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1月,里根在大选中获胜。中国领导人知道,在美国竞选中候选人所发表的言论,主要是出于攻击对手,制造轰动效应,争取选票的目的。及至当政,他们必须面对现实,竞选中的言论不一定就是他们实际的政策。11月15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有影响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总编辑厄尔·费尔时指出:
中美关系是共和党执政时尼克松先生开始恢复接触的,又是共和党福特总统发展的,后来民主党卡特总统又发展了这些关系。我多次听到,发展中美关系是美国两党的政策。希望里根执政后不要使这种关系停滞,更不要倒退,需要继续发展两国的关系,这是全球战略所要求的……中国虽仍然是个穷国,但从战略上来讲,还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国家。
他还说:“我们与台湾关系法是不满意的。真正造成中美关系危机的是与台湾关系法。一句话,我们希望中美关系要发展,不要停滞,倒退。”对里根进行好言规劝。(26)
里根政府部分官员合影前排左一是国务卿黑格,左四为国防部长温伯格
11月下旬,里根的亚洲政策顾问、前中央情报局台北站站长克莱因到亚洲访问。26日,克莱因在新加坡发表肆意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论,批评卡特政府对中国施压不够,要求中国宣布“对台湾不使用武力的政策”,要求中国“恢复文明的行为准则”。29日至30日,克莱因到台湾访问,会见了蒋经国及“行政院长”孙运璇等高级官员,并向记者发表谈话称,“里根政府已保证充分地、公正地实施”《与台湾关系法》,而在保持同北京的关系方面将是“谨慎的”。(27)
克莱因的谈话引起中国方面的关切。29日,新华社发表题为《堂堂美国战略家竟弄不清谁干涉了谁的内政》的记者述评,对克莱因的言论予以逐条驳斥。12月1日,里根过渡班子的发言人布雷迪发表谈话说,克莱因对亚洲的访问只是“一次私人访问”,他的讲话不代表里根本人,不代表里根的过渡班子。(28)
里根在竞选期间发表的对华政策的言论以及他的顾问们的意见使中国领导人感到,刚刚正常化的中美关系正面临着考验。中国决策者十分重视中美关系,但也决不会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台湾问题上作出无原则的让步。1月4日,邓小平乘接见美国参议院共和党副领袖史蒂文斯和共和党少数民族委员会主席陈香梅的机会,就中美关系发表了重要谈话。他以他特有的坦率,批评了有些美国人持有的四种错误观点:第一,认为中国很弱很穷,装备落后,所以中国是无足轻重的;第二,中国有求于美国,而美国无求于中国;第三,如果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像台湾这样的问题,中国可以吞下去;第四,中国信奉的意识形态旨在摧毁美国这样的国家。他特别强调了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指出:
由于台湾问题迫使中美关系倒退的话,中国不会吞下去。中国肯定要作出相应的反应。我们说中美关系停滞不好,倒退更不好,但是一旦发生某种事情迫使我们的关系倒退的话,我们也只能正视现实。至于倒退到什么程度,那要看导致倒退的来势如何。这种话说多了并不好,但要明确一点,即在台湾问题上如果需要中美关系倒退的话,中国只能面对现实,不会像美国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中国出于反对苏联的战略会把台湾问题吞下去,这不可能。
最后,邓小平又真诚地希望:“中美关系不但不要停滞,而且要发展。我们对竞选期间和总统就任以前的言论是注意的,但我们可以对这些言论作某种理解。我们重视的是美国新政府上任后采取的行动。”(29)
在这次会见之后,史蒂文斯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美国愿意在《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的基础上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他预料美国对华政策不会有什么基本的变化,希望不要发生使中美关系复杂化的任何事情,“希望两国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改善”。(30)为了使邓小平会见史蒂文斯的谈话的精神广为人知,《半月谈》杂志在第3期以《驳美国某些人士的几种谬论》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把邓小平的很多原话都透露出来,这也是非同寻常的。
里根入主白宫后,从1981年到1982年年中,美国对华政策是共和党保守派与温和派、白宫与国务院、最后是里根本人与国务卿黑格的主要争议。
里根把对抗苏联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他选择了黑格作为国务卿。黑格是军人出身,曾任北约盟军司令,属于主张对苏联实行强硬路线的鹰派。在尼克松政府任内,他是基辛格手下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参与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前,黑格曾率领先遣队来华,事先把整个的访问演练了一遍。
里根与黑格
