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感知科技与物联网金融的应用

感知科技与物联网金融的应用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联网金融模式的情形将发生颠覆性变化,由于风险的确定性大幅提升,收益的确定性也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在物联网条件下,金融机构面临的是确定的环境,确定性与收益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在经济扩张期,物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违约概率均保持不变;在经济衰退期,传统金融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明显大于物联网金融。

感知科技与物联网金融的应用

“物联网”通过RFID(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等传感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与金融的不断互动、融合和发展,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物联网金融,不仅拓展了物联网的应用前景,也拉开了新金融革命的序幕,物联网金融将深刻改变传统的风险收益矩阵、风险管理模式、社会信用体系及金融监管体系。

根据经济学“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基本原理,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其中,风险又可称为不确定性。由于信息不对称在传统金融环境中广泛存在,不确定性是普遍现象。不确定性与收益共生共存,承担风险是获取收益的前提,收益是承担不确定性的成本和报酬。

物联网金融模式的情形将发生颠覆性变化,由于风险的确定性大幅提升,收益的确定性也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机构可以充分掌握交易客户的各类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使“高确定性、高收益、低损失”的理想组合得以实现。在物联网条件下,金融机构面临的是确定的环境,确定性与收益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筛选市场上的客户,评估交易机会对应损失的可能性,主动选择具有“确定的收益”的交易机会,规避“确定的损失”,使风险收益达到最优平衡,从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阿尔克洛夫和斯蒂格里茨创立的信息经济学指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借款人与银行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如银行贷款重复质押等。物联网金融模式彻底解决了“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现象,甚至可能达到经典经济学中所论述的“完全信息”状态。通过运用VR、区块链、RFID等技术,可实现对动产无遗漏的监管,实时监控抵质押品状态,使动产融资的“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事后追踪”变为“事先防范”。如物联网通过实时监测库存变化,可解决汽车合格证重复质押的问题。

物联网金融模式下,违约概率下降,非预期损失减少,资本要求降低,银行业机构能够腾挪出更多资本空间,增强贷款发放能力,扩大信贷规模,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此外,物联网金融与经济周期呈“弱相关性”。在经济扩张期,物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违约概率均保持不变;在经济衰退期,传统金融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明显大于物联网金融。由于物联网金融消除了不确定性,经济衰退期的违约概率低于传统金融,非预期损失不会大幅增加,对资本金影响较小,能够起到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www.daowen.com)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刚刚起步。物联网将进一步颠覆社会信用管理模式,打造社会信用体系“升级版”。

物联网的“泛在化”特征可以对企业及个人的经营、交易、消费等行为进行识别追踪,并上传至征信管理系统,建立庞大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用记录全覆盖,不留死角。通过发挥物联网互联互通的优势,能够破除信息壁垒,打破“信息孤岛”,将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的信用评价结果与评级机构、社会监督员评价等社会监督情况相结合,打造全方位的统一信用监管体系。

物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既满足了人们的金融需求,也给监管当局带来了巨大挑战。巴塞尔协议第二支柱要求:监管当局要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化解状况、收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因素进行监督检查。在当前监管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配备条件下,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产品的快速创新、不同金融领域的混合交叉使监管部门所面临的监管选择决定因素爆炸性增长,增加了监管工作量和难度。

不过,物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将带来丰富多样的金融监管工具,除精准大数据监管工具如银监会的现场检查EAST工具之外,未来,物联网金融将以大数据为支撑,以信息化监管为手段,对金融运行进行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实时跟踪、动态监管将成为未来监管方式的标配。

物联网和金融的深度融合,使金融能够依托物联网技术,提升服务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实体流的三流合一,从而变革金融的信用体系,控制金融风险,深刻、深远地变革银行、证券保险、租赁、投资等众多金融领域的原有模式,带来新的金融变革。无论是在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方面,还是在尽力消除“信息不对称性”的影响方面,物联网金融都会致力于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金融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目前,物联网和金融的交互还停留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层面,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当传感器进一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传感器走向衣、食、住、行、医的各个场景之后,我们一定可以看到:以金融服务为核心的物联网产业将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