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从学校毕业后,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会步入职场,开始新的生活。职场是我们发展与获取成功体验的重要场所。但学校与职场在活动内容、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很多不同,可能导致一些毕业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环境,甚至影响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能否顺利地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对每一个学生能否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都非常重要。
1.认识“职业人”
简单来说,“职业人”就是指有职业的人或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也可以说是职业活动领域中的人。职业人是作为职业活动的主体和基础要素而存在的人,他处于职场中,与职业岗位相联系,通过自己具备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完成相应的工作职责,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此外,职业人还应具有职业精神。行有行规,职业人从事哪种职业,就应遵守哪种职业的基本准则和约定俗成的规则。
从职业人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职业人”角色和“学校人”角色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我们步入工作领域,需要及时从“学校人”角色转换为“职业人”角色,只有角色转换成功,才能尽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否则必然在社会中碰壁。
2.角色转换的“四要素”
从“学校人”到“职业人”,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跳板,对学生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非常重要。这次转换既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角色转换,也是一次人生的跨越。
(1)思维导向向行为导向的转变。“学校人”的学习活动以思维为主,主要特点是“想”。思维活动是用头脑去想、去记、去理解的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领域,即使思维出了问题,一般也不会产生较严重的后果。“职业人”的职业活动以行为为主,主要特点是“做”。有行为就有相应的后果,基本上不允许犯错,因为一旦犯错就将带来不良后果。
行为不允许出错,是对“职业人”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学生时代,应该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操训练时,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习惯,为思维导向向行为导向的转变做好铺垫。
(2)个性导向向团队导向的转变。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在团队中得到发展。因此,在学生时代,我们应该热爱集体、融入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团队意识。毕业后进入职场,要积极熟悉所在团队的特点,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简单,学生以完成学习任务为主,虽然在集体中生活,但学习活动主要由个人完成。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学校鼓励学生主动地发展自己,个性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受到特别的重视。而步入工作岗位,人际关系会变得相对复杂,这时,团队意识就成为“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3)成长导向向职业导向的转变。“学校人”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汲取知识,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掌握在职业生活中奋勇搏击的本领,是一个接受教育、储备知识、培养能力的成长过程。“职业人”以特定的身份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依靠自己的本领为社会服务,完成社会分工中自己应尽的职责。对一个“职业人”来说,承担并履行职业责任是非常关键的。责任心强不强,是用人单位考核员工的重要内容。
承担角色责任是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基础。为顺利完成这一转换,学生在学生时代应把每一项实验、实训当作真正的职业活动来完成,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毕业后步入职场,在面对琐碎、单调、重复的工作时,要调整不安心工作的心态,尽快熟悉新环境,找准角色定位,爱岗敬业。
(4)智力导向向品德导向转变。“学校人”以学习为主,虽然学校工作以德育为首,但智力高、学习好的学生往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佼佼者。“职业人”以职业为主,企业效益的提高更多地是依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依靠员工之间的精诚合作,因此企业十分重视应聘人员如何处理“做人”和“做事”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学生在学生时代不应重智轻德,而要学习如何去做人,为职业生涯的顺利起步做好准备。毕业后初入职场,要珍惜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份工作,尽快了解行业职业道德行为标准,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尽快适应工作,在做事中按职业要求做人。
如果我们能在学生时代为上述角色转换做好充分准备,又在就业后为之努力,就能较好地完成角色转换,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
如何成为成功的“职业人”?要想将自己塑造成为成功的“职业人”,就要做到德艺双修。
①要具备高超的技艺。掌握一门精湛的技术有利于我们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若没有高超的技术,就会缺乏竞争和发展的优势。
②要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也就是要学会做人,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诚实守信。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化课学习、专业课实训还是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都要把自己当作“职业人”,做到“敬业为德,学艺求精”。日积月累,习惯成自然,“职业人”的角色便会逐渐内化于我们的心灵之中。这样,当我们真正成为“职业人”、从事职业工作的时候,就能应对自如、从容不迫。(www.daowen.com)
知识链接
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应克服的不良心态
·对学生角色的依恋·对新环境的畏缩
·自傲和虚荣·自卑、怯懦、焦虑和浮躁
(二)适应社会并拥抱社会
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是我们在社会中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我们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前提。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即使在其他方面再优秀,也会遭到社会和职场的排斥,因而无法从社会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更无法获得施展抱负的空间。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1.在学习中适应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不等同于能力,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成为能力,要有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训练。学校安排调查、试验、实习等实践类的课程,就是为了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校期间,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完成这个转化过程。
2.在生活中适应
社会能力的提高要靠日常生活中的训练。平时就要注意穿衣得体,训练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取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当你和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努力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久而久之,控制力就会提高,个人修养也会提升。有的同学平时只顾自己学习,不愿意承担社会工作,其实承担一些社会工作是训练组织能力和执行任务能力的好机会。用人单位招聘时往往会关注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过什么职务,借此评估学生的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和执行任务能力。
3.在社会实践中提高
尽管在学校生活中可以训练自己的能力,但学校生活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时代的人际关系并不复杂,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容易解决。因此,还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应该积极主动,在校期间既要多参加各种活动,也要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能力的提高。
案例启迪
他有备而来
小刘在学校不但刻苦学习文化课和专业课,考取了普通话、英语、计算机、导游等证书,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特别重视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训练和责任心的培养。他知道,职业资格证只能帮助自己敲开用人单位的大门,但是光凭专业能力在岗位上有可能站不住脚。
尽管许多师哥、师姐说实习很累、很苦,但丝毫没有影响小刘对实习的向往,因为实习是检验专业能力、提高社会能力的好机会。他被分到了大堂酒吧,这对与顾客沟通能力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外国客人多,对英语对话能力要求更高。虽然在学校里专门训练过与陌生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可面对外宾,小刘不好意思开口,但他还是硬着头皮从打招呼开始,开始与外宾沟通。外宾们也喜欢和这个热情的小伙子聊几句,问些交通、景点方面的问题。
实习结束后,小刘顺利地和酒店签约,成为酒店正式员工。他对顾客热情,对同事真诚,工作认真,得到各方表扬。
点评:学生时代就注重社会能力训练,上岗后就能迅速融入用人单位的团队,更快地适应职业环境。职业人不仅需要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更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