黑格认为,60年代以来,苏联“加速了他们力量投放能力的发展和对我们的全球性挑战的能力”,而美国的“外交、国防和经济政策的凝聚力却分裂了”。“当我们在国内辩论军事实力是否有用的时候,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苏联充满活力的军事现代化计划的实施,而不采取任何补偿性措施。我们没有进行有效的竞争,任随军事平衡向有利于苏联的一边倾斜。”“美国对自己的信心动摇了,美国领导人踌躇不前。在我们的战略利益遭到威胁时,美国似乎不能或不愿意采取行动。”(31)国防部长温伯格认为,由于美国军事力量的削弱,“西方盟友和世界各地对美国的信心降低了。对于美国不能有效和迅速地作出反应这种看法鼓励了苏联人及受苏联人教唆的对世界各地的动荡的充分地利用”。(32)这种对美苏力量对比的看法和对抗苏联的战略目标是里根政府的一个共识。里根政府对形势的反应是:大量增加防务预算,极力开发新的武器系统,以便使美国在战略和常规力量方面重新取得对苏联的优势。
但在遏制苏联问题上,美国政府内部也有分歧。黑格认为,里根的崛起表示美国开始摆脱越战综合征的阴影和美国人自信的恢复。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苏联支持下古巴对非洲的干涉,苏联支持下越南对柬埔寨的占领,这些新的事态发展使美国的政治气候清醒了,美国总统已经有可能在地缘政治方面采取新的强有力的行动。而要这样做,发展与中国的战略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他急切地希望把卡特时期建立起来的美中两国的战略关系发展成一种“战略联系”。(33)他并非不了解台湾。早在50年代,他就对台湾的军事状况作过调查,对台湾军队的装备之差、士气之低落留有深刻印象,他认为蒋介石早已输定。他和基辛格一样,认为美国的战略利益在大陆,而不在台湾。有的美国记者写道,里根没有立即意识到,他所挑选的这位国务卿比别人都更强烈地相信,“中国是美国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的关键,与中国的某种形式的结盟是战略的必须”。而里根则把他个人对台湾的感情和美国的战略利益混淆起来,在中美关系方面常常发出不合时宜的言论。里根政府中的一些成员,如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艾伦、白宫办公厅副主任迪弗等与里根本人的看法大致相同。艾伦赞成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战斗机,对美台关系给予更多的外交重视。财政部长里甘、总统法律顾问米斯也都持亲台观点。(34)因此,在此后的数年中,美国政府内部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乃是不可避免的。(35)
除了战略观点上的差异,以黑格为首的国务院与白宫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竞争的关系。在里根入主白宫之初,黑格曾建议,里根每周有一个时间与他单独讨论外交问题。但这一建议没有下文。其实,每当黑格到白宫去见里根,那间椭圆形办公室里便挤满了人,副总统布什、艾伦、米斯和白宫办公厅主任贝克和副主任迪弗个个都得在场,每人都惟恐自己那部分官僚机构的利益受到损害。(36)
1981年1月10日,黑格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为审议他的任命而举行的听证会上一再强调中美关系的战略重要性,他说:
我认为极为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战略问题。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动机是建立一种战略关系……我觉得从战略意义上说,在我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有一种一致性和共同利益。我认为继续从尼克松时期开始、福特时期得到推进、卡特政府进一步推进了的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
他还认为中国“在本地区起着某种稳定作用”。当被问到《与台湾关系法》时,他意识到里根本人对台湾的态度,谨慎地回答说,他将与当选总统详细讨论这个问题,才能就此发表意见。但他又说,“我们要把这个问题作为我们议程中的重要问题全盘地加以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对于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具有“长期的重要性”。(37)几天之后,当选总统里根却又发表了与此不同的言论。在提前出版的1月19日这一期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刊载了里根与该杂志记者的一篇谈话,里根一方面说,应保持和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同时又说,“不应该抛弃台湾——一个长期的朋友和盟友”。(38)
