相同的信,意思是,希望中国支持美方提出的决议草案,并说,即将进行的安理会表决以及钱其琛外长对美国的访问,将为实现双边关系的重大进展提供决定性的机会。(84)

11月28日,钱其琛一行抵达纽约。此时已是半夜,来接机的国务院官员说,贝克正在饭店等候。钱其琛等一到华尔道夫饭店,立即与贝克进行会谈。美方仍想劝说中方对安理会建议投赞成票,但中方表示,中方对有关决议不予否决已是最大的照顾了。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部长级会议进行表决,中国投了弃权票。

朱启桢大使与前总统尼克松合影

当天晚上,贝克宴请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长,他通过工作人员告诉中方,由于布什总统忙于处理海湾危机,将不能会见明天去华盛顿访问的钱其琛。美国国务院也如此通知了中国使馆。为了照原来的安排见到布什总统,朱启桢大使星夜驱车从纽约赶回华盛顿,于午夜3时同斯考克罗夫特通了电话。斯考克罗夫特于凌晨6时答复说,欢迎钱其琛按原定时间访问华盛顿,布什总统期待着与钱会晤。随后,钱其琛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30日下午,布什总统在白宫会见钱其琛,并在友好、坦率的气氛中举行了会谈。布什说,美中关系有“许多积极和非常重要的方面”。他表示,他重视美中关系,希望两国关系逐步改善,直至恢复最高级领导人的互访。对于中国投弃权票,虽感到失望,但也要感谢中国在海湾问题上同美国的合作。弃权也使决议生效了,这才是重要的。这次访问实际上打破了1989年6月以来美国终止与中国的高层互访的制裁,具有重要意义。(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