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随着现代制药业的发展,先进的化学试剂在体育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由于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而不是从植物或动物来源中提取新药物,制药业也开发了化学分析方法,以测试其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正是这种敏感的药物筛选方法的发展,成为后来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检测方法发展的基础。许多国际体育联合会在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引入了兴奋剂测试。但是,这个时候测试针对的是少数兴奋剂物质,如苯丙胺。苯丙胺是当时使用最广泛的作为身体能力增强剂。之后,兴奋剂测试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测试程序而存在较多的问题。直到欧洲委员会于1989年制定《欧洲反兴奋剂公约》开始,反兴奋剂检测的程序才朝着标准化测试程序迈进。
实际上,真正有效的反兴奋剂测试仅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获得应用。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首次进行了奥运会运动员的全面测试,[17]分析了2079个样品,7名运动员被取消资格。
1973年,Raymond Brooks教授开发了第一个能够检测尿液样本中合成代谢类固醇代谢物的测试。这种对合成代谢类固醇的测试是基于放射免疫法。[18]国际奥委会于1975年将合成代谢类固醇列入禁用物质清单。经过科隆反兴奋剂实验室的进一步完善后,该测试首次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使用。所以,合成代谢类固醇的首次正式测试是在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进行的,但仅在8个体育项目中使用,因为其他的国际体育联合会拒绝合作。[19]在这些测试中,所采集的样本中有15%(约275个样本)接受了合成代谢类固醇的检测,在11名被取消比赛资格的运动员中,有8名使用了合成代谢类固醇。在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上进行了类似的测试。(www.daowen.com)
值得注意的是,放射免疫分析法也存在缺陷。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新测定法出现。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识别尿液中的禁用物质,还可以检测天然存在的类固醇睾丸激素。1983年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举行的泛美运动会采用GC-MS方法测试了雄激素合成代谢类固醇和睾丸激素,结果19名运动员被剥夺了参赛资格。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从1510个样本中发现12个含有合成代谢类固醇或睾丸激素。[20]1988年汉城奥运会查出4例合成代谢类固醇阳性。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查出的兴奋剂违规数量进一步增加,但一些运动员仍然愿意冒险使用违禁药物。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进行了广泛的赛外反兴奋剂测试,查出了许多兴奋剂违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