是否邀请台湾代表出席里根的就职仪式成为中国政府与里根政府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第一次较量。里根应于1981年1月20日宣誓就职。此前有消息报道,台湾当局的高级领导人和民间人士,包括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蒋彦士、台湾省“省主席”林洋港,已经受到美国“官方”出席就职典礼的邀请,且已于1月11日启程赴美。美国政府邀请台湾官方人士出席就职典礼,是违背中美建交公报、恢复美台“官方关系”的一个重要步骤。中国政府向美方表示坚决反对。在里根政府内,这一邀请得到艾伦的支持,而遭到黑格的反对。1月1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宣布:“作为中国的大使,柴泽民阁下已经受到美国官方的邀请,代表中国出席新总统的就职典礼。除柴大使的夫人外,没有其他中国人受到官方的邀请出席典礼。”他还说,“任何来自台湾的人士出席典礼将只能作为个人参加,没有任何官方或代表的资格。”(39)结果,林洋港“因有要事”取消了华盛顿之行,蒋彦士也“因患重感冒住院治疗”,而未出席里根的就职典礼。此后,黑格提醒艾伦和白宫的其他助手,行政当局在实行与台湾的契约方面必须准确,这是一个可能毁坏对华关系的问题。(40)但艾伦和白宫的其他助手却对黑格的警告不以为然。事后,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专程到医院探望蒋彦士,祝他“早日康复”。迪弗和艾伦分别在白宫会见了蒋彦士,表示里根政府已经推翻了卡特时期不准在白宫会见台湾官方人士的政策。黑格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特地起草了一些规则,禁止在白宫会见台湾官方人士。(41)
中国更关心的是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1月中旬,荷兰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决定批准向台湾出售潜艇。中国政府决定将中荷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指出:“我们决不容忍任何国家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也决不容忍任何同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向台湾出售武器。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任何人以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会拿原则作交易,那就大错特错了。”(42)此后,中国官员经常提及此事,美国官员认为这是对美国的警告。(43)
黑格一再向总统强调适当处理对华关系的重要性。他说,卡特政府冻结了美台关系,但现在台湾方面感到美台关系气氛友好了,他们想多见美国官员,这对他们是一种象征性的成果。但这是不能被允许的,“去掉美台非官方关系这一层掩饰可能严重地、甚至是无可挽回地恶化我们的对华关系”。邓小平对此表示关注,并且提到了中美关系破裂的可能性。中国人是认真的,他们直言不讳,而不是虚声恫吓。他还对台湾要求购买F-16战斗机等先进武器表示异议。他认为这些会成为爆炸性的问题。里根静静地听着,没有作声。但黑格深信,新政府必须承认对华关系是当前最重要的战略问题之一,必须继续作出努力,使脆弱的中美关系得到加强,沿着正常化的道路继续前进。(44)为此,新政府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国务院发言人对美国对华政策作了两次表态。2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戴斯在每日新闻发布会上说:“1979年1月1日关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取代了上海公报,它是我们与中国关系的基础。这一公报包括了美国的庄严责任,我们当然要遵守它。”(45)其次,国务卿黑格于2月20日会见柴泽民大使,就世界局势交换了意见,并讨论了在建交公报的原则基础上促进两国关系的步骤。“谈话是在非常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谈话预定半个小时,结果却进行了一小时十分钟。(46)第三,3月2日,里根总统致函赵紫阳总理,感谢对他就任总统的祝贺,并表示他将致力于在中美建交公报的基础上加强两国之间的战略关系,以及两国人民传统的友好和互利的文化和经济关系。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团访华前夕,里根于3月18日致函代表团,表示美国政府愿意“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一道工作,为改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发展的前景而努力,以便使美国人能够在那个重要的市场上进行竞争”。3月19日,里根总统在白宫会见柴泽民大使,表示要在两年前中美关系正常化公报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美国报刊形容此次会见是“亲切的友好的”。(47)同时,里根又让即将去中国访问的前总统福特给邓小平带来口信,给赵紫阳带来一封信,进一步向中国领导人作出保证。第四,把美国对华政策说得更清楚的是黑格对记者的谈话。
