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封建帝王的传位故事,探讨世袭和异姓为王

封建帝王的传位故事,探讨世袭和异姓为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封建帝王而言,传国继位是一件莫大的事,因为谁都想世袭罔替,不愿异姓为王。前一种如尧之禅位于舜,舜之禅位于禹,但尧、舜、禹的事迹仅是一种传说,是历史虚无还是神话已不得而知。太伯兄弟俩逃位以示不争,却受到了南人的拥戴,被立为吴太伯,成为吴人的先祖。传位以子而不是传位以贤,标志着国家观念的变化。和周朝一样,因为传位问题引发危机的诸侯国比比皆是,使人对继承规则的稳固性产生严重质疑。

对封建帝王而言,传国继位是一件莫大的事,因为谁都想世袭罔替,不愿异姓为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计划得十分美妙:“ 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万世无穷是他的理想,不幸而二世亡是他没有想到的。秦亡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贾谊的《过秦论》就试图探讨这个问题。表面上,秦亡是因为秦法暴戾苛刻,再加上废长立幼——次子胡亥篡位,长子扶苏被赐死,引起朝政紊乱。这一点贾谊说得很明白。但实际上,秦亡的原因不仅在于此,它在秦始皇时就已埋下了祸根。嬴政统治下的秦国,犹如一个暴发户,东征西讨,靠纵横术取得天下。天下人却不服气。尤其对齐、楚这样的大国,秦国靠欺骗巧取豪夺,诸国人心不平。立国后,秦始皇又没有一个远大的治国理想,仍然依赖法家思想,专横霸道,不思以王化之道稳定人心,加剧了原有的矛盾。所以,一旦有一个合适的机会,陈涉之流就“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影)从,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秦朝教训涉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权交接,王位继承问题。先秦有三种现成的模式:一种是传位以贤,一种是传位以子,还有一种是传位于兄弟。前一种如尧之禅位于舜,舜之禅位于禹,但尧、舜、禹的事迹仅是一种传说,是历史虚无还是神话已不得而知。后两种如夏、商、周三代,要么传位于兄弟,要么传位于子嗣。这里面又有几个问题,什么情况下传位以弟,什么情况下传位于子,传子者是传位于嫡长子,抑或传位于子之贤者,这都没有明确规定。《吴太伯世家》记载了这样几件事:周王的祖先古公亶父被称为周太王,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小儿子季历。三个儿子中,季历贤良,再加上季历的儿子昌少年岐嶷,太王就打算立季历,好传位给昌。太伯与仲雍弟兄俩知道父亲的打算后,就逃到了南方荆蛮之地,文身断发,示不可用,表现了高风亮节。太伯兄弟俩逃位以示不争,却受到了南人的拥戴,被立为吴太伯,成为吴人的先祖。孔子对太伯极欣赏,他说:“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太伯之后十九世,到了寿梦这一代。寿梦有四个儿子,即诸樊、余祭、余昧、季札。诸子中以季札最贤。寿梦打算立他为主。季札却以让位为贤,没有同意。寿梦不得已立诸樊当国。诸樊既立,又要禅让于季札。季札坚执不可,弃其室而耕,这才作罢。诸樊意犹未慊,临死前遗命兄弟以次授位,一直传到季札为止。又没有成功。轮到季札的时候,他第三次逃位,谁知这下却给吴国带来了麻烦。余昧是四兄弟中的最后一个王,季札不接受,吴人只好立余昧的儿子僚为王。公子僚为王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诸樊的儿子公子光首先不满意,他认为:“吾父兄弟四人, 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史记·吴太伯世家》)。兄弟间因为传位产生了裂痕,逐渐代之以仇恨。后来公子光为夺王位,养死士专诸刺死王僚, 自立为王。这就是春秋有名的吴王阖庐。这一事件也标志着吴太伯以来让位以贤的历史结束了,由此杀伐代替了礼让。

吴世家历史表明:尧、舜、禹禅让制已经终结,兄终弟及、子承父业成为必然。实际上,夏、殷、商时有兄终弟及者,至周则绝无一例。周武王周文王,父子相传成为定制。同宗叔伯兄弟,要么在王庭位列三公九卿,要么封诸侯,裂土以朝天子

传位以子而不是传位以贤,标志着国家观念的变化。以天下为家和以国为家是两种不同的家国理念。前者是臆想的大同社会,后者看似退步,却实实在在地搭建起国家这个平台。传位以子必须要面对嫡与庶、长与幼的问题。按照儒家礼法,应当传位嫡长子,庶出及幼子都不应当考虑。但这里边又有一个问题:明明长子是一个阿斗,君王该怎么办?传统的回答是:即使皇子不成器,也不应当轻易换掉,不是还有王公及辅弼股肱大臣吗?于此可见谨遵成规的迂腐。刘备明知阿斗不成器,晋武帝明知惠帝騃痴,而不得不让两人继承大宝,固然有私心作怪的成分,但臣子们的思想固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总之,这些问题困扰了中国几千年。从周朝明朝,君臣都谨遵传位于长子的遗训,直到清朝才有了进步,传位以贤。诸皇子人人都可能是储贰,人人也都不是,引得大家争先恐后地表现,投父皇所好,唯恐落他人之后,也就出现了互相排挤、倾轧、党争的乱象。

