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记》引发的张良跪履故事

《史记》引发的张良跪履故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良年轻时,有一遭奇遇。为报亡国之仇,张良倾尽家资购求刺客,想重演燕太子丹的故事。张良愕然,觉得老丈欺侮自己,想要挥拳教训老丈。张良想,既然已经捡回了鞋子,替他穿上也不费太大事,就跪在地上为老丈穿上了鞋。五日后平明,张良如约来到圯上,发现老丈已先他而到。张良跪履,源于他的克制能忍,也源于他的忠诚守信,二者应当是黄石公愿意授书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张良自己成就了自己。

张良年轻时,有一遭奇遇。那时,张良还未曾有刘邦之遇,仅是一个流亡的韩国公子而已。为报亡国之仇,张良倾尽家资购求刺客,想重演燕太子丹的故事。后来,他得到一个善使百斤重铁锥的力士。他们在秦始皇东巡的路上潜伏下来。当车队浩浩荡荡而来的时候,他们自上而下猛击秦始皇车驾,谁知仅击中了随从的车辆。秦始皇惊恐万状,下令索求刺客。就这样,张良逃亡到了下邳这个地方。藏身之后,他闲来无事,就到处游逛。一天,他来到下邳圯(圯,指桥)上,迎面遇到一位老丈。奇怪的是,当两人会面时,老丈却故意把自己的一只鞋子掉到桥下,并对张良说,小子,去把鞋给我捡回来。张良愕然,觉得老丈欺侮自己,想要挥拳教训老丈。继而又念及对方年老,做事乖戾也属自然,就强忍怒气,下桥去把鞋子捡了回来。没想到鞋子捡回来之后,老丈却说一句,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捡回了鞋子,替他穿上也不费太大事,就跪在地上为老丈穿上了鞋。老丈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完事之后大笑而去。不久,老丈复返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五天后平明时分,和我在此相见。张良有些匪夷所思,但又隐约觉得这是个异人,便疑惑不解地答应了。五日后平明,张良如约来到圯上,发现老丈已先他而到。老丈一见张良,就呵斥道,和老人相约,怎么能迟到呢?你去吧,五日后再见。五日后张良赶了个大早,听见鸡鸣就起床赶往圯上。谁知还是来迟了,又被老丈训斥了一顿,仍然约至五日之后。这一次,张良索性半夜就起来了。没想到这也不算太早,过了一会儿,老丈也到了。老丈见到张良,高兴地说,年轻人就应当这样。他随即掏出一书,说道:“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史记·留侯世家》)说完,倏忽不见,端的是个异人。黄石公所授书是《太公兵法》,相传为姜太公所著。张良得书以后, 日夜研读,熟习太公谋略。他以后为刘邦运筹帷幄的经邦济世之术均由此书而来。这段故事,也许是民间传说,也许是张良的后人杜撰,然张良是奇人,理应有这样的奇遇。司马迁也是道听途说,但用到张良身上却再合适不过。

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秦末乱世,能人异士分为两途。一部分人,如郦食其、陆贾、刘敬、叔孙通、蒯通、武涉之类,以乱世为英雄用武之时,竭尽所能,显露才华,趋势逐名,以期博得封侯拜将及公卿之任。一部分人志节高蹈不合时俗,索性追随伯夷、叔齐隐居起来,如鲁仲连、黄石公、商山四皓。有些人是真隐居,有些人是假隔世,时不时出来指点江山,怕被人遗忘。也有人惋惜其术不传,便挑选可造之才加以授受,使之能够继承下来。黄石公大概就属此类。无论古今,这种人时隐时现,不绝如缕,总能在历史关键时刻影响时世发展。他们的出现也总是影影绰绰,为后人留下种种遐想。

张良跪履,源于他的克制能忍,也源于他的忠诚守信,二者应当是黄石公愿意授书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张良自己成就了自己。

大凡能受辱的人都有非凡的器量,也都能成就非凡的事业。能行常人所不能行之事,能受常人所不堪之辱,也就非常人所与伦比。司马迁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所列举,均属名山事业,表明自己作《史记》的心志。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水不激不扬,人不激不愤,没有经受地狱般的磨炼,就不会有太大的能为。世俗如我们,总以为自己所处的生活足够安逸,也就没有勇气去改变现状。很少有人想到自己过的是动物一样的生活,从而去寻求人的体面和尊严。韩信微时,穷到寄食漂母的地步,仍身佩刀剑,矢志不渝。淮阴少年很看不惯他这一套,当众欺辱,对韩信说,你要么像一个大丈夫一样将我刺死,要么从我胯下钻过,否则不能过去。韩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史记·淮阴侯列传》)司马迁没有过多描述韩信“俯出跨下”的心理活动。但“孰视之”三个字代表了很多内容,可以想见,韩信在短暂的对视中,经历了多么剧烈的心理冲突。面对常人难以克制的挑战、激愤和冲动,韩信终于战胜了自己。他之示弱,是不愿与斗筲之徒争胜,表面上的怯懦,正足以显示他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这是淮阴少年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的。