3月5日,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采访黑格。在谈到美国对华政策时,黑格援引里根1980年8月25日的声明说:里根“设想我们将继续努力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这是一个基本的战略现实,也是战略上的必须。这对保持国际局势的稳定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他还设想要遵守与北京签订的正常化协议有关的公报。他也设想基于遵守《与台湾关系法》保持与台湾人民的非官方关系。我们不认为这两者——建交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是互相排斥的。”这段话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里根1980年8月25日的声明是一个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很不像样的声明,曾经受到中国方面的严厉批评。作为国务卿,黑格当然不能否定或指责里根的声明,但他用“各取所需”的办法来重新解读这个声明,那就是把他自己的观点装进总统声明的框架之中。第二,谈话强调了中美关系的战略重要性,这是黑格的一贯观点,是黑格对华政策的基点。第三,作为国务卿,他当然也要维护《与台湾关系法》,但他强调的是与台湾人民之间的非官方关系。第四,当记者问到向台湾出售战斗机是否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他是否说过要向台湾出售时,他连声说:“不,不。我没有说任何这类话。实际上,我非常用心地避免说任何这类话。”(48)这篇采访刊登在3月1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上。在此之前,3月9日的《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台湾当局希望从美国购买F-16喷气战斗机。在当天的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戴斯说,美国政府没有从台湾收到这样的要求,也不期待收到这样的要求。
除了作出口头的承诺外,黑格认为要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来促进中美关系。黑格建议,把中国的贸易地位改为“友好的非盟国”一类,如南斯拉夫。这样就有可能向中国转让某些先进技术,包括军民两用技术,并允许中国通过商业途径向美国购买防御性武器。当然,中国购买武器的申请将由政府和国会一起根据个案处理的原则逐项审定,如同对待美国的其他友好国家一样。6月初,黑格的建议得到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批准,并且很快被报界透露出来。在此以前,当国防部长温伯格4月初访问欧洲时已经透露,如果苏联干涉波兰,美国将可能向中国出售武器。表示里根政府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比卡特政府走得更远。(49)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别的部门以及国会还在发出与国务院不同的信息。4月28日,美国财政部长里甘在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一个小组作证时竟公然违背中美建交公报基本原则,表示支持台湾“作为一个单独的国家”重新加入世界银行。5月12日,总统顾问米斯在外国记者中心宣称,美国将全面执行《与台湾关系法》的条款,包括在政府机构接待台湾在美机构的“官方来访者”和向台湾出售武器。5月19日,美国众议院外委会亚太小组就《与台湾关系法》的执行情况举行一系列听证会。该小组所邀请的证人一个比一个起劲地鼓吹美国与台湾发展“官方关系”,“在高一级的水平上建立一个正式的、有连续性的机构”,把“台湾的军事安全保持在令人满意的水平上”。(50)国务院还听到传闻,艾伦通过“后门”向台湾领导人表示,他可以保证台湾将得到新的战斗机,里根也赞成此事。艾伦还故意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向报界泄露一些消息,似乎台湾很有可能得到FX战斗机。(51)中美关系又到了一个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还是继续前进的重要关头。
为了解决中美关系中出现的危机,两国政府商定,黑格于6月中旬访华。里根指示黑格告诉中国领导人:首先,美国将遵循一项全面的政策,以对抗苏联及其代理人的扩张,并强调美国在亚洲存在的永久性质;其次,将中国视为友好的非盟国的决定强调了中美关系的新概念的基础,这种关系是以两国的战略联系和两国在亚洲和世界其他部分的共同目标为基础的。此外,黑格还受命在台湾问题上寻求一种临时的解决方案,包括非官方关系和售台武器。6月4日国家安全委员会会后里根签署的指示还提到,关于美国向中国出售武器的新政策在今后数月中尚需保守秘密,而在预定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刘华清访美时,美国将把向中国出售防御性武器的政策公之于众。(52)也是在6月,里根还就向中国转让技术作出指示:为了“支持一个安全的、友好的、现代化的中国”,美国将向中国转让设备和技术,其技术含量两倍于苏联在入侵阿富汗之前所能得到的技术。(53)(www.daowen.com)