古人以为,皇位是国家根本,任何时候国本都不能动摇。却也奇怪,国家常常在政权交接时就会发生地震般的混乱,无怪前人把帝王死叫“山陵崩”。继承问题必然引起社会动荡,而一手造成问题的不是别人,正是帝王自己。周幽王喜欢褒姒,为了讨美人喜欢,把褒姒立为皇后,并且废长立幼——废掉原来的太子,立褒姒所生子为太子。由此引起了诸侯的不满,他们勾结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 自此,周朝有东周、西周之分。

和周朝一样,因为传位问题引发危机的诸侯国比比皆是,使人对继承规则的稳固性产生严重质疑。

齐桓公齐国历史上的一位名主,他得位也很不容易——曾避难外国,经过一番流血火拼,挫败兄弟才做了齐君。在管仲鲍叔牙、隰朋等的辅佐下,齐国繁荣昌盛,“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管仲列传》)。但这个齐桓公进入老年后,逐渐变得昏聩。管仲死后,他信用易牙、开方、竖刁三个佞臣,导致国家杂乱无章。齐桓公垂暮之际,该安排后事了。他有三个夫人,六个如夫人。夫人都没有子息,倒是如夫人为他生了十多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如夫人们和外臣勾结,都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搞得齐桓公没有了主意。他最早曾和管仲商量,确定了储君,但这时却经不住各种影响和利诱,先后立了五个儿子为太子,无形中培植了五种势力。待他病入膏肓,五个儿子各树党争斗,明抢暗夺,视他人为仇讎。齐桓公死在床上六十七日无人理睬,以致身体腐化,尸虫出户。直到宋国出兵,才算平息了内乱。以齐桓公治国之明,立储却不慎落得如此下场,后人说他有始无终毫不过分。

齐桓公的后代齐景公,执政五十八年,在晏婴的辅佐下,尽管面临诸大夫强权的环境,但国政仍然能得以维持。齐景公衰年,诸大夫纷纷请求定立太子。齐景公的嫡夫人生了一个儿子,不幸早死。太子只能在姬妾生的儿子中挑拣。齐景公喜欢其中一个妾,想扶立她的儿子荼。但这个妾出身不好,娘家没有什么背景,加之作风也有问题,诸大夫都不同意。齐景公知道大家反对,趁别人还没有提出来,便欺哄大夫们说:“为乐耳, 国何患无君乎?”(《史记·齐太公世家》)意思是:尽管寻欢作乐好了,我不管你们的事,你们也不要管我的事。他示意大家免开尊口。临死前,齐景公才把立储的事定下来,并且把太子荼委托给两个强势的大夫国惠子、高昭子。这两个大夫谨遵遗命,在齐景公死后,把齐景公的其他儿子全部驱逐出境,立荼为国君。按理说新君继位,国家该安定下来了,但事情远没有结束,诸大夫的斗争这才拉开序幕。齐国另一个大夫田乞,不满足国惠子、高昭子专权,又勾结其他大夫纠集家兵攻打这两个人,致使一个出逃,一个被杀,连新君也被赶跑了。田乞又召回另一个公子阳生,用口袋装着偷运回齐国,重新立了一个国君。齐国此时和周王朝一样,君权移于家臣、大夫,这些人各怀鬼胎,谁能做国君由他们说了算。

因为立储不当而引起内乱者,其历时之久、波及之广莫过于晋国晋献公原有八个儿子,其中以申生、重耳和夷吾为贤。申生做太子是早就定了的。如果照既定方针走下去,晋国大可以远离祸患。但这个晋献公却不安分, 自从他讨伐骊戎,得了美女骊姬以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晋献公对骊姬百般嬖爱,做什么都依着这个女人,逐渐疏远了自己的儿子们。骊姬生了个儿子叫奚齐。为讨她的喜欢,晋献公就有了废太子易储的念头。他对骊姬说:“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 (《史记·晋世家》,下同)骊姬富有心机,佯装反对道:“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嫡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她表面上推辞,暗地里却运用手段谮毁太子。她设计了一个圈套,欺骗太子申生说,君上梦见了你已死的母亲齐姜,你要表达孝心,就该从速去坟上致祭,回来时把祭祀的胙肉献给父亲。申生就遵照执行,并献上祭祀的胙肉。不巧晋献公出猎,申生没有见到父亲就离开了。骊姬乘机做了手脚,她在申生献的祭肉里下了毒药。等晋献公回来,厨房就把申生所献端了上来。晋献公刚要吃,骊姬佯装阻止,说肉从外来,应当看看是否安全。她把肉扔到地上,地面随即坟起,让犬吃,犬死,让内宦尝,内宦死。晋献公惊愕。骊姬假惺惺哭诉道:“太子所以然者,不过以妾及奚齐之故。妾愿子母辟之他国,若早自杀,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晋献公听完大怒,马上杀了太子师傅,并问罪于太子,申生不得已自杀。(www.daowen.com)