一般人在事业起步时,为着理想和抱负甘愿忍辱,固属难能可贵,但功成名就、地位显贵之后仍然能够如此,就属凤毛麟角了。汉文帝时,廷尉张释之以敢直言深得文帝宠信,但他办事经常忤逆汉文帝的意志。张释之最初不过是汉文帝身边的谒者仆射,一路被提拔为公车令、中大夫,最后竟拜为廷尉。说来也奇怪,他每顶撞汉文帝一次,职位就擢升一级。即使做了廷尉,张释之旧习依然不改。一次汉文帝出行通过渭桥时,有一个人猛然从桥下跑出,使舆马受惊,汉文帝也被吓了一跳。侍卫骑率把这人抓住以后,移交廷尉处治。因为事关惊驾,张释之亲自审问案情。犯人交代:当时他听说天子将要从此经过,慌忙得躲到桥下。过了很长时间, 自以为銮舆已经走远,就从桥下出来。恰巧碰见车驾骑从,吓得慌不择路掉头逃窜,谁知惊了圣驾。张释之详细了解情况后,认为他所说属实,遂据此定谳,并向汉文帝汇报了审理情况:认为那个人罪涉犯跸,应处以罚金。汉文帝听后,不高兴地说,这个人惊了舆马,幸亏此马性情温顺,否则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似这般大罪,你却只罚金了事!张释之道:“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下同)据法而断,则人人畏法;因人而异,则法难取信于民。天子也应当与天下共法,不能厚此而薄彼。张释之侃侃而谈,一番大道理讲下来,汉文帝难以反驳,竟然未置一词。思考良久,汉文帝无可奈何地说,廷尉所言不错,就这么处理吧。

又有一次,有人偷了高庙座前的玉环,惊动了汉文帝。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古人向来重视祭祀,所以祭祀活动每月都有安排,且带有浓重的君主色彩和政治色彩。除了祭天、祭地、祭山、祭水、祭诸神外,每逢国家有事,都要举行告庙仪式。这庙就是供奉先祖的所在。孔子幼时,唯一喜欢的游戏,就是摆弄俎豆一类礼器,模仿学习礼仪程式,可见其影响之深。儒家重礼仪,视之如生命。《礼记》就是由孔子后学总结而来,它明确了儒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祭祀活动便是其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章。汉朝以孝治天下,对先祖更其虔敬,立庙以配享。尤其对开代的高祖敬奉如神,月享岁祭,祈求护佑。高庙,就是祭祀汉高祖刘邦的庙宇。现在有人竟然胆大妄为到敢偷高庙器物,汉文帝自然大动肝火。他下令大肆搜捕,务必要严惩犯庙者。不久,盗贼抓到了,交付廷尉狱治罪。张释之按照汉律有关条文,判处盗贼弃市,也就是公开执行死刑。判处结果报给汉文帝,文帝大怒,质问张释之:这个盗贼无道,竟敢偷先帝庙器,按其情节怎么也该株连九族,你却拘守法条,以弃市抵罪,这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震怒之下,张释之吓得免冠顿首谢罪。待汉文帝怒气稍释,他据理力争道,按照法律,这样处断就已经足够了。“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张释之善于以理服人,巧于取譬以类。他设问汉文帝,今天因为有人盗宗庙器而株连九族,万一再有人盗取高祖长陵一抔土,又该如何处治呢?这番话,问得汉文帝又一次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了。

张释之就是这样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他秉法办事,持正不苟,所以才有胆气逆鳞。也多亏汉文帝有长君之风,才容得下刚正不阿的张廷尉。经历了多次危险的张释之,深受汉文帝器重,在朝廷位尊名显。然而有一次,三公九卿朝会这日,汉文帝特地召请一位深通黄老之术的王先生前来议事。这在汉廷并不鲜见。 自高祖起,汉家对隐士名士都十分尊重,千方百计招致他们为朝廷出力。大家在外廷等待传唤时,王先生突然说了一句,我的鞋袜解开了。随后,他回头以命令的口吻对张释之说,替我系好鞋袜。公卿们都觉得诧异,张释之也莫名其妙,但他什么也没有问,跪下身恭恭敬敬地为王先生系好鞋袜。这样一件事在朝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私下对王先生说,你为什么要当众羞辱张廷尉?王先生回答,张廷尉是当今天下名臣,我倾慕已久,始终想为他做些什么,一直也没有机会。我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贬低自己,抬高廷尉的声望。此言一出,朝野上下都贤王先生而敬张廷尉。张释之甘于当众受辱,却在不经意间为自己博得了盛名。

诗曰:(www.daowen.com)

为怜落寞具盘飧,

侠士由来解报恩。

衣绣成名还乡日[1]

犹思漂母饭王孙[2]

【注释】

[1]“衣绣”句:项羽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

[2]“犹思”句: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 岂望报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