黑格希望,一旦中国政府从美国购买武器,它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就较能容忍。实际上,中国政府并不急于向美国购买武器。在英、法急于向中国出售武器时,中国并没有采购多少它们的武器。一段时间来,中国政府警惕地注视着美国对台军售的情况。在1979年美国暂停向台湾出售武器一年之后,美国的武器装备又源源不断地流向台湾。1980财政年度,美国对外军事销售系统与台湾签订的新协议的销售额稍有下降,但随着商业销售的增加,美国售台武器的实际数量在增加。从里根就职以来中国政府更加担心,美国是在进一步搞双轨政策:向中国出售一些辅助性军事设备,同时把向台湾的军售升级。中国政府是决不能同意这样一种交易的。因此,在黑格访华前夕,6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再次重申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立场。他说:“我们已多次声明,我们宁可不要美国的武器,也绝不同意美继续干涉我内政,售武器给台湾。如美竟然不顾我一再坚决反对,继续卖武器给台湾,我势必作出强烈反应。”(54)
1981年6月,黄华外长与黑格国务卿
6月14日至16日,黑格国务卿访问中国。这是里根入主白宫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首次高层会晤。访问期间,黑格和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黄华举行了会谈。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耿飚、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分别会见了黑格,黑格向赵紫阳转交了里根的信件,并代表美国总统邀请他在他方便的时候访问美国。赵紫阳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同时代表中国政府邀请里根访华。邓小平会见了黑格,并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黄华在欢迎黑格的宴会上对里根总统多次表示要尊重两国建交公报的原则并重视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的言论表示赞赏。这是中国方面第一次作出这样的表示。他说,我们重视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尽管双方的政策和观点有不少分歧,但同时双方也有许多共同和相近的观点。只要双方都从战略全局着眼,确信加强彼此合作是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同时又能审慎而恰当地处理分歧问题,困难是能够克服的。黑格在祝酒词中强调,4届美国总统都对发展和扩大同中国政府的友好关系予以最高的重视。美国总统已经承担了不断加强两国关系的义务。(55)
黄华在会谈中指出,中美建交时,中国声明反对美国继续向台湾提供武器,中国原希望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但迄今为止,美国方面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步骤;中国同意美国在中美建交后同台湾保持民间往来,但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决不是一般商品交易,也不是民间往来,美国这样做,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不相容的。黄华还将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与美国在南北战争时反对英国向南方出售武器相比拟。黑格表示,他认识到这个问题对中国的敏感性,美国将非常谨慎和克制地对待这一问题,里根政府不急于向台湾出售先进战斗机,但他仍坚持美国“在可预见的将来仍要向台湾提供一些经过仔细选择的、性能适度的防御性武器”。(56)
邓小平也着重与黑格谈了售台武器问题。他说:
摆在我们面前最敏感的问题还是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现在台湾海峡形势很平静,有什么必要不断向台湾出售武器?这样的问题涉及到中国最大的政策之一,就是要统一祖国,使台湾回归祖国。我们真心诚意地希望我们两国的关系不但不要停止在现阶段的水平上,而且要发展,这对全球战略有益。
他表示,中国政府是有耐心的,但耐心是有限度的。如果美国走得太远,中美关系可能踏步不前,甚至可能倒退。(57)同日,黑格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他这次对中国的访问“富有成果,很有意义,非常成功”。他说,美国和中国虽然不是盟国,但双方有许多共同的利益。美国政府将通过立法程序修改把中国同苏联归于一类的法律,还将修订外贸管制措施以扩大对华贸易。他还列举了这次访问在双边关系方面取得的具体成果:以中国副总理薄一波和美国财政部长里甘为首的中美经济混合委员会将举行第二次会议;中美两国将成立商业贸易联合委员会,两国防务机构的交流将继续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刘华清将于当年8月率领代表团访美。(58)