申生在骊姬的阴谋下死去了,但骊姬并没有作罢,奚齐做太子,尚有重耳和夷吾是威胁。骊姬又诬告说申生献毒胙一事,二公子是同伙。重耳和夷吾听说后,便慌不择路地逃跑了。晋献公本还有些将信将疑,见二人逃跑,马上信以为真,遂出兵攻伐,晋国之乱自此始。

晋献公死后,奚齐继立为君,不足半年就被大臣杀掉,晋人又迎立夷吾为君。重耳流亡于诸侯之间,他先后逃窜到狄、卫、齐、曹、宋、郑、楚、秦诸国,历经磨难。整个春秋时期,除了季札、孔子,大概就算重耳游历最广。直到夷吾死掉,他才回国做了君王。重耳四十三岁出亡,在外凡十九年,直到六十二岁回国,晋国才算稳定下来。这十九年是晋国内乱的十九年。晋乱的影响随着重耳的足迹波及诸侯各国,也着实给各国一次深刻的教训。

从大体上说,废立之事最能校验诸侯国政局和人心向背。政权交接顺利,则国家稳固,否则就会引起内乱,伤及元气。这种情况,不仅于齐、晋,其他各国盖有之,只是不如上述影响剧烈而已。奇怪的是,这些事大都发生在所谓明君身上。一般平庸之主还能够沿袭旧制,平稳交接承袭,偏是那些有作为的君主往往会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明成祖康熙帝无不如此。一方面,接这些人的班,继体之君选择称难;另一方面,既为雄主,刚愎自用,藐视左右,随心所欲,可能也是他们共同的性格缺陷。秦长子扶苏看不惯始皇滥杀,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 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史记·秦始皇本纪》)抱怨父亲用法严酷,致使人人自危。他希望能够宽缓刑罚,收揽人心。谁知秦始皇根本听不进去,一怒之下,把扶苏派到边境监军。始皇死,扶苏竟不在身边。汉高祖刘邦晚年宠幸戚姬,喜欢戚姬所生赵王如意,由着性子要废长立幼,替代吕后所生孝惠做太子。虽被张良及商山四皓劝住,但为以后吕后专权埋下了祸根。戚姬、赵王如意受尽折磨,死于非命,恐怕非汉高祖所能意料。吕后主政,给刘邦后人烙下了深刻的印记。汉武帝废戾太子(这一段史事司马迁语焉不详。《汉书》记录了事件的整个过程,使人方明就里。凡涉及汉武帝的问题,司马迁总是小心翼翼,唯恐触怒“今上”,惹出事端),欲立钩弋夫人所生子,又担心自己死后子少母壮,女主监国,重演吕氏故事,硬下心寻机把钩弋夫人处死。《史记·外戚世家》载:“后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汉武帝寻机把夫人打入掖庭狱,夫人被押走前犹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汉武帝却硬下心肠喝道:快走,无论如何你活不了!读此不由人百感交集。汉武帝虽计虑深远,然帝乡险恶、宫闱莫测也足以让人三叹。

鲁武公带着两个儿子去朝见周宣王,一个是长子括,一个是少子戏。周宣王接触后,一下就喜欢上戏,就劝说鲁武公立戏为鲁太子。卿大夫樊仲山父劝谏道:“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今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诛之亦失,不诛亦失,王其图之。《史记·鲁周公世家》)意思是:废长而立幼,是违背长幼秩序的行为。不顺秩序,则会干犯王命。如果强行这样做,所立少主也将会被诛杀。故而天子出令不能不遵循自然秩序。命令不能行,则王政无法确立,人民将背弃君主。居下位者侍奉上位,年少者奉命长者,就是顺秩序而行。现在天子分封诸侯,不立长而立幼,等于教百姓悖逆。如果鲁君这样做了,诸侯效法,人们就不会顺利执行王命;若鲁君不从而杀了少子,等于自诛王命。这样的结果使鲁君杀也不对,不杀也不对,陷于无所适从的地步。此一大段话,道出周廷废立原则,套用现在的时髦话,它体现了古代帝王文化。

诗曰:

王权不啻杀人刀,

杨柳婀娜妒火烧。

废立之间身首异,

始知尧舜是国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