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魏武侯选相需改标准,田文更胜吴起

魏武侯选相需改标准,田文更胜吴起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魏武侯置相的标准就远远不是李克所论“五视”能解决的了,他需要一个能辅助他应对当务之急、渡过难关的相臣,这个人既要有资历,又要有威望,而且能够善于团结各方势力,综合这些因素,最适合的无疑只有田文,而不是吴起。魏文侯接受李克的观点,以“五视”为择相标准,然而这个标准并非唯一。时移事易,择相标准也须因地制宜,能抚国安国才是摆在武侯面前的唯一标准。

魏武侯选相需改标准,田文更胜吴起

古语云: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将。春秋时,置相至关重要。齐用管仲,晋用赵衰,郑用子产,楚用吴起,赵用相如,吴用子胥,越用文种,诸侯称强。秦用百里奚、商鞅、范雎、李斯而秦霸。然君之择相,也难矣哉!魏文侯欲置相,选中两人:瞿璜、魏成,拿不定主意,问于大臣李克。李克未正面回答,只提供了几条标准:“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史记·魏世家》,下同)即平居生活看他和谁亲近,富足之后看他和哪些人交往,做官发达后看他荐举哪些人,困厄时观察他哪些事不做,贫穷时观察他哪些钱财不取,是之曰“五视”。他认为按照“五视”标准选择,相臣就很容易确定了。魏文侯恍然大悟:“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离开魏文侯,遇见瞿璜,瞿璜问:听说君王召先生问择相之事,不知道你选中谁?李克回答是魏成。李克是一个有持守的好大夫。他在魏文侯面前谨遵臣节,没有指明谁可以做相,却在瞿璜面前直言不讳,不怕得罪人,难怪魏侯信赖他。瞿璜闻言色变,历数自己的功绩:“西河之守, 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 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负于魏成子?”他不无自豪地说,西河郡守吴起,是我最初荐引的。君王忧愁邺郡不治,我推荐西门豹。魏王打算讨伐赵国中山,我推荐乐羊为将。中山即被攻破,没有合适的人守政,我推荐了先生您。君王的公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这些都是您亲眼目睹的事,我怎么不如魏成?瞿璜认为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这些才具之臣都是自己推荐进用的,于国有功,于人有恩,从私而论,连李克都是他推荐的,仅凭这一点,谁能比得上他呢?瞿璜很委屈, 自己位居元老,重如股肱,公忠体国,未尝有失,以如此大的功劳,还比不上魏成?面对瞿璜的不平与指责,李克平静地说:“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意思是:我之所以知道君主选择魏成为相,是因为他把千钟的俸禄,十分之九用在了别人身上,仅十分之一为自己所用。就拿荐举人才这件事来说,他也为国家推荐了不少,诸如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这三个人,国君都以师事之,国家大事都和他们商量,属于社稷之臣。而你所推举的这些人,君王只能把他们作为干臣来用,仅凭这一点,你怎么能跟魏成相提并论呢?瞿璜听后,立刻推服。

魏文侯死后,他的儿子武侯立,武侯遇到了和他父亲同样的问题。一个是吴起,一个是田文,都具备相才,武侯却很有主意,他用田文为相。之所以这样选择,魏王也有他的苦衷,田文不但家族势力很大,而且握有兵权。相位决定之后,吴起有些愤愤不平,他没有向魏武侯诉怨,却找田文论理。他对田文说,我可以和你比比功劳吗?田文同意。吴起就问:“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下同)意即,统帅三军,能让士卒不顾生死,奋勇杀敌,使敌国不敢侵犯,这一点,您与我谁强?田文回答:“不如子。”吴起二问:“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即镇守西河,秦军不敢进攻东方,韩、赵两国都宾服于魏,这方面谁更适合?田文仍答:“不如子。”吴起又问:“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即治理百官,亲附百姓,充实府库钱粮,这些事谁的能力更强?田文再次回答:“不如子。”吴起不明白了,这三者都不如我,你为什么能位居卿相?田文这时候才冷静地反问:“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意即,君上年少继位,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肯诚心归附,百姓不愿为国所用,当此之时,国相一职是您做比较合适,还是我做比较合适?魏武侯当国,有三个严峻的形势摆在他面前:“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此时魏武侯置相的标准就远远不是李克所论“五视”能解决的了,他需要一个能辅助他应对当务之急、渡过难关的相臣,这个人既要有资历,又要有威望,而且能够善于团结各方势力,综合这些因素,最适合的无疑只有田文,而不是吴起。只要有田文这样的强臣拥护,国家至少可以偷得一时之安。田文洞观魏国形势,对这一点他非常自信,在他眼里,吴起只能称得上是才具之臣,而自己才是抚国之臣。两人的差距不仅于此,吴起以为自己积功以迁,位得卿相自然而然,想法有些幼稚。而田文洞明国家大势,深知武侯忧虑所在,只此一点,也高出吴起这个勋臣许多。无怪吴起黯然良久,不得不称许道:“属之子矣”。

魏文侯接受李克的观点,以“五视”为择相标准,然而这个标准并非唯一。时移事易,择相标准也须因地制宜,能抚国安国才是摆在武侯面前的唯一标准。用兵之道不一而足,用人之道也应如是。魏文侯也好,魏武侯也好,用得其人才是最终目的。瞿璜、吴起的误区在于: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功劳,把资历作为晋升的标准,却没有想到自己是否具备相才,更没有想到这里边有复杂的政治因素。魏成、田文之所以位得为相,恰恰由于他们深谋远虑,政治上十分成熟,二人得用,不亦位得其人乎!

今之人则不然,以竞进为务,以既得为能,既不忖度功劳政绩,也不思量才具能力,一味得陇望蜀。一朝得志,则小人气象,器宇轩昂,视他人为无物;稍不如意,则怏怏气沮,指天画地,抱怨生不逢时,瞿璜、吴起尚不屑与之为伍,况魏成、田文得与相提并论乎!

诗曰:

东边下雨西边晴,(www.daowen.com)

杨柳不必怨东风

莫道黄钟早毁弃,

须知孺子已成名[1]

【注释】

[1]孺子已成名: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 曰:“遂成竖子之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又,(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晋书·阮籍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