黑格在访华的最后一天举行记者招待会,会上记者一再追问向中国出售武器的问题。黑格起初闪烁其词,但他的助手已经事先把这个消息泄露给了随行的《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黑格最后肯定了这种政策变化。消息不胫而走,日本人感到突然,台湾当局表示强烈反对。随行的李洁明(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艾伦的助手)和助理国防部长阿米蒂奇匆忙回到使馆,通过不会被国务院发觉的安全途径,分别向艾伦和温伯格报告了黑格违反总统的指示。艾伦和温伯格又向总统作了报告。(59)于是就在16日这天,里根在记者招待会上一方面表示,美国一直希望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使中国得到某些技术和防御性武器就是“改善美中关系的进程中的一个正常步骤”;另一方面,他又说:“我对台湾的感情没有改变。我们有一项法案,一项法律,叫做《与台湾关系法》。它规定了向台湾出售防御性装备以及我们相互关系中的其他事项,我打算执行《与台湾关系法》。”(60)黑格事先不知道总统会在这时反驳他,他对里根此时强调《与台湾关系法》表示困惑不解,“总统感到,我在执行他的指示时在对华政策方面跑到他前面去了”。(61)
里根选择他的国务卿还在中国访问的时候发表这样的言论,自然也引起中国方面的不满。中国政府认为这是他有意强调《与台湾关系法》的特殊意义。中国立即对此作出反应。本来预定由黄华外长去为黑格送行,结果第二天改由章文晋副外长代替。6月19日,新华社记者发表述评说:“美国朝野至今还有一种议论,认为中国是讲大局的,为了战略全局的需要,为了发展中美关系,中国会吞下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苦丸。这显然是一种被颠倒了的逻辑。本来,美国方面如果认真地从战略大局出发,把发展中美关系当作一件大事,就应该把美台关系限于中美建交公报的原则范围以内,当机立断地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而他们却把事情颠倒了过来。”评论希望,黑格访华时达成的一致和进展,能够经得住今后行动的检验。(62)
黑格回国以后即着手制定一项表明台湾不需要FX战斗机的政策决定。黑格支持参谋长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一项各部门的联合分析,以便得出台湾不需要FX战斗机的结论,同时继续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向台湾出售武器。他也希望美国政府能向中国政府提出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购买武器清单。(63)6月28日,他在接见记者时对所谓苏联称美国向中国出售武器是“冒险的、十分危险的”行为时表示:他不认为“美国与10亿人民的关系要取决于苏联的否决”,“我们所做的实际上是把中国置于如同南斯拉夫那样的友好的非盟国的类型”。(64)
美国国会、政府和舆论界在对华政策上继续发出混乱的、自相矛盾的声音。
6月20日,以斯蒂芬·索拉兹为主席的众院外委会亚太小组委员会在举行了一系列听证会后致函里根总统,要求不向台湾出售先进战斗机。信中说:“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当前,向台湾出售FX或其他任何先进战斗机都是错误的”,这种行动将“损害旨在对抗苏联扩张主义的美中关系”,他希望“小组委员会在这些关键问题上所作出的完全一致的两党结论,将在行政当局作最后决定时起重大作用”。(65)但也是在6月下旬、7月上旬,美国国会的数十名亲台议员,如高华德、麦克卢尔、赫尔姆斯等曾致函里根总统,表示支持向台湾出售FX战斗机。(66)所有这些,都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美国行政当局也不是只有一种声音。6月21日,“国务院一位资深官员”表示,“完全没有紧迫性”作出向台湾出售先进战斗机的决定,但他同时说,台湾对美国政策具有战略的重要性,它“是一条至关重要的海上运输线上的一艘相当坚不可摧的航空母舰”。(67)7月6日,总统副新闻秘书斯皮克斯既表示美国不打算改变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的性质”,又说:“自从今年1月20日以来,(美国政府)同台湾政府、台湾代表有过许多非官方的接触。我们正在比上届政府频繁得多的基础上继续这种接触。如我所说,这种接触比上届政府期间更加频繁,也许更加融洽。”新华社对此的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既然是两个“政府”间的接触,怎么又是“非官方”的关系;难道“政府”不是“官方”,“政府”间的关系是“非官方”关系?(68)而7月16日,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在众院外委会作证时回顾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关系的迅速发展,叙述了美国政府正在采取的放松对中国的贸易控制,包括军火出口控制和经济援助政策的措施,强调了这些措施的“政治意义”。然后他说:
我们不认为与中国的密切关系是针对第三国的利益的。相反,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去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友好的建设性的关系,这个国家将是在亚太地区和欧亚大陆占据战略地位的未来的世界大国。我们的长远目标是通过发展美中关系极大地增进该地区的稳定……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忽视台湾。我们要继续发展与台湾人民的非官方关系的实质性内容。国务卿在此行中告诉中方,我们将如正常化以来所做的那样,继续在联合公报的基础上来处理这种关系。如同我们一直阐明的那样,我们自己的法律为这种关系继续奠定了基础。显然,我们(美中之间)在台湾问题上有些分歧,当然包括出售防御性武器问题。我们听取了中方的观点,也表达了我们自己的看法。我想,通过这些会晤使双方对台湾问题对对方的敏感性有了更大的了解。(69)
霍尔德里奇这番话是经过审慎措辞的,他甚至没有直接提到《与台湾关系法》。黑格的访华确实增进了双方对对方立场的了解,但问题并没有解决。7月22日,参议院举行关于任命老资格外交官恒安石为驻华大使的听证会。恒安石说,美国政府把中国看作是一个友好的国家,改善两国关系是合乎逻辑的结果,如果他被任命为驻华大使,他将尽最大努力来促进两国关系;大陆和台湾的统一问题要由中国人自己去解决,美国不应插手。(70)
中国方面继续利用一切机会表明自己的立场,阐述台湾问题,尤其是武器售台问题对于中美关系的极端重要性。8月下旬,前总统卡特访问中国。中国领导人,尤其是邓小平,在会见卡特时,都强调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表示:“真诚希望中美关系不要停滞,要继续发展下去。”卡特在访问结束时说,中国领导人给了我一个清晰的信息,如何处理台湾问题将决定中美关系的未来。他说:“他们提出这一问题的力度使我感到惊讶并得到深刻印象。我见到的所有中国领导人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向我阐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这不是一种威胁,而是一种坚定的声明,这一问题对中国人民具有深远的重要性。”(71)
8月26日,新华社记者发表题为“休想以美国之法管中国之事”的述评,指名道姓地抨击众院外委会主席扎布洛基在台湾发表的鼓吹“两个中国”的言论。8月20日至22日,扎布洛基率领众议院访问团抵台湾作了3天访问。他们与台湾当局讨论了售台武器、台湾防御能力以及《与台湾关系法》的执行情况等问题。扎布洛基一再把中国的领土台湾称为“中华民国”,把台湾当局的官员当作“国家首脑”,左一声“总统”,右一声“院长”,他还信口开河地公然向记者表示,美国政府愿意把先进武器卖给台湾,估计明年年初就将作出向台湾出售FX战斗机的决定。对此,中国方面当然不能保持沉默。新华社的述评指出,扎布洛基的行为是“向台湾当局保证,美国要用武器来支持他们抗拒中国政府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统一国家的主权”。(72)
8月底,访华回国的参议院外委会成员格伦向报界表示,中国领导人向他指出,中美关系很可能因为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而倒退。(73)
为了表示反对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尤其是先进战斗机,中国政府推迟了副总参谋长刘华清的访美。刘华清本应于8月访美,与美方具体讨论购买武器问题。在美国广泛认为,刘华清是否访美、何时访美,取决于美国关于向台湾出售FX战斗机的决定。在此事明朗化之前,中方不会重新确定刘访美日期;美国果真作出向台湾出售这种战斗机的决定,中方可能会无限期地推迟这次访问。(74)7月18日,邓小平在接见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时表示,虽然中国希望与美国发展战略合作,但如果美国迫使中国按照美国的意愿办事,中国已经作好了让中美关系倒退的准备。这篇采访直到8月25日才发表,显然中国政府在等待事态的发展。(75)
中国政府在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同时,在和平解决台湾回归祖国方面又采取了一项重要步骤。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九条方针的提出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力争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祖国大业的诚意,在国际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响。一些美籍华人学者和实业家热情赞扬这个谈话,认为这是“历史性的重大行动”。美国参议员杰克逊称谈话是“良好的第一步”,将有助于稳定太平洋地区的局势,并加强美中两国日益密切的关系。(76)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进一步缓和又一次剥夺了美国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的借口。
为了表示对里根政府的不满,中国政府在1981年的下半年邀请了众多的前政府官员访华:布热津斯基(7月),前总统卡特(8月),前助理国务卿、现莱曼兄弟库恩洛布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霍尔布鲁克(5月、8月、11月),前能源部长、现莱曼兄弟库恩洛布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施莱辛格(8月),前国防部长、现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朗(10月),前副总统蒙代尔(11月)等。中国政府一再表示希望,中美关系能克服困难,进一步向前发展。这些前政府官员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蒙代尔在11月22日离开中国前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美两国“在战略上的观点是一致的。继续扩大我们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双方、对全世界,都是有利的”。他还说:“中国关于统一祖国的九点建议是非常积极的。美国不应该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战斗机等军事设备,以免影响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的统一。”(77)
由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引起的中美之间的争执使两国政府认识到,中美关系到了其“漫长和曲折的道路上的又一个紧要关头”。如果售台武器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中美关系不但不能继续发展,还会停滞,甚至倒退,从而使两国的眼前和长远利益受到损害。两国政府决定把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这一问题提上日程。黑格国务卿遂向里根建议,暂缓就售台新的武器作出决定。(78)
随着对台军售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突出问题,美国国内也在此问题上展开了一场辩论。主张向台湾出售FX战斗机的人认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时,美国有负于台湾,现在美国该做些事来进行补偿,出售FX战斗机正是支持台湾当局的士气的一种好办法;虽然台海地区现在局势缓和,但说不定哪一天又紧张起来,而且FX战斗机从出售到编入战斗序列也需要一段时间,大陆在飞机数量上占有优势,台湾只好以质量取胜;由于中美两国关系在安全和经济方面的重要性,即使美国向台湾出售FX战斗机,中国领导人未必会采取激烈措施使中美关系像中国现在宣称的那样倒退,中国也许只是抗议一阵罢了;如果不向台湾出售FX战斗机,那里根政府就会得罪它的许多支持者,尤其是国会中的支持者,付出国内政治方面的代价。(79)
美国政界和学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反对向台湾出售FX战斗机,他们认为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台湾海峡地区的局势是1949年以来最缓和的;中国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1981年的国防预算削减了20%,许多军工厂也改为生产军民两用产品,因此中国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对台湾造成军事威胁;台湾现有的F-5-E战斗机已经比大陆的飞机先进,大陆不大可能在近期内拥有比F-5-E更先进的飞机;台湾当局购买FX战斗机主要不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是政治上的需要,即表示美国支持台湾,并企图给中美关系制造新的麻烦,美国不能上台湾这个当;美国向台湾出售FX战斗机还可能对中国的内政产生影响,中国当前的领导人可能招致国内反对者的指责,他们可能批评中国现行的对美政策,对台湾比较和解的政策,甚至批评中国的国内政策,中国领导人可能对现行政策进行重新评估;中国政府已经清楚表示,如果美国向台湾出售FX战斗机,中国将被迫作出强硬的反应,“中国人说话是算话的”,在中苏关系和中国与荷兰的关系中已经验证了,中国的警告必须认真对待;里根政府向台湾出售或不出售FX战斗机都是要付出政治代价的,但前者的代价远比后者严重,因为现在在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广泛的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支持,不仅是一些重要的利益集团,如农场主、粮食和棉花出口商、一些主要的企业集团,而且公众也支持发展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倒退会使公众感到惊讶,甚至震惊,公众会责备决策者不能预见和避免这种状况,甚至认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挫折。布热津斯基发表讲话说,现在在台湾海峡并不存在任何冲突加剧的危险,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向台湾出售先进飞机。卡特政府时期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撰文说,如果存侥幸心理,以为北京的警告只是虚声恫吓,从而拿10年来的战略利益去赌博,向台湾出售它并不需要的飞机,那将是愚蠢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菲利浦斯写道,“几乎可以肯定”,美中关系将倒退到1979年的状况,“这将不可避免地给贸易和重要的战略关系带来各种消极的影响”。布鲁金斯研究所的著名中国学家鲍大可指出,这种影响将不限于两国关系,“甚至其最初的冲击波将引起广泛的国际反应,特别是美国那些亲密的盟国会对美国处理复杂微妙的外交政策问题的能力提出疑问”。杰克逊参议员也警告说:美国政府所奉行的任何将导致改变同中国的战略关系的政策,都是在玩火,也是不符合美国自身利益